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網絡平臺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2015-05-30 10:48符昌昭
教育與職業(中) 2015年8期
關鍵詞:公眾平臺移動互聯網網絡平臺

[摘要]我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理論與實踐脫節、重視程度不夠、網絡平臺建設落后等問題。隨著信息化網絡平臺的快速發展,高校網絡化思想政治教育成為培養學生思想政治觀念的主要方式。針對網絡平臺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產生的重要影響,高校應該建設協同網絡平臺,加強公眾平臺建設和運用,充分利用移動互聯網。

[關鍵詞]網絡平臺 思想政治教育 新媒體 公眾平臺 移動互聯網

[作者簡介]符昌昭(1977- ),男,海南萬寧人,瓊州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副教授,碩士,研究方向為馬克思主義理論與思想政治教育。(海南 三亞 572022)

[基金項目]本文系2014年海南省高等學校教育教學改革研究項目“CDIO教學模式在海南省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中運用研究”(項目編號:HNJG2014-46)、2014年海南省科學普及專項項目“三亞市高等學??茖W普及創新研究”(項目編號:KXPJ20140019)和海南省高等學校2015年度馬克思主義理論與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專項立項課題“體驗式教學法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中的應用研究”(項目編號:Hnsz2015-25)的階段性研究成果。

[中圖分類號]G64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3985(2015)23-0040-03

伴隨著互聯網技術的進一步發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也在發生著重大變革。但是,這些變革只是教學方式、教學理念的變化,歸根結底,其教育目的都是一致的,即讓學生在這樣一個高度信息化的時代更好地接受思想政治教育。如何開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讓學生樹立正確的思想政治觀念,是信息化時代網絡平臺教學中的關鍵問題。

一、我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現狀

思想政治教育是教育的基礎,是高校培養高素質人才的根本。在互聯網技術未得到良好發展和普及之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都是以傳統的授課方式為主,內容匱乏,形式單一。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互聯網已成為當今社會發展的重要工具,是現代生活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通過網絡教育來加強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已是大勢所趨。

面對互聯網普及帶來的機遇和挑戰,許多高校建立了關于思想政治教育的網站。例如,清華大學建立了“紅色網站”,以此來加強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上海交通大學建立了“焦點網”,以此來促進學生對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論學習,增強師生之間的信息交流。與此同時,高校開始注重培養思想政治教育理論水平和網絡技術兼備的教育人才,他們不僅僅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中堅力量,更是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推手,對學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發展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近年來,雖然網絡思想政治教育在各大高校有一定的發展,但仍然存在以下幾個方面的問題:

(一)理論與實踐脫節

理論與實踐的非有效性結合是目前各大高校中普遍存在的問題,這不僅僅困擾著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而且對于學生的培養和發展有著一定的制約性。高校傳統思想政治教育主要是通過理論教育結合實踐教學的形式實現的,但現實社會中有很多不誠信、腐敗的現象,這些現象會使得正確的思想政治觀念無法在教育中得到落實。然而,合理使用網絡平臺進行思想政治教育則可以克服這一問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可以充分利用大學生對網絡擁有極大熱情這一特點,倡導學生關注網絡熱點信息,鼓勵學生發表獨到的見解,引導學生建立積極健康的人生觀,這對加強大學生思想素質是極有幫助的。

(二)重視程度不夠

很多高校對網絡思想政治教育沒有足夠深入的認識,其網絡思想政治教育只是形式主義,并未落實到具體的教育行動中。高校教育重點一直是以培養專業技術人才為主,高校教育經費基本上是投在專業型人才培養上,對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的投入是鳳毛麟角。思想政治教育是學生能力提高和技術進步的前提,如果高校不能給予思想政治教育足夠的重視和投入,只注重培養學生的能力和技術,可能造成大學生思想上的叛逆和專業素養的欠缺。

(三)網絡平臺建設落后

目前,網絡信息技術已得到飛速發展,在人們的生活和工作中扮演著不可缺少、無法替代的角色。隨著計算機網絡技術的廣泛運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開始關注網絡技術,并在不斷探索如何應用這一新技術來促進思想政治教育的發展。建設思想政治教育網絡平臺,在各大平臺中提供積極健康的思想政治教育信息,是培養學生思想政治素養的重要渠道。然而,許多高校在網絡平臺建設方面的技術還很落后,內容滯后,形式單一,缺乏創新性,無法對學生產生吸引力和感染力。

二、網絡平臺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影響

中國互聯網信息中心CNNIC發布的第34次調查報告顯示,我國網民規模于2014年6月增長到6.32億,互聯網普及率達46.9%,較2013年底提升了1.1%,其中大學本科學歷在上網人群中占到了10.7%,其規??梢娨话?。由此可見,互聯網已經深入社會的各個角落,它不僅改變著人類的生活方式,同時也在逐漸影響著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一)傳統互聯網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影響

