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參加大學生創新實驗的實踐與體會

2015-07-04 00:40秦小燕梁斯文劉原敏陳銘訾寶茵
雙語學習·下半月 2015年11期
關鍵詞:創新能力大學生

秦小燕 梁斯文 劉原敏 陳銘 訾寶茵

【摘 要】為激發學生的創新思維和創新意思,提高其創新實踐能力,學校開展了一系列的“大學生創新訓練項目”,本團隊成員參與的市級項目名稱為“校園自行車智能存放管理裝置設計”,此項目的實施為團隊成員提供了一個良好的科研平臺,也使我們將教學中學到的理論知識運用到了實踐的科研中,并且提高了自身創新能力和動手能力。本文主要從學生的角度介紹參與大學生創新項目實驗過程中的實踐與心得體會,目的是總結實驗過程中我們的收獲,以期望這些收獲為日后的學習與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礎,從而做出更好成績。

【關鍵詞】大學生;創新項目;創新能力;實踐體會

1.引言

我們是當代的大學生,是將來國家建設中的主力軍,也是國家創新體系的實踐者和改造者,我們將用自己的創新意識和思維為國家的創新體制做貢獻。但是,在現實的中小學生的教育背景下,當代的小學生、中學生和大學生都是極度缺乏創新思維的。那么,怎樣才能培養他們的創新思維呢?這將是現今中國教育必須考慮的問題。而創新也將是未來學生必須要學習的,而且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也是現今各大高校在現代教育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高等教育教學改革的發展趨勢和必然要求?,F在,我們的大學已經開設了多門創新課堂和大學生創新訓練項目,學校希望我們可以將實踐與理論相結合,將課本中所學習到的知識真正的運用到實踐應用中,解放自己的思維,培養自己的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同樣,我們學生參與創新項目,也是希望可以提高自身能力,為以后的工作打下堅實的實踐基礎。

在2014年5月,我們團隊申請了校級創新訓練項目——“校園自行車智能存放管理裝置設計”,后在2014年11月,通過團隊的努力,成功將其升級為市級創新項目。學校對學生創新的鼓勵與支持,是我們申請成功的重要因素。在實驗的過程中,我們小組成員都很認真的去做好每一件事,積極討論問題,很珍惜學校給予的這次機會,因為,對于我們而言,能夠參與到創新項目的機會是不多的。

并且,在項目一年半的時間里,我們共同度過了許多的時間,我們曾為項目的主題爭吵、曾為項目的進度互相加油鼓勁、曾為項目的難題一起努力…….但我們從未想過放棄,我們一直堅信團隊的力量是無窮的!在實驗過程中,我們始終堅持以自己為主體思想,在指導老師的適度幫助下,在立題、選材、實驗測試等各個階段中積極思考,努力實踐,使自己的創新能力和動手能力得以提高,真正在項目中發揮出了自己大學生的優勢。

2.實施大學生創新實驗的思考

2.1實施創新實驗的影響因素

對于一個創新訓練項目來說,我認為最重要的便是項目的選題。由于我們的創新思維太差,所以剛開始時我們沒有一點頭緒,后來經過老師的指導,希望我們將選題與實際生活相聯系。后經過小組成員積極討論和認真觀察,發現了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問題,如:在大學校園內,自行車的使用量日趨增加,龐大的自行車數量使得停放混亂、頻繁被盜等問題也愈演愈烈,通過了解現階段的狀況,確定項目選題的大體方向。

并且,通過在電子電工技術、C語言編程、工程制圖、工程力學、信息檢索、現代制造技術實習、創新性物理實驗和制圖測繪等課程中學習過的相關知識,結合指導老師和自身的想法。最終我們決定我們的項目將向智能電子產品的方向靠近,最終確立了創新性實驗項目課題名稱:《校園自行車智能存放管理裝置設計》。

其次,在實驗過程中認真負責的態度也是十分重要的。以認真的態度去學習項目中不同的知識,以創新的思維不斷地開發新的思路,以團隊的力量去解決項目中的問題。通過一個創新項目,盡最大的可能性的去提高自己的創新能力和綜合素質。因此,我們在進行創新實驗過程都有端正的學習態度,在掌握相關領域最新發展的知識基礎上進行創新實驗。通過查閱文獻資料、實地調研等方式對課題相關的知識進行全面的了解和學習,使我們的創新項目得以順利進行。

