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講一個好故事與講好一個故事

2016-05-30 10:48閆杰
創作與評論 2016年16期
關鍵詞:懸念民警作家

閆杰

關于“什么是小說”,一個很著名的說法盛行于莫言獲得諾貝爾文學獎之后,那晚,站在領獎臺上的他不無自豪地向全世界宣稱:我是一個講故事的人?!靶≌f是要講個故事,”福斯特說,“對所有小說而言這都是至高無上的要素?!钡?,這位英國作家隨后又說:“我們越是深究故事(故事就是故事,請注意),越是將故事與在其基礎上發展出來的那些更加優美的層面剝離開,我們就越是覺得它實在不值得稱道?!奔毸寄缘难酝庵馀c福斯特的言內之意,我們不妨這樣理解:小說家不僅得是個能講故事的人,更得是個會講故事的人;寫小說不僅要力圖講一個好故事,更要懂得如何講好一個故事。應該說,“會講故事”是從事小說創作的先決條件,由此起步,一個優秀的作家才能像一位高超的鉆石切割師一樣,讓那些原本就很精彩的故事更加光彩奪目,也讓那些乍看并不怎么起眼的故事煥發出不一樣的光輝。

就此而論,湘潭作家歐陽偉的中篇小說《觀湘門》(《創作與評論》2015年11月號上半月刊)恰好為我們提供了很多有益的啟示,小說以其有限的篇幅不僅為讀者講述了一個好故事,而且在多個層面示范了如何講好一個故事。通過將兩個身份迥異的敘述者輪番推上前臺,作者從一位普通社區民警的視角向讀者展現了一個不幸家庭的恩怨情仇及一個平凡青年的悲劇人生,精心編織了一幅看似繁復然而線索分明的故事網絡。在高超的敘事藝術之外,小說于字里行間還無處不滲透著作者對工作生活的觀察與體悟,從而再一次印證了“藝術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這句貌似陳舊卻顛覆不破的終極真理。

一、兩個身份迥異的敘述者

在通俗影視劇乃至經典文學作品里,“愛上仇人(的女兒/兒子)”從來是個讓人又愛又恨的古老橋段,它是那樣地“狗血”卻又是如此地叫人欲罷不能,從萬古長青的莎翁到朝生夕死的韓劇,這種極具張力的人物關系設置為暴風驟雨般戲劇沖突的最終到來提供了得天獨厚的優越條件。畢竟,理論上講,人物關系越復雜,故事帶來的沖擊力就可能越大(試看《雷雨》)。單純的“愛”或單純的“恨”有什么好看的,要“又愛又恨”才好看嘛!

《觀湘門》中,小說的兩位敘述者正是處在這樣一種暗含沖突的身份境況中,一個是正直敬業的社區民警,一個是混跡街頭的不良青年,在書信對話般的交替敘述中,二人由厭生敬,由敬生愛,又由愛生嘆的心路歷程被清晰地呈現了出來。在警察與罪犯慣常的“勢不兩立”之外,他們之間更多的其實是一份兄弟般互敬互嘆的“惺惺相惜”,而青年那句“我曉得遲早會栽在你的手里”,從某個角度聽來,何嘗不可當作是這兩個不善表達的男人之間最動人的“情話”呢。

很多時候,我們自己是不好給自己作證的,法律上尤甚,文學中亦然。沒有對比便沒有發現,奇思異想的瘋騎士堂吉訶德身邊如果少了那個滑稽務實的胖隨從桑丘,他的魅力一定要大打折扣,反過來也是一樣。同理,小說《觀湘門》中,正是民警與青年的互相敘述使二者的形象都鮮明了起來。通過民警之口,我們發現那個整日只知喊打喊殺的不良青年身上原來始終有著正直善良的一面,他也曾見義勇為救過差點被車撞了的孩子,他一直悉心為母親保存著姐姐用命換來的三十萬塊錢,他還自愿死后將身體器官全部捐獻代為贖罪……而透過青年的講述,民警正直敬業的形象也得到了有力的凸顯,他一直盡心照顧青年臥病在床的母親,關心著他的家庭情況,并不止一次試圖通過提供一份工作來將其拉回生活的正軌……

