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少數民族學生漢語素養的培養與提高

2018-05-14 17:05安琪白守燕張晶劉芳利
農村經濟與科技 2018年9期
關鍵詞:素養

安琪 白守燕 張晶 劉芳利

[摘要]以甘南藏族自治州少數民族學生為例,采用調查問卷的方式對少數民族學生漢語素養情況展開研究。調查了少數民族學生聽說讀寫等漢語基本素養情況,學習漢語言的態度,學習并掌握漢語的途徑,分析甘南藏族自治州少數民族學生漢語素養培養和提高過程中存在的一些問題,分別從漢語素養意識、學生課外實踐以及雙語教師專業素養三方面提出建議和意見,以期能給少數民族學生尤其是甘南藏族學生學習漢語提供借鑒。

[關鍵詞] 素養;漢語素養;甘南藏族自治州

[中圖分類號]H193 [文獻標識碼]A

引言

我們國家的少數民族大部分都有自己的語言,提升少數民族學生基本的漢語素養,對于其閱讀書報雜志,聽懂看懂通用語言的廣播電視,提升口語交際能力,培養愛國情感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教育部關于少數民族學生學習和培養漢語基本素養制定了相關的政策,并推出了相應的課程標準,對少數民族學生學習漢語和提高漢語基本素養提出了具體要求。其中,主要強調的是漢語素養基本性的內容,即漢語中基礎性的知識,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基本的漢語能力、漢語的運用能力、語言和文字的掌握能力,以及其對漢語的認同度。少數民族學生不管以后繼續學習深造還是步入社會踏上工作崗位,都需要熟練的漢語聽說能力,因此對少數民族學生漢語素養也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 甘南藏族自治州少數民族學生漢語素養現狀

本調查以大學生為典型調查對象,運用隨機抽樣法對甘肅民族師范學院民族班學生進行問卷調查,共發放問卷210份,收回210份,回收率為100%,其中有效問卷數為202份,有效回收率為96.19%。分別從聽說讀寫等幾個方面對甘肅民族師范學院民族班學生的漢語素養情況進行了調查和了解。

1.1 少數民族學生在運用漢語溝通和讀寫方面比較薄弱

掌握一門語言的基本素養主要體現在聽說讀寫的能力上,調查數據顯示,被調查的202名少數民族學生中,有56.93%的學生認為自己能熟練的運用漢語進行聽說讀寫,能聽懂但是講的很差的學生占27.27%;能聽懂但是讀寫能力差的占14.85%,完全不會的學生只有0.95%。由此得出,有一半以上的少數民族學生聽說讀寫的能力較強。

1.2 較多少數民族學生會通過電視節目練習漢語聽力

在對少數民族學生關于漢語聽的能力的調查統計發現,觀看電視節目時??礉h語頻道的占35.15%,以漢語為主的占30.69%;此外以少數民族語言或者少數民族語言為主的占29.71%(見表1)??梢姳徽{查的一半以上的學生聽的能力還是不錯的,但是不能觀看漢語節目的學生也不在少數。

1.3 少數民族學生更習慣使用本民族語言

在平常的語言表達中,大多數的少數民族學生還是以本民族的語言為主,這部分學生占被調查人數的63.36%,比例較大。說明大部分學生漢語表達能力不是很好,需要進一步加強。

1.4 少數民族學生漢語文學作品的閱讀能力不高

閱讀不僅是漢語素養能力的表現,同時也是培養和提升少數民族學生漢語素養的主要手段之一。但是通過調查統計,少數民族學生閱讀漢語著作的數量普遍不多,甚至還有8.91%的學生閱讀量在一本以下,即沒有閱讀過一本漢語文學著作,漢語閱讀能力同樣需要進一步提升。

1.5 少數民族學生的漢字書寫水平有待提升

寫作相對來說是漢語素養中難度較高的能力,關于本項素養的調查發現,能夠工整規范書寫漢字的占43.56 %;書寫不規范的占29.70%;書寫不工整的占16.83%;書寫不熟練的占9.91%。多半學生的漢語書寫能力不強。

總之,從關于聽說讀寫能力的具體調查中可以看出,參與調查的202名少數民族學生漢語素養的掌握情況并不樂觀,不管是聽、讀、說,還是寫的能力都不是很好,閱讀量、平時漢語言表達等方面都不理想,尤其是寫的能力,更有待提高。

1.6 長期生活在少數民族地區制約了少數民族學生漢語素養的提升

少數民族學生有91.09%的成長在少數民族地區,只有8.91%的少數民族學生成長在非少數民族地區(見表2)。生活在少數民族地區的學生通常使用其本民族語言進行交流,平時接觸漢語的機會較少。同時,在此環境下漢語運用的范圍小。

