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就業為導向,以能力培養為中心的高職工程造價“242”人 才培養模式改革與實踐

2015-05-30 17:41田秋紅袁文徐作新
信息周刊 2015年12期
關鍵詞:區域經濟人才培養模式高職教育

田秋紅 袁文 徐作新

【摘 要】面向區域經濟建設要求開展人才培養模式改革是高職教育的本質要求與高職教育特色的具體體現。本文主要介紹了“以就業為導向,以能力培養為中心的‘242人才培養模式”改革與實踐的經驗做法,取得了良好的教學改革成果。

【關鍵詞】區域經濟;高職教育;能力培養;人才培養模式;

面向區域經濟建設要求開展人才培養模式改革則是高職教育的本質要求與特色的具體體現。隨著我國高職教育的快速發展與改革實踐的不斷推進,面向區域經濟建設開展人才培養模式研究以提高人才培養質量己成為高職教育理論研究與改革實踐的重點與焦點之一。

大力發展高等職業教育,培養一大批具有必備的專業理論知識和較強的實踐能力,適應生產、建設、管理、服務崗位等一線急需的高等職業技術技能型專門人才,是實施科教興國戰略的重大決策。作為工程造價專業近幾年也面臨著人才培養模式、課程體系設置等方面需要改革的問題。筆者現以九州職業技術學院工程造價專業為例,結合高職特色探討了工程造價專業人才的培養模式,并提出了進一步發展的思路。

1引言

從工程造價專業人才需求江蘇省市場調研來看,整體需求量很大且保持非常旺盛增長的態勢,特別是對高職??茖哟蔚娜瞬判枨笤絹碓骄o缺,但專業素質低水平的人員供大于求,真正高專業水平素質人才十分有限,特別是復合型人才稀缺。所謂復合型人才就是指既懂造價又懂經濟,既懂預算又懂施工?,F階段大部分職業院校工程造價專業的學歷教育離此標準還有一定的距離,因此,我們的當務之急需要打破常規思維模式,重新確定專業培養目標和計劃,重新構建工程造價專業科學課程體系[1-2]。

2.“242”人才培養模式的內涵

縱觀現有人才培養模式的研究不難看出,對于人才培養模式內涵界定的研究與討論縱說紛紜,大致可分為過程說、方式說、方案說、要素說與機制說等。普遍認同人才培養模式是在一定的教育理念指導下,為實現一定的培養目標而形成的較為穩定的結構狀態和運行機制,它是一系列構成要素的有機組合,表現為持續和不斷再現的人才培養活動。我們認為人才培養模式關鍵是要回答“培養什么樣的人”和“如何培養人”兩大核心問題,即是人才培養的“如何定位”與“如何實現”。針對這兩個問題,我們在工程造價專業人才培養過程中經過多年的不懈努力和探求逐步形成了現在的“以就業為導向,以能力培養為中心的‘242人才培養模式。該培養模式的指導思想是以職業需求為導向,以職業能力培養為重點?!?42模式的內涵:“2”——是指校企雙方密切合作,協同育人;“4”——是指以實踐教學為主線,按照認知規律分“4”個階段(基礎訓練階段、強化訓練階段、技能提高階段、考核評價階段)完成學生職業能力的培養;“2”——是指畢業生推行雙證書制度。這樣才會有效地實現學生零過渡上崗的簡便而又行之有效的人才培養格局。

3. 以就業為導向,以能力培養為中心的高職工程造價“242”人才培養模式改革與實踐

3.1人才培養定位服務于淮海經濟區的工程造價領域

淮海經濟區自建立以來,整體經濟得到不斷發展,但是相對于長三角洲經濟區和環渤海經濟區來說,還屬于欠發達地區,屬于“經濟發展洼地”,未來2030年將進入高速發展通道,發展空間和潛力巨大!淮海經濟區中的徐州等城市已經相繼出臺了“十二五”現代服務業發展規劃,把發展現代服務業作為重要的發展目標及任務。

