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企業內部控制體系的構建

2017-06-03 09:35蔣理
中國市場 2017年13期
關鍵詞:新經濟形勢會計內部控制

蔣理

[摘要]單位內部各種控制形式的總稱為企業內部控制,是企業管理的核心部分,是一項全面系統的企業管理職能,內部管理需要從多個方面進行,體系及流程是保證企業內控順利開展的基礎,近些年,企業內部控制在我國蓬勃發展,在新經濟形勢下,存在著一些不足之處。文章對新經濟形勢下的企業內部控制問題進行了分析,并對企業內部控制體系的構建進行了闡述。

[關鍵詞]新經濟形勢;內部控制;成本費;會計

隨著經濟全球化、一體化進程不斷深入,諸多問題也引起重視,網絡的推廣及應用使得電子商務風生水起,內控在高科技、新技術的沖擊下未免有些落后,為此對新經濟下的企業內控問題進行分析就顯得十分重要。

企業內部控制體系是指企業對自身經營活動、財務活動等進行統一管理的體系,是企業提升企業運營效率和管理效率的重要體系。我國內部控制體系較國外起步較晚,還存在諸多需完善的地方,比如不少企業尤其是中小微企業對內部控制理解尚淺、公司治理體系不夠完善、缺乏優質的內部控制人才等。通過完善企業內部控制體系能保障企業財務的安全、提升會計信息的真實可靠性、對實現企業戰略目標和方針具有促進作用。

1我國企業內部控制體系缺陷

11成本費用支出控制不力

“重資金管理、輕物資管理”是企業內部控制中較為普遍的問題之一,不少企業過度重視企業資金,而忽視了對財產物資的管理,實際上財產物資是企業資金的重要來源,強化對財產物資的成本控制對提升企業資金管理能力至關重要。目前國內企業在成本費用控制方面主要存在物資購銷存體系松散、采購管理環節未嚴格控制職務分離、會計記錄未能及時核對、物資庫存管理體系缺失等問題。

12企業產權關系不明確

公司治理的重要內容之一就是企業產權關系管理,產權關系管理亦是企業內部控制的重要環節。董事會是公司治理發揮作用的主體,建立規范化的公司治理結構方能提升企業整體運營效率。但目前我國企業的產權關系管理還存在諸多問題,尤其是國有企業法人治理結構有待完善,隨著企業改革的深入,不少國有企業一味追求“放權讓利”,致使公司治理中存現董事會與經營管理層的重疊,導致企業產權主體缺位、內部控制的收益主體模糊不清等。

13銷售和收款環節控制機制有待完善

銷售和收款環節是企業內部控制的重要環節,是指接收客戶訂購單、催收應收賬款、開具銷貨發票等業務。由于內部控制體系在我國發展尚不夠成熟,企業的銷售和收款環節容易出現虛開發票虛計收入、計提壞賬準備不合理、應收賬款的記錄缺乏真實性、難以掌控對銷售費用支出等問題。這些銷售和收款環節上的問題主要是企業缺乏有效的內部控制體系。

14監督檢查機制匱乏

企業內部控制既包含有效的控制機制,亦應制定輔助性的監督檢查機制,然而監督檢查機制在企業內部控制環節中最容易被忽視或者形式化,從而影響企業整體內部控制效率。監督檢查機制存在成本效益問題,當監督檢查機制控制成本高于控制機制匱乏可能帶來的損失時,監督檢查機制則無須改進或投入更多費用,但是,當可能性損失要高于監督檢查機制控制成本時,企業應建立完善的監督檢查機制來提升內部控制效率。

2完善我國內部控制體系的對策

21完善法人治理結構

企業針對目前存在的法人治理問題,應完善法人治理結構來優化內部控制體系,企業內部控制結構應基于股東作為最終控制主體,董事會、經理層、職能部門等均居于企業內部控制不同層次,通過戰略目標細分,將企業組織目標與員工個人利益相結合來實現企業效益最大化。對于企業法人治理結構,董事會是核心層次,因此,法人治理結構的完善應從強化董事會職能開始,然后再逐步向下層各個層級進行優化。董事會應通過建立獨立性管理模式、強化董事會責任意識、提升董事會管理效率等來完善法人治理結構。