1.7 少數民族學生學習漢語的起步晚

調查數據顯示,少數民族學生開始學習漢語的時間主要集中在7~9歲,占調查人數的47.52%,4~6歲開始學習漢語的學生占19.31%,10~12歲開始學習漢語的學生占16.83%,0~3歲開始學習的占8.91%。在入學之前少數民族學生學習漢語的人數極少,所以少數民族學生學習漢語的時間較晚,這將影響其漢語素養的提升進程。

1.8 少數民族學生家庭環境對其漢語素養具有直接影響

調查數據顯示,少數民族學生的父母大多從事農牧業,農民占38.21%,牧民占49.50%,教師占9.41%,工人占1.98%,商人占2.42%。有54.46%的少數民族學生的父母僅受過小學教育,26.73%的父母接受過初中教育,14.36%的父母接受了高中或中專教育,僅有4.5%的父母接受過高等教育。由此,少數民族學生父母從事的職業較為單一,與社會多元化文化接觸較少。其父母的受教育程度普遍較低,大多數人只接受過基礎教育。家庭對少數民族學生學習漢語并不能提供較好的環境。

1.9 少數民族學生學習漢語興趣高,效率卻不高

少數民族學生參加漢語實踐活動的形式多樣,如:經典誦讀類、演講比賽、作文競賽等,其在平時的學習中都參加過此類活動,由此可看出少數民族地區對培養學生漢語興趣較為重視,平時積極開展各類漢語實踐活動。

有34.16%的少數民族學生沒有針對性的學習過漢語,其余學生通過自主學習漢語的人數較多,參加補習班學習漢語的學生也有五分之二左右??傮w來看,少數民族學生對漢語學習的興趣較高,但學習效率一般。

2 甘南藏族自治州少數民族學生漢語素養培養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2.1 少數民族學生對漢語的態度和認同感存在偏差

由關于少數民族學生學習漢語必要性的調查數據可以看出,被調查的202名少數民族學生中,絕大部分(90.59%)學生認為學習漢語是有必要的,他們認為漢語是國語,作為一名中國人應該學好自己的國語;掌握好漢語對于參加工作和參加國家考試都是有必要的。學好漢語,提升漢語素養,可以與周圍的人無障礙交流,對于自身的發展大有裨益。極少部分(9.41%)少數民族學生認為沒有必要學習漢語、提升漢語素養,因為自己常住在少數民族地區,通常只用到本民族的語言,使用漢語的機會很少;并認為應該發揚其本民族的文化所以應盡量使用本民族的語言。由此看出,少數民族學生在學習漢語的態度上存在偏差。

盡管大部分的學生對于學習漢語并培養和提高自身的漢語素養有一定的認識,但是還有很多的學生認為漢語沒有少數民族的語言重要(見表3)。

由表3的統計數據可以看出,被調查的202名少數民族學生認為漢語和本民族語言都很重要的占總人數的53.47%;其次認為本民族語言更加重要的占34.65%,認為漢語比本民族語言重要的只占9.41%。說明在學習態度和重視程度上,少數民族學生對于漢語素養的提高不夠重視??傊?,甘南藏族自治州少數民族學生中,認為漢語和本民族語言都很重要的占大多數,漢語和本民族語言相比認為本民族的語言更加重要一些。盡管大部分學生認為漢語學習十分重要,但是他們學習漢語的主要目的是為了便于以后的工作生活,而并不是出于對漢語深刻的認知和興趣,因此少數民族對漢語及漢語的認同感并不是十分強烈,對于漢語素養的培養也就不夠重視。

2.2 培養和提高漢語素養的方法比較落后

現代社會科技異常發達,現代科技成果同樣可以應用于日常的學習之中。例如現代化的網絡媒體以及電子學習資料等,可以幫助學生隨時隨地的進行學習,提高學習效率。由圖1可以發現,甘南藏族自治州少數民族學生主要通過傳統的課堂學習的方式來培養和提高漢語素養。還有78.71%的學生通過圖書資料的方式培養和提高漢語素養,利用網絡媒體、電子資料等現代化的工具培養和提高漢語素養的為數不多。

2.3 教師漢語授課方式存在的問題

由圖2可以看出,少數民族學生學習漢語的過程中,教師在課堂教學中使用的授課語言并不十分合理,其中在課堂使用漢語授課或者以漢語授課為主的一共占49.5%,其余的教師主要采用本民族的語言進行授課,可見教師在漢語講授過程中問題較大,在漢語素養的學習中,非漢語教學的效果勢必遠遠落后于漢語教學的效果,少數民族授課教師需要提升自己的漢語能力,改善授課方式,提高授課的效率。