因此,為了很好地服務于淮海經濟區的發展,我校高職工程造價專業開展了廣泛的人才市場需求調研,在人才培養定位上明確提出“服務于淮海經濟區工程造價咨詢行業,具有吃苦耐勞、奉獻精神的,能在建設單位、施工企業以及工程造價咨詢、招標代理、工程監理、工程項目管理等機構的相應崗位,從事施工圖預算、工程量清單計價、工程結算編制等工作的技術技能型專門人才?!?/p>

3.2人才培養目標對接工程造價崗位職業能力

九州職業技術學院在面向淮海經濟區的建筑工程造價咨詢行業市場調研基礎上,將職業崗位工作標準融入到人才培養方案中,以培養學生工程崗位實踐能力為核心來確定專業的知識、能力、素質結構。我們主要培養建筑企業造價員為主要就業崗位,以項目施工員、材料員、質檢員、資料員等技術崗位為相關就業崗位群。

根據崗位群的職業能力分析,見表1,對接國家職業標準要求,造價專業的崗位群所必須的職業能力主要有五大能力模塊:識圖能力、測量放線能力、建筑施工組織設計能力、建筑工程質量管理能力、工程預決算能力。其中識圖能力和測量放線能力為核心能力之基本職業能力,建筑施工組織設計能力和建筑工程質量管理能力為核心能力之重要工作職業能力,工程預決算能力為本專業的核心能力之核心。

3.3突出職業能力培養,構建“4”階段實踐教學體系

第一階段:基礎訓練階段(課內實驗)。

該階段主要依靠課內的實驗、實訓對學生進行單項技能的訓練,為職業能力的形成打下堅實的基礎。許多實踐性較強的課程,如《工程測量》、《建筑CAD》等課程均采用教師講授與學生操作課時1:1,《建筑工程造價》通過任務驅動等方式大大提高了學生的實踐動手能力。

第二階段:強化訓練階段(集中實訓)-項目綜合化。

主要依靠各門課程的課程設計,綜合實訓等手段,將各單項技能綜合應用。該階段的訓練往往以工作任務驅動或工作過程導向,比如測量實訓、工種實訓、鋼筋翻樣實訓、建筑工程造價實訓等實訓課程多是項目綜合化的具體體現,主要在校內外實訓基地完成。經過這個階段的強化訓練,學生的職業能力已基本形成。

第三階段:技能提高階段(技能大賽)-以賽促練。

技能提高的主要手段就是大張旗鼓地開展各類校內職業技能大賽,從05年建系起。陸續開展了十屆測量技能大賽,六屆CAD制圖大賽,五屆工程算量大賽,經過多年的不斷改進和完善,這些技能大賽以逐步規范化,制度化,常態化。土木系還專門成立了職業技能大賽工作小組,負責規劃、組織、實施全系全年各項職業技能大賽,學校出臺了獲獎面達64%的優惠政策,并撥??罱o予財政支持。因此各項技能大賽學生報名非常踴躍,參賽率均在90%以上。大賽的宗旨是“以賽促學、以賽促練、練賽結合、共同提高”。在這個原則指導下,學生的成績逐年提高,競賽記錄屢屢被打破,許多操作高手、技能尖子脫穎而出。以此為基礎,我們選拔學生組隊參加省內以及全國的各類職業技能大賽,都獲得了可喜的成績。

第四階段:考核評價階段(社會取證)。

職業技能掌握得如何?是否能獲得社會承認的職業資格證書是檢驗的標準。每次大賽過后我們都組織學生,參加專業的職業資格考證,尤其是測量職業技能大賽,已取得徐州市職業資格鑒定指導中心的認可,我們的教師大多數為該鑒定中心的考評員。大賽的成績即可作為“測量員”考證的操作考核成績。因此,每次測量技能大賽后,都有一批同學獲得中級和高級“測量員”證書,取證率達90%以上。此外,還開辦了各類培訓班,組織學生參加“施工員”“預算員”等職業資格的考證工作,完成職業能力培養的最后階段工作。

