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認知語言視角下英語詞匯多義習得的實證研究

2016-10-17 19:05王茜
科技視界 2016年21期
關鍵詞:實證研究英語詞匯大學生

王茜

"

【摘 要】在所有的語言中,一詞多義都是一種關鍵的語言特征,是自然語言的一種較為普遍的現象,同時也是外語學習者的一大難點。通常情況下他們是靠死記硬背來記住這個單詞每個義項的意思,或者是根據語境來揣摩單詞意思。這兩種方式都有一定的弊端,死記硬背比較耗時,根據語境有時候效果并沒有那么理想,并不能很好的幫助記憶。認知語言學作為語言學的一門分支學科,最早出現于20世紀70年代后期,后來受到越來越多的學者的重視。長期以來,從認知語言學視角對多義詞進行的研究表明多義詞的各個義項是通過隱喻等認知原則相互聯系的,多義詞的義項可以構成詞匯網絡等多種結構等等。本文從認知語言的角度,對英語詞匯多義習得進行研究,選擇一定的研究對象,對此問題展開實證分析。選取英語專業平行班的50名大學生,對大學生英語多義詞習得能力進行探究,認為對當代大學生有重要的存在意義,并且對大學生英語習得道路上的問題進行分析,具有一定的意義。在英語詞匯多義習得過程中,大學生往往會忽視關鍵性詞匯的重要性,不能對隱喻和轉喻進行有效得運用,本文的研究希望對學生的學習有幫助。

【關鍵詞】認知語言;大學生;英語詞匯;多義習得;實證研究

1 認知語言學的含義

認知語言學是語言學的一個分支學科,是20世紀70年代末期由喬治·雷可夫(George Lakoff)、馬克·約翰遜(Mark Johnson)及朗奴·蘭蓋克(Langacker)創立的,它是認知心理學和語言學相結合而形成的邊緣學學科,涉及語言學、心理學、系統論、人工智能等多個學科。認知語言學把認知能力作為人類獲得知識的根本,認為語言的創建、學習和運用都可以通過人類的認知得以解釋。認知語言學的流派可大致分為“認知語法”、“認知語義學”、“認知語言學”三個流派,他們雖然理論不同,但是基本假設和基本觀點都是一致的。認知語言學主要對世界的感知、經驗以及觀察事物的方法怎樣影響人們的語言習慣作為研究對象,尤其是在相同的條件下怎樣選擇不一樣的詞匯來表示客觀固定的現實事物。

2 實證研究

2.1 研究問題

本文對認知視角下英語詞匯多義習得進行實證研究,主要對以下研究問題作出研究:

一是,英語專業的學生多義習得狀況怎樣?此項問題的設置目的在于了解所研究學生目前的英語詞匯多義習得的狀況和水平,對于結論得出更有幫助。

二是,從認知語言視角下對英語多義習得進行研究是否有利于學習?提出多義詞關鍵義項與邊緣義項,哪一項更加有利于大學推測英語句型中的相關義項?此項問題的設置目的在于了解所研究學習英語詞匯多義詞的習得方式,看他們比較適用的英語詞匯多義詞習得方法有哪些。

三是,什么原因是影響多義習得的重要因素?此項問題的設置緊扣研究主題,通過實地研究后得出相應的結論。

2.2 實驗對象

本文以50名英語專業在校大學生為研究對象,這些學生是在總體名單中隨機選取的成績中等,英語水平都屬于一般平均水平,這屬于整體抽樣調查。此外,這些大學生所使用的英語教材是全校統一的教材,學生也是來自全國各地,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2.3 實驗步驟

首先,第一份測試卷給出了英語詞匯的關鍵義項,要求大學生按照詞語的意思選擇該詞語在第二句中的意思;第二份試卷是給出英語詞匯的邊緣詞匯,要求參與測試的大學生在第二局中寫出這個單詞的意思。以”canvass”為例:

調查試卷一:

S1.He spent the whole month canvassing for vote.拉選票

S2.People are being canvassed for their views on the proposed

new road. _________

調查試卷二:

S3.The proposal is currently being canvassed.討論

S2.People are being canvassed for their views on the proposed new road. _________

為了保證數據的及時性和有效性,這兩份不同的調查試卷均在正常得課堂上完成,兩份試卷的調查者為同一人,并且測試時間規定在10分鐘之內。兩次測試的時間間隔是1周,以此避免受調查者受到第一份測試試卷的影響。

