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著眼課堂教學巡視 讓學生學習更有效

2019-03-31 09:26朱玲
求知導刊 2019年50期
關鍵詞:數學學習數學思維課堂教學

摘 要:對數學教師來說,教學巡視是日常教學中不可或缺的環節。有效的數學課堂教學巡視,不僅能溝通師生感情,更能讓教師有效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及時、準確、高效地獲得學生知識學習的反饋信息,及時調控教學流程,改進教學方法,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關鍵詞:數學學習;課堂教學;教學巡視;數學思維

中圖分類號:G42?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文章編號:2095-624X(2019)50-0052-02

引 言

《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2011年版)》強調:“數學教學既要關注學生必備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更要關注學生的數學學習過程,培養學生的抽象思維和推理能力,進一步促進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的形成。[1]”教學巡視,對數學教師來說,是日常數學教學中不可或缺的環節,看似不起眼,作用卻至關重要的。教師在數學課堂中有效進行教學巡視,既能溝通師生感情,加強對學生學習過程的指導,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又能讓教師有效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及時、準確、高效地獲得學生知識學習的反饋信息,利于教師及時調控教學流程,改進教學方法,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一、數學課堂教學巡視的內涵

數學課堂教學巡視是指在課堂教學時,教師在學生之間進行巡視,查看學生學習狀態,及時了解學生學習情況,便于調整教學流程,優化教學活動,達到理想的教學目標。數學課堂教學巡視在每節課的教學中都會存在,是教師了解學情和學生正在進行活動的必要反饋環節。數學課堂教學時,往往存在這樣幾種情況,教師會進行教學巡視:引導學生開展動手實踐操作數學探究活動,提出學習要求后,教師會進行教學巡視;讓學生進行數學練習時,教師會進行教學巡視;讓學生就某一問題進行小組討論時,教師會進行教學巡視。

二、數學課堂教學巡視存在的一些問題

1.“走馬觀花”式的巡視

教師在教學巡視時,存在走馬觀花式巡視現象。有些教師(在公開教學中)僅僅為了獲取教學流程中展示的材料,達到目的后就停止巡視;有些教師在教學巡視時更多的是關注學生的學習進度,不停地小聲提醒、催促學生,如“快一點、再快一點”。這樣的教學巡視如蜻蜓點水,不能深入學生學習活動,沒有起到應有的教學效果。

2.“只巡不視”式的巡視

部分教師,特別是教學經驗不足的青年教師在教學巡視時,只是一種形式上的巡視,存在“只巡不視”的現象。教師在學生之間的輕步走動,只是給學生一種“教師在看著自己學習”的感覺,對于學生的學習行為有一定的規范作用,但沒有起到巡視的真正作用,不能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和教學反饋效果,不利于課堂教學效率的提升。

3.“巡少略整”式的巡視

部分教師在教學巡視時只關注少數學生(班上的突出學生和較差的后進生),而對全體學生的學習情況有所忽視。教師專注學習個體中一點或幾點,而對全班學生學習情況不甚了解,對全班學生的學習指導較為欠缺。

三、提高數學課堂教學巡視有效性的策略

針對以上教學巡視的不足現象,筆者結合自己的教學實踐與感悟,提出提高小學數學課堂教學巡視有效性的策略,以期拋磚引玉,為學生數學學習助力。

1.有效的“望”:觀察是教學巡視的基礎

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教師要關注每一位學生的學習狀態,面向全體,不落下一位學生。例如,可以用關注的目光觀察學生,而且要觀察得全面、及時,特別是在學習關鍵知識時。

例如,教學“圓的面積計算”時,教師提出怎樣把圓轉化成近似的長方形后,讓學生進行圓形紙片學具操作。這時教師要全面觀望學生的操作情況,先從整體觀望學生研究情況,察看每位學生的進度,關注他們的學習反應,以有效的“望”進行課堂教學巡視,做到對課堂教學的有效掌控。這樣利于教師及時依據學生學習情況進行教學調整,使教學預設與教學生成有機融合。

2.有效的“聞”:反饋是教學巡視的前提

課堂教學巡視中的“聞”,是指教師要及時了解學生的學習反應,關注學生的教學反饋。有效的“聞”是指教師應了解學生課堂學習中的一切情況,既要知道學生的學習進度,有沒有犯錯,還要知道學生學習中的真實想法。

