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論交往性思想政治教育實施的前提

2019-10-21 22:49劉鋒
新生代·上半月 2019年8期
關鍵詞:思維方式柔性管理

【摘要】::交往性思想政治教育理念雖然是根據時代要求提出的,具有一定的理論和現實依據,但追根問底,這一理念畢竟只是停留在價值層面的、具有應然性特征的理論假設,從一種新的教育理念演變成現實的教育事實,交往性思想政治教育還面臨著一條漫長而艱難的道路,思想政治教育思維方式的轉變,思想政治教育管理模式的調整及思想政治教育主體間關系的改善是保證交往性思想政治教育順利實施不可或缺的前提。

【關鍵詞】:交往性思想政治教育 思維方式 柔性管理

人與人之間的交往構成了社會存在和發展的基礎,隨著現代教育理念的發展,交往在教育活動中凸顯了其愈加重要的角色定位,尤其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交往性理論的融入促進了思想政治教育實踐的發展和教育職能的完善。論文以社會實際出發,以交往性教育理論為基礎,通過強化交往性思想政治教育理念凸顯其服務于個人發展。服務于教育目標的效能所在。

一、思想政治教育思維方式的轉變

美國教育學家克羅韋爾說“教育面臨的最大挑戰,不是技術、不是資源、不是責任感,而是……去發現新的思維方式”【1】(P330)。把思想政治教育從對象性行為轉變為交往性行為,實現思想政治教育的范式革命,不是僅僅在教育實踐中增加一些交往活動,而首先在于思想政治教育思維方式的變革。

1.從對象性思維到關系思維。所謂“對象性思維”,指的是近代認識論統馭下的思維方式,“關系思維”指的是交往理論統馭下的思維方式。對象性思維是一種簡單機械的、主客二元對立的思維方式,是一種物化思維,其最根本特征是對象化,用這種思維看世界,世界就是一個可以由人加以主宰、控制、征服、利用、占有、算計的對象,人與世界的關系由“在世界之中”變為了“在世界之外”,用這種思維來看他人,他人就成了我可以改造、利用的客體。從現實情況來看,我們目前的思想政治教育學相當程度上仍然被構筑于認識論的基礎之上,人們總是習慣以對象化的眼光和對象化的方式來對待和解決思想政治教育中存在的問題,對象化認識仿佛放之四海而皆準。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這種“對象化”現象,無疑是造成思想政治教育喪失教育性以及普遍低效甚至無能的重要原因。關系思維是一種“主體間性”思維。人學思維,是一種以“人”的方式來理解人的思維范疇,其最根本特征是非對象化,它強調生存主體間以及生存主體與周圍事物基于人的長久的和歷史性的生存而建立起來的積極的對話關系。以這種思維來看人時,人就不是一個個“孤獨”的單子,而是渴望與他人真誠交往的關系性存在物。在這種思維下,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多極主體都不再是一個個獨立、封閉的個體,他們在開放而又寬松的情境中進行著對話、溝通和交往,彼此發生著各種各樣的關系。

2.從封閉思維到開放思維。所謂開放思維,是指堅持并發展與外界進行廣泛的、立體的、多層次的,縱向與橫向的非線性交換與交流,從而擴展思維的空間范圍和時間跨度,使思維能及時觸及外界變化發展著的事物,達到對客觀事物的正確認識,封閉思維則與開放思維相反,是指在認定的線性循環中思考問題,思維的立足點是面向自身,面向眼前,面向內部,習慣自我約束,在信息上閉塞,認識上排他,抱殘守缺,固步自封。過去,我們重于在思想政治教育內部尋找解決辦法,導致思想政治教育在飛速發展的社會現實面前顯得被動,對受教育者急劇的思想變化只能采取跟蹤解決的辦法,而不能通過對相關學科的開放性的研究來實現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動性和靈活性。以開放性的思維方式來把握思想政治教育,要求把思想政治教育發展置于一個開放性的視域來考察。特別是進入全球化時代,隨著國際交往日益加強,思想政治教育也要面向國際發展,要確立世界意識,站在全人類的角度考慮問題;要增強國際化意識,借鑒與吸收西方發達資本主義國家一切先進文明成果;要防止和抵制國際化進程中的某些負面消極影響。這就要求我們要突破傳統思想政治教育的封閉思維,將思想政治教育的發展之路放在一種宏大的全球視野中思考,這既是思想政治教育國際化發展的要求,也是交往性思想政治教育觀的應有之義。

