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農村公共基礎設施建設的路徑選擇研究

2018-05-14 17:05唐夢文王曉慧
農村經濟與科技 2018年9期
關鍵詞:路徑研究農村

唐夢文 王曉慧

[摘要]農村公共基礎設施在城鄉一體化進程中扮演著舉足輕重的角色,農村公共基礎設施建設的完善,在提高農業生產效率、創新農民生產方式、加快農村發展中發揮著積極作用。當下我國農村公共基礎設施建設較上個世紀相比有了明顯改善,但不可忽視的是,農村公共基礎設施的建設力量依舊薄弱,存在著很多亟需解決的問題。指出了農村公共基礎設施存在的建設不到位、結構不合理、缺乏后續維管工作、投資主體單一等問題,并針對現有問題提出了不斷完善公共基礎設施建設、注重管護工作、實現供給主體的多元化等建議。

[關鍵詞]農村;公共基礎設施建設;路徑研究

[中圖分類號]F272 [文獻標識碼]A

1 農村公共基礎設施概述以及建設現狀

1.1 農村公共基礎設施概述

農村公共基礎設施是指與農村發展有著密切關聯,長期使用主體為當地農民,具有消費上的非排他性與非競爭性的鄉村公共產品。國家出臺的《城鎮規劃》中規定:鄉鎮公共設施應當包含教育、文體、醫療、科技、商業金融、行政管理、集貿市場六大類。還有學者將農村公共基礎設施服務范圍劃至為農業生產(農田水利灌溉、農產品抗災、農產品流通等)、農村生活(公路、能源、飲水、通信等)、農村社會文化(體育休閑文化、社會保障、醫療衛生等)、農村生態環境(垃圾回收、綠化等)幾個方面。

農村公共基礎設施往往具有以下幾點特征:首先,投資主體較為單一,由政府部門主導投資建設。第二,投入成本較高,投資收益滯后,所帶來的公共效果較城市公共設施而言,更難有標準統一的評價體系。第三,監管維護工作難以展開,較城市的公共設施而言,農村的公共基礎設施很少安排專門工作人員進行定期的維護管理工作。

1.2 農村公共基礎設施的建設現狀

公共設施在社會進步過程中一直是發展最為緩慢的一部分,尤其是在農村,有關于公共福利的項目不受重視。隨著我國近年來經濟的高速發展,為促進城鎮經濟一體化、促進農村發展,國家也逐步加大了對農村基礎設施投資的力度。從2004年起,中央 1 號文件內容都可搜尋到加強農業和農村基礎設施建、現代化農村等關鍵字眼。農村公共基礎設施完善到位,能夠直接迅速的促進農村經濟的增長,表現為其規模效應和網絡效應在一定程度上對經濟的刺激。

隨著建設現代化新農村的任務被提上議程,我國農村的公共基礎設施建設已經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從已有的統計數據來看,我國經濟較發達地區大部分農村基本實現四通、五有、三達到的最基本的標準,我國人均農村公共基礎設施投資數量呈現逐年遞增的趨勢,同時人均公共基礎設施投資量的不同省市間的區域差異也在遞減。但經濟落后地區公共基礎設施建設才剛剛開始,總體而言,我國的農村公共基礎設施建設質量不高、建設不到位,地區間差異仍然十分明顯,尤其是經濟落后地區的農村公共設施匱乏問題較為嚴重。

2 農村公共基礎設施的現存問題

盡管我國的農村公共基礎設施建設發展較快,但其中存在的問題仍然較為嚴重,與發達國家過大的差距不可忽視,尤其是經濟欠發達地區的農村公共事業的發展。農村公共基礎設施建設不到位建設結構不合理、設施缺乏管護、投資主體單一等問題十分突出。農村公共基礎設施建設過程中表現出來的這些問題,極大程度上制約農村基礎設施總體效應的發揮,也不利于區域間經濟的均衡發展,進一步導致基層社會的不安定因素的堆積。