例如,教學“三角形的面積計算”時,教師在課堂教學巡視中發現部分學生進行練習時常常忘記“底×高÷2”中的“÷2”。這里,教師不是簡單地提醒學生糾正錯誤,而是指導學生說一說自己的做法。聽取學生的匯報后,讓他們自己思考:三角形的底×高實質上求的是什么面積,引導學生認識到:忘記“÷2”并不是簡單的“忘了”,而是在求與三角形等底等高的平行四邊形的面積。通過有效的“聞”,及時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為教師進行有效的課堂指導打下伏筆。

3.有效的“問”:詢問是教學巡視的必需

課堂教學巡視中的“問”和“聞”是相互關聯、相輔相成的。教師要“聞”到學生的學習情況,需要把“望、問”結合起來。課堂巡視中,教師要關注學生學習情況,特別要收集學生學習的特例和共性情況。發現典型案例時,教師既要了解學生做對的原因,更要了解學生做錯的原因,鼓勵學生相互提問、向教師提問。教師要及時深入學生中去,做到真正的、有效的課堂教學巡視。

例如,教學“圓的面積計算”時,教師在課堂教學巡視中發現,學生除了“把圓轉化成近似的長方形來推導面積計算公式”以外,還有幾個學生是用“把圓切割成的小扇形拼成三角形來推導面積計算公式”,可惜的是推算時算錯了。這里教師要及時讓學生說說自己的想法,引導學生自我糾錯,實現正常的知識遷移,順利推導出圓的面積計算公式,殊途同歸,建構知識。

4.有效的“切”:指導是教學巡視的結果

課堂教學巡視中的“切”,是指教師在巡視時依據觀察所獲得的課堂反饋,對學生進行學習指導的行為。教師可以針對大多數學生存在的某一共性問題,及時調整教學流程,進行集體指導。也可針對某些學習個體進行單點或多點的指導。這樣利用教學巡視進行有側重的指導,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學習,避免“吃不飽”和“吃不了”現象的存在,提高學生數學學習效果。

例如,在教學“認識垂線”一課中,教師在教學巡視中發現,當直線不是水平的線時,部分學生畫直線外一點到已知直線的垂線,常常會出錯,這時教師要結合學生的錯誤,進行集體反饋。一方面,讓做正確的學生進行示范,明確垂線的畫法;另一方面,出示錯誤的典型例子,引導學生糾錯,突出學習主體的自主學習,真正實現教學巡視應有的效果。

四、數學課堂教學巡視須注意的地方

1.備課時設計好巡視時間

課堂巡視作為教學中的應有環節,備課時,教師要充分考慮,設計好什么時候巡視以及巡視的時間分配。

2.教學時選擇好巡視路線

教師在教學前應依據班級座位的分布情況,選擇課堂教學巡視路線。進行教學巡視時,避免在教室中亂走,這有利于教師指導個別學生的數學學習,真正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

3.指導時平衡好巡視對象

教師在教學巡視指導時,要把全體學生作為對象,不能只關注少數或個別學生。教學指導不能只關注優秀學生或落后學生,而要了解全班學生的整體學習情況,捕捉學生的數學學習情況,關注學生數學思維的多樣化,開闊眼界,拓寬思路,引導學生體驗成功。

結 語

總之,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要做到有效的教學巡視,以學生為學習主體,充分發揮課堂教學巡視的重要作用,實施“望、聞、問、切”的教學巡視策略,讓學生的數學學習更加有效,使我們的數學課堂更加靈動、精彩、有效。

[參考文獻]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2011年版)[S].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2.

作者簡介:朱玲(1990.5—),女,江蘇張家港人,中小學二級教師。

猜你喜歡
數學學習數學思維課堂教學
簡約化初中化學課堂教學實踐探索
自然拼讀法在小學英語課堂教學中的有效融入
數學開放題在初中課堂教學的探索
漢語授課對維吾爾族學生數學學習影響的案例分析
數學文化價值觀對中學生學習數學的影響
在游戲中經歷, 在探索中提升
讓小學數學活動綻放數學思維
高等數學的教學反思
數學歸納法在高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研究
培養數學意識發展思維能力的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