傳統互聯網是針對移動互聯網的網絡平臺概念,其主要特點是設備終端使用的表現形式不同。傳統互聯網在我國發展了近二十年,對我國高校教育產生了非凡的影響。盡管移動互聯網的發展對傳統互聯網產生了巨大的沖擊,但其在互聯網平臺中的教育作用是不可忽略的,多數教育工作仍然需要通過傳統PC端來完成。因此,通過PC端學習的學生,其所接觸的網絡平臺資源仍然需要教育工作者進行挑選和過濾,只有這樣才能讓學生在信息化網絡平臺中接受積極健康的內容。與移動網絡平臺相比,傳統互聯網平臺的信息發布與傳遞受到了地域和時間的限制,高校學生經?;钴S于教室、圖書館、操場等地,實時性的思想政治教育不能得到良好的發展,因此傳統互聯網對學生的影響在時效性上較差。

(二)移動互聯網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影響

移動互聯網是網絡技術發展的重要產物,它是移動和互聯網的高度融合,其強大的功能使得網絡能隨時隨地、如影隨形。隨著Wi-Fi的覆蓋率不斷擴大,4G時代的開啟以及高性能移動終端的發展,移動互聯網在高校大學生的日常生活中扮演的角色越發重要。根據2014年7月發布的《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截至2014年6月,我國手機網民規模已達5.27億,在全國網民中的占比進一步提升,由2013年的81%提升至83.4%,手機網民正式超越傳統PC網民。

手機作為移動互聯網的終端之一,儼然已經成為當下人們使用頻率最高的智能設備,同時也已經成為高校學生獲取信息、學習、娛樂的重要工具。由于年輕人對新鮮事物具有極強的好奇心,對當下的流行元素高度敏感,手機作為日常生活的重要工具,可以讓學生在任何時間、任何地點通過互聯網平臺獲取所需要的信息,移動互聯網已經徹底改變了當代大學生的生活方式。作為信息傳播的重要平臺,移動互聯網對學生正確的思想政治觀念的形成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但這種作用既具有積極的一面,也具有消極的一面。避免消極作用的關鍵點是讓學生自主選擇具有正能量的信息,自覺抵制不良信息的侵蝕。

為了解移動互聯網的應用技術對高校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響情況,探索新型技術條件下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創新移動互聯網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筆者對海南省海南大學、海南師范大學和瓊州學院三所本科院校大學生進行了問卷調查和實地座談。本次調查共發放問卷600份,回收有效問卷572份,有效回收率為95%,開展專題訪談會議15次。通過調研發現,50.9%的學生認為移動互聯網有助于提升思想政治教育質量,他們認為通過互聯網技術可以隨時隨地了解國家形勢與政策,能夠正確認識當前的政治局勢,提升自身的思想政治覺悟。同時,也有40.3%的學生認為在校期間使用移動互聯網浪費了寶貴的學習時間,不僅沒能獲得有效的知識,還很可能受到網絡負面信息的不良影響,影響學生的思考力和判斷力,對學生的思想觀念產生負面沖擊。

(三)新媒體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影響

新媒體是高度信息化技術環境下的又一重要產物,其強大的信息互動傳播功能是其重要特性之一。目前比較常見的新媒體技術主要包括微信、微博、BBS等。

微信,是為智能終端提供即時通信服務的應用程序,自2011年1月21日由騰訊公司推出以來便受到網絡用戶的不斷追捧,截至2014年6月,其官方數據顯示我國注冊用戶量已達5億,當月活動用戶量達4.38億,與2013年全年相比一直呈現穩定增長趨勢。自微信推出公眾平臺以來,各高校也相繼創建了自己的微信公眾賬號,可見高校自主建設微信公眾平臺進行信息傳遞和思想引領的渠道已經形成。

微博是一個基于用戶關系進行信息分享、傳播以及獲取的平臺,一經推出就受到我國用戶的廣泛關注,其信息發布的及時性以及信息傳播的快速性引起了各高校的重視,高校教育平臺隨之建立。微博的發展不僅僅表現在用戶數量上的增長,也表現在其產生的微博效應。例如,政府機構推出的各政務微博平臺,實時發布各地區時政信息。這樣一個開放性的平臺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同樣具有劃時代的意義。

BBS也稱論壇,是一種集信息發布、信息交互討論、聊天等為一體的電子信息服務系統,較高的言論自由使其成為當代大學生新的輿論集散地。高校BBS平臺的創建便于學生了解學校,掌握校園實時新聞動態,只要高校在BBS中把握好輿論引導,同樣有益于思想政治教育的發展。

三、網絡平臺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運用

網絡平臺的合理應用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重點和難點。面對紛繁復雜的網絡信息載體,首先需要選擇恰當的網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式,其次需要對網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內容進行優化和完善。通過分析網絡平臺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影響,本文提出了幾種不同的實施方法。

