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現狀的調查研究

2015-05-30 12:40張菊紅楊帆
教育與職業(中) 2015年8期
關鍵詞:職業生涯規劃大學生

張菊紅 楊帆

[摘要]根據對徐州地區四所高校671名大學生的職業生涯規劃現狀進行調研表明,普通本科院校與民辦院校在目標制定與達成方面有顯著性差異;不同專業的大學生在目標制定與達成方面有顯著性差異,文科專業的大學生優于理科與工科專業的大學生;不同年級的大學生在自我概念、目標制定與達成、選擇與矛盾三個方面均存在顯著性差異。

[關鍵詞]大學生 職業生涯規劃 全程化生涯教育 職業生涯規劃體系

[作者簡介]張菊紅(1978- ),女,江蘇南通人,江蘇師范大學現代教育技術中心,實驗師,碩士,研究方向為實驗心理學;楊帆(1972- ),女,吉林九臺人,江蘇師范大學教育科學學院,講師,碩士,研究方向為心理咨詢與教育。(江蘇 徐州 221116)

[基金項目]本文系2010年度江蘇師范大學?;痦椖俊白晕腋拍?、人格特質與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的關系研究”的研究成果。(項目編號:10XWB40)

[中圖分類號]G64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3985(2015)23-0068-02

一、問題提出

職業生涯規劃是個體對職業選擇的主觀和客觀因素進行分析和權衡,確定最佳奮斗目標不斷為之努力的過程。職業生涯規劃旨在引導學生自我認識,找準職業興趣,通過對生涯實現過程中環境變化的把握,最終實現自我的職業理想。按照舒伯生涯發展階段理論,大學生正處于職業生涯的探索階段。在他們人生定位的黃金時期,如果能夠得到及時、有效、系統的職業生涯規劃的引導,無疑將會對大學生的個性發展、奮斗目標、綜合素養的提升等方面產生積極深遠的影響。

二、研究方法

1.研究對象。在徐州地區選取了四所高校,采取分層隨機抽樣的方法,共發放調查問卷800 份,回收問卷 769份,回收率為96.1%。其中有效問卷671份,有效問卷回收率為83.9%。

2.研究工具。本研究量表采用林香君依據國外Osipwo等人 編制、后經陳金定修訂的量表再行修訂的生涯決定量表。

3.數據分析。采用 SPSS17.0 for Windows 統計軟件對數據進行處理。

三、結果與分析

1.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的地區差異。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總體平均分為2.75,各維度的平均得分在2.32至3.29之間,整體處于中等偏低水平。與國內其他學者的研究不一致。這表明當前徐州地區大學生缺乏清晰的自我認知與職業定位,職業選擇呈迷茫態勢;與北京、上海、廣州等發達地區相比,專業而系統的生涯教育開展較晚,實效性有待提高。

2.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的學校差異。普通本科院校與民辦院校在目標制定與達成方面有顯著性差異。在目標制定與達成方面,普通本科院校的大學生優于民辦院校的大學生。原因可能在于普通本科院校的大學生的文化程度較高,對未來職業的期望也較高,因此目標也更為清晰。為了能在畢業之前謀到理想的職位,他們必須及早對自己的職業目標進行規劃,并一步步付諸實施。

3.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的專業差異。不同專業的大學生在目標制定與達成方面有顯著性差異。經過事后多重比較發現,在目標制定與達成方面,文科專業的大學生顯著優于理科與工科專業的大學生。不同專業的大學生在目標制定與達成方面有顯著性差異。文科專業的大學生顯著優于理科與工科專業的大學生。目前就業市場上,對理工科專業人才的需求普遍要高于對文科專業人才的需求。這無形中增加了文科專業大學生的“憂患意識”。

4.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的年級差異。不同年級的大學生在自我概念、目標制定與達成、選擇與矛盾三個方面均存在顯著性差異:四年級的自我概念最強,其次是三年級與二年級,一年級最低;職業自我概念是個體與社會的接觸中對自我發展進行反省的結果。大四的學生已依次經歷了崗位見習和實習期,對未來即將從事的職業有了更深刻的了解。在目標制定與達成方面,三年級顯著優于二年級。大三的學生已全面進入系統的專業課學習,對本專業的知識及應用前景有了深入的認識,并開始體驗到學習的緊迫感與就業的壓力感,迫切要求制定目標并予以實施;在選擇與矛盾方面,一年級與三年級均顯著優于二年級。大一學生剛入學,還未形成明確的職業認知。大三是生涯決策重要的準備期,經歷了前兩年的專業學習,大三學生逐漸清晰了自己的專業定位,開始確立職業目標。

