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社區教育課程建設多維考量

2019-04-10 11:51楊帆
學周刊 2019年11期
關鍵詞:社區教育課程建設

摘 要:上海市社區教育課程建設中體現了諸多成功經驗:以需定供、弘揚傳統、以評促建。同時,社區教育課程建設存在:課程目標設置眾口難調、課程體系建設缺乏統整、課程內容整合亟待優化等問題。為進一步推進社區教育課程建設,課程建設者應合理優化已有課程,并考慮以從舊與從新相結合的路徑設置適當的新課程。

關鍵詞:社區教育;課程建設;多維考量

中圖分類號:G6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132(2019)11-0157-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9.11.143

構建靈活開放的終身教育體系是我國國家層面的戰略任務。社區教育具有全方位開放的特征,在終身教育體系中處于關鍵位置。而在社區教育中,課程建設又居于核心地位,關乎社區教育乃至終身教育的健康發展。上海市近年來致力于社區教育課程建設,取得諸多成效,現已形成相對穩定的課程體系及布局。對于上海市社區教育課程建設情況進行多維考量,有助于總結推廣經驗,同時揭示不足與問題,進而引導社區教育良性發展。

一、社區教育課程建設現狀

(一)以需定供

社區教育應以人為本,課程建設應面向居民需求。上海市在社區教育課程的開發建設過程中堅持了需求導向,遵循了“以需定供”理念,有效提高了課程的針對性,涌現了《木蘭拳》《剪紙》等諸多契合居民所需的優秀課程。

木蘭拳動靜結合,有機吸收結合了太極拳基本功、氣功要領、武術技擊基本功、體操基本功及舞臺藝術造型等特點,伴隨優雅音樂舞動,有利于防病、治病,延年益壽。但是,學習者多是自發、分散練習,缺乏統一組織指導交流平臺。社區學校關注到居民對木蘭拳學習的需求痛點,開發了木蘭拳社區教育課程。一方面,組織開發了《木蘭拳規定套路28式》課程教材,不斷推進木蘭拳學習規范化。另一方面,通過組織課程學習,搭建各類課堂、比賽等交流平臺,促進了學習者之間的切磋交流。居民對木蘭拳的需求不斷被釋放,許多社區、學校、村委等都紛紛組織了木蘭拳學習團隊。

(二)弘揚傳統

上海市在社區教育課程開發建設中注重弘揚優秀傳統民俗文化,構建了以“中國傳統文化”為核心的社區教育人文素質課程體系,把村居民的傳統文化教育真正落實到實處,引導村居民認識、傳承和弘揚優秀的傳統文化。上海市在傳統民俗文化課程開發過程中做到了與時俱進,適時將口口相傳的特色文化沉淀為教材,增強了民俗文化的傳承性。

上海市在社區教育傳統文化課程方面取得累累碩果。在傳統民俗文化課程開發過程中做到了與時俱進,適時將口口相傳的特色文化沉淀為教材,增強了民俗文化的傳承性。例如,編寫了《打蓮湘——廊下民間藝術》校本教材,這是首次將口傳耳聞的蓮湘轉化為文本教材。其后,蓮湘教材不斷更新升級,內容不斷豐富。再如《亭林腰鼓》教材內容豐富,既有歷史回溯,又有創新介紹,理論實踐兼具,很好地傳承了亭林腰鼓這一特色民俗文化。

(三)以評促建

在社區教育課程建設中,注重課程開發主體與學習受眾之間的互動反饋,不斷總結學習者的評價建議,促進課程體系的完善。對學習者而言,通過反饋評價,可以充分展示學習情況,提升學習效果;于社區教育的供給方而言,及時收到具體的反饋意見,可據此適時對課程進行診斷、修正,有利于提升社區教育課程的供給效能。

在評價具體課程時,上海市堅持目標評價和階段性評價并重,同時又結合了社會評價和校內評價。如《木蘭拳規定套路28式》課程實施評價主要是通過學期結束時學員匯演木蘭拳的方式進行。通過開展“學期學員匯報展示”活動,考察學員學習情況和學習效果,通過獎勵和鼓勵兩種手段調動學員學習的主動性和興趣。同時,學校還組織學員參與社會公益活動和競賽活動,通過群眾反響和競賽結果檢驗教學效果。

在課程評價反饋方面,上海市注重考核規范、完善機制,確保課程所需資金的投入,促進課程全面系統開展。如《木蘭拳規定套路28式》課程實施評價主要是通過學期結束時學員匯演木蘭拳的方式進行。通過開展“學期學員匯報展示”活動,考察學員學習情況和學習效果,通過獎勵和鼓勵兩種手段調動學員學習的主動性和興趣。同時,還組織學員參與社會公益活動和競賽活動,通過群眾反響和競賽結果檢驗教學效果。