(一)建設高校協同網絡平臺

當前我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平臺相互孤立,關聯較少,作用發揮不充分,由于不同高校的辦學水平以及教學條件各有差異,人力、物力、財力分布不均,未能建立統一的網絡化教育平臺。因此,建立高校協同網絡平臺是發展思想政治教育的一個重要舉措。所謂高校協同網絡平臺,就是將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平臺進行互聯溝通,形成一個統一的平臺,充分發揮優勢互補作用,實現教育的最優化。高校協同網絡平臺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目標是建立“多元、融合、動態、持續”的長效機制,充分發揮各高校多功能的綜合優勢,實現網絡平臺資源共享,包括師資共享、教育信息共享和創新思維共享。在這樣的協同平臺下通過共同努力,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為我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建設發揮重要作用。

(二)加強公眾平臺建設和運用

公眾平臺的建設主要是針對新媒體而言的,包括微信公眾平臺和微博公眾平臺的建設。雖然很多高校都建立了類似的公眾平臺,但這些公眾平臺都沒有被充分利用起來,并且存在消息發布滯后、內容不豐富、形式單一、缺乏創新性等問題,不能引起學生的關注。因此,維護好思想政治教育公眾平臺,創新思想政治教育內容是當前教育工作者的工作重點。在思想政治教育內容創新方面,可以不斷細化信息內容,使信息形式生動化,提高教學信息的可讀性,最終實現教育質量的提升。例如,可以配上一段文字,或一個案例,或一幅圖片,或一段聲音,或一部視頻,或這幾種形式靈活整合。恰到好處的細化不僅能夠引起學生關注,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還能改變學生的思想政治觀念,形成良好的公眾平臺效應。

由于公眾平臺屬于廣域互聯網的重要產物,其設立主體具有多樣性、隱蔽性的特點,信息傳播的競爭性使得不良的社會信息很容易進入各個平臺,對學生的思想產生不良的影響。因此,利用微信平臺進行思想政治教育并非簡單的網絡資源分享,需要教育工作者對教育信息進行準確把握和篩選,正確引導學生獲取具有正能量的思想信息。

(三)充分利用移動互聯網

4G技術的開啟以及校園Wi-Fi的高覆蓋率使得移動互聯網進入了一個新的時代,移動智能終端也成為我國高校進行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工具。鑒于移動互聯網的隨時隨地性,以及智能手機和平板電腦的便攜性,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能夠實時發布最新時政信息,能夠隨時關注大學生的思想和心理動態,針對學生出現的思想問題和心理問題,能及時解決,這樣不僅提高了工作效率,而且增強了教育的實效性。然而,雖然許多高校的Wi-Fi覆蓋率達到了80%以上,但仍然存在一定的連接問題,尤其是針對智能化手機平臺。因此,校園移動互聯網的硬件建設需要不斷加強。

移動互聯網的硬件建設是網絡平臺正常運行的基礎條件,基于網絡平臺的軟件建設是思想政治教學的核心要素,建立校園化的移動APP平臺是當前高校教學管理的一個重要發展趨勢。良好的APP平臺不僅能夠讓學生隨時隨地關注校內動態,還能夠創新教育機制,在網絡信息化思想政治教育過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綜上所述,互聯網平臺的出現打破了傳統單一的教育形式,豐富了思想政治教育內容,它帶來的不僅僅是機遇,同樣也是挑戰。只有利用好全球化的網絡平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才能在復雜的社會環境中發展,也只有不斷地創新教育模式和教育內容,才能充分發揮思想政治教育的精神力量。

[參考文獻]

[1]江萍.關于完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網絡載體建設之研究[J].學理論,2012(16).

[2]陳萬柏.網絡——當代思想政治教育不可忽視的新載體[J].理論月刊,2003(5).

[3]王晶晶.高校網絡思想政治教育實效性研究[D].遼寧:遼寧師范大學,2013.

[4]張涵之.論網絡環境中的大學生政治社會化[J].企業導報,2010(11).

[5]陳星海.基于新媒體技術條件下的文字設計與傳播[D].湖南:湖南大學,2008.

猜你喜歡
公眾平臺移動互聯網網絡平臺
一種基于5G網絡平臺下的車險理賠
網絡平臺補短板 辦學質量穩提升
網絡平臺打開代表履職新視窗
微信公眾平臺在醫院圖書館的應用現狀調查
智能手機在大學生移動學習中的應用研究
基于Android的一鍵智能報警系統設計與實現 
基于微信公眾平臺的應用系統開發模式研究
提升高校官方微信公眾平臺傳播效果的幾點思考
大數據環境下基于移動客戶端的傳統媒體轉型思路
基于移動互聯網的心理健康教育初探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