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針對性護理在慢性胃潰瘍患者中的應用效果觀察

2018-10-21 12:35蘆麗葉
健康周刊 2018年17期
關鍵詞:針對性護理應用效果

蘆麗葉

【摘??要】目的探討針對性護理在慢性胃潰瘍患者中的應用效果。方法選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我院消化內科收治的100例慢性胃潰瘍患者,隨機將其分為對照組和試驗組,對照組接受常規護理,試驗組接受針對性護理。比較分析2組患者的臨床護理效果。結果試驗組總有效率為90%,臨床護理滿意度為96%;對照組總有效率為70%,臨床護理滿意度為70%,2組比較存在統計學差異(P<0.05)。結論慢性胃潰瘍患者在常規治療基礎上接受針對性護理,有助于改善臨床癥狀,降低并發癥發生率,提高臨床護理有效率和滿意度。

【關鍵詞】針對性護理;慢性胃潰瘍患者;應用效果

胃潰瘍是一種消化系統疾病,在臨床較為常見,幽門螺桿菌感染是誘發胃炎胃潰瘍的最主要原因,噯氣、疼痛、胃脹、打嗝、反酸等是胃炎胃潰瘍的臨床表現。由于生活方式以及飲食習慣的改變,身體出現了各種各樣的不健康癥狀,尤其是消化系統疾病。消化系統疾病的發病率呈現出逐年上升的趨勢,不僅對人體本身帶來了傷害,同時也對社會造成了壓力。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我院消化內科收治的100例慢性胃潰瘍患者,根據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對照組和試驗組。對照組50例,男28例,女22例,平均年齡(46.4±20.4)歲,平均體質量(61.3±4.2)kg,平均病程(8.8±2.4)年,平均發病時間(3.0±1.0)d;試驗組50例,男28例,女22例,平均年齡(48.8±19.5)歲,平均體質量(63.3±3.8)kg,平均病程(8.3±3.7)年,平均發病時間(3.6±1.2)d。2組一般資料對比無統計學差異(P>0.05)。

1.2方法

對照組實施基礎臨床護理,試驗組同時加以針對性護理,具體方法為:(1)基礎護理。護理人員應囑患者養成健康的飲食習慣,少食多餐,快速改變各種不健康的生活習慣,避免食用牛奶和酸性食物,關注個人作息時間,注意勞逸結合,從而增強機體對于各種不良刺激因素的抵抗能力。(2)健康教育。護理人員應按照患者的教育程度和年齡構成,開展針對性的胃潰瘍疾病知識的健康教育,發放疾病相關知識的宣傳手冊,也可在病區設置慢性胃潰瘍疾病相關知識的板報。(3)藥物指導。囑患者遵醫囑進行藥物治療,注意觀察患者的藥物治療效果和潛在不良反應表現,對于樂得胃、氫氧化鋁等降胃酸藥物,需在睡前或是飯后1h給藥,乳劑服用前充分混勻,片劑應嚼碎后服用,不能與飲料、酸性食物及奶制品一同攝入。及時發現和處理患者出現的軟弱無力、食欲不振等癥狀。(4)心理干預。慢性胃潰瘍復發率較高,因而患者容易出現抑郁、緊張、焦慮等不良情緒。此時,應加強護患溝通,使其掌握疾病的相關知識,從而積極配合醫務人員展開治療,樹立信心,消除心理顧慮,降低復發率和并發癥發生率,提高潰瘍愈合速度。

1.3療效評定標準

治愈為患者經臨床護理后,胃鏡檢查結果證實各項慢性胃潰瘍癥狀完全消失,潰瘍面基本愈合;有效為患者經臨床護理后胃鏡檢查結果證實各項慢性胃潰瘍癥狀有所改善,潰瘍面范圍明顯縮小;無效為患者經臨床護理后,胃鏡檢查結果證實各項慢性胃潰瘍癥狀仍然較為嚴重,潰瘍面未見縮小,甚至有所擴大。同時,通過護理滿意度調查表對2組臨床護理滿意度進行分析,總分為100分,其中80分以上為滿意,60~80分以上為基本滿意,<60分為不滿意。

1.4統計學方法

使用SPSS17.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分析,計數資料行χ2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2組臨床療效對比

試驗組總有效率為90%,高于對照組的70%,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2.22組護理滿意度對比

試驗組滿意度為96%,高于對照組的70%,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3 討論

慢性胃潰瘍是一種發病率較高的消化系統疾病,患者臨床癥狀主要表現為腹部飽脹、隱痛、反酸、黑便等,隨著癥狀的加重,還會發生胃出血、胃穿孔等嚴重并發癥。慢性胃潰瘍主要是由于患者的胃部消化液對胃黏膜造成侵蝕而發病,若患者得不到及時有效的治療,則會進一步加重,導致穿孔等并發癥。誘發慢性胃潰瘍的原因較為復雜,不良生活習慣是導致該病的最主要原因,飲食不科學、吸煙、生活作息不規律、酗酒、不良心理等均是較為常見的發病原因。因此,臨床需對慢性胃潰瘍疾病實施長期治療,以緩解患者的臨床癥狀,從而抑制病情的進一步發展,使復發率降低。目前,臨床對慢性胃潰瘍還沒有一種完全有效的、統一的治療策略,通常情況均是根據患者的具體致病原因及臨床表現制定個體化的治療方案。多數患者均會忽視日常生活規律、生活習慣對疾病造成的負面影響,只在發病時使用藥物,疼痛程度明顯減輕或消失后便不再重視,由此會導致疾病反復發作,病情程度也會逐漸加重,從而形成惡性循環。因此在對慢性胃潰瘍患者實施治療的時候,還需加強患者的日常護理。

針對性護理一方面能夠幫助患者掌握胃潰瘍的發病機制,使其對于疾病的基本知識形成正確的認知,從而積極面對疾病的治療,為患者做好自我護理工作打下基礎。另一方面,針對性護理能夠利用生活護理干預為患者臨床治療提供保障,鼓勵患者適度運動也有助于提高免疫力。同時,本研究還重點關注了患者心理方面的需求,并采取干預措施,心理干預具有較強的針對性,因慢性胃潰瘍多需接受長期治療,且部分患者還可能反復發作,治療難度較大,勢必給患者增加了心理負擔,此時必要的心理疏導就顯示出了其重要性。

4 結論

綜上所述,對慢性胃潰瘍患者以常規護理為基礎,實施針對性護理干預,患者的護理效果以及生存質量都會被有效提高,護理效果比較顯著,具有很高的臨床價值。

參考文獻:

[1]廖桂香,劉麗,胡田蘭.慢性胃潰瘍患者護理中針對性護理的應用效果探析.當代醫學,2017,23(8):167-169.

[2]吳艷艷.針對性護理用于慢性胃潰瘍患者護理的效果分析.中外醫學研究,2016,14(33):83-85.

猜你喜歡
針對性護理應用效果
輸尿管撕脫的針對性護理措施及效果研究
體驗式教學法在小學品德與生活教學中的應用研究
任務驅動教學法在C 語言教學中的應用研究
手術中個性化心理護理在原發性青光眼患者中的應用
糖尿病足的預防及護理方法初步研究
健脾扶正湯在晚期胃癌治療中的應用
化療聯合CIK細胞治療卵巢癌的臨床觀察
負壓封閉引流技術治療四肢創傷復雜創面的臨床應用分析
43例車禍致腦部外傷患者的臨床特點與護理體會
產后并發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護理體會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