總之,不得不說,小說《觀湘門》這種富有張力并飽含深意的人物關系設置從一開始就為其講一個好故事埋下了至關重要的一筆。

二、一張精心編織的故事網

縱觀全篇,小說《觀湘門》的敘事核心無疑是一個不幸家庭內部紛繁復雜的各樣恩怨情仇,并由此最終導致了一樁驚駭人心的弒父大案。除結尾亦即高潮處的“弒父事件”,小說在前面章節還先后講述了“雞哥殺人”“姐姐慘死”“劫案告破”等不下十幾個事件,面對如此繁多的情節如何做到敘事雜而不亂并緊扣作品中心,無疑是對作者敘事能力的一次嚴峻考驗。

首先看“多角度敘事”技巧的運用。事實上,在20世紀的小說創作中,“多角度敘事”已經算不得什么新鮮事物了,外國的如美國作家??思{的代表作《喧嘩與騷動》,中國的如諾獎獲得者莫言的小說《檀香刑》,都將這一創作手法的特色表現得淋漓盡致。小說《觀湘門》也充分領悟了個中精髓,全篇共分十一個部分,其中,第一、第五、第七、第九、第十一部分由民警用第一人稱“我”進行講述,并呈現出一種與青年“你”對話的特色;其余部分,則由青年以同樣的方式進行敘述。由此,社區民警作為最先出場的敘述者,顯然是在從回憶的角度講述整個故事,而中間插入的青年的自述之后,一方面再次印證了民警的敘述,另一方面也向讀者透露了大量民警無法提供的信息,從而使小說的敘事層次更加鮮明,也讓整部小說的敘事內容更為豐滿。舉個例子來講,在小說的最后部分,青年選擇主動到民警家自首自己的弒父罪行,如果只有民警的敘述,我們很可能就把它簡單地定性為一種所謂的“良心發現”或“畏罪不安”,但閱讀了青年的自述之后,我們發現其中竟然還隱藏著一份“天大的用心良苦”:“我突然靈光一現,對啊,我去自首,我去向你自首。讓你親手抓了我,你肯定會很風光,上頭應該會給你記一大功,還會讓你上報紙上電視,給你升個所長局長當當吧?!鼻嗄赀@些聽起來簡直有些傻得可笑,傻得可愛又傻得可憐的想法,怎能不叫讀者倍感唏噓,怎能不讓小說滿含意味。

其次看小說對“懸念”的把控。英國小說家毛姆曾說:“作家的骰子總是灌了鉛的,但是絕不能讓讀者看出來。他就是靠在情節上下功夫抓住讀者的注意力,讓他們看不出上了作家的圈套?!辈挥谜f,“懸念”就是這樣一種“灌了鉛的骰子”,而且屬于幾乎屢試不爽的那種。小說《觀湘門》中,“懸念”也沒少出場,如第一部分的結尾,在民警敘述完自己與青年父親的那次會面之后,冷不防地出現了這么一句話:“那個時候,我真不知道他就是你爸,更不知道接下來會發生那么多的事,在你和他身上?!庇秩绲谌糠蛛u哥逃跑前的話帶給青年的困惑:“我忽然想起雞哥剛才說的那句話,你答應我一定要對你姐好。他認識我姐嗎?他跟我姐有關系嗎?死到臨頭還不忘叮囑我,到底怎么回事???”再如小說第七部分民警對青年關于其姐用生命換來的三十萬元錢哪去了的追問,無不有效地吸引人讀下去以探求答案。但懸念光設置了是不夠的,還需要解答,而且要精心把握時機。換言之,小說中,沒有解答的懸念那不叫懸念,而解答的時機又常常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一部小說的成敗。那么,對于這些懸念,小說《觀湘門》又是何時解開的呢?很明顯,它們大多集中到了結尾,如上面提到的三個懸念除第二個在第五部分已由民警解開之外,無不是到了結尾處才徹底真相大白的,而即便是第二個懸念也在小說結尾處再次得到了印證。就這樣,讀者一瞬間恍然大悟了,緊接著回味無窮了,小說也就成功了。