22構建和諧的內部控制環境

首先,提升企業內部工作人員的內部控制意識。人作為管理工作的執行者,更是風險的生產者和抑制者,要想保證企業內部控制的有效性,先要加強人員的管理。所以,企業需要定期對工作人員進行專業知識和技能的培訓,提升企業員工的專業水平,從而保證企業內部控制工作的順利開展;其次,還要制定完善的激勵機制。有效的激勵機制可以有效地對企業員工的各項行為進行抑制,同時還能構建奮發向上的企業文化和價值理念,提升企業工作人員的工作積極性,進而實現企業效益的最大化。

23優化企業會計信息管理體系

企業會計信息管理是內部控制的重要途徑,企業可通過建立信息化管理系統來優化企業會計內部控制機制。通過規范化會計原始記錄和憑證填寫、減少經營管理非主觀錯誤、防范財務管理和經營管理風險來提升企業會計內部控制效率。信息化時代,企業可通過引進會計信息化系統來提升企業會計信息管理效率,會計電算化在現代企業中已開始引進,對加強內部控制效率和提升風險控制效率具有一定作用,未來企業應通過電子信息化技術來強化對會計業務的檢查,基于會計信息管理系統對會計數據進行分析,及時發現現有會計控制體系中存在的問題,進而提升企業會計信息管理體系的執行效率。

24制定內部控制信息披露標準

隨著資本市場的不斷發展,我國投資者的投資意識和理念也日漸成熟,投資者利益保護需求與日俱增。內部控制評價標準和審核標準是企業內部控制信息披露的重要內容之一,該標準能夠讓企業明確內部控制體系和實施環節中的缺陷,還會對企業內部控制自我評估報告的準確性產生影響。但是根據國內上市公司內部控制信息披露結果顯示,目前國內上市公司的內部控制評價標準和審核標準存在差異,缺乏可比性,讓企業自身和投資者難以對內部控制效率進行對比,另外,注冊會計師、市場監管者亦能對企業內部控制現狀進行有效評價。

25建立有效的企業內部控制體系評價機制

企業內部控制體系評價機制的完善應從兩方面著手,第一,建立有效的內部控制體系自我評價體系,即企業對內部控制機制進行定期或不定期的評價,根據評價結果對企業現有內部控制機制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據此制定改進策略,為下一周期的內部控制機制改進奠定基礎。第二,建立內部控制審計機制,內部審計體系的建立是為了保障企業內部生產經營能夠按照預先設計好的目標和方式進行。

26構筑有效的風險評估機制

開展風險控制管理,可以有效地保證我國企業的內部運行安全。結合現階段我國企業風險意識比較薄弱的情況來看,加強企業風險管理意識是非常必要的。構建完善的風險評估機制,能夠有效地對企業存在的潛在風險進行抑制。另外,制定準確的風險控制目標。企業應該根據市場實際情況,收集一些科學、可靠的數據信息,結合這些信息,制定合理的風險控制目標,從而保證控制目標的實時性和科學性,將企業面臨的風險扼殺在搖籃之中。

3結論

研究通過對企業內部控制體系存在的缺陷進行深入分析,發現目前企業內部控制體系主要存在成本費用支出控制不力、企業產權關系不明確、內部會計控制體系不完善、監督檢查機制匱乏、銷售和收款環節控制機制有待完善等問題,因此,企業應通過完善法人治理結構、優化企業會計信息管理體系、制定內部控制信息披露標準等策略來完善企業內部控制體系。企業內部控制體系的完善對于提升企業整體運營效率、降低經營風險和財務風險、促進企業戰略目標的實現具有重要意義。

參考文獻:

[1]王勇《企業內部控制基本規范》解讀[J].中國內部審計,2009(3).

[2]毛紅光從內部控制到風險管理[J].中國外資,2012(23).

猜你喜歡
新經濟形勢會計內部控制
新形勢下血站檔案的信息化管理探討
探索新經濟形勢下創新煤礦職工培訓工作的途徑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