?

“中國夢”視域下政法類院校人才培養模式的改革創新

2015-05-30 10:48商愛玲
教育與職業(中) 2015年8期
關鍵詞:中國夢人才培養模式

[摘要]政法類院校以政治類和法學為特色和優勢,旨在向社會輸送高級政法人才或法律專門人才。政法類院校的人才培養面臨理論與實踐脫節、專業技能與社會責任脫節、知識與方法脫節等挑戰,需要更新教育理念、創新德育形式,加強“中國夢”教育,激發政法類大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和實踐創新精神,堅定他們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自信,最終為實現“中國夢”而奮斗。

[關鍵詞]“中國夢” 政法類院校 人才培養模式

[作者簡介]商愛玲(1977- ),女,山東嘉祥人,西南政法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為傳統文化與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重慶 401120)

[基金項目]本文系2013—2015年中央財政支持地方高校發展專項資金建設項目“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質量提升與評價體系研究創新團隊”(序號:6-4,項目主持人:崔平)和重慶市2013年高等教育教學改革研究項目“政法類院校大學生素質教育的實施方案研究”(項目編號:133210,項目主持人:商愛玲)的階段性研究成果。

[中圖分類號]G64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3985(2015)23-0037-03

一、政法類院校大學生人才培養模式改革創新的必要性

政法類院校既包括全國知名的政法大學,也包括公安、司法、檢察等高等專業院校,以及綜合類大學的法學院系。改革開放以來,我國高校法學教育改革和發展取得了顯著成績,623所高校設置了法學類本科專業,本科在校生29萬多人?!笆晃濉逼陂g,我國高校法學教育累計培養法學類專業本科畢業生36萬多人。

專業性質決定學生的就業方向,政法類院校的畢業生將通過司法考試、公務員考試進入公、檢、法、黨政機關系統,在推動國家民主法制化進程和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發揮著重要作用。在新的時代背景下,根據黨和國家對政法人才的要求,緊密結合政法類大學生的實際和未來職業需要“立德樹人”,培養他們的社會責任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激發其為實現“中國夢”而奮斗,是政法類院校人才培養模式改革創新面臨的重要課題。

二、政法類院校人才培養模式面臨的主要問題

一般而言,政法類院校大學生思想較為活躍、民主法治觀念強、社會參與度較高,掌握法律、政治、管理方面的基礎理論知識和專業知識。但政法類院校的人才培養還面臨一些挑戰,其突出表現是三個脫節。

(一)理論與實踐的脫節

政法類院校大學生培養中存在偏重知識性能力忽視實踐性能力的問題。一方面,在人才培養中對概念、理念、理論、法條的講授多,忽視了學生、市場和社會的真正需求。相當一部分法科畢業生不能適應社會需要的巨大挑戰。以至于有家長抱怨,孩子在學了一個學期的合同法之后,連一份合同都不會寫,甚至連幾個簡單的合同條款都寫不出來。另一方面,用理論剪裁現實。理論是對現實的概括,當理論不能解釋現實的時候,正確的做法是根據新的現實去發展和創造理論,而不是用理論剪裁現實。這個問題突出表現為,相當一部分學生不知道如何把理論和實踐結合起來。在真正的社會問題面前,講起理論和大道理來頭頭是道,但缺乏解決問題的能力。一部分學生,用來自西方教科書的幾個抽象概念作為參照系衡量中國政治發展,批判意識強,缺乏建設性的心態。真正把一項任務交給他們完成的時候,既缺乏吃苦耐勞的精神,又想不出解決問題的思路和辦法,經常的做法是抱怨社會和政府。

(二)專業技能與社會責任感脫節

政法類院校培養的畢業生,既要具備基本的核心知識結構、核心職業素養和核心職業能力,也必須具有強烈的社會責任感和大局觀。毋庸諱言,當前一部分教師和學生不了解社會運行和政法工作的基本面和主要事實,缺乏深入社會生活的意識和能力。掌握的外國的概念多,對中國基本國情、五千年文明史的發展脈絡了解少;談權利多、講義務少。在思維方式上,存在一些突出的問題。第一,在衡量中國政治發展的標準和參照系上,受西方理論和邏輯的影響很深,缺乏獨立思考的能力。對于中國政治發展和政法工作應該從歷史維度、中國政府的實際績效、國家的國際地位、國家的整體和長遠利益去衡量。第二,夸大了中國問題的嚴重性。中國現在的問題是發展起來以后的問題,從解決問題的制度環境、資源稟賦等各方面綜合來看,是比較有利的。第三,錯誤地把西方教科書和理論著作中描述的理論當成西方的現實。

