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互聯網+”背景下初中學生英語自主學習能力培養的實踐與探索

2016-11-03 23:44鐘雪萍
中國教育信息化·基礎教育 2016年8期
關鍵詞:自主學習互聯網+互聯網

鐘雪萍

摘 要:飛速發展的信息技術為英語學習提供了豐富的學習資源和平臺。文章從“互聯網+”個性化學習、創新作業形式、展示學習平臺、轉變評價方式等四個方面闡述了教師如何利用互聯網轉變教學方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創設學生的自主學習環境,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從而提高學生的整體英語水平。

關鍵詞:互聯網;自主學習

中圖分類號:G434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8454(2016)16-0032-03

數學家波利亞說:“學習任何知識的最佳途徑是由學生自己去發現,因為這種發現,理解最深,也最容易掌握其中的性質和聯系?!憋w速發展的信息技術為英語學習提供了大量的文字、圖片、音頻、視頻、在線教育等多種形式的學習資源,打破了傳統的以學校、教室為界限的學習空間,為英語學習者提供了無時空疆界的自主語言學習環境。在學習資源如此便捷獲得的“互聯網+”時代,教師應充分利用信息技術,把教學從課內向課外延伸,為學生創設多種形式的、真實的語言學習和運用環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把“以學定教”的教學理念落到實處,從而提升學生的整體英語水平。

一、“互聯網+”個性化學習,激發學習興趣

互聯網打破了以教師傳授為主的學習方式,教學由師生互動走向生生互動、人機互動,為學生提供了自主學習的更多機會。更重要的是,這種學習方式讓他們在主動參與的過程中產生學習的興趣和動力,增強學習自覺性和創造力。學生剛進入初中,無論對于學習環境,還是學習內容都有著一定的新鮮感,也滿懷著學習熱情。作為初中英語教師,非常清楚初中英語學習內容增多,學習難度加大,如何使學生保持長久的學習熱情是取得良好教學效果的關鍵。美國教育家布盧姆說過:“學習的最大動力,是對學習材料的興趣?!睘閺浹a教科書有限的文本材料,英語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充分利用網絡資源,豐富聽讀材料,搭建交流平臺,提供個性化學習環境。筆者通過引導學生利用以下網絡資源,進行有趣、有效地個性化自主學習,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下載APP英語學習軟件,如“英語流利說”訓練英語口語;訪問英語學習網站,如“Englishclub”、“大耳朵英語”、“可可英語”等;閱讀英語電子雜志,如“二十一世紀報”等;下載英語學習視頻,如通過“優酷”、“youtube”等獲取豐富的學習視頻;參加網絡聽課學習,如名師在線課堂等;下載電子詞典等學習工具,如“有道詞典”等。下面是班級學生小余同學利用“有道詞典”的學習感悟點滴:“我經常會在網易有道詞典里學習英語,有一些不會的單詞可在里面查,并記??;我有時會在里面看一檔欄目叫《老外看東西》,是一檔用英語交流的欄目,會教觀眾一些單詞或詞組,也有一些口語交際,可以幫助我提高英語?!?/p>

二、“互聯網+”創新作業,創設語言環境

為什么中國學生花大量時間學英語,真正要進行英語交際時,卻難于啟齒。西方有些國家的學生從中學才開始學英語,為什么他們的英語交際能力和本國語一樣自然嫻熟?主要原因是他們隨時隨地處于英語語言環境中:電臺節目、電視節目、學校教育、街頭廣告……。語言習得需要語言環境。中國學生除了在校每天40分鐘的英語課堂,課外幾乎接觸不到英語環境。背課文、默詞匯、做練習等傳統的英語作業既不受學生歡迎,也是低效的、機械的英語學習方式。為創設積極的語言學習環境,筆者利用網絡技術,創新作業形式,深受學生喜愛,同時也提升了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1.自主學唱英文歌曲