二、思想政治教育管理模式的調整

交往性思想政治教育實施寓含交往性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在一定意義上,交往性思想政治教育實施的過程也就是交往性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的過程。其中,思想政治教育管理模式的選擇和調控對交往性思想政治教育實施影響很大。思想政治教育管理模式主要分為兩種:剛性管理和柔性管理?!八^剛性管理,是指以物為本的管理,管理者依靠嚴密的組織結構。嚴明的規章制度和賞罰分明的激勵來進行以生產為導向的管理?!薄?】而“柔性管理是在研究人的心理和行為規律的基礎上,以尊重人的人格獨立與個人尊嚴為前提,以提高人的向心力。凝聚力與歸屬感為出發點所實行的以人為中心的分權化的管理?!薄?】,如果仍沿用舊的規章制度不僅會有“削足適履”之感,而且思想政治教育管理也會因此變得僵化和落后,管理也將失去其本意。因此,要實現從對象性思想政治教育到交往性思想政治教育的轉變,思想政治教育管理模式應發生重大調整,要從剛性管理為主應逐漸轉化為以人為本的柔性管理為主。

柔性的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將具備以下幾個特征:其一,人本性。從本質上說,柔性管理是一種體現了以人為本管理理念的現代管理思想和管理模式。這一思想和模式的基本精神是:人是管理活動的主體,是管理的核心與動力,必須發揮組織成員的積極性與參與精神,構建和諧的管理生態環境,提倡發展人、提高人、尊重人、理解人、溫暖人、體貼人、柔性的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突破“以管理者和管理制度為中心”的傳統管理模式,摒棄傳統“保姆式”“警察式”的管理方法,真正做到把教育管理和受教育者的幸福、自由尊嚴。價值目標聯系在一起,切實貫徹以人為本的管理理念。其二,情感性。人的行為并非完全按“理性”的方式活動,各種心理的、社會的需要往往成為行為的決定因素。情感正是人的需要是否滿足的一種心理體驗。因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做人的工作,人既有理性,也有情感,情感決定了思考的方向。柔性管理正是通過發揮情感的凝聚功能,關心、愛護、尊重受教育者,使他們從一個被動的接受者轉變為主動的選擇者,從而實現思想政治教育目標。

三、思想政治教育主體間交往關系的改善

實踐表明,思想政治教育主體之間良性的交往關系,是以相互平等、相互理解、相互欣賞、相互關愛為其主要特征的。

首先,相互平等。思想政治教育主體間的事實平等能否實現,是制約主體交往關系正常與否的關鍵。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教育者和受教育者走向平等,需要他們的共同努力。一方面,對于教育者來說,社會賦予其較高的地位,以及其在知識上、閱歷上的優勢,使得教育者可能具有某種優越感,但在思想政治教育中,這種優越感不但不能強化,反而應該淡化,只有這樣,教育者才有可能與受教育者趨向平等。其次,相互理解。理解是人對人性的理解,在思想政治教育主體交往中有重要的意義,因為人對人的理解過程是人對人的全面,完整的本質的把握過程,理解的過程既不止于認知的過程,也不止于情感的過程,它所投入的是全部人格因素,它是對你、我、他作為人之相遇、相知、相通、理解反映在思想政治教育主體交往中,表現為教育者之間和受教育者之間的理解,以及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間相互的理解。不過因為相似的背景與閱歷,使得前者之間的理解相對容易,也不需要做太多的換位思考。而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間相互的理解,則成為思想政治教育主體交往的重要內容。第三,相互欣賞。欣賞是指人們對客觀事物逐漸發現、積極領悟的過程。欣賞不完全等同于理解,比較而言,理解更側重理性與克制,而欣賞則更強調寬容的精神。人與人之間不僅要學會自我欣賞,更重要的是海納百川,善于欣賞他人,從而縮短彼此間的心理距離,營造出和諧、融洽的人際關系。

【參考文獻】:

【1】S·克羅韋爾.思維的新方式:未來的挑戰[J].瞿葆奎主編.施良方等選編.教育學文集·國際教育展望[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

【2】周邦,黃志群.柔性管理:新經濟時代的新人力資源管理[J].經濟師,2001,(4)

【3】陳明.激勵機制在高校管理中的有效運用[J].黑龍江高教研究,2004,(12)

作者簡介:劉鋒(1993)男,碩士,華北水利水電大學,450045,思想政治教育專業

猜你喜歡
思維方式柔性管理
隱喻中窺見的中西方文化
多維教學法在語文教學中的應用
淺析信息終端(手機)對學生思維的影響
柔性管理及其在圖書館管理中的核心應用
淺析柔性管理在企業經濟管理中的應用
淺談高校圖書館的柔性管理及其應用
試論柔性管理在事業單位經濟管理中的重要作用
互聯網環境下學生自主學習的過程管理策略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