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班語言活動?猴子撈月

2017-08-07 20:43周丹
今日教育·幼教金刊 2017年7期
關鍵詞:小猴子理解能力猴子

周丹

活動目標:

1.通過觀察畫面,在猜測和閱讀中欣賞故事,理解故事中猴子撈不到月亮的原因,感受寓言故事的有趣;

2.敢于在集體面前大膽表述自己的猜測及想法;

3.知道遇到事情要多動腦筋。

活動準備:

故事《猴子撈月》ppt、配樂故事《猴子撈月》。

活動過程:

一、情景導入,初步了解繪本的主題

師:(出示ppt)一天晚上,有一只小猴子在井邊玩耍,突然,它發現井里有個月亮,猜猜看,接下來,它會怎么做呢?(幼兒大膽猜測)

到底會發生什么有趣的事情呢?今天我給大家帶來一本書,書名叫《猴子撈月》。答案就在這本書里,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二、欣賞《猴子撈月》的故事,分析理解故事內容

1.(ppt)教師講述故事《猴子撈月》前半部分。

當講到“老猴子說:‘快想辦法把月亮撈起來吧”時,停止講述并讓幼兒討論:小猴子在井里發現了什么?它怎么叫的?誰愿意來學一學小猴子?大猴子跑來一看有什么反應?它是怎樣叫的?老猴子和猴子們跑來看是什么反應?它們是怎么叫的?你們能用驚訝的語氣模枋猴子們嗎?

師:猴子們看到井里的月亮,都嘰嘰喳喳地鬧成一團,怎樣才能把月亮撈起來呢?如果你是小猴,你會怎么做呢?(幼兒各抒己見)

猴子們到底是怎樣撈月亮的呢?我們接著往下看。

2.(ppt)欣賞故事后半部分,教師提問。

猴子們贊成大猴子的建議嗎?猴子們用什么方法撈月亮?撈到了沒有?

最后老猴子一抬頭,看見了什么?它對小猴子說了什么?

三、完整欣賞配樂故事《猴子撈月》

故事的名字叫什么?猴子為什么沒有撈到月亮?你覺得這是一群怎樣的猴子?

聽了這個故事,你懂得了什么道理?

教師小結:遇到事情要多動腦筋,認真觀察,仔細思考,不能像猴子那樣不切實際、自作聰明,有時候我們眼睛看到的不一定是真的。

教學建議:

1.大班幼兒正處于思維迅速發展的時期,他們對所遇到的難題、疑問和困惑會產生特有的好奇心,會使用做小實驗的方法解決一部分的難題、疑問和困惑。因此,在教學活動前教師應提供適宜的操作材料,讓幼兒以小組合作的形式開展科學實驗,讓幼兒通過直接感知、實際操作、親身體驗,建構水中成像的知識經驗。

2.結合大班幼兒的閱讀理解能力,語言發展水平以及故事本身的趣味性,教師可采取先分段講述,再完整講述的形式感知理解故事內容,讓幼兒在分段與整體中建構故事的整體脈絡。為激發幼兒持續的閱讀興趣,教師應充分利用多媒體,以形象直觀的課件、生動形象的視頻,在觀察、思考、討論中發展幼兒閱讀理解能力和口語表達能力。

(作者單位:重慶市江津區白沙幼兒園)

猜你喜歡
小猴子理解能力猴子
男猴子和女猴子
淘氣的猴子
小猴子
猴子出海
如何提高中學生的英語閱讀理解能力
大學生公民國際理解能力測評指標體系構建
永遠的新猴子
運用紙質地圖提高學生的理解能力(上)
初中學生閱讀理解能力的培養
勇敢的“怕怕”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