最后,指導老師對整個實驗項目的推動作用是不可或缺的。創新項目的過程中,我們與指導老師之間的互動、溝通和交流對項目最終的完成都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在實驗過程中,我們常常會有迷茫、不知從何入手的時候,而我們的指導老師就會給我們適當的引導,為我們講解我們所不懂得的問題,幫我們找出關鍵點,最終在指導老師的幫助下,我們順利的完成了此次的創新實驗項目[1]。

2.2創新實驗測試的實踐

創新實驗初步完成后就要進行各方面的測試了。項目測試之前,我們小組成員會初步的確立一個測試方案。因為測試方案是測試的指導,所有的測試環節都要圍繞著測試案進行。我們初步的實驗測試方案是通過項目成員積極的思考和指導老師關鍵的指導中得出的,在后期實踐過程中我們不斷地將其進行完善。

實驗中,我們利用單片機、紅外感應器、感應伸縮鎖等多種器件,構成我們的系統,根據我們設計的實驗方案,將各個器件在特定的條件下聯接起來進行測試,在一次次的測試中發現問題,然后解決問題。通過這種在實驗測試中由手到腦再由腦到手的思維轉換,建立了思考與實踐的連鎖反應鏈,在不知不覺中提高了自主解決問題的能力,繼而使創新能力得到相應的提升[2]。

3.創新實驗項目的體會

3.1合理選題

我們的創新項目馬上就要結束了,在整個項目的過程中,我認為最難和最重要的便是選題。在創新性項目中,項目中后續所有的內容都是從選題展開的,選題便可以確定項目的整個基調,所以我認為創新項目的選題應該注重實際、注重解決現實問題、注重題目的科學性,前沿性和應用性及發揮創造性。創新源于生活,我們這次的選題與自身的校園生活是息息相關的,是我們想要去了解和解決的校園自行車問題。大學校園中主要的交通工具便是自行車,但龐大的自行車使用數量,使得校園中的自行車停放問題日趨嚴重,甚至嚴重到影響到了校園的美觀和同學的出行,我們想要幫助學校解決這個困擾便是我們開展此項目的原動力。創新項目能夠激發人們的興趣與積極性,成果具有實用性,這也是選題的一個重要因素,本項目采用先進芯片,紅外線感應,智能車鎖等技術,結合校園環境情況,解決校園交通、美化等問題。學術思想新穎.既有創新性又有實用性。對創新有正確的認識,創新不僅僅是創造新的實物,更是從新的角度來思考問題,找到各個事物表象背后所昭示的問題實質,這次我們的創新項目旨在為建設美好的校園貢獻自己的力量。

3.2教學相長

在這次大學生創新項目過程中,我們與指導老師相互交流、互相啟發、共同學習,以教學相長的方式相處。在整個實驗中,我們的指導老師一直扮演的是一個引路人的角色,她引導著我們自主的去探索、去實踐、去相互協調。將以前課堂上的教授模式完全改變,將我們成功的轉變成了主動學習的類型。在創新性項目中最重要的便是自主性,探索性,實踐性和協作性,從項目的選題,制定方案,實驗的操作、結果分析以及論文的撰寫,我們都積極的發揮自己的主觀能動性,同時老師也給予了我們相關指導,極大限度的激發了我們的創新思維、學習能力和實踐能力等。其次,加強了老師與學生間的接觸交流溝通和學習,在實驗過程中遇到的一些問題,想法會和指導教師及時的進行交流和探討,在整個項目的過程中,雙方都增加了自己的知識儲備也提升了自身的科學素養,同時我們通過借鑒老師的科學研究經驗來不斷的完善實驗方案,最終幫助我們圓滿的完成了實驗項目[1]。

