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初中生物教學中“情感先導,任務驅動”模式的應用

2016-07-04 14:22熊永青
學園 2016年3期
關鍵詞:任務驅動生物教學模式

熊永青

【摘 要】初中生物新課程標準指出:學生的情感、態度、價值觀是學生發展的基本內容。在初中生物教學中,關注學生的情感體驗十分重要。通過應用“情感先導,任務驅動”模式,激發學生主動學習的熱情,驅動學生投入到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學習過程中。本文結合具體的初中生物教學實例,對“情感先導,任務驅動”教學模式的實施進行闡述和分析,以供借鑒參考。

【關鍵詞】生物教學 “情感先導,任務驅動”模式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810(2016)03-0078-02

生物是一門自然科學,其以具體的實驗為基礎,在探究實踐的基礎上,衍生出各種生物學的基本原理和知識。因此,我們在生物教學中重視學生的實踐、探究是十分重要的?;诖?,人教版生物教材設計了許多科學探究內容。例如:“觀察與思考、實驗、資料分析、調查、演示、模型制作”等,都是良好的探究素材。要讓這些素材在教學中充分發揮其教育功能,需要教師進行合理的教學設計,同時更需要教師能夠營造一種良好的教學情感氛圍,讓學生在情感體驗中學習知識,感悟生物科學的魅力。由此,“情感先導,任務驅動”的教學模式在生物教學中受到了越來越多的關注。

情感不僅是學習的激情和興趣,還包括快樂、審美情趣等豐富的內心體會。積極的情感是促進學生完成任務的內在動力;通過設問,任務驅動則能使學習者的學習過程更有針對性。簡而言之,“情感先導,任務驅動”,是在積極關注課堂情感體驗的同時,以設定完成一定的課程任務為行動目標,帶著具體的問題任務進行學習。

筆者結合多年的生物教學實踐經驗,對“情感先導,任務驅動”教學模式的實施進行詳盡的闡述和分析,以供參考。

一 關注情感體驗,創設教學情境

1.以形示之

教師根據生物學科和生物知識的特點,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和心理認知特點,投入、運用或滲透情感并利用各種教學手段,如語言、掛圖、圖片及錄音、錄像、電影、電視、微機等創設、渲染出生物教學具體、形象、生動的環境和氛圍,從聽覺、視覺、感覺等多方面喚起學生的身臨其境感,讓學生在這種最佳的環境和氛圍中去感知生物知識,進而達到理解與認識的升華。

實物模具的呈現,也采用“情感為先導,創建課堂心理環境”的重要方式。課堂教學中所選擇的實物模具既可以是現成的生物模具,也可以是教師、學生自己動手制作的小模具。新教材中設計了許多模型制作環節,例如:制作肌肉牽拉骨運動的模型(八年級上冊),實驗材料有吸管、橡皮筋、透明膠、剪刀。小組合作,觀察蛙腿并思考。一看:觀察骨關節骨骼肌。二認:對照人教版八年級生物教材上冊43頁的圖,一塊骨骼肌由哪幾部分組成?它們的形態特點是什么?三挑:骨骼肌的哪一部分連接在骨上?四拉:一塊骨骼肌附著在幾塊骨上?試著拉動肌肉,想想這種連接對于蛙的運動有何意義。這些都為學生動手實踐提供了極好的活動素材。學生在建立模型的過程中,加深了對知識點的理解,體驗了科學探究的過程,升華了對知識的情感體會。

2.以聲動之

聲音信息是生態系統中重要的物理信息。課堂中如能巧妙地利用聲音信息,也能夠很好營造出積極的教學氛圍,為教學活動增添一份情感體驗。筆者在講授“動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一課時,曾讓學生朗讀動物使大自然充滿生機的詩句——“杜甫的《江畔獨步尋花》:黃四娘家花滿蹊,千朵萬朵壓枝低。留連戲蝶時時舞,自在嬌鶯恰恰啼”。學生聲情并茂地朗讀,仿佛把全班同學帶入春暖花開、鳥語花香的小路上。引導學生不由自主地融入學習中——動物幫助植物傳粉、傳播種子,同時也為講求科學嚴謹的生物課堂添上一份淡淡的浪漫情懷。

