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鹿和狼的故事

2016-05-30 00:06李燈群
小說月刊·下半月 2016年7期
關鍵詞:道理自學板書

李燈群

教學目標:

1.理解課文內容,激發學生探索生物奧秘的興趣;

2.體會故事故事我們的道理:不同生物之間是相互制約、相互聯系的,我們不能違背它們的發展規律;

3.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重點難點、關鍵:引導學生明白故事告訴我們的道理。

教具準備:小黑板

課時劃分:一課時。

教學設計:

一、導入新課

同學們,你們都聽過、讀過許多童話故事,你們印象中的狼是什么樣的?鹿又是什么樣的?(學生自由發言)??墒?,本課所寫的故事卻與同學們對狼和鹿的認識不一樣。那么,在生物界中,狼充當的是什么樣的角色呢?同學們想不想知道?(生:想)好,讓我們一起來學習課文(板書課題:23、鹿和狼的故事)。

二、自學課文,提出自學要求,突出自主性學習

1.先讀讀閱讀提示,再自由讀課文,注意讀準字音,聯系上下文或查字典理解詞語;

2.想想故事的起因是什么?經過時怎樣的?結果又是怎樣的?(板書:起因、經過、結果)

三、學生自學思考,小組討論,交流以上思考題

四、集體匯報交流,突出合作性學習

1.在學生匯報交流過程中,教師注意正音,對于學生不理解的詞語,教師加以引導;

2.學生匯報故事的起因、經過、結果(教師板書)。

五、再讀課文,加深對課文內容的理解

1.提出自學要求:自由讀文,說說你讀懂了什么?哪些詞句給你感受最深?多讀幾遍,談談你的感受;

2.學生按要求自學,也可同桌、前后桌討論交流;

3.按以上思考題在全班交流,學生讀不懂的問題教師相機引導。

六、討論:讀了這個故事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學生有選擇性地讀課文,一邊讀一邊想,讀完后,組織學生交流自己從文中悟出的道理。

七、知識擴展性思考

在我們的生活中,我們還看過或聽過類似鹿和狼的故事這樣的事例嗎?試著講一講,以突出學生的探究性學習。引導學生聯系生活實際和看過的《動物世界》《人與自然》等節目,談談自己的理解,以加深對維護生態平衡的道理的理解。

八、總結

同學們,還有很多關于自然界生物相互制約、相互聯系的例子,大家可以在課后精心準備,寫成演講稿,我們在下周組織一次“不能破壞生物鏈”的主題隊會,那時大家可以盡情的發揮。

《鹿和狼的故事》教學反思

一、盡情地“讀”

語文課要以讀為主,我愿意花15~20分鐘的時間讓學生來讀。我先讓學生自由讀,讀正確流利了,最好能讀出問題來。接下來還讓學生帶著問題自由讀,自己感興趣的多讀讀。最后指名學生讀自己感興趣的地方,我不失時機地指導他們讀出感情來。學生試過、練過,有了充分的積累,在指名自由選擇讀的時候,自然興趣濃濃,高潮迭起??少F的是還有同學在讀書中有了自己的創新,在讀到鹿群滅亡情形的段落能加入一些哀聲嘆息。學生十分投入,在朗讀中獲得了一種愉悅和滿足。

二、盡情地“說”

在指導學生弄清文章所述道理時,我先讓學生在小組間交流談感受,再創設情景,師生共同表演出來。將學生引入到了一個具體的生活情境當中。

一石激起千層浪,學生說得很起勁,我再指導學生在說的同時畫出狼、鹿和森林的生態關系圖。學生邊思邊說邊演,說得條理清楚。不僅弄清了道理,而且得到了說的訓練,還是創造的說。

三、盡情地“寫”

學生的思維被激活了,緊接著,我趁熱打鐵讓學生寫一寫自己的感受,為狼正名。文道結合,學生寫出了自己對狼的重新認識,重審了自己的認識觀點。更為重要的是,他們寫得很開心。

這種以“聽、說、讀、寫”四種語文能力在我個人看來,具有以下優勢:

1.有利于教師進一步鉆研教材,創造性地設計教學方法。要使學生長時間地保持較濃的興趣,自動投入到“聽、說、讀、寫”的訓練當中,并且不脫離課文這個媒介,教師必須鉆研教材,挖掘訓練,設計出具有強大生成性的教學方法。如創設各種交際情境。

2.學生的學習興趣、注意力以及智力不會消耗在經常性的環節轉換和思維變換中,其各項語文能力得到了集中培養。

3.語文課的中心任務得以被頑強地保護。語文課很難被上成“情節分析課”、“思想教育課”、“常識課”以及各種華而不實的所謂“語文活動課”。

當然,本人的教學水平有限,在許多地方還有待于進一步提高,如課堂的開放程度還不夠,課堂的調控能力還不強……我將不斷學習,繼續努力提高自己的課堂教學水平。

猜你喜歡
道理自學板書
道理都懂,為什么過不好這一生?
基于先學后教 培養自學力
教學與自學
不好聽,卻很有道理
對“自學·議論·引導”教學法的認識和思考
沈尹默:如何自學書法,才能少走彎路?
硬筆書法教學板書實錄(二)
道理
智珠
好的板書是提高語文課堂教學效果的重要途徑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