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育對農民工子女流動的作用及面臨的困境

2016-07-04 16:09李素麗
學園 2016年3期
關鍵詞:農民工子女

李素麗

【摘 要】黨的十八大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目標,尤其強調社會更加和諧,人民生活更加殷實。和諧社會需要一個比較穩定的社會結構,社會底層人員必須有一個相對穩定暢通的流動渠道。教育歷來被認為是一種社會流動的重要途徑,影響著社會底層人民的社會流動和社會結構的穩定。近年來,日益增大的農民工子女教育需求對現存的教育體制提出了嚴峻的挑戰,要求解決農民工子女教育的問題,保障其接受平等教育的權利,增強教育提供社會民眾流動的功能。

【關鍵詞】社會人員流動 農民工子女 教育平等

【中圖分類號】G52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810(2016)03-0107-02

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和城鄉二元結構的打破,農民開始到城市中謀求生存和發展。大量涌入城市的農民工確實給城市的現代化注入了新的活力,實現了勞動力的市場資源配置,但與農民工緊密相連的農民工子女教育問題也日益凸顯,亟須解決。全國婦聯發布的《我國農村留守兒童、城鄉流動兒童狀況研究報告》指出,根據《中國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資料》樣本數據推算,全國農村留守兒童為6102.55萬人,其中義務教育階段留守兒童為2948萬人。本文所指農民工子女指的是農民工流出地的留守兒童和流入地的外來農民工子女。

一 教育對農民工子女流動的作用

和諧社會的構建需要有一個公平正義的社會環境,穩定的社會結構,中產階級占有一定的比例,社會底層的人民有自己適當的生活空間,最重要的是在社會中,為社會底層人民創造一個流通的渠道?!敖逃鳛樯鐣蓡T重要的社會流動機制,不僅承擔著為社會提供合格的社會成員的使命,而且是推動個體實現向上流動的重要力量?!?/p>

1.教育對農民工子女生存的影響

改革開放30多年的中國,在社會結構中出現了處于不同層級的人,出現了兩代人的轉換。近年來有學者提出了“第二代窮人”的觀點,“第二代窮人就是指在中國經濟改革之時,那些因各種原因和自身難以克服的困難而沒有積極參與并投入商品經濟的大潮中,之后沒有得到社會利益保障的一代人”。第二代窮人的重要群體是農民工,他們在童年時無力支付高昂的學費不能進入學校教育的大門,在城市的生活中也沒有專業的工作技能,無法與城市家庭條件較好的人共同享有社會福利。新一代的農民工子女如果不能通過正規的教育來汲取科學文化知識,如果不能通過正規的技能培訓來獲得過硬的技能,那么他們就喪失了在城市中安身立命的良好機遇,只能像父輩一樣成為“第二代農民工”,生活在城市生活的最底層,無法擺脫貧窮。良好的學校教育不僅可以使農民工子女學到先進的科學文化知識,形成正確的世界觀、價值觀、人生觀,找到適合自己的工作,而且也獲得了在城市中生存的技能,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對于在城市中艱難生活的農民工群體來說,家庭中一個人的穩定就業就可以改變一家人的生存現狀,改善生活條件,并進一步融入城市的社會生活中,擺脫貧窮的延續和弱勢的生存地位。

2.教育是農民工子女社會流動的主要渠道

“通常來說,一個社會成員或社會群體從一個社會階級或階層轉到另一個社會階級或階層,從一種社會地位向另一種社會地位,從一種職業向另一種職業轉變的過程叫作社會流動?!币粋€社會的穩定發展需要暢通的社會人員流動機制,如果社會各個階級之間不能正常地流動,那么就會造成社會結構的固化、社會流動渠道的緊縮、貧富分化的加劇。教育是促進社會流動的重要渠道,底層人民可以通過教育改變自己的命運,用知識來尋求社會流動的機遇。隨著教育水平的提高,學歷較高的勞動者在工作中獲得的報酬較高。收入水平與學歷之間呈現出正相關的關系,農民工子女通過學校教育和自身努力可以進入社會高層次人群中,依靠個人的努力改變命運。教育已經成為現代社會影響人口流動的重要因素,也是人們獲得較高社會地位和職業報酬的恒定標準?!耙环矫媸怯煽萍嫉陌l展使越來越多復雜勞動的職業需要教育程度較高的人來承擔,由此提高了教育的重要性;另一方面是由于現代人事制度的不斷分層化,使人事選拔需要建立在一種既適應社會發展的要求又提供均等機會的客觀標準之上,教育正是具有這種功能的一項客觀標準?!边@說明我國農民工子女教育未來的空間還很廣闊,政府和教育部門應該采取措施增加農民工子女接受教育的機會,通過學校正規教育、遠程教育、成人教育等方式滿足農民工子女的求學需求,使農民工子女通過教育的方式實現社會流動。