3.以情感之

科學史的學習是人教版新教材的特色之一。通過對這些科學史的學習,能夠很好地再現當時的科學情景,讓學生沿著科學家的足跡,體驗他們的探究歷程,感悟他們對生物學的熱愛以及探索精神。比如:八年級上冊“細菌”一節的學習,教師通過引領學生分析閱讀資料——“法國科學家巴斯德設計一個巧妙的實驗,證明了肉湯的腐敗是由來自空氣中的細菌造成的”,然后我又把網上搜集的“巴斯德的實驗”動畫課件演示給學生看,讓學生體會細菌不是自然產生的,而是由原來已經存在的細菌產生的認識過程,每一次新的發現都離不開科學家勇于探究、敢于質疑的科學精神。在深入挖掘教材,幫助學生體驗情感的基礎上,引發學生對生物學科的濃厚興趣,培養良好的科學精神。

二 設計任務驅動,構建互動環節

1.問題任務

問題是任務驅動教學的核心,提出問題是一堂課的關鍵所在。在設計問題時要著眼學生已有的知識體系,遵循認知規律,由淺入深,環環相扣。通過一系列有思維梯度的問題串,巧妙地呈現教學內容,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完成教學任務。譬如:學習遺傳規律時可以設置問題串“為什么父母與子女之間有一定的相似?連接父母和孩子的橋梁是什么?父母是直接將性狀傳遞給子女嗎?”在分析這些問題的過程中,學生能逐步體會到遺傳因子在遺傳中的作用。

2.實物探究

在現行初中生物教材中,編排了許多動手實踐活動,這些實物探究活動是進行任務驅動的良好素材。如在學習節肢動物時,可以進行一個探究實驗——煙草浸出液對水蚤心跳的影響。在實驗前,先不展示實驗方案,先讓學生小組選擇材料、設計實驗;而后對方案進行點評、討論;再進行分組探究實驗,最后通過數據統計得出結論。在此過程中,學生在探究任務的驅動下,對活動產生濃厚的興趣,構建出良好的生生互動、師生互動環節。

三 “情感先導,任務驅動”模式的課例分析

下面以八年級下冊鳥的生殖和發育為例,對“情感先導,任務驅動”模式進行具體分析。

1.課堂設計

第一,創設情境,營造積極探究的良好學習氛圍。

閱讀人教版生物教材八年級上冊19頁的觀察與思考:觀察雞卵的操作步驟,并根據操作步驟進行操作,對照雞卵結構圖認識各結構名稱及作用(在課堂中,每組同學合作觀察一個雞卵,通過實物展現,加強感性認識,極大地調動學習課程的情感)。

第二,巧設問題,布置任務。

學生自學:閱讀、操作、識圖。

檢查和提問有關問題:卵細胞的主要營養部分來自什么結構?卵細胞包括哪些結構?怎樣區別受精的卵和未受精的卵?

設計問題:設計一些具有一定思維梯度的問題串,將復雜的知識進行合理的分解,將系統性較強的教學難點進行轉化,讓學生的思維能力和認知能力在教師的搭橋架梯下不斷地得以提升,引導學生“拾階而上”,在解答問題、完成任務的過程中成功獲取知識。

2.自主學習,引導梳理

教師對學生回答的每一個問題都要進行及時的梳理,對一些綜合性較強的問題,要做針對性的點撥和講解。點撥要巧妙、適度,為學生留下一定的思考、歸納、總結的空間。讓學生能及時掌握和學習相關內容,達到教學要求。

3.及時反饋,總結評價

通過反饋總結,及時評價學生提出問題的探究過程,進一步加強和鞏固學生對知識的理解。

教師點撥、總結:雞卵中,起到保護作用的結構有卵殼、卵殼膜和卵白,起到營養作用的結構是卵白、卵黃,氣室提供空氣,保證呼吸,系帶起固定雞卵的作用。

綜上所述,在教學實踐中,“情感先導,任務驅動”的教學模式,能夠讓學生帶著濃厚的學習興趣投入生物學習,在幫助學生掌握相應生物知識的同時,也能讓其感悟生物科學的獨特魅力?!扒楦邢葘?,任務驅動”的教學模式,確實能有效地促進教學,值得教育者去應用、體會和實踐。

參考文獻

[1]韓立福.當代國際教育教學模式導讀[M].北京:首都師范大學出版社,2006

[2]張云亭.“以問題驅動學生學習”的教學模式在“伴性遺傳”一課中的應用[J].中學生物學,2013(4)

〔責任編輯:龐遠燕、汪二款〕

猜你喜歡
任務驅動生物教學模式
從滲透人文素養的角度論新課改背景下的生物教學
任務驅動式教學模式在電子技術課程中的應用
對新課改下高中生物教學的反思
任務驅動教學法在《網絡應用服務管理》教學中的應用
永續債券探析
任務驅動, 啟發學生自學
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研究述評
中學數學創造性教學的模式與策略研究
任務驅動教學法在中職信息技術教學中的運用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