3.3團隊合作的重要性

我們的創新團隊共有五名成員的,在整個項目的過程中我們緊密配合,充分體現了團隊精神。團隊精神是一個集體團結的象征, 是綜合實力的一種體現, 是進行重大科研項目的基礎, 這也是目前即將來科研工作的基礎。在整個創新計劃項目的研究過程中, 我們團隊的每個成員之間不僅有明確的分工,也有密切的合作。明確分工使得我們的每個成員各承擔一部分工作,確保項目進度,同時各人之間的工作又是有機協調和合作的, 這樣保證了整個項目高質高效完成。此外,團隊成員的多元化有助于我們在進行討論問題是彼此啟發,有利于創造性思維的激發,團隊當中的合作需要我們不斷的磨合,學會傾聽大家的意見和分享自己的看法,組員間做到互相尊重,這樣我們的團隊才能合成一體更加強大。不斷地取得新的成績[3]。

3.4自身能力的提高

參與創新項目的實施,親自體驗項目的過程,也是對自身能力的不斷提高提高,主要可以體現在三個方面:(1)擴大了知識面,加強了自主學習能力,創新項目涉及到的知識,我們必須通過各種途徑去學習和研究,并且最終成功的運用進自己的實驗中。(2)不斷發現自身潛能,我們的實驗各個階段都有不同的任務,每個成員都會去嘗試接觸不同的工作,例如項目首先要進行項目調研,這一方面我們原本并不擅長,我們需要通過去學習調研這方面的知識,在這個過程中會不斷激發自己的潛在的能力。(3)高效合理利用時間,每個人對自己的時間都有一個規劃,既要在有限的時間內完成工作,也要與其他成員間相互協調。不能因為自身的原因而耽誤整個項目的進度。

4.結束語

大學生創新性項目計劃的實施為培養大學生創新能力,嚴謹的科學態度、全面的創新能力、團隊合作和艱苦奮斗的精神以及鍥而不舍的作風都有著重大的意義,是提高大學生綜合素質的重要舉措。通過親身參與此次的創新項目讓我們感受到創新離我們并不遠,也感受到了創新的樂趣,在這次實驗過程中我們深刻體會到理論學習是基礎,實踐結合是目的,開拓創新是未來,堅定信念是根本。在以后的學習中我們更應該不懼常規,勇于創新。讓創新的觀點一直存在于自己的生活、學習和工作中,讓創新的思想不斷地為我們服務,讓我們的生活更加美好。

參考文獻:

[1]葛敬巖,齊妍,陳芳芳,趙華. 教學相長在大學生創新實驗中的體現淺談大學生創新實驗[J]. 吉林醫學,2014.5.

[2]李兆輝,金英愛,矯振偉,張群力,劉洋.大學生創新實驗項目中的思考與實踐[J].河南科技,2013.

[3]楊林峰,李陶深,李捷, 陳燕.《運籌學》課程的科研項目教學法研究及實踐[J].廣西大學學報( 哲學社會科學版),2009,31.

基金項目:

本文為上海市大學生創新項目《校園自行車智能存放管理裝置設計》(編號:A1-8908-14-010494)。

作者簡介:

劉原敏 (1993-),女,陜西咸陽人,大學本科,現就讀于上海工程技術大學材料工程學院,主要研究方向:微電子封裝專業。

陳銘(1993-),男,上海普陀區人,大學本科,現就讀于上海工程技術大學材料工程學院,主要研究方向:微電子封裝專業。

秦小燕(1994-),女,甘肅天水人,大學本科,現就讀于上海工程技術大學材料工程學院,主要研究方向:微電子封裝專業。

梁斯文(1992-),女,陜西咸陽人,大學本科,現就讀于上海工程技術大學材料工程學院,主要研究方向:微電子封裝專業。

訾寶茵(1993-),女,陜西榆林人,大學本科,現就讀于上海工程技術大學材料工程學院,主要研究方向:微電子封裝專業。

猜你喜歡
創新能力大學生
高中數學課堂教學中創新能力的培養
創新能力培養視角下的無機化學教學研究
推進軟件產業創新能力提升
帶父求學的大學生
大學生之歌
新大學生之歌
基于創新能力培養的高職音樂教育改革探討
淺議如何培養學生閱讀的創新能力
通用電氣公司創新能力分析
大學生實習如何落到“實處”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