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問題學生的智慧型教育

2017-12-10 22:01熊靜
師道·教研 2017年11期
關鍵詞:教師應心理教師

熊靜

提及問題學生,許多教師會很自然地皺起眉頭,因為問題學生使他們傷透了腦筋。很多專家也在默默地研究這一類人。問題學生似乎是一個弱勢群體,暴露在其他群體中顯得格格不入。因此,引導他們,幫助他們,理應成為每個教師義不容辭的責任。對于問題學生這個概念,通常大家會自然地把他們等同于后進生。誠然,問題學生身上具有后進生的缺點,界定這個概念比較復雜、困難,但又不能否定他們之間的差異。然而,必須接受的事實是:問題學生在思想品德,學習態度,行為習慣等方面存在較為嚴重的問題,是教師重點關注的對象。

通常,問題學生所制造的問題會造成一定程度的惡劣影響,某些行為帶有持久性妨礙他人的特征??墒?,他們所表現出來的問題,林林總總,不一而足,在此,只討論幾類較典型的問題學生。

一、教師在教學中常見的幾類問題學生

1. 厭學

這類問題學生主要是厭煩學習,缺乏學習動機,缺乏意志力,對學校有嚴重的排斥心理。不僅是學習態度,其學習心理也存在嚴重問題。他們當中有些人可能會中途輟學。

2. 沒有紀律性

這些學生有時故意和教師對著干,表現自己的能耐,并把打架、違反紀律當成英雄行為,以此為資本炫耀自己,達到心理平衡。甚至還會經常擾亂課堂,影響教學活動的有序進行。

3. 個人品德缺失

這類問題學生因為嫉妒他人的財物而做出一些小偷小摸的行為。更有甚者,會和社會上一些游手好閑之徒為伍,沖擊同學,危害同學安全,影響極壞,在家對父母不尊不敬,惡言相向等等。

4. 心理障礙

這類問題學生多數由于家庭方面原因造成心理失衡而形成心理障礙。他們用對立保護心中的疑懼,日常表現為寡言少語,自閉憂郁,逃避現實,遠離集體生活,容易暴躁,以“自我”為中心,自尊心強,抗挫折能力差,較難與他人溝通。這類問題學生的自尊心一旦受到傷害,可能會采取粗暴無禮的行動,或有出走、犯罪、輕生的傾向。

二、教育方法

1. 多了解學生,建立融洽的師生關系

教師應把學生看作朋友,積極參加到學生的各類活動中去,多與學生交流溝通,傾聽學生的心聲,了解學生的內心動態和思想變化,學生在良好的心理背景和無溝通障礙的情況下才會敞開心扉,教師的“忠言”才能被學生愉悅地接受并轉化成學生的自覺行動。在非正式場合,學生的性格表現是最真實的。因此,教師應特別注意問題學生在非正式場合的表現,還可以通過學生渠道,了解問題學生。因為學生與學生之間的了解,永遠比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了解要細膩得多。

2. 愛是批評的出發點

教師在糾正學生錯誤行為時常引起學生反感,遇到抵觸情緒,其原因往往是出現在教師身上。例如,使用了侮辱性的語言,損傷了學生的自尊心;話說得太絕,打擊了學生改過的信心。因此,教師的批評要具體,要講究批評的藝術,要強調學生做過的努力及可以改善之處,不要從問題中挑出人身和個性上的缺陷。面對學生的錯誤,教師絕不能一味的要求學生認錯、檢討,要從愛的立場出發,循循善誘,以理服人。教師不宜“感情用事”,不可在不知情的情況下,對問題學生不分青紅皂白地批評一頓或指責一番。

3. 遇到問題,穩住事態,穩住師生雙方的情緒

問題學生“善于”制造問題已是司空見慣,但教師不能因為這樣就情緒失控,遇到棘手的問題要先放一放,等大家都冷靜下來,再處理。在保持頭腦冷靜明晰的情況下,教師要研究問題學生為什么會明知故犯這一問題。教師應將注意力集中在他們為什么犯這個錯誤上,弄明白是什么促使他們這樣做的,找出問題的根源。

4. 尊重學生

問題學生總會尋找平等的話語權及對話權。所以,教師應該給予學生充分的表達機會,聽聽他們的內心。這樣可以幫助教師公平處事,在學生面前樹立平等待人的好形象。

5. 充分發揮家庭的作用

教師與家長的角色關系,不是一個唱紅臉一個唱白臉。教師要尋求充分合作,實現雙贏。當問題學生受到來自教師與家庭的高度關愛后,對他的改變有極大的作用。家長有義務全力配合教師,幫助問題學生塑造一個健康的靈魂。

責任編輯 黃博彥endprint

猜你喜歡
教師應心理教師
心理“感冒”怎樣早早設防?
Distress management in cancer patients:Guideline adaption based on CAN-IMPLEMENT
最美教師
心理感受
未來教師的當下使命
小學低年級教師應處理好的幾種關系
教師應上好語文綜合性學習課
讓心理描寫點亮全篇
圓我教師夢
教師應首先在道德上成為教師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