當今世界各國的相互聯系非常緊密,面臨著諸如環境惡化、疾病肆虐、國際犯罪等很多影響人類生存和發展的共同挑戰。毋庸置疑,處理這些問題,需要主權國家之間的相互協調和配合。但是,法律是國家意志,即國家主權的體現。制定任何超越國家主權的所謂全球化的法律,都是不可行的。因此,我們培養的法律人才是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法律人才,只談“法”,不談“政”,缺乏政治立場,是不行的。

(三)知識與方法的脫節

政法類院校的基本使命是實現科學研究、人才培養、社會服務和文化傳承創新的有機結合?;臼姑鼘θ瞬排囵B的要求是:培養基礎知識扎實寬厚、綜合素質高、創新能力強、有社會責任感和歷史使命感,具有完善人格和卓越才干的高層次專門人才。

為實現上述人才培養目標,政法類院校培養出來的政法人才是典型的社會科學的訓練,是通才與專才的有機結合。學生不僅要掌握豐富的知識,還要掌握社會科學的基本方法,具備數學、實證調查、設計問卷、統計分析等方面的專門知識。相對而言,社會科學方法和正確思維方式的訓練在政法類院校中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學生受到的哲學和思辨式的訓練多、解決現實問題和動手的實踐少。即一部分學生可以高談闊論,但是缺乏具體的行動。對于一些常用的文章,如調查報告、會議紀要、司法文書、判決書、起訴書、答辯狀、代理詞等不會寫,文字和表達能力比較差。

三、德法一體人才培養模式改革創新體系的核心理念

習近平講:“核心價值觀,其實就是一種德,既是個人的德,也是一種大德,就是國家的德、社會的德。國無德不興,人無德不立。如果一個民族、一個國家沒有共同的核心價值觀,莫衷一是,行無依歸,那這個民族、這個國家就無法前進?!?/p>

政法類院校大學生是我國政法隊伍和公務員隊伍的后備力量,他們的素質尤其是核心知識結構、核心職業能力、價值取向事關中國發展。因此,如何堅持問題導向,創新人才培養模式就成了當務之急。

在創新人才培養模式上,國內幾所典型的政法院校在人才培養模式改革上不斷探索,積累了一些成熟的做法和經驗。通過對幾個主要政法類院校校訓的分析,總的來看,形成了“德法一體”的核心理念。以“德法”為主線,促進學生知行合一,“公”“正”兼修,德智體美相互融合,將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有機統一。

素有法學界“黃埔軍?!敝Q的西南政法大學,以“博學、篤行、厚德、重法”為校訓;中國政法大學的校訓是“厚德、明法、格物、致公”,華東政法大學的校訓是“篤行致知 明德崇法”,西北政法大學校訓是“嚴謹 求實 文明 公正”。顯而易見,“德”與“法”相提并重是各政法類院校的普遍特征。

政法類院校大學生,不僅要掌握法律專業知識和技能,而且要養成較高的政治素養。新時期,政法類院校培養人才,要立足國家的長遠發展,服務于社會,服務于人民。為此,在人才培養過程中,需要更新教育觀念、創新人才培養模式,加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肩負起實現“中國夢”的偉大責任。

四、提升政法類院校大學生核心素養的基本思路

政法類院校人才培養模式改革創新呼喚理念,更呼喚行動,需要一種能夠將理念轉化為人才培養現實的可操作方案。首先需要一套能夠為大學生階層普遍接受的語言符號系統,當前最恰當的話語表述就是“中國夢”。

(一)用“中國夢”激發政法類院校大學生的歷史使命感和時代責任感

“中國夢”源于縈繞在中國人心間的兩種情結:一是中國古代的燦爛文明帶給我們的民族自豪感;二是近代的苦難悲歌帶給我們的民族屈辱感。二者矛盾地交織在一起,捧起的是一部近代中華兒女為實現民族獨立和國家富強進行不屈不撓抗爭,前赴后繼傳送至今的追夢歷程。其中,救亡圖存是“中國夢”的第一要務,繁榮富強則是“中國夢”的核心思想。讓學生深入去感悟中華民族近代以來英雄先烈為謀民族獨立而慷慨赴義的悲壯,志士仁人為實現國家富強而殫精竭慮的執著,進而增強薪火相傳舍我其誰的歷史使命感和時代責任感。

(二)用“中國夢”激發政法類院校大學生的改革創新實干興邦精神

政法類院校大學生,是未來公檢法系統和政府管理的主要人才庫。培養他們具有必備的行政技能、高尚的道德品質和開拓創新求真務實的進取精神,是執掌公共政策、驅動國家經濟和社會發展的必要條件。