2.1 基礎設施建設不到位、結構不合理

農村生活基礎設施基本完善,公路、電力通信基本已經普及供應,但例如物流、網絡等基礎公用設施在大部分農村還沒有形成規模。特別是經濟欠發達地區,快遞寬帶等設施的發展還沒有落到實處,與外界的來往較少、信息較為封閉,從而導致發展緩慢,地區貧富差距越來越大。

在農業生產方面,水利灌溉設施較多,但建設質量偏低,水資源利用率不高,造成嚴重浪費。同時農作物抗風險能力低下,落后農村地區農作物還是靠天收,基礎設施脆弱難以滿足農業現代化生產的需求。

農村社會文化基礎設施建設不足的問題更為突出,在農村教育、農村醫療方面,鄉間學校與醫療合作社硬件設施差,工作人員專業知識與素養較城市的工作人員有很大差距,人才儲備不夠,導致大多數鄉間學校面臨倒閉的危險,醫療合作社也成為擺設。其次,社會保障設施方面如留守兒童中心、社會救助站等建設甚少。這些嚴重阻礙了建設現代化新農村目標的實現。

農村較城市而言,雖然有著較多的植被與農林田地,但是其生態環境問題也不容小覷,如農村的垃圾管理問題,缺乏相應的人員定期清理,綠化雜亂,塵土飛揚。且由于對糧食產量過高的要求,已經致使大片農村土壤喪失養分,土地修復工作卻無人承擔。

總體而言,農村公共基礎設施投資更傾向于大型工程的建設,表現為對公路、水利等項目的集中建設,且多量低質。同時忽視用于改善農業生產條件和農民生活條件方面的投資,尤其是在農村福利保障方面,所占比例甚小。

2.2 農村公共基礎設施缺乏后續的監管與維護

農村公共基礎設施在長期持續工作卻得不到及時的管護情況下,大大減少了公用設施的使用壽命,導致設施資源利用率低下,浪費嚴重,與預期的效益相距甚遠。主要問題就在于缺乏專門的工作部門與人員進行管理與維護,相關負責主體權責不明,造成農村公共基礎設施管護無人問津。農村公共基礎設施與管理資金同樣不足,雖然國家財政每年都會增加用于農村公共基礎設施方面的資金,但是專門針對設施維護與管理的資金投入所占比例很小。缺乏監督與管理的長效機制阻礙了農村的可持續發展。

2.3 供給主體單一導致供給效率低下

農村公共基礎設施建設主體一般情況下為政府,政府基于自身職能對公眾提供公共產品,對處理外部消極效應、市場失靈等問題的解決具有積極作用,但是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政府也會存在政府失敗,政府在公共產品供給方面就產生缺陷,有限主體在供給范圍過大的情況下導致公共設施建設質量得不到保障、建設時間過長、投資成本過高等一系列問題,不利于公共資源的整合。所以,農村公共基礎設施的建設不能完全依靠市場,應當部分依賴其他主體,為農村的基礎設施建設注入新鮮血液。

3 改善農村公共基礎設施現狀的路徑選擇

3.1 建設健全農村公共基礎設施

首先必須建立健全農村公共基礎設施的標準體系,做好基礎工作,對農村公共基礎設施的數量、質量、覆蓋范圍做出明文規定,尤其是抓緊出臺新型產業公共設施的政策,例如農村物流、快遞下鄉等方面。政府必須加大農村基礎設施建設的資金扶持力度,提供強大有力的資金保障。

其次,加強農村生活性基礎設施建設,鄉村道路建設要嚴把質量關。農業產業基礎設施力度加大,為提高農民收入、改善農民生活質量做好科技保障。社會文化方面,繼續開展鄉村體育休閑文化,重視農村教育與農村醫療,努力實現城鄉一體化,加大對農村的人才投入,重視農村人力資源管理。生態環境是實現可持續發展的長效保證,因此,在農村應該營造良好的公共環境,緊抓環境治理工作,例如垃圾回收處理、房屋改建、土地修復等,大力開展環境保護的宣傳工作,從而實現經濟發展與生態保護的良性循環。農村公共基礎設施的建設要在布局上呈現出整體和局部的結合、生活與生產的結合、文化與生態的結合。