作家孫犁在論及名著《紅樓夢》結構布局之精妙時曾說過這樣一段十分形象的話:“他寫一個中心事件,總是象在平靜的湖面上投一大石,不只附近的水面動蕩,搖動荷花,驚動游魚,也使過往的小艇顛簸,潛藏的水鳥驚起,浪環相逐,一直波及四岸;投石的地方已經平息,而它的四周仍動蕩拍擊不已。這就叫做精心結構?!币竺恳徊孔髌范寄苓_到這樣的高度當然是不現實的,但要求每一部作品都能朝著這個方向努力卻是絲毫不過分的,而敘事結構上的用心無疑正是小說《觀湘門》最大的亮點所在。

三、從源于生活到高于生活

在文學史上,一個有趣的悖論是,因文學之故而名垂青史的人那么多,想當年能問心無愧地在職業一欄填上“作家”二字的卻沒有幾個。中國古代,詩人們幾乎清一色全是官員:屈原,杜甫,蘇東坡……沒有一個不是一輩子義無反顧地“習得文武藝,賣與帝王家”。西方的情況似乎要好些,但也不過只是“似乎”,不信我們可以隨手在文豪堆里扒拉扒拉,至少可以輕松地拉出醫生和記者這兩支職業大軍,前者著名的就有俄國作家契訶夫,英國作家柯南道爾,以及澳大利亞女作家考琳·麥卡洛;后者更了不得,包括1954年諾獎得主海明威,1982年諾獎得主馬爾克斯,以及2015年新晉諾獎得主白俄羅斯女作家斯維特拉娜·阿列克謝耶維奇。這么一看,文學簡直成了這世界上最無關“專業出身”的東西,不過事有兩面,或許換個角度我們也可以說:對文學最好的專業訓練莫過于生活本身。

看得出,作為湘潭市公安局警官培訓中心的一名高級教官,作家歐陽偉同樣把日常工作生活中的點點滴滴融進了自己的文學創作之中,小說《觀湘門》的題材選擇本身便有力地證明了這一點。而走進作品的字里行間,這類例子也是俯拾即是。拿作品第一部分對青年父親擺攤時那一整套動作的描寫來說,沒觀察過的人大概很難寫得這么準確細致;而對青年父親見義勇為卻又暗含私心這一情節的設置,也足見作者在多年職業生涯中練就的對人性的深刻洞悉。再如小說第七部分對那起入室盜竊案破獲過程的敘述,全憑想象恐怕也難以寫得這么曲折生動。當然,借鑒生活不等于對生活的照搬,小說作者歐陽偉在工作中經歷的案件千千萬,為什么偏偏寫了這樣一個而不是隨便哪個,原因說到底無非還是其深刻地懂得文學與生活的不同。就像電影《一一》中主人公NJ的女兒婷婷談到電影時所說的:“如果電影和過生活一樣,那誰還會想去看電影啊,過生活就好啦?!蔽膶W也是一樣的道理??傊?,作家不單單是“生活的搬運工”,還得是“生活的雕塑匠”,唯有如此方能保證作品“源于生活”的真實性與“高于生活”的藝術性,也方能保證作品在“講一個好故事”的同時也能“講好一個故事”。

很難想象,沒有醫學知識的柯南道爾能塑造得出風靡世界的大偵探夏洛克·福爾摩斯;沒有法律知識的卡夫卡能創作得出《審判》《城堡》這樣寓意無窮的小說;而沒有成千上萬次的采訪經歷,白俄羅斯女作家斯維特拉娜想必也寫不出《鋅皮娃娃兵》《戰爭中沒有女性》這類震撼人心的作品。就我們個人而言,人生的經驗其實是極其有限的,面對生活,很多時候我們只能做單項選擇,而文學卻在很大程度上彌補了這種有限性??梢哉f,正是那些來自不同地域,從事不同職業,過著平凡或不凡生活的人將他們的經歷與感悟帶進了文學,才讓文學的世界亦即我們的世界如此多姿多彩。故而,不論是職業作家,還是《觀湘門》的作者歐陽偉這樣的非職業作家,只要用作品帶給了人們有價值的東西,就值得我們讀者獻上一份真誠的敬意。

(作者單位:湘潭大學文學與新聞學院)

責任編輯 張韻波

猜你喜歡
懸念民警作家
作家的畫
作家談寫作
作家現在時·智啊威
民警軒哥說案
民警軒哥說案
民警軒哥說案
民警軒哥說案
巧在開篇設懸念
普京記者會留下最大懸念
《我是歌手》的懸念構建與懸念表現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