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職課程教學設計及相關概念的分析①

2018-05-14 16:20劉瑞霞,彭文婧
現代職業教育·高職高專 2018年1期
關鍵詞:教學系統課程目標培養目標

劉瑞霞,彭文婧

[摘 要] 從教學實踐的實際需求出發,從分析教學設計、教學系統、學情分析、人才培養目標、專業培養目標、課程目標和教學目標等相近相關基本概念的內涵及其之間的辯證關系入手,是把握高職教學設計理論的邏輯起點,也是設計教學方案的實踐起點。

[關 鍵 詞] 職業教育;課程改革;概念

[中圖分類號] G712 [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 2096-0603(2018)01-0122-02

教學設計是教師基本的工作職責。然而,常常由于對教學設計及相關的基本概念理解不夠透徹,對一些基本概念之間的邏輯關系把握不夠準確,致使課程教學設計的學情分析不夠準確、教學目標決策不夠合理、教學策略的選擇不夠科學、說課邏輯不夠嚴謹等現象發生。因此,我們有必要學習和研究課程教學設計及相近相關的基本概念,解決思想和理論上的困惑,把握高職教學設計的規律,以理論的自信增強教學設計的自覺,提高課堂教學的實效性。

一、對教學設計的理解

教學設計俗稱為“備課”,這是教師上課前首要的任務。什么是教學設計?陳連生教授認為,“教學設計是將教學理論和教學實踐聯系起來的橋梁和紐帶。嚴格來說教學設計又稱為教學系統設計,是指依據教學理論、學習理論和傳播理論,運用系統科學的方法,對教學目標、教學內容、教學媒體、教學策略和教學評價等教學要素和教學環節進行分析,從而找出最佳解決方案的一種理論和方法,是將教學理論關于‘教與‘學的原理轉化成教學活動方案的系統化過程?!睆倪@一概念的解讀中,我們可以得出以下啟示:

(一)從本質上看,教學設計是一種創新性的實踐過程

在一定的思想指導和思維設計下,按照統籌兼顧的方法,教師把教學過程中的諸要素合理地組織在一起,系統地設計教學實踐過程方案。從設計結果看,雖然屬于理論形態,未付諸于實踐,但其設計的過程,是從教材體系轉化為教學體系創新的實踐過程。創新性實踐過程的性質和統籌兼顧的方法論,要求教師不僅具有創新、創造的改革精神,而且要做到對教材、教學目標、學情、教學條件等教學諸要素的科學分析和準確把握,使設計結果具有科學性、合理性和教學實踐的可操作性,達到教師預期的教學實效性。

(二)從價值追求看,教學設計以服務于教學為目的,以追求教學實效性最大化為目標

我們常說,要上好課,首先要備好課。為了上好一節課,教師常常要花費幾倍的時間進行分析教材、收集資料、精選案例、設計教法、學情分析,并按照整體優化的原則,將各種教學要素有機地結合在一起,達到科學解決教學實踐的問題,實現預期的教學效果。其過程,是枯燥的心智歷程,獲得的是課堂教學時“心中有底”,為教學目標搭建了一條走向成功的橋梁和紐帶。它要求教師要具有忍耐寂寞、伏案耕耘的高尚職業精神。

(三)從結果目標看,“教案”是系統性的最佳教學結構

“教案”應當是教學諸要素能夠充分發揮,教學結構合理完善,教學環節嚴密銜接,預期實效可以實現的系統化方案。因此,它要求教師要具有嚴謹的科學設計能力和教學學術理念。從分析教材、設計導入到案例取舍,從重點把握到難點闡釋,從設問啟發到歸納總結,每一個環節,每一次轉承,都要精心預設,具有目的性、功能性,而不是隨意而發。當帶著精心設計的“教案”走向課堂時,心中定然充滿了收獲探索創新的價值追求感。

二、對教學系統和學情分析的理解

“教學系統是教學設計前必須掌握和理解的一個重要概念。教學系統是教育大系統中的一個子系統。既具有延續人類歷史文化、溝通個人與社會的宏觀功能,又有培養世界觀、養成良好思想道德品質和培育創新精神、促進智力發展的微觀功能。構成教學系統的要素主要有課程、學生、教師和教學條件等,各要素之間存在著復雜的矛盾關系?!?/p>

從以上表述我們獲知,課程、學生、教師和教學條件是教學系統的四大要素。此四大要素是學情分析的主要對象?!皩W情分析”是一個具有雙層涵義的概念。廣義上,它包含了學習對象(課程、教材、技能)、教學對象(學生)、教學主體(教師)、教學條件四個方面;狹義上,它特指教學對象即“學生情況分析”,它由學生來源、知識和素質基礎、學習動機、學風班風等要素構成。無論是廣義概念,還是狹義概念,都是進行整體教學設計的基本依據。

