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研究新教育方式 打造新生物課堂

2018-06-13 09:01苗成
學周刊·上旬刊 2018年18期
關鍵詞:教育方式生物課堂合作探究

苗成

摘 要:隨著新課程改革的實施,初中生物學課堂教學面臨的問題越來越突出,處境很尷尬,甚至到了可有可無的地步,在此形勢下,要想使中學生獲得基本的生物學知識,掌握相應的生物學技能,符合社會要求,這就要求我們去探索、研究一種新的教育方式。對此,教師可以結合實際情況,實行合作探究,建立和諧氛圍,通過家校合作等方式,創造性的摸索出具有自己特色的教學模式。

關鍵詞:教育方式;生物課堂;合作探究

中圖分類號:G6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132(2018)18-0089-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8.18.055

一、合作探究,建立和諧氛圍,保護學習者的學習積極性

(一)新課程理念要求教學面向全體學生,關注每個學生的發展

新課程理念要求教學面向全體學生,我認為這主要與學生的興趣、愛好、特長有關,不能一味地追求學生的卷面成績。傳統課堂中,教師認為只要是成績好就是好學生,成績差的學生往往被冷落,就是我們常常所講“一好百好,一差全差”。在這種錯誤觀念的指導下,我們如何去談教育要面向全體學生呢?而實際上,每個學生都是希望,每個學生都有優點,作為教師,在教學時要面向全體學生,尊重與賞識教育相結合,建立起一種師生和諧的關系,保護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使每一位學生都能掌握基本的生物知識和技能,進而提高生物素養。然而,在教學實踐中,有時要面向每一個學生的確有點困難,致使不少教師依舊以成績的好壞來判斷學生的優劣。針對這種情況,我們教師要認真鉆研新課程理念,真正認識到學生之間確實存在差異,應消除偏見,根據實際情況盡可能充分發現每一個學生身上的閃光點,并且將它放大出來。對于“學困生”,我們不能一味否定,而是要盡量幫助他們提高文化成績,并且繼續把優點發揚光大。

借古鑒今,要想激發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和進步性,首先要尊重與欣賞他們?!叭朔鞘ベt,孰能無過”當學生沒考好時,哪怕是經??疾缓?,家長和教師也不能讓他們泄氣,應及時給予地鼓勵與肯定,讓他們明白失敗是常有的,要正確、客觀地面對失??;同時,要幫助他們分析原因,克服畏難心理。當他們做錯事時,應與他們及時溝通,消除他們的惶恐心理,讓他們時時感覺到在家長、教師的心中對他們仍然充滿希望。同時,在適當的時候,鼓勵并幫助他們,還能使這些“學困生”與教師、家長和同學關系和諧,成為知心朋友。這樣既保護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還起到了欣賞與鼓勵作用。

(二)營造氛圍,質疑問難,培養學生的探究能力

探究性教學就是始于問題,圍繞問題,分析并解決問題,進而展開師生共同合作的活動?;顒又?,教師為學生創造一個特定的學習環境,讓學生從特定的情境中提出問題,展開討論、分析、交流、歸納結論。這有利于調動學生學習的內驅力,使其產生積極的教學情感。

實踐證明,將尊重和賞識教育與探究活動相結合,能極大地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發揮學生自主探索的能動性。在教學活動中,規律讓學生自主發現,方法讓學生自主尋找,思路讓學生自主探索,問題讓學生自主解決,能最大限度地保護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利于學生在“活動”中學習,在“主動”中發展,在“合作”中增知,在“探究”中創新。

二、課堂需注意以下幾點

(一)要恰到好處

“教師應尊重學生的人格,關注個體差異,滿足不同學生的需求,創設能引導學生主動參與的教育環境,使每個學生都能得到充分的發展?!币鋵嵾@一目標,教師應遵循學生的身心發展規律及認知規律,從學生所關注的熱點問題入手指導學生探究活動,讓活動成為學生自主選擇、自由創造、充分施展自身個性與才華的學習形式。

每一個學校都有后進生,每一位后進生都渴望得到教師的關愛和幫助。但由于種種原因,很多后進生對教師失去信心,隔閡不斷加深。在日常教學中,教師對待后進生僅僅是加強“管理”,不出亂子即可,這使得后進生的學習能力得不到提高,一些“閃光點”也得不到展現。開展探究活動,能弱化學習成績上的差別,給那些思維活躍、敢于打破常規、大膽想象、喜歡標新立異的后進生一個施展“偏才”“奇才”“怪才”發展個性的舞臺。對于教師而言,賞識要正確客觀,依據真實需要給予鼓勵、表揚,抓住時機,因勢利導地點燃他們的希望之火,幫助他們體驗到上進求知的樂趣,進而讓他們真正認識到自己的長處以及與別人的差距。當然,尊重、賞識要從實際出發,做得合情合理,否則就會背離尊重與賞識教育的初衷。同時,在探究活動中尊重與賞識要做到及時迅速,這樣有助于學習者身心健康成長。

(二)要講究策略

探究活動的根本在于促進人的全面發展,使學生學習成為一種自主行為。對待學生應注重過程?;顒又?,學生處于緊張、積極、主動的狀態,此時,多用肯定性和鼓勵性語言,會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如果通過行動讓他們感受到,則更具有激勵作用。同時,在某些特定的情況下,只需教師一個動作或一個表情也能達到激勵的作用。

(三)需要學校、家庭及社會的共同努力

心理學研究表明:在人的心靈深處,都有一種根深蒂固的心理需要。學校會片面追求質量,這種片面,一方面來自于社會對教育的期望;另一方面來自于家長對教育的期望;同時還有來自于校領導對自身教育期望值不同。我們只有因地制宜、因時制宜,結合實際情況,創造性的摸索出具有自己特色的教學模式。同時,我們也應深刻認識到任何新事物的成長,需要更多有膽量的發現者、研究者、探索者、成功者,在課改的形勢下,托起明天的太陽,讓學生在愛的陽光中成長。

參考文獻:

[1] 黃春華.對初中生物教學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的探討[J].成功(教育版),2008(6).

[2] 劉開華.初中生物課堂有效教學策略研究[J].新課程學習(下),2014(4).

[3] 郭瓊姬,肖蘭芬.新課程 新標準 新評價——初中生物教學中過程式多元化評價初探[J].中小學教材教學,2004(12).

猜你喜歡
教育方式生物課堂合作探究
農業院校環藝課程教育方式與考核改革的構建
高中英語的高效作文教學法之我見
基于應用語言的英語文化導入教育方式
提高生物課堂教學有效性的研究
淺析高職院校數字圖書館建設中用戶信息素質教育
學習共同體視域下高中生物課堂的“問題教學”
高中政治課“自主學習、合作探究”教學模式初探
有效提高農村初中化學課堂教學效率的探索
初中生物學案編寫的一些心得
“等待”讓學生擁有更多的出彩機會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