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麗中國研究綜述

2017-06-03 23:58劉力源韓丹鳳牟春燕楊微
中國市場 2017年13期
關鍵詞:美麗中國研究綜述生態文明

劉力源+韓丹鳳+牟春燕+楊微

[摘要]自黨的十七大報告把生態文明建設作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重要目標之一以來,美麗中國建設問題就成了學界的一大研究熱點!現對近年來的研究成果進行梳理,理清研究內涵和研究進展,找出研究的薄弱點,從而指出未來重點的研究方向,以期更好地服務美麗中國建設!

[關鍵詞]生態文明;美麗中國;研究綜述

我國在2007年首次將“生態文明”的思想意識與發展理念寫入了黨的十七大報告,明確提出貫徹建成小康社會奮斗目標的新要求、新思路,必須全面深化推進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以及生態文明建設的五位一體建設。2012 年11月8日,黨的十八大報告進一步把“生態文明建設”納入全面建設的總體布局,提出建設美麗中國、實現民族可持續發展的重要任務。習近平同志在十八屆三中全會上指出:“全黨上下、全國各族人民要緊緊圍繞建設美麗中國深化生態文明體制改革為主旨……推動形成人、自然和社會和諧發展現代化建設新格局?!笔舜髨蟾娴谝淮翁岢隽恕懊利愔袊钡母拍?,這一概念是順應時代發展,黨中央領導根據中國現階段的實際情況提出的,是生態文明體系的必然,是人與自然共生的需要,是真正的造福人類具有劃時代的歷史意義。

1關于美麗中國的內涵研究

黨的十八大明確提出關于生態文明的偉大戰略構想,為我國在解決生態問題方面提供了一定的借鑒。國內一些學者相繼提出了關于美麗中國研究的新觀點、新思路,主要觀點歸結如下:第一,對美麗中國的內涵、美麗中國與生態文明之間的關系、美麗中國的建設及實現途徑進行了闡述。如周生賢在《建設美麗中國走向社會主義生態文明新時代》中[1],認為美麗中國是科學發展的中國,是可持續發展的中國,是生態文明的中國。學者劉佳奇在《“美麗中國”的價值解讀與環境保護新審視》中從經濟價值、環境價值和美學價值的角度對美麗中國與之相對應的環境保護進行了全面的探討。[2]而許瑛在《美麗中國的內涵、制約因素及實現途徑》中指出“美麗中國除了生態文明基礎上的人文美、社會美、環境美的綜合,還要使得人與自然和諧基礎上更好更快地發展。[3]以上學者雖然側重點不同,但他們對其內涵的實質性爭議不多。

第二,美麗中國的研究視角日益延伸。大多數學者認為,美麗中國是構建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指標。黨的十八大以來,對美麗中國綜合研究的趨向越來越明顯。學者侯遠志、張浩在《論生態文明與“美麗中國夢”》中認為,美麗中國是生態文明建設目標指向和檢驗標準,建設美麗中國是實現生態文明的必由之路。[4]建設美麗中國與建設生態文明在方向上一致、進程上同步。也有學者提出生態文明的觀點。還有的學者認為,發展循環經濟是節約資源、保護環境的基本途徑,也是建設美麗中國、實現中華民族永續發展的必然要求,要切實轉變經濟發展方式,以經濟轉型“托起”美麗中國。苑秀芹的《生態文明與美麗中國夢》一文中則重點說明了美麗中國與生態文明之間的關系,她認為當前我國的生態文明與“美麗中國”建設是相互依存、共同促進的關系,生態文明為美麗中國建設提供了基礎條件,而“美麗中國”建設的推進有利于促進生態文明建設。[5]而岳希明的《“美麗中國”談經濟建設應注重的倫理原則》觀點比較具有鮮明性和獨特性,也得到部分學者的贊同,他認為:“美麗中國”的理解可以分為三個層面和三個基本原則:三個層面包括自然之美、和諧之美、人文之美。三個基本原則分別從人類與自然的空間范疇上考慮的,尊重大自然的內在價值;從當代人與后代人發展的時間范疇上考慮的,尊重人的主體地位并注重人類社會的永續發展;從人類物質生存與精神追求的存在論意義上考慮的,彰顯人的審美需求并以創造“審美世界”為建設者的倫理承當。[6]

2美麗中國與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一些學者從“美麗中國”視角研究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價值取向。李文硯在《“美麗中國”背景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價值取向》中指出,建設“美麗中國”是人們對自然和非人自然物的理解、尊重和敬畏。高校應緊抓第一課堂、第二課堂和第三課堂,加強生態文明教育。[7]而陳烈榮的《“美麗中國”視域下的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對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他提出將生態文明思想貫穿于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全過程,為美麗中國的建設打下堅實基礎,是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面臨的重要課題。[8]

