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導入策略在高中生物課堂教學中的研究

2019-04-25 00:09張耀玲
關鍵詞:導入策略學習興趣課堂教學

張耀玲

【摘要】? 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上課伊始教師通過恰當精妙的導入,能凝聚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求知欲望,對于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提高課堂教學質量有重要的意義。本文通過嘗試在高中生物教學中實施導入策略,有效地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促進課堂教學活動順利進行,提升了課堂的教學質量。

【關鍵詞】? 導入策略 學習興趣 課堂教學

【中圖分類號】? G633.91? ?? ? ? ? ?【文獻標識碼】? A ? ? 【文章編號】? 1992-7711(2019)04-025-01

1.課堂導入的理論依據和研究意義

所謂課堂導入就是在一節課開始的前幾分鐘,教師設計一定的教學活動,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為新知識的學習奠定基礎。建構主義理論認為“學習不應該被看成是對于教師授予知識的被動接受,而是學習者以自身已有的知識和經驗為基礎主動的建構活動”?!镀胀ǜ咧猩飳W課程標準(2017年版)》明確指出注重發展學生的學科核心素養,充分體現本課程的學科特點和育人價值。在日常教學中教師必須緊扣新的課程標準,探索創新教學模式,發展學生的核心素養。

本人在教學實踐中發現,學生生物學科知識薄弱,科學思維欠缺,學習缺乏積極性和主動性,學習效率低;部分教師上課還是以講練為主,教法單一,學生容易產生厭倦,課堂效果比較低。因此,為了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主動性,促進學生的終身發展,本人深入推進課堂教學改革,注意觀察和分析學生學習狀態、知識生成狀況,從課堂導入環節著手,努力探索出更加有效的,更加適合學生學習興趣和規律的教學對策。

2.課堂導入的實施策略

2.1分析學生,奠定基礎

學生是學習的主體,對學生進行學情分析,是落實學生主體地位的必由之路,了解學生的已有知識水平,心理特征,學習能力等,是教師設計出適合學生的課堂教學,提高教學效率的基礎,也是教師合理設計導入的方式方法,導入的深度和廣度的依據。

2.2研究教材,合理規劃

研究教材是教師的工作中的一項重要而又深刻的內容,是設計教學過程的重要依據,是教師備好課、上好課、提高教學質量的前提。要想課堂導入成功,教師要知課標,熟教材,明學情和懂認知規律。

2.3運用導入技巧,構建生動課堂

生動的課堂離不開學生的主動參與,調動學生學習主動性,導入作為課堂的起始環節對激發學生課堂后續學習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本人結合自身教學實踐,對導入的有效性提出三點建議:

2.3.1巧計懸念導入,激發學習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F代心理學認為,學生的認知沖突能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和學習興趣。因此,在教學中教師巧妙設計問題懸念,引起學生的認知沖突,激起求知欲望,調動學習熱情和主動性。生物學科是一門有趣的自然學科,但是由于高中考試壓力,教師高頻率的考試練習,普遍學生認為生物學習很枯燥,學習興趣不高。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是課堂教學研究的重要問題。實踐中發現,精心設計教學導入環節會起到事半功倍作用,而創設學習情景,提出問題懸念,以問題驅動學生思維,能更好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求知欲望。

2.3.2事例導入,激發學習主動性

新課程標準要求落實科學、技術和社會相互關系的教育。教學過程中注意將知識與生活相聯系,注意培養學生理論聯系實際思維,提高學生運用知識能力和解決生活問題的能力。教師通過學生生活中熟悉的事例或他們關心的社會熱點問題來導入新課,使學生感受到生物知識與他們息息相關,切身感受到生物學科的魅力和實用性,從而提高學習生物知識的積極性。例如“免疫調節”時,通過PPT展示兒童打疫苗圖片,學生都打過疫苗,瞬間產生共鳴,紛紛說很痛啊,痛哭了,教師就因勢利導提出問題:打疫苗針會痛,但是為什么家長還是堅持給孩子打疫苗呢?疫苗到底是什么物質?又有什么功能呢?創設生活實例情景,引起學生共鳴,活躍他們思維,調動學習主動性起到很好的效果。

2.3.3復習導入,承上啟下

學習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知識要提升到一個新臺階是需要已有知識作輔墊。在講授新課之前,教師挖掘新知識與學生原有知識聯系,對原有知識加以概括和復習,提出研究的問題,自然地把學生吸引到新課的學習中來。這種導入方法能鞏固了學生的原有知識,為新知識的建構奠定基礎,又明確了學習任務,激發學生好奇心和尋找問題答案的愿望。例如在講“物質跨膜運輸的方式”一節時,通過引導學生回顧細胞膜的成分、流動鑲嵌模型以及細胞膜是細胞系統的邊界,是一層選擇透過性膜,能控制物質進出細胞。然后提出問題:哪么物質是如何進出細胞膜的呢?不同的物質進出細胞的方式是相同的還是不同呢?通過復習為學生的探究新的知識做好輔墊,又很自然地引入到新課的學習。

2.4反思與評價

進行教學反思與評價能使教師及時反思導入環節存在的問題并做出調整,積累經驗,使教學活動不斷改進,確保教學環節合理高效。本人在教學實踐中,著重從以下方面進行學生評價和自我反思評價:導入是否創設良好的學習情景;選用的內容和方法是否得當;是否與新知識聯系緊密,富有啟發性;是否銜接恰當,引入自然;時間掌握是否恰當緊湊。

3.結束語

本文從理論和實踐兩個方面,對高中生物課堂導入策略進行了實踐研究,教學實驗表明,有效的課堂導入策略有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習積極性,培養學生的探索精神,促進了他們對學科知識的掌握和學習能力的提升,學生學習成績有明顯提高。

[ 參? 考? 文? 獻 ]

[1]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制定.《普通高中生物學課程標準(2017年版)》.人民教育出版社.

[2]朱正威,趙占良主編.普通高中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生物必修3(穩態與環境).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93.

[3]高文,徐斌艷,吳剛.《建構主義教育研究》.教育科學出版社.2008.

[4]黃嬌麗.高中生物課程導入的有效策略.《素質教育》.2016.

猜你喜歡
導入策略學習興趣課堂教學
簡約化初中化學課堂教學實踐探索
自然拼讀法在小學英語課堂教學中的有效融入
數學開放題在初中課堂教學的探索
對高中英語課堂導入環節的幾點思考
初中政治教學中有效導入的策略分析
談談高中英語課堂教學新課導入的方法
數學課堂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之我見
如何推動初中數學教學中的素質教育
高中生英語自主學習能力培養研究
精心設計:培養語文興趣的土壤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