英語歌曲的學唱可以從簡單的兒歌到經典歌曲和最新排行榜歌曲。兒歌易學易唱,但只有少數幾首迎合初中學生的口味。經典和流行歌曲,從歌曲創作背景的了解到真正學會,對于詞匯量有限的初中學生來說需要一至兩周。為了鼓勵學生學唱英文歌曲,筆者每兩周在班級QQ群上傳一首英文歌曲,學生可以在家自行學唱,學唱后可在班級群中分享。有一名家長在班級群里分享說:我們家孩子唱中文歌曲五音不全,現在對英語歌曲這么感興趣,唱得還這么投入,不知老師使了什么法子。

2.看電影,寫影評

看電影也是學語言的好方法。然而,電影看一遍不可能學會其中的語言。所以筆者每一個月會選取一部電影上傳到班級QQ群,或者讓學生在QQ群分享自己喜愛的英文電影。要求學生在每個周末至少看兩遍,一個月下來,學生至少看了8遍。學生根據自己的英語水平,從故事情節、演員、音樂、文化等方面進行描述,表達自己的感悟,可長可短,重在積累。這種形式的作業讓學生在娛樂中學習了英語,也充實了學生的閑暇生活。下面是班級學生小石同學分享看電影學英語的點滴感悟:“我覺得歌曲和電影能增加我對英語的興趣,但是電影比歌曲更為重要,電影可以積累平時的生活用語,適用于口語交際,在了解電影情節的前提下,可以根據英文來猜測英文,也可以培養語感?!?/p>

3.搜集英語國家背景知識

《英語課程標準》指出:本課程倡導任務型的教學模式,讓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通過感知、體驗、實踐、參與和合作等方式,實現任務目標……。語言是文化的載體,培養學生使用英語交際的能力,最終目的就是培養學生跨文化交際的能力。為使學生更好地理解作者的寫作意圖和文本內容,拓展學生對英美國家文化地理、風俗習慣等方面的了解,筆者在布置預習作業時,經常會讓學生通過Internet搜集英語國家的地理、文化、歷史等相關背景知識。如在教授外研版八上Module 11Way of life一課時,筆者拓展了西方餐桌禮儀文化的學習,讓學生課外搜集相關文字或視頻材料,然后在班級QQ群中分享,選擇了一個視頻在課堂上分享,并讓學生進行了模擬表演。上完這一課后,學生不僅了解了西方文化,更是接受了一次禮儀教育,在食堂用餐時的說話聲音也更小了,餐桌衛生也不用人為管理了,平時的行為舉止也更具“紳士風度”了。

4.編輯生活素材為學材

建構主義學習理論認為,學習是與一定的文化背景即“情境”相聯系的?,F在的教材中,許多話題都貼近學生生活實際,信息技術的發展為學材源于生活提供了便捷和技術支撐。讓學生在真實的語境中學習和運用語言知識,才能真正把書本知識轉化為實際運用能力。源于學生生活的學材讓英語學習充滿生活情趣,讓學生在真實情境中有一種開口表達的欲望和沖動。為了達到這一目的,筆者經常讓學生拍攝生活素材,并用英語進行描述,上傳到班級QQ群分享。通過這種方式,不僅促進學生學以致用,還增進了學生間的相互了解,豐富了學生的生活情趣,同時還發展了學生的興趣特長,激發了學習熱情。如,在教授八下Module 6 Hobbies這一課時,學生拍攝并編輯了各自興趣特長項目的表演視頻,有玩魔方、變魔術、彈鋼琴、吹笛子、集郵、集門票、剪紙、素描等,并用英語介紹了發展興趣特長緣由、所花時間、收獲、感悟等情況。這樣的學習活動,既提高了孩子們的英語綜合運用能力,又讓班級的全體家長和學生了解了不同孩子的個性特長和家庭教育氛圍,增強了孩子們全面發展的意識。

猜你喜歡
自主學習互聯網+互聯網
從“數據新聞”看當前互聯網新聞信息傳播生態
互聯網背景下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項目的實施
中職學?!吧菊n堂”的調查研究與實踐
踐行少教多學,構建高效課堂
對學生自主學習的探索
元認知策略在大學非英語專業自主學習中的應用
以高品質對農節目助力打贏脫貧攻堅戰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