三、對培養目標、專業培養目標、課程目標和教學目標的理解

培養目標、專業培養目標、課程目標和教學目標是四個不同級別的與教學目標設計密切相關的概念。它們之間是相互區別而又相聯系、相互制約的辯證關系。

(一)培養目標

培養目標也即人才培養目標,是根據學校辦學的性質、定位、學制、方向和層面以及辦學條件,通過一定的教育過程而確立的人才培養所預期的目標。這是一個學校層面的概念。例如,2014年國務院19號文件把職業教育的培養目標定位于“以立德樹人為根本,以服務發展為宗旨,以促進就業為導向”“深化產教融合、校企合作,培養數以億計的高素質勞動者和技術技能人才”。2015年教育部把職業教育的培養目標具體化為“以增強學生就業創業能力為核心,加強思想道德、人文素養教育和技術技能培養,全面提高人才培養質量”“關注學生職業生涯和可持續發展需要,促進學生德智體美全面發展”。國家對職業教育培養目標原則性的規范既有共性的規定,又有個性的規定?!傲⒌聵淙恕薄暗轮求w美全面發展”是社會主義辦學的根本任務和目標,是共性的要求;“高素質技能人才”是把職業教育的任務明確規定為“以增強學生就業創業能力為核心”的方向,它決定了職業教育的特殊性,這是個性的要求。

作為學校層面的概念,人才培養目標是專業培養目標、課程目標、教學目標的引領目標,制約著低級別目標的設定;低級別目標以人才培養目標為基本依據和導向而拓展、深化、具體化。

(二)專業培養目標

專業培養目標是根據人才培養目標的原則性規范要求,面向某種職業崗位或崗位群需要而確立的專門人才的培養目標。它是低于學校層面的一個概念,它以人才培養目標為引領,圍繞人才培養目標在某一專業的具體化。例如,園林技術專業培養目標:培養擁護黨的基本路線,以勝任企業管理(營銷)員、園林種植(養護)員、盆景(插花)員和園林規劃設計、園林工程施工、園林植物栽培和工程養護等第一線園林生產、建設、管理和服務崗位需要的德、智、體、美等各方面全面發展的高素質技能型專門人才。

作為專業層面的概念,園林專業目標鮮明地顯示了園林專業培養目標以高職人才培養目標為基本依據,明確以園林職業崗位群需要為專業培養目標和就業指向,是人才培養目標在園林專業的進一步拓展和具體化、微觀化,同時,又為課程目標提供了方向性的引領。

(三)課程目標

課程目標是根據某一門或某一類課程的性質、內容、任務和在課程體系中的功能、地位,通過教學實踐活動實現的總體目標。一般情況下,一門課程是否需要開設,基本依據是由專業需要所定。課程確定之后,課程目標的設定是根據課程的任務、功能、作用以及所蘊含某一方面的知識、技能和素質來確定。

課程目標是低于專業培養目標的課程性概念,它側重于某一門或某一類課程的教學任務,以知識體系和技能素質為主要內容,是專業培養目標的深化、拓展和具體化,是職業方向內涵的一部分、一個方面。因此,課程目標的設定,不僅要以人才培養目標、專業培養目標為基本依據和遵循,受其制約,而且要在本門課程目標中,把人才培養目標和專業培養目標具體化、微觀化,并為教學目標提供了宏觀的指向。

(四)教學目標

教學目標是根據某一門具體課程的性質、內容、任務,通過教學設計,將課程目標分解細化、拓展深化在教學實踐活動過程中預期達到的目標。

教學目標是隸屬于課程目標的概念,它以課程目標為基本遵循,以本門課程某一章節的教學內容、教學任務為基本依據而設定,是課程目標的具體形式和落腳點,把課程目標分解細化到教學內容的各個方面,落實到教學過程的各個環節,通過教學任務的完成而實現。

高職教學設計理論是設計教學實踐的基礎和前提。教師唯有從基本的概念、觀點、理論的細微區別與聯系,處理它們之間的辯證關系,掌握教學設計的基本規律,方能設計出切合課堂實際的教學方案,這是提高教學實效的基本要求。

參考文獻:

陳連生,張心淼,孫麗娜,等.高職院?!睹珴蓶|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教學研究[M].中國人民大學業出版社,2011.

猜你喜歡
教學系統課程目標培養目標
走向學科育人
《計算方法》課程的“面向產出”評價改革實踐
淄博市大力推進交互式在線教學系統應用
鐵路信號設備電路原理仿真教學系統設計及應用研究
素質培養目標下經管“專業課程鏈”構建研究
虛擬仿真教學系統在高校體育教學中的應用問題淺探
基于雨課堂等智慧教學系統的線上線下混合式體育教學實踐研究探索
一種將課程目標關聯到畢業要求的評估方法
小學美術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
老年服務與管理專業高端技能型人才培養體系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