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學生欺凌行為預防及干預措施淺談

2019-10-21 02:30沈梅
新生代·上半月 2019年8期
關鍵詞:校園欺凌

【摘要】:如果從小學生開始就將防患于未然和及時的干預作為校園安全和學生思想道德培養的一項重要工作來落實,必將大大減少初高中校園欺凌事件的發生。

【關鍵詞】:校園欺凌? ?有效預防? 合力構建

引言

家庭和學校應積極配合,以教育為先,以預防為主,以保護為要,圍繞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合力構建出安全的校園。

曾幾何時,校園,儼然是知識與純凈的代名詞,而現在搜索“校園”,會自動鏈接上“欺凌”“暴力”等詞語。

什么是“校園欺凌”呢?《加強中小學生欺凌綜合治理方案》提出,中小學生欺凌是指發生在校園內外、學生之間,一方(個體或群體)單次或多次蓄意或惡意通過肢體、語言及網絡等手段實施欺負、侮辱,造成另一方(個體或群體)身體傷害、財產損失或精神損害等的事件。

雖然媒體曝光的校園欺凌現象多是初高中學生的案例,看起來跟小學生關系不大,但是,如果從小學生開始就將防患于未然和及時的干預作為校園安全和學生思想道德培養的一項重要工作來落實,必將大大減少初高中校園欺凌事件的發生。那么,如何在小學階段有效預防呢?

一、以教育為先,從源頭上預防學生欺凌事件發生。

小學低年級的學生,多數矛盾來自于“好玩”——給同學隨意“起外號” 打鬧嬉戲把握不好尺度 不經別人的同意動別人的東西 中年級的學生,很多糾紛出自于計較和怕事,發生糾紛,要么撇清責任,要么避重就輕,甚至撒謊,不敢承擔責任,不能誠實面對,想交朋友,但不知道如何交友。高年級的學生,已形成比較固定的交際群,通過電話手表,QQ群締結友誼,群里有人攤上事了,群里人有主觀維護之舉,少數學生樂于拿男女生開玩笑,引起當事人反感,破壞當事人學習情緒,男生之間偶有打架現象。

對此,可以利用家長會,首先對家長逐步提出要求,比如新生入學時家長要“教育孩子,不與同學吵嘴、打架,有事跟老師說?!倍昙壴賹议L提出“平時要注重細節教育,在與人溝通、合作方面做好示范作用”。中年級時希望家長多關注孩子的身心發展,用責任與愛心陪同孩子一起成長。高年級時鼓勵家長繼續當好孩子的第一任老師,要不辭辛苦,真心投入,幫助孩子在德智體美勞各方面系好人生的“第一??圩印?。

其次,對學生堅持要求“三管好”——管好口,不罵人,不說臟話,不向別人吐口水 管好手,不打人,不經允許不拿別人的東西或毀壞別人的物品,不向別人豎中指 管好腳,不踢人,不踢公物和花草樹木。

班主任可以通過班會課,任課老師可以在思想品德課和語文課等課程,有意識地對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思想道德教育、法治教育和專題教育 每間教室可以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張貼于教室顯目的地方起到無聲引領的作用 學校和班級要豐富學生的精神生活,通過組織一些益智益趣的活動,用充實替代無聊,用精品提升學生的欣賞品味,培養他們愛國愛人的寬廣情懷。

二、以預防為主,從苗頭上減少學生欺凌事件的發生。

班級里如果有殘疾學生和新轉進學生,老師要叮囑學生只能愛護、幫助,決不能欺負分毫。課間是學生糾紛易發時段,班主任要加強課間安全文明引導,抽空在教室、校園巡視,要求學生,在校內發生的糾紛一律通過老師解決。下雨下雪等異常天氣里,學生都聚集在教室里,可以利用智慧校園網絡播放央視紀錄片,像《朗誦者》《魅力中國》《挑戰不可能》《詩詞大會》……可以播放學生們喜歡的中外好歌曲聽一聽,唱一唱……隨著年級的升高,糾紛的復雜性也會提升,為了加快處理“案子”的速度,可以多復印一些“投訴單”放在班主任辦公桌顯目的地方供學生使用,有了這種“投訴單”,就等于老師知道投訴人的“冤情”了,就等于事情馬上可以解決了,這種措施,不僅會使投訴人的壞情緒立刻得到緩解,還可以避免很多糾紛的升級,更能間接地養成理智的好習慣,實踐證明,效果很好。另外,每天堅持“文明小衛士,志愿者在行動”的活動,發現不良苗頭及時跟班主任匯報,讓班主任第一時間到場了解情況 班長每天堅持將欺負同學的詳情記錄在“班級日志”上 班主任每天放學后將了解過的案情通報給家長,同時將學生之間發生過的糾紛材料匯總到學生“變歷”中,這樣既可以起到對“重點學生”的督促,又能便于有的放矢的激勵,促進這類學生的良性成長。