3 培養和提升甘南藏族自治州少數民族學生漢語素養的措施

3.1 提升少數民族培養和提高漢語素養的意識

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我們國家各個地區之間的聯系也更加緊密,漢語作為全國通用的主要語種,其重要地位和作用不言而喻。而漢語素養的培養與提高主要依賴于學校的漢語教育,針對目前少數民族學生對漢語學習態度有所偏差的問題,學校應該加以重視,并向少數民族學生宣傳漢語素養的重要作用,使學生以及家長認識到漢語素養不高會對其將來的就業造成一定的影響。在向少數民族學生宣傳漢族優秀文化的同時,還應該宣傳其本民族的優秀文化,讓學生在對待不同的民族文化時具備平等以及包容并接納的態度,提高積極性。

3.2 增加課外實踐活動,提升學生學習興趣

作文競賽、演講比賽、閱讀和朗誦等培養和提升少數民族學生漢語素養的課外活動,對于調動學生學習興趣并獲得良好的學習效果意義重大。其中作文競賽是對漢語素養最簡單也是最有效果的學習和檢驗方式,同時通過閱讀和朗誦經典篇章以及參加演講比賽,可以有效的鍛煉少數民族學生漢語表達能力,并且演講比賽這種競爭性的學習方式,很容易激發學生的參與熱情,從而促進其學習和提高漢語素養的興趣。

與此同時,隨著科技的發展,現代化的學習工具層出不窮,為了方便少數民族學生提高漢語水平和漢語素養,應該大力提倡和鼓勵在專業的漢語教學網站上或者使用智能終端學習軟件進行學習,例如:中文天下、快樂學堂等在線教育網站和APP軟件,可以幫助少數民族學生隨時隨地進行漢語學習和提高漢語素養。

3.3 全面提升雙語教師的專業素養

教師是學生學習道路上的指路明燈,一位良師益友可以讓學生受益終生,隨著國家新課程的全面改革,藏族等少數民族地區雙語教師的綜合素質也就更為重要,老師在對少數民族進行漢語授課和教學的過程中,應該采用現代化、多樣化的教學方式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在興趣的引導下,必然會取得良好的學習效果。在課堂教學中,教師除了應該盡量用漢語進行教學之外,還應該采用情景對話、小組討論等方式讓學生參與到教學中,對學生的聽說讀寫等基本能力都是很好的鍛煉機會。少數民族雙語教師應該積極參加學校、縣級、市級以及省級的培訓活動,提升教師的專業素養和綜合能力。

4 結論

我國在漫長的歷史發展過程中,漢語逐漸成為各民族之間通用的語言。在藏族聚居的甘肅甘南藏族自治州少數民族學生教育中,語文的教學一直采用的是藏族語文和漢語語文兩種課程,以漢語教學的方式來培養和提升少數民族學生漢語素養。

目前,甘肅甘南藏族自治州少數民族學生的漢語素養并不太理想,少數民族學生對漢語學習的重視程度不夠;并且學習和提高漢語素養的目的性十分明確,就是希望以后能夠更好的工作,同時學習漢語的方法比較單一,導致學習效果并不理想。教師的課堂教學大部分采用少數民族語言進行漢語教學,對于培養和提高學生的漢語素養效果并不明顯。因此,應該從學生自身、學習方法以及教師教學能力方面進行改善,全面提高甘南藏族自治州少數民族學生的漢語素養。

[參考文獻]

[1] 蘇德,袁梅.少數民族雙語教育:機遇·挑戰·策略[J].中國民族教育,2015(01):45-48.

[2] 朱建強,劉紅.談少數民族學生漢語應用能力培養中應注意的問題[J].科教導刊(中旬刊),2016(08):32-34.

[3] 安尼瓦爾·阿不都拉.創建漢語口語教學資源庫的探究[J].科技視界,2015(11):54-56.

[4] 劉文惠.少數民族學生漢語技能意識的培養[J].開封教育學院學報,2015(02):21-23.

[5] 古麗更娜.如何培養新疆高職院校少數民族學生漢語聽說能力[J].時代教育,2017(04):38-41.

[6] 古麗吉克拉木·阿地里.如何提高少數民族學生漢語寫作的能力[J].快樂閱讀,2015(06):51-53.

[7] 朱修英.信息技術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運用[J].教育現代化,2017(16):44-46.

[8] 李少平.新疆高校少數民族漢語教學教材使用調查分析[J].喀什師范學院學報,2013(05):35-39.

猜你喜歡
素養
關注主動提問能力,提升數學學習素養
重視教材 發展素養
抓住本質重理解基于素養活應用
興趣與愛好
多思少箅彰顯素養
落實核心素養須守住“源頭活水”——核心素養視閾下數學概念教學的思考
關注數學核心素養 培養創新思維能力
悖離核心素養涵育的非思辨性寫作
落實核心素養須守住“源頭活水”——核心素養視閾下數學概念教學的思考
一節踐行核心素養的數學拓展課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