二、社區教育課程建設存在的問題

(一)課程目標設置眾口難調

在設置課程時,開發者考慮的問題是“通過學習要解決學員什么問題,達到什么要求”,“這門課程對參加學習的學員有什么用”。但是課程設置目標的實現受制于諸多因素,每一因素都存在變動空間,直接影響到課程設置目標的實現。目前,囿于經濟發展情況不同,教室軟硬件設備的配備仍然存在不均衡的現狀;而學習者的知識構成情況,街鎮居民與村居學習點的村民存在著現實差距;同樣,不同社區學校配備引入的教師也存在水平差異,課程設置目標難以滿足每一個人的需求。

(二)課程體系建設缺乏統整

上海市社區教育課程中,課程體系建設缺乏統整,各個區都有自己開發的課程,有些課程的設置缺乏審慎論證,以致出現了不同層次的重復,折射出開發者從眾與跟風心態。由于課程定位不明,出現了一系列問題:一是課程內容選材不準,疊床架屋;二是課程體系缺乏統整,有些課程與其他課程的關系處理不當。

(三)課程內容整合亟待優化

時代不斷發展,有些傳統的特色文化會隨之退出主舞臺,但作為民俗文化仍有其存在的意義,需要進行搶救保存,但需適當摒棄這些文化中負面愚昧構成部分,保留其正面積極的文化內涵。此類傳統文化課程的開發注重的是傳統文化的傳承,面向的是歷史體驗。課程內容設置可在此基礎上進一步挖掘傳統資源,豐富相應的課程設置開發。

三、社區教育課程建設的優化建議

社區教育課程建設盡管取得了一定的進展,但社區教育課程建設是一個系統性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仍需要契合時代發展不斷推進。由此,社區教育課程仍需正視其可能存在的問題與不足,從不同的維度進行再優化。

(一)課程設置因材施教

教室軟硬件設備配備情況,學習者的已有知識儲備構成情況,教師的授課技巧水平等因素都會影響著已有課程的設置目標的最終實現。因此,對于已有課程體系而言,需要從軟硬件提升、教師水平提高、學習者因材施教等方面進行針對性的優化。

(二)課程體系合理構建

目前社區教育課程體系中出現的課程大綱與授課內容雷同,有的甚至是課程名稱幾乎相同。同質化的課程設置導致師資、教室等教學資源不能有效綜合利用,浪費了教育資源。針對此類存在重復的課程,需要進一步的完善優化,進行合理的調整合并,以節省的資源用以提升課程質量。

(三)合理開發新課程

社區教育課程要以社區成員終身發展的多樣化需求和社區發展需求為依據,此類需求會應時代經濟發展而發生新變化,新的社區教育課程需求即應運而生。對此,可以從兩個角度進行優化。

1.從舊。時代不斷發展,有些傳統的特色文化會隨之退出主舞臺,但作為民俗文化仍有其存在的意義,需要我們進行搶救保存,但需適當摒棄這些文化中負面愚昧構成部分,保留其正面積極的文化內涵。此類傳統文化課程的開發注重的是傳統文化的傳承,面向的是歷史體驗。在這方面,上海市社區教育課程已經做出了很好的成績,可在基礎上進一步挖掘傳統資源,豐富相應的課程設置開發。

2.從新。民俗特色與現代性發展不可偏廢,新的前沿現代性課程亦需納入社區教育課程體系,此類課程面向的是現代體驗。例如,現在熱潮不斷的人工智能、無人駕駛等內容都可適當納入此類社區課程體系中。在設置開發此類課程時,可考慮與一些科研高?;蜓芯克葯C構合作,已彌補課程供給短板。

參考文獻:

[1]錢亮,吳君民.地方高校與社區教育課程資源共建共享模式探究——基于微課平臺[J].機械職業教育,2017(3).

[2]羅志強,邵曉楓.對社區教育課程開發中居民參與問題的理性思考[J].職教論壇,2017(24).

[3]丁紅玲,王秀榮.多維視角下的社區教育課程學習方式[J].河北大學成人教育學院學報,2015(1).

[4]張奕.社區教育課程的分析與建設策略[J].南京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15(4).

[5]杜君英.社區教育課程建設的實踐研究——以上海市為例[J].職教論壇,2012(12).

[6]趙婧.社區教育課程開發的概念、問題及策略選擇[J].成人教育,2013(4).

作者簡介:楊帆(1989.5— ),女,漢族,上海人,助教,研究方向:成人教育學、社區教育學。

[責任編輯 谷會巧]

猜你喜歡
社區教育課程建設
社區弱勢群體教育保障機制現狀研究
大連職業教育發展戰略研究
臺北市社區大學的辦學特色與啟示
論高等繼續教育與社區教育的互動合作
基于卓越計劃的金屬結構材料課程實踐化改革與建設
資源、生態與環境學科群體系下普通地質學課程建設思考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