四、建議與對策

1.喚醒大學生沉睡的自我認知。華南理工大學的調查表明,畢業五年以內的大學生跳槽兩次及以上的竟然超過70%。這一方面說明當今大學生職業選擇時的盲目性,另一方面折射出大學生缺乏明確而現實的職業理想。因此喚醒大學生完成對自我的探索和認知是第一要務。個體只有把個性特征、能力特長與所從事的工作進行良好匹配,才能全面激發個體的潛能,以堅毅之心克服職業生涯中遇到的各種困境和挑戰,最大化為組織創造效益,最終為自我贏得職業成功。

2.確立全程化生涯教育。職業生涯規劃是一個系統而連續的過程,學校應遵循大學生心理發展規律及職業發展的特點,從新生入校起就對其進行有針對性的系統的生涯教育。大學一年級為準備期,學校應引導學生通過專業的測評工具對自我個性特征和職業能力等進行測評,初步確立職業目標。大學二年級為調整期,大學生根據職業目標來制定具體的、切實可行的職業生涯規劃書,根據自身特點適當調整所制定的規劃;大學三年級為發展期,此時大學生應強化職業體驗,通過積極參加各類見習與實習,培養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大學四年級是成熟期,學校應通過就業、創業指導和信息服務等工作,幫助大學生掌握求職技巧,作出合理的職業生涯決策。

3.探索更有效的職業生涯教育模式。當前高校所開設的就業指導課程大多采用講授法,而且大多在三年級才開設,已錯過了職業生涯規劃的最佳時機??删C合運用案例教學法,體驗式教學、專題研討、頭腦風暴、職業訪談、情景模擬、角色扮演等多種教學方法及手段。另外還可建立搭建網絡課堂,充分利用網絡的優勢,加強生涯教育內容的多樣化與延展性。目前國內已有不少學者在嘗試更有效的方法,其中最突出的是為大學生開設各種類型的職業生涯工作坊,能快速幫助大學生實現職業定位。

4.構建全方位的職業生涯規劃體系。第一,全方位的實踐平臺建設。研究表明,有兼職經歷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狀況要顯著高于無兼職經歷的大學生。一是學校應充分整合各類資源,搭建穩定的專業實踐基地,要把專業見習、實習等實踐活動納入相應的教學計劃,切實增加大學生職業技能訓練的機會并確保成效;二是要積極打造校園專業實踐品牌活動,如扶植校園創業,開展專業技能競賽,增強大學生的核心競爭力;三是學校要給學生提供職業資格認證培訓的機會,切實提高學生的就業競爭力;四是學校應倡導大學生積極參加社會實踐活動,如業余時間和假期兼職等,培養其人際溝通、團隊合作、對抗挫折等綜合能力。

第二,全方位的師資建設。學校應全方位貫徹生涯教育的理念。首先,全體教師樹立生涯教育的意識,將生涯教育融入專業教學、實踐教學及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等領域中。其次,安排具有職業指導師、心理咨詢師等專業資質的教師承擔職業生涯教育的課程;此外,學校應逐步推進生涯規劃師的職業化培訓,鼓勵輔導員等從事相關學生工作的教師考取職業生涯規劃師、心理咨詢師等資格證書,逐步實現生涯教育的規范化與專業化。

第三,全方位的生涯規劃新模式的建設。應積極構建社會—學?!髮W生三位一體的全方位的生涯規劃的新模式。在教學與實踐體系下構建學生、學校、企業三者的合作平臺,實現三方開放式合作。其中包括:學校開展連續而系統的生涯教育對學生的未來進行策劃;企業為學生建立長期的實習基地,教師組織學生進入企業實踐。這不僅為企業提供了更多的服務,而且提升了大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由此形成“學生—學?!髽I”均受益的良性循環。

[參考文獻]

[1]康海芬.護理本科生職業自我概念及影響因素研究[D].太原:山西醫科大學,2011.

[2]馬英.分階段做好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教育[J].中國成人教育,2012(4).

[3]張麗瓊.高校職業生涯規劃現狀與實效性分析[J].黑龍江教育:高教研究與評估,2011(5).

[4]高巖.“四位一體”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教育模式初探[J].才智,2012(25).

[5]張小菊,周綺云,茹秀華.應用工作坊模式開展大學生職業生涯教育的思考[J].教育與職業,2011(14).

[6]王帥.山西高校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教育研究[D].太原:山西財經大學,2012.

猜你喜歡
職業生涯規劃大學生
帶父求學的大學生
大學生之歌
新大學生之歌
基于職業生涯規劃背景下的高職新生適應力培養研究
高校輔導員在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中的作用及應注意的問題
中職職業生涯規劃課程的教學反思
“一帶一路”戰略與鹽城高職院校學生職業生涯規劃的思考
高校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教育存在的問題與解決措施研究
大學生實習如何落到“實處”
讓大學生夢想成真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