2.4 研究結果

在將50名大學生的測試試卷收回之后,用SPSS17和Excel對數據信息進行分析,試卷的評判標準是意思和答案相同或者接近都認為答案正確,每題1分?;卮疱e誤或者未填寫都是0分,即每一份測試試題的總分是0分到10分。

3 分析與討論

實證分析結果見表1和表2:

從表1中能夠發現,兩份調查試卷均未出現0分的情況,說明接受測試的大學生都具有習得多義詞的能力,但是這種能力還還并不強,需要一定的方法來進行提升。觀察表2可以發現,兩組數據的成績都有統計意義上的明顯差異,折舊表明給出多義詞的關鍵義詞項更加有利于調查者準確猜測英語詞匯的意思。

從受調查者的訪談中可以發現,從認知語言視角下英語詞匯多以習得能力的提升更加依賴于在詞語基礎上進行聯想的方法,但是當兩個英語詞匯意思相差較大時,這種方法有時反而更加約束學習者的思維,進而忽視了關鍵義詞的重要性。對于單詞的隱喻和轉喻等的了解還有所欠缺,不能夠有效的運用這些技巧來揣摩單詞的意思,因而也達不到很好的記憶效果。受參與者并未充分利用英語詞匯的有效認知手段方法,很多人會猜測語境中相同詞語的含義,但是他們也反映這種方法效率不高,也不能達到很好的長期記憶的效果,往往是可能當時揣摩出了單詞意思,但是后來就很快遺忘了。

【摘 要】課堂是語文教與學的重要平臺,是實現教學目標的重要過程,是師生互動,提高學生語文能力,培養學生的語文素養的載體。鑒于中職學生基礎差,能力參差不齊,學習興趣不濃的現狀,提高語文課堂的效率顯得尤為重要。本人結合課堂教學實例,從教學內容科學定位、創設課堂教學情境、注重提問的有效性和課堂延伸拓展四個方面來探討提高中職語文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關鍵詞】中職語文教學;有效性;教學方法

1 根據實際需要,適當調整語文教學內容

《中等職業學校教學大綱》指出:“中等職業學校語文課程要在九年義務教育的基礎上,培養學生熱愛祖國語言文字的思想感情,使學生進一步提高正確理解與運用祖國語言文字的能力,提高科學文化素養,以適應就業和創業的需要。指導學生學習必需的語文基礎知識,掌握日常生活和職業崗位需要的現代文閱讀能力、寫作能力、口語交際能力,具有初步的文學作品欣賞能力和淺易文言文閱讀能力?!边@一段話對于中職語文教學內容的調整具有指導作用,它表明中職學生除了掌握必備的語文基礎知識與能力,還可以根據社會和就業的需要,靈活調整應用型的語文知識。比如,針對中職學生的特殊情況,在正式學習課文之前,先講實用型的文體。開學初,學生請假多,發現他們還不會寫請假條。字跡潦草,請假的目的不明,內容不清,格式不規范,語氣強硬,甚至連請假人,請假的日期都沒有。為此,我專門花了一節課來講解“如何寫請假條”。在講授時,盡量結合學生請假的實例,匹配相關課件,化以生動幽默的語言,這樣使學生聽得有趣味,又產生很好的效果;又如針對學生書寫差,字跡潦草這一情況,在語文課前用五分鐘來練字,取名“課前五分鐘”。從漢字的形體結構,筆劃筆順練起。還要求學生“每天一抄”,抄寫課文后的生字詞,要求書寫工整。這樣既鞏固了對字詞掌握,又能練好字,達到一舉兩得的效果。中職生講話粗俗,充斥耳朵的不少污言穢語,為此我花了一節課專門學習“說話如何文雅得體”。舉了大量的事例,結合視頻,央視公益廣告等使學生明白講話是大事情,不是出口成“臟”。還有,每周安排一二課時來學習《弟子規》,舉行“演講比賽”“硬筆字比賽”等活動??傊?,不是為了課本條綱而學語文,而是靈活應變,從社會生活中學語文,從中職生需要中學語文。

當然,對語文內容的調整僅僅是“適當”的,而不是大刀闊斧。離開了“本”就會失去方向、目標;能結合中職生的實際需要,對語文教學內容作適當的調整,是對語文的補充,延伸,是創新的一種表現。學生對社會生活中的語文不陌生,就如身邊剛發生的一樣,學習起來不覺得厭煩,又能產生好的效果。何樂而不為!