三、以保護為要,從過程中降低欺凌事件的不良影響。

中年級以前,欺負同學的事情往往是顯性的。比如有一個患有耳疾佩戴人工耳蝸的女生多次受到男生L的戲弄,先是多次藏她的東西,后是在她的書上亂花,還撕人家的作業本,因為沒有監控和人證,所以這名女生一直很困擾,就跟班主任說。后經過留心觀察,終于發現是L干的壞事。班主任批評了L ,沒想到他回到教室就打她的頭。女生哭了,同學們又來報告老師了。面對這種惡意行為,只有找家長來解決。家長說L在家更過分,一不高興就打人,講他什么都不聽,越講他鬧得越厲害。雖然家長拿他沒辦法,但毀壞的東西要賠償,傷害了人家要鄭重道歉,開始他不肯,后來聽說要雙倍賠償,讓他單獨坐,并且告訴他當同學們知道他是一個好欺負同學的人之后,估計就沒有朋友了。他經過思考,道歉了,并表示以后不會欺負那個女生。為了轉移L的注意力,避免他再無事生非,班主任決定給他多找點事情做,因為他懂電腦,就讓他當了電教員,還把信息技術方面開展的活動推薦給他,鼓勵他拿出作品積極參賽,自那以后,老師的話能聽進去了,投訴L欺負同學的人沒有了。

進入高年級,欺負同學的事情大多變得比較隱性,主要由家長告訴班主任。

有個家長告訴班主任,班上有個男生M,經常用特別難聽的語言辱罵她的女兒,見一次罵幾句,她女兒從小就膽小不吭聲,為此情緒低落,不想上學了。另一個家長告訴班主任,還是那位男生,好端端地把另一個男生G的眼鏡奪下來,扔到廁所旁邊的垃圾堆里,還撒上小便。G撿回眼鏡,用水沖沖不敢吭聲。更可氣的是課間,幾個男生圍著G,用水潑他,商量著怎么“修理”他。家長問他為什么不告訴老師,他說怕M打他。音樂課上,M還把其他同學放在凳子上的眼鏡悄悄拿走,然后在幾個同學之間傳遞。如果不是家長來反映,他的班主任根本不知道。事出必有因,這個M的父母關系不好,找到母親,她說找他父親,找他父親,他見面就要揍他。為此,班主任每天課間把M叫到辦公室,有時叫他去文印室取個文件,有時讓他到教室找個學生,有時從包里掏出點糕點或新書給他,之后的課間他就在辦公室呆著看書了。后來再跟他談起以前的事情,他低著頭說,因為父母不管他,他有氣,就找好欺負的同學撒氣,故意惹事,就是為了引起父母的關注。通過慢慢地開導,他認識到自己欺負同學的不良行為再發展下去就是校園暴力,而且已經具有傳染性,因為有幾個受害者已經成為他的“手下”了,轉而開始欺負同學了。就這樣,M當了這位班主任半年的“勤務兵”,享受到特殊的溫暖,慢慢地變得正常起來了。他的父母見他改頭換面了,也轉變了對他的態度。

五年級的時候,班級轉入一名男生H,人很老實。剛開始,沒有人帶他玩。這時,有一個男生S主動對H說,他可以和他做朋友。每天放學,S都要H買東西給他吃,并要求H不要告訴班主任,不要告訴他家長,否則就不跟他玩了。H為了能和S繼續玩,都答應了。有一次,H看到S在玩一個電子玩具,很喜歡,就問他在哪里買的。S說,賣完了,如果想要,就把手里的這個賣給他,但要100元,還自擬了一份合同,上面寫著100元將玩具賣給H,但是H每個星期必須給他玩一天,如果不給,逾期一天罰滯納金5元。因為國慶節放假7天,H逾期了,結果被S追著要滯納金。H老是拿錢的事終于被他媽媽發現了,才暴露此事。事發之后,班主任發現S就是抓住H想找人玩的需求“吃定”他了,從吃他的,借他的錢,到高價賣東西給他,還“逼”人家簽訂不平等的合同。他承認確有此事,不過振振有詞地說,都是H自愿的。班主任告訴S,S多次蓄意或惡意通過語言手段實施欺負,造成H財產損失的行為說輕點是欺負,說重點就是欺凌。未成年人不具備行為能力,簽訂的合同無效,應將所得錢款退還H。S家長知道此事之后,直呼沒想到自己忙于生意而疏于關注孩子,讓孩子做出了欺負新同學的錯事來,很快將115元錢退還給了H同學的家長,H也將玩具還給了S,S向H當面道歉。

從上面這些例子可以看出,小學生在成長的過程中,因被家長或嬌慣,或放養,或疏忽而出現欺負同學的不良行為,只要老師及時阻斷他們的“小惡”,家長予以積極地配合,走過彎路的學生就會很快回到正道上來。

為了合力構建最陽光,最安全校園,國務院教育督導委員會辦公室、教育部等九部門聯合印發了《加強中小學生欺凌綜合治理方案》,可見,國家對校園安全工作,對青少年健康成長的高度重視。我想,有了法律法規的督導,學校安全措施的到位,教師的盡職,家長的盡責,合力構建出的的校園一定會是只有安全,沒有欺凌,只有尊重,沒有暴力,每一個學生都會洋溢著安逸的笑臉,任朝氣、正氣在陽光中蓬勃、飛揚!

作者簡介:姓名:沈梅 性別:女 民族:漢 籍貫:安徽 職稱:中教一級 學歷:本科 研究方向:小學教育

猜你喜歡
校園欺凌
防治校園欺凌和暴力,要抓住哪些關鍵點
青少年校園欺凌現象的心理成因及應對策略
北京中關村二小事件:應如何應對“校園欺凌”?
從社會建構論視角看“校園欺凌”
法律規制校園欺凌的若干思考
社交媒體背景下中學生校園欺凌探析
應立法解決“校園欺凌”難題
國務院教育督導委員會:專項治理“校園欺凌”
對中小學校園欺凌現象的分析與思考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