另外,學術界對“美麗中國”與“中國夢”關系研究也進行了探索,他們把倡導美麗中國作為衡量中國夢的重要參考。隨著“中國夢”的提出,國內學者提出了一些關于美麗“中國夢”研究的新觀點,他們從理論上給予了深刻的分析,有學者認為,美麗“中國夢”就是綠色“中國夢”,是“中國夢”的重要內容和基礎,13億中國人追逐自己“中國夢”的過程也就是美麗中國的建設過程。曾建平在《中國夢與美麗中國》中闡述,“中國夢”包含著美麗中國這個向度,美麗中國是“中國夢”的一個非常重要的內涵。[9]建設美麗中國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的重要內容。學者謝磊在《“美麗中國”:和諧社會與和諧世界理念的新發展》一文中指出:“美麗中國”反映了 “和諧社會”和“和諧世界”的基本主張,要在建設“美麗中國”的進程中實現“中國夢”。[10]在《如何實現美麗中國夢》一文中,趙建軍指出“中國夢”蘊含美麗中國建設的核心,“中國夢”視角下的美麗中國建設凌駕于傳統社會主義及西方發展模式。[11]周偉則重點闡釋了《論大學生中國夢教育的意義和途徑》,他指出大學生“中國夢”教育有益于推進我國青年大學生綜合成長,有益于增進大學生對實現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決心,有益于推進我國高等教育的水準。[12]

3研究不足與展望

自黨的十八大以來,學術界獲得了諸多對“美麗中國”基本課題研究的成果,研究角度日漸寬泛,囊括了精品碩、博學位論文,包含了經濟、政治、文化、生態、科技等諸多方面,通過參與討論的人員地位可以看出層次較高,其中涵蓋了國內著名學者,但對目前關于“美麗中國”的探索,筆者以為仍舊有著以下瑕疵:一是研究不夠深入,目前以政策性宣傳文章為主出現較多,學術論文缺乏深度,大多數學者缺乏對“美麗中國”必不可少的理論探索,僅局限于對“美麗中國”內涵的解讀;二是拓展研究不夠全面,目前的多數研究成果僅是對單一層面、單一學科的探索,導致研究成果缺乏全面性、系統性。再次指出,美麗中國夢是一個綜合的理念,大學生培育和踐行美麗中國夢更是一項全方位系統工程,而在國內大多數研究中,學者多是把“美麗中國”和“中國夢”連在一起,但在內容上卻不夠完整,較為零散。中國未來發展所憑借的根本力量是21世紀的大學生,作為促進美麗“中國夢”實現的主力軍,大學生的美麗“中國夢”的塑造是“美麗中國”能夠真正實現的必要條件。對于大學生美麗“中國夢”的構建,將升華“美麗中國”的品質,完善“美麗中國”的內涵,進而實現對“中國夢”的期望。

參考文獻:

[1]周生賢建設美麗中國走向社會主義生態文明新時代[J].環境保護,2012(23).

[2]劉佳奇“美麗中國”的價值解讀與環境保護新審視[J].學習與實踐,2012(12).

[3]許瑛美麗中國的內涵、制約因素及實現途徑[J].理論界,2013(1).

[4]侯遠志,張浩論生態文明與“美麗中國夢”[J].新西部:理論版,2013(14).

[5]苑秀芹生態文明與美麗中國夢[J].人民論壇,2014(11).

[6]岳希明,鄧澤林“美麗中國”談經濟建設應注重的倫理原則[J].湖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4(2).

[7]李文硯“美麗中國”背景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價值取向[J].池州學院學報,2014(1).

[8]陳烈榮“美麗中國”視域下的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J].思想教育研究,2013(1).

[9]曾建平中國夢與美麗中國[J].井岡山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4(3).

[10]謝磊“美麗中國”:和諧社會與和諧世界理念的新發展[J].武漢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4(5).

[11]趙建軍如何實現美麗中國夢[J].自然辯證法研究,2013(11).

[12]周偉論大學生中國夢教育的意義和途徑[J].晉中學院學報,2013(4).

[基金項目]2016年黑龍江省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項目(項目編號:201610229011)。

[作者簡介]劉力源,牡丹江醫學院第一臨床醫學院。

猜你喜歡
美麗中國研究綜述生態文明
生態文明建設融入高職校園文化發展的思考
近五年農村征地糾紛問題研究綜述
適應生態文明建設要求的增長方式和消費模式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