2 創設情境,激發語文學習的興趣

“創設情境”它不再是什么新鮮的話題。正因為它的一般而被許多老師忽略或淡化了,但是它是語文教學的重要手段。沒有情境,就不會有想象的翅膀, 不會有“美”的熏陶,當然也不可能產生對語文的興趣。愛因斯坦說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笨鬃右舱f過:“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好的情境,能激發學生的興趣,使他們在意境中得“美”的熏陶,在想象與聯想中思想境界得到升華。創設情境包括下面幾個方面。

2.1 好的課文導入能激發學生的興趣,是保證學生聽課的注意力、師生良好互動的重要前提

“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就是這個道理。在教學中,我非常重視課文的導入。如在授《好雪片片》這篇文章時,先播放“雪花飄飄”的視頻,再配合輕音樂。同學們看著屏幕不禁感嘆:“太美啦!”;當呈現粉妝玉砌,白雪皚皚的畫面時,他們紛紛說“好壯觀喲!”。接著我把話峰一轉,同學們:“你們生在江南,長在江南,自然對白雪、白雪世界了解較少,除了看到如此純潔的雪花壯觀的雪景時,難道不會聯想到其他的東西嗎?這些都是能看到的,還有看不見的東西與“白雪”相似嗎?有些同學脫口而出:“人的品質”、“純潔的心靈”等,這樣的導入對理解課文內容與主題,可謂是水到渠成。

2.2 播放背景音樂,不但能幫學生理解課文的內容、情感,而且能得到“美”的熏陶,提高語文素養

比如,在朗誦《念奴嬌·赤壁懷古》時,插播《三國演義》主題曲(音量不大)。那滾滾長江東逝水的雄渾氣勢,楊洪基高亢的音調,起伏變化的旋律,讓學生感受到三國赤壁古戰場的風韻。蘇軾豪放的詞風,早生華發卻功業未成的感慨與雄渾的背景音樂融合在一起,讓學生受到另一番情景交融的“精神之旅”;在朗讀《荷塘月色》時,播放《荷塘月色》的歌曲,效果確實不同。

2.3 創設表演體會情境,通過角色扮演準確把握人物的性格,理解文章的主旨

教育家陶行知倡導學生“六大解放”,其中一條就是“解放學生的空間,使他能到大自然、大社會里取得豐富的學問”。在情境中去感知,體驗表演角色的性情,激起他們的興趣與熱情,這是老師任何課堂講授無法比及的。比如在學習《荷花淀》時,其中有幾段對話描寫非常精彩:一段是水生和水生嫂夫妻的對話,一段是白洋淀幾個青年婦女在探夫路上的對話。我讓幾個學生分別扮演水生、水生嫂與青年婦女,通過對話朗讀,選一段背景音樂,配合學生的肢體語言,結果產生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很多學生感覺仿佛回到了抗日戰爭那殘酷與緊張、激情與樂觀、浪漫與祥和并存的歲月。其中有一位女同學太激動了,聲音高亢,情形激昂,贏得了同學們陣陣的掌聲。這樣的情境能使學生設身處地去體驗作品中的環境,不僅加深對課文內容的記憶和理解,又能把握人物的性格形象,提高學生的語文能力。

3 進行有效提問,激發學生的思維活力

提問是一門藝術,把握不好不僅達不到效果,反而會使學生反感,失去學習的興趣。有效的語文課堂教學應從有效的提問開始?!爸懒嗽鯓拥奶釂柧偷扔谥懒嗽鯓拥挠行Ы虒W”。有效提問能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訓練學生的思維能力。如何把握“恰到好處”,進行有效的提問,下面有幾個建議:

3.1 熟透教材,明確目標

課文內容都不透,難以提出有效的問題,就會偏離目標。因此老師備課尤為重要,對文章的內容,寫作的脈絡,人物形象,主題思想都要吃透。比如莫言《賣白菜》,很多人認為這篇文章的主題是反映生活的艱辛,人生的苦難或者母親的堅強等,其實這些都跑偏了,從文中結尾處就可看出: “無論在任何情況下都不能失去人該有的真誠”,這才是文章的立意。

猜你喜歡
實證研究英語詞匯大學生
帶父求學的大學生
大學生之歌
玉雕專業學生專業認同的實證研究
溫州小微企業融資環境及能力分析
高中英語詞匯學習之我見
初中英語詞匯教學初探
讓大學生夢想成真
他把孤兒院辦成大學生搖籃
網聊英語詞匯集錦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