3.2 注重對農村公共基礎設施的管護

相關部門在對農村公共基礎設施進行規劃的同時就應當考慮到后續的維護管理工作的統籌安排,針對管護工作制定具體的規章制度,確保有法可循,以避免各部門相互推諉的局面,設立專門的部門,權責一致,從而提高管理水平。

對公共設施做到定期修檢,及時維護,同時不斷收集村民使用滿意度,對不到位的地方做出及時的調整,發揮基礎設施的最大功效。此外,加強對村民的教育培訓,提升每位農戶對公共事業管理的認知度,讓村民形成積極使用、自覺監督、自覺維護、不破環、不私占的意識。發揮村干部的表率與領頭作用,鼓勵農民群眾參與到公共基礎設施的監督維護中,從整體提升農村公共基礎設施的管護力度。

3.3 實現供給主體的多元化

在當下必須繼續發揮政府部門在農村公共基礎設施建設中的主體地位,在建設的整個過程中,應該透徹地了解村民意向和偏好,廣泛采納村民的建議,從而建設出更加有益于農村公共事業發展的相關公共資源。

在建設農村公共基礎設施時,應當持續推進企業、社會組織對農村公用事業的投資力度,增強資金自籌能力,從而降低投資成本,加快建設效率,擴大公共產品的服務面和受益面,解決公共資源使用過程中的問題與困境。小型公共基礎設施可以采取政府主導資金投入,村民自主建設的路徑,例如農村沼氣、太陽能發電板等。農民自主建設農村公共基礎設施關乎其切身利益,可以很大程度上提高公共設施的質量,同樣在設施的管護工作中,村民會具備更強的自主性。同時,多元主體共建的模式也遵循著當下民主政治文化中村民自治制度的精髓。

4 結論

總之,雖然當下農村公共基礎設施建設發展較快,但依舊存在諸多的問題,發展狀況喜憂參半。農村公共基礎設施的建設依舊是篳路藍縷,需要從多方面去努力改善,加大投資力度和建設力度、注重對基礎設施的管護工作、吸引多元主體投資建設。完善公共基礎設施建設是農村現代化建設急需解決的問題,想要完成農村現代化,必須重視農村公共基礎設施的規?;c高質量建設。完善的農村公共基礎設施既關乎廣大農民的切身利益,也是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重要任務,需要各方主體共同努力。

[參考文獻]

[1] 胡紅斌. 公共基礎設施建設是阿昌族地區脫貧攻堅的重要基石[J]. 中國法學,2016(8):466-468.

[2] 劉丹. 經濟欠發達地區農村公共事業管理機制探討[J]. 現代營銷(下旬刊),2017(8):310.

[3] 錢文榮. 農村非正式組織能影響公共基礎設施供給嗎——基于H村的個案研究[J]. 經濟學家,2015(3):23-30.

[4] 林振德. 農村公共基礎設施投資區域差異影響因素研究[J]. 農村經濟,2016(1):88-94.

[5] 錢文榮. 農戶參與農村公共基礎設施供給的意愿及其影響因素分析[J]. 中國農村經濟,2014(11):39-51.

[6] “推進農村小型公共基礎設施村民自建對策研究”課題組. 農村小型公共基礎設施村民自建的探索創新及優化路徑——以四川省為例[J]. 農村經濟,2015(6):119-124.

[7] 劉武基. 淺談涼州區農村公共基礎設施現狀及管護對策[J]. 發展,2017(3):79-82.

[8] 周芳芳. 淺談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中的公共基礎設施規劃[J]. 建筑知識,2016(6):59-63.

[9] 張飛.淺析我國農村公共基礎設施標準化存在問題及發展建議[J]. 質量探索,2016(10):61-65.

猜你喜歡
路徑研究農村
十八大以來每年超千萬人脫貧
《新農村》鄉村文藝家聯盟
哈爾濱新區對外開放路徑研究
大學生黨員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存在問題及培育路徑研究
新形勢下馬克思主義理論創新的路徑研究
《新農村》鄉村文藝家聯盟
新形勢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育的路徑研究
《新農村》鄉村文藝家聯盟
新農村 新一輩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