從“師夷長技”到興辦洋務的自強運動,從戊戌維新改革變法到辛亥革命共和,從新文化運動到新民主主義革命,從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到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實踐,是一部中華民族孜孜以求,改革創新的奮斗史。今天,改革創新繼續是鞭策我們在改革開放中與時俱進的精神力量。政法類院校大學生要敢想敢干,敢于承擔,才能鐵肩擔道義,妙手繪華章。

(三)用“中國夢”堅定政法類院校大學生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自信

新中國的成立,標志著國家救亡任務的完成和國家建設之路的開始。歷經三十多年的曲折探索,以鄧小平為代表的中國共產黨第二代領導集體把工作重心轉移到以經濟建設為中心上來,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黨的十八大報告深刻闡明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一系列重大理論問題,鮮明提出了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

中華文明是人類歷史上唯一一個延續下來的大國文明,也是唯一一個一度衰落又重新崛起的大國文明。中華文明的重新崛起,得益于中國堅定不移地堅持改革開放,得益于中國人根據中國自己的實際不斷進行理論探索、道路探索和制度探索。目前,正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關鍵階段,需要引導學生心系天下,志存高遠,堅定信念,不畏艱辛,真抓實干。

五、制定政法特色的專業培養目標和教學體系

當前,一部分政法類院校的大學生較為浮躁,不愿意踏踏實實地去積累知識、鍛煉才干。培養大學生的社會責任感、歷史使命感前提是讓大學生能夠安心學習,讓他們對未來有一個較好的預期。這需要政府、高校、家庭、社會等各個層面協同創新。就高校而言,最為重要的事情之一就是制定政法特色的專業培養目標和教學體系。

(一)以立德樹人為先導向

政法類院校,需要秉承富有政法特色的人才質量觀,把“德法”人才培養模式的改革創新融入教學過程之中。拓寬視野,立足于政法專業但不受限于專業,綜合培養,堅持理論知識水平提升與實踐動手能力增強并重,德才兼修,卓越才能和高尚人格缺一不可,多方協作,積極探索創新人才培養模式和培養方法。

(二)深化人才培養模式改革創新

1.完善人才培養方案。構建適應人才培養模式改革創新的教學體系。實現從側重“傳授知識”到重在“發展素質”,從“以教為主”到“以學為主、教學相長”的轉變。根據專業特點,制定符合人才培養模式改革創新的人才培養目標和方案,調整和完善課程結構。

培養人才要緊扣社會需求。第一,需要進行廣泛的社會調研,大量回訪十年、二十年的政法類院校畢業生,以此作為人才培養的基本參照系。第二,研究評估各類課程比例關系,準確定位各門課程的教學目標,調整各課程的教學內容,突出學生的自主學習和創新能力的培養。第三,在必修課程設置方面,重視文理交叉和學科融合,實現人才培養目標要求的“厚基礎”。第四,在課程結構方面,基礎理論性課程和實用性課程相結合,增加實務類課程,增加學生自主選課機會和自學時數。

2.培育務實文化。增強學生的動手能力、操作能力、執行能力和實踐能力的著力點是:第一,開設實務性課程,并指派或聘請具有豐富實踐經驗的老師任教,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第二,與實務部門緊密合作,進行實務教學與協同創新,聘請實務導師指導學生實習,開展實踐活動。第三,開展模擬教學,庭審直播,加大學生集中實習的比例,給學生提供認識法治實踐的機會。

3.改善師資結構。培養學生腳踏實地的作風,首先要求教師要熟悉中國政法實踐,需要盡快落實十八屆四中全會提出的雙向交流計劃?!敖∪ú块T和法學院校、法學研究機構人員雙向交流機制,實施高校和法治工作部門人員互聘計劃,重點打造一支政治立場堅定、理論功底深厚、熟悉中國國情的高水平法學家和專家團隊,建設高素質學術帶頭人、骨干教師、專兼職教師隊伍?!?/p>

[參考文獻]

[1]岳彩申,盛學軍.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養研究[M].北京:法律出版社,2012.

[2]殷泓.法學教育改革,從案例課程改起?[N].光明日報,2014-04-23.

[3]徐芳寧.法律人的社會責任——從公益法律診所的設立談起[J].環球法律評論,2005(3).

[4]張分田.“以法理天下”的君道理論與隋唐法制的政治特征[J].江西社會科學,2011(4).

[5]習近平.核心價值觀其實就是一種德 國無德不興[N].http://politics.people.com.cn/n/2014/0505/c1024-24975911.html,2014-05-05.

[6]習近平.在第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上的講話[N].人民日報,2013-03-18.

猜你喜歡
中國夢人才培養模式
校企合作下的應用型物流人才培養模式研究
獨立學院商務英語專業人才培養模式探索
高校創新型人才培養制度的建設與思考
美媒:非洲人欲在華追求“中國夢”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