二 農民工子女教育面臨的困境

教育自古以來一直是社會流動的一個重要渠道,古代的科舉制度是封建權力主體選拔官僚的手段,也是文人、知識分子改變命運的主要途徑,直到今天教育也是促進社會各個階層互相流動的主要渠道?!敖陙?,由于教育費用大幅攀升,教育提供社會流動機會的功能漸趨減弱,由教育導致的不平等和階層固化的現象卻日益明顯?!?/p>

1.政府對農民工子女教育責任的缺失

廣大農村學生應該平等享有政府提供的學校教育權力,但在實踐過程中卻面臨多重困境。在中國,長久以來,教育投資特別是農村地區的教育資金明顯緊缺,不能滿足教育的投資需求。中國的教育投資遠遠低于世界發達國家水平,甚至落后于很多發展中國家,難以承擔教育對國家未來人才培養的責任。有限的教育經費有限應用于城市教育投資中,城市中的農民工子弟和農村留守兒童無法平等地享受教育資源。在各級政府的資金配置過程中,教育資金很難得到政府部門的足夠重視。在改革開放后中國教育側重于效率和績效,使教育資源有重點地向某些重點地區和學校傾斜,政府部門對城市、農村教育財政和責任的區別對待使我國的教育資源在地區和學校之間不平衡,導致農民工子女無法享有與城市居民子女平等的教育機會。

2.富有者和貧困者的代際繼承效應影響

隨著經濟的發展,貧富差距變大,中國社會逐步出現了經濟、社會地位的分層現象。在一個社會中只要存在社會地位的分化,社會財富、地位、資源的繼承和傳遞就是不可避免的,隨著社會階層的分化并固定,富有者和窮困者的代際繼承效應明顯增強。即便是在西方民主化比較高,崇尚獨立、自主和社會自由流動的國家中,世襲和繼承的影響也是不可避免的。在繼承效應的影響下,在城市優越條件下成長起來的孩子更容易獲得豐富的教育資源,在與農村成長起來的孩子競爭時占有先天優勢。在激烈的市場競爭體制下,普通應聘者的父母職業、家庭背景、社會關系對個人的發展影響增大,城市底層生活的群體和在農村成長起來的農民工子女要想依靠自身的努力進入其他層次的難度加大。

3.教育體制自身導致的不平等

教育的基本理念是公平,每個孩子平等享受教育的權利是憲法和教育法的明文規定,但在實施過程中難免產生初衷和目的的背離。教育專家認為教育資源的公平配置是教育機會公平的先決條件,只有教育資源的公平配置才能保證教育機會和教育條件的共享。通過教育資源的公平配置實現教育公共服務的和諧和價值,使每個學生都從中獲益。但是從目前的教育現狀來看,教育體制和財政分配存在較大問題,農村子女進入城市公立學校需要較為嚴格和復雜的條件和程序,嚴重限制了農村子女享有與城市子女平等的教育機會。在政府財政分配過程中,政府專項資金的傾向性分配導致城市與農村、地區與地區教育資源和教育環境截然不同,相差甚遠。在教育體制和教育財政的不平等分配下,地方政府在某種程度上忽視了對農民工子女的教育投資,農村子女在教育體系中處于不利地位。

參考文獻

[1]孫立平.重建社會:轉型社會的秩序再造[M].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9

[2]楊瑞勇.我國農村留守兒童的教育缺失及其社會支持體系探析[J].鄭州輕工業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3(3):74~77

[3]吳堅.高等教育與社會流動的關系分析[J].華南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2(4):28~31

[4]楊志順.教育與社會階層結構的互動關系分析[J].西南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6(4):64~67

〔責任編輯:林勁、李婷婷〕

猜你喜歡
農民工子女
農民工子女英語學習影響因素分析及對策
學校環境對農民工子女信任行為的影響
農民工子女融合教育:教師的角色與使命
警惕農民工隨遷子女遭遇教育“隱性不公”
農民工子女教育問題初探
論我國教育福利制度存在的問題及對策
媒介使用與文化適應之相關性研究
公共管理視野下農民工子女義務教育問題的分析與對策
農民工子女教育問題淺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