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議教育信息化下學習方式轉變及其培養途徑

2019-10-21 10:47李萬斌
當代家庭教育 2019年21期
關鍵詞:學習方式轉變培養途徑

李萬斌

摘? 要:教育信息化下學習方式是傳統學習方式的一種繼承、延續與創新,原有的學習方式在信息技術條件下都是可擴展的、可選擇的,不受時間空間限制的學習,是學習方式的重要變革,是未來學習的主要發展方向,對終身學習有著深遠的意義。我們應在了解教育信息化,學習方式基本觀點下,把握原有的學習方式在教育信息化下學習方式轉變主要內容及大致方向,并積極創新學習方式的培養途徑,達成學習目標,實現學習高效優效。

關鍵詞:教育信息化;學習方式;轉變;培養途徑

【中圖分類號】G 6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8877(2019)21-0040-01

教育信息化下學習方式主要是根據學習的內容和需要,適時適度地自主使用信息技術,進行多樣化的有意義學習,使學習者的學習從“以知識學習”為導向,向“應用學習、能力學習”為主轉換,培養具有創新精神和終身學習能力的人才。因此,教師應重視信息技術的運用,優化課堂教學,轉變教學與學習方式”的要求。

1.教育信息化的基本認識

(1)教育信息化概念

中國在20世紀90年代末開始加入了信息化建設的大軍。隨著網絡技術的普及,整個社會的發展與信息技術的關系越來越緊密,人們開始密切關注信息技術對社會發展的影響作用。聯系到教育領域的一系列改革和發展,“教育信息化”的提法開始出現。何克抗在解讀了“信息化”的基礎上,對“教育信息化”也給出了較為確切的定義:“信息與信息技術在教育、教學領域和教育、教學部門的普遍應用與推廣”。

(2)教育信息化技術

教育信息化技術主要是指以計算機處理技術為基礎的多媒體信息技術、網絡技術、移動智能通信技術、互聯網技術、物聯網技術、虛擬技術、仿真技術等信息技術在教育領域的綜合應用的總稱。各種信息化技術的發展有效促進教育教學技術的發展,為教育工作者改革、創新創造條件,提高了教育教學質量。

2.學習方式的概念與類型

(1)學習方式的概念

學習方式的實質是學習者經常使用或喜歡使用的學習策略,反映了學習者不同的學習傾向及對不同的教學方式的偏愛;穩定性和獨特性是學習方式的本質屬性。學習方式基本涵蓋“學生在完成學習任務過程中所表現出來的基本的行為和認知的取向”,即學習方式是指學習者在學習過程中所運用的作用于學習內容、學習活動的類型和方式,其中包括學習策略、學習傾向和學習行為等多方面。

(2)學習方式的類型

第一,根據愿望來源,有被動學習與主動學習。被動學習是指學習者沒有學習的需要與愿望,并不是發自內心的學習,而是迫于家長、教師、學校、社會或其他外界壓力處于被動的學習狀態。學習者的內心感受是“不想學,還得學”,把學習看成一種負擔,一件不想做的事情。主動學習是指學習者在學習過程中,充滿學習的激情、愿望與需要,主動、持久、積極的學習動力維持學習全過程的一種狀態,在主動學習中,學習者的內心感受是“要學并愿意學”,認為學習是一件快樂,有意義的事情。學習者在學習過程中表現為積極、自覺和獨立。

第二,根據感知層次,有接受學習與探究學習。接受學習是學生通過教師在課堂上對知識的傳授,直接掌握現成知識的一種學習方式。在接受學習過程中,學生不需要對知識進行獨立的發現,只需接受與掌握。探究學習是學生通過各種各樣探究性活動,從問題或者任務出發,以獲得知識與技能,應用能力以獲得情感體驗為目的的學習方式。

3.學習方式轉變的培養方式與途徑

教育信息化下學習方式的培養方式和途徑主要有以下三種,即自主學習、合作學習、個性化學習。

(1)自主學習

教師應指導學生充分了解自身的客觀條件并進行綜合評估。比如通過成績測試了解自己目前的水平;通過心理和智力測試了解自己的智力水平、學習風格、個性特征、情感特征等。教師應指導學生善于拓寬信息渠道、掌握獲取信息的技能,以便在選擇學習內容、學習材料等方面具備更高的自由度。教師應指導學生與教師或同學基于信息化平臺共同探討學習方法、交流學習體會、交流學習材料,并在必要的情況下相互幫助。

(2)合作學習

一是面對面的合作,包括同桌合作、小組合作、自主協商合作等。二是利用網絡和平臺,使用短消息等功能,自主選擇老師、同學進行合作學習。合作學習包含“明確學習目標;認可既定目標;恰當選擇內容;提前進行指導;控制小組差異;同等成功機會;積極相互幫助;完成個人職責;表揚學習成果;總結學習結果”等基本要點。

(3)個性化學習

指針對學生個性特點采取恰當的方法、內容、起點、評價方式,更好地培養人的獨立性、反思性、主動性與創造性。主要包括“構建教師個性化教學模式;提髙學生個性化學習能力;優化學校學習信息化環境;開展在線協作學習;學習任務多元化體現差異性;完善評價體系強化差異性評價”等方面。教育信息化下學習的側重點應是突出個性評價,形成重過程性、重綜合性、重差異性、重特色性、重真實性的個性化學習的評價體系。體現出教學評三者的一致性。

總而言之,教育信息化下學習方式是傳統學習方式的一種繼承、延續與創新,原有的學習方式在信息技術條件下都是可擴展的、可選擇的,不受時間空間限制的學習,是學習方式的重要變革,是未來學習的主要發展方向,對終身學習有著深遠的意義。我們應在了解教育信息化,學習方式基本觀點下,把握原有的學習方式在教育信息化下學習方式轉變主要內容及大致方向,并積極創新學習方式的培養途徑,達成學習目標,實現學習高效優效。

參考文獻

[1]孫亞玲等.課堂教學的變革和創新[M].廣東:廣東教育出版社,2006

[2]陳茂林.教育信息化背景下的課堂教學變革研究[D].江蘇師范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7

猜你喜歡
學習方式轉變培養途徑
關于新課改下的高中政治教學的思考
高等數學教學培養學生應用能力的探討
淺議小學數學教學中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
中學生數學學習方式創新研究
數據庫課程微課設計及應用
淺析我國對外貿易的轉變及對策
高中物理教學中學生解題能力的培養
適應生態文明建設要求的增長方式和消費模式研究
試論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研究
關于會計職能轉變若干問題探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