3.4推行“一圖貫穿、螺旋式遞進”教學改革

“一圖貫穿、螺旋式遞進”教學法,具體實施過程是:以一套選定的典型藍圖為藍本,貫穿于基礎訓練階段中《建筑構造與識圖》課程對房屋組成形成基本印象,《建筑制圖》課程中制圖規則的具體應用,《建筑施工技術》、《建筑施工組織》課程建筑工程施工的正確工序和工法的編制,《建筑結構》課程中基本構件的配筋和構造要求的展示,以及《建筑工程計量與計價》對圖形算量的具體計算;同時該套圖紙在綜合訓練階段中延續使用,比如《認識實習》課程認識真實工程的組成,《鋼筋翻樣》《工種實訓》實訓中梁、板、柱的鋼筋下料及計算,《建筑工程計量與計價實訓》土建預算與清單實訓、安裝預算實訓、裝飾裝修預算實訓。通過該套藍圖的貫穿,遵循循序漸進,先易后難,層層深入,讓學生的職業能力得到螺旋式遞進發展。

經過近年來的教學效果和后續課程的反饋,該教學方法效果良好,學生也易于接受,提升了職業資格獲取率和學生實踐能力,是工程造價專業最具特色的教學方法。

3.5不斷改善人才培養條件

人才培養條件包括師資隊伍建設、教學條件建設、課程建設、實踐教學基地建設等各個方面。我校以學校與企業合作為平臺,采用走出去、請進來的辦法,既聘請企業內有實踐經驗的管理專家和技術骨干擔任教學教師,又讓專任教師直接參加到企業的生產和項目開發中去頂崗鍛煉。既按照生產性實訓要求建立規模適度、質量優良、設備先進的仿真或真實的校內實訓基地,又拓展結構合理、合作穩定、能滿足教學要求的校外實訓基地。近幾年,我校共新建與改建8個校內實訓中心,新建20個校外實踐教學基地,如建筑構造實體模型實訓室、建筑材料展覽室等,保障了人才培養目標的實現。在教材建設上由校內一線教師與校外行業專家、技術能手共同組建并開發課程,充分吸收近年來建筑施工生產實踐最新的成果,充分體現了教材的實踐性、先進性與系統性。近年來共合作完成10余本理論與實訓教材的開發與出版工作。

4結語

綜上所述,在近幾年的“242”人才培養模式改革與實踐中,我院高職工程造價專業采取開放式教育理念,以服務淮海經濟區建設要求,廣泛建立校企合作的平臺,取得了省級特色專業1項、省級精品課程1門等多項教學質量工程項目,學生參加省級以上學科技能競賽獲獎10余項,人才培養質量得到較大提升,學生就業深受用人單位的歡迎。這既是我院工程造價專業積極探索“以就業為導向,以能力培養為中心的‘242”人才培養模式改革與實踐成果,也是工程造價專業辦出特色與水平的必由之路。

參考文獻:

[1]樊松麗,丁純剛.工程造價專業高職人才培養與教育模式「J」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上旬刊),2010 (6):147

[2]馬旭高職高專院校工程造價專業人才培養探析[J] 黑龍江交通科技,2008(2) : 100

猜你喜歡
區域經濟人才培養模式高職教育
適應區域經濟發展的產學研用合作模式實踐研究
人文主義視野下的高職教育研究
校企合作下的應用型物流人才培養模式研究
基于物流經濟的區域經濟增長研究
微商思維在高職市場營銷教學中的應用探究
中國社會信任基礎對區域經濟發展的研究
大湘西地區人口流動對經濟發展的影響研究
淺析高職院校學生厭學現象及應對措施
論高職生未來職業發展
獨立學院商務英語專業人才培養模式探索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