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初中《道德與法治》教材解讀的四個維度

2020-01-05 05:39劉石成葉靜茹
教學月刊中學版·政治教學 2020年12期
關鍵詞:教材解讀道德與法治

劉石成 葉靜茹

摘? ? 要:系統性的教材解讀是強化教材育人功能的發力點,也是落實立德樹人任務的關鍵點。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師應從多維度、全方位地解讀教材,即站位有“高度”、思維有“深度”、落腳有“精度”和理論有“厚度”,分別從政策文件、編者視域、學情分析和專業書籍四個維度入手,將《道德與法治》教材讀通讀透、用好用對。

關鍵詞:道德與法治;教材解讀;文本研讀

2020年1月,國家教材委員會印發《全國大中小學教材建設規劃(2019—2022年)》(以下簡稱《規劃》),這是新中國成立以來國家首次出臺有關教材建設的規劃?!兑巹潯访枥L了新時代大中小學教材建設的藍圖,明確指出基礎教育教材建設的重點任務是進一步強化教材的育人功能,為學生打好中國底色,厚植紅色基因。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師作為國家統編教材的執教者,吃透教材是落實育人功能的關鍵。在新課程全面實施的背景下,一線教師應以教材研讀為著力點,推動教材體系向教學體系轉化,方能切實發揮教材引導學生健康成長的功能,打牢學生的思想道德基礎。然而,目前部分教師在教材解讀上仍存在一些問題,影響了教學質量和效果,主要問題表現如下:第一,宏觀把握不到位。部分教師忽視教材與國家政策文件的有機聯系以及教材的時代使命和價值追求。第二,拘泥于文本宣讀。不能創造性地解構、重組和整合教材內容,在教學中難脫照本宣科的窠臼。第三,邏輯結構不明晰。僅僅著眼于具體、零散的知識點,而對教材的體系結構和知識之間的邏輯關系理解不透徹,導致教學的“碎片化”。第四,聯系學情不精準。部分教師“胸中有書”卻“目中無人”,解讀教材因脫離具體的學情而缺乏針對性。第五,思想理論高度不夠。教學政治性太強而學理性不足,難以用縝密的學理邏輯說服學生?;谏鲜鰡栴}剖析,筆者認為教材解讀是一項系統工程,應從不同的“維度”出發,方能對教材的核心要義一探究竟。

一、站位有高度:以政策文件溯教材淵源

政策文件不僅包括黨和國家出臺的重大方針政策、法律法規,還包括召開重大會議頒布的報告文件、國家領導人的重要講話以及國家在政治、經濟、文化、生態文明與社會建設等各領域做出的重大戰略部署。一方面,教材作為國家事權,必須體現國家意志,而政策文件不僅是教材編寫最根本、最直接的淵源和依據,也是統率《道德與法治》教材的思想靈魂?!兜赖屡c法治》教材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以《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綱》《中小學法治教育專冊教材編寫建議》為依據。另一方面,道德與法治課作為初中生的法律國情教育課,具有很強的時政性,政策文件不僅是教材內容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對教材內容的及時更新和補充。十九大報告關于新時代改革發展的新思想不僅是教材著力講述的對象,也是教材內容的重要組成部分和有力的現實支撐。

政策文件是解讀教材的第一個維度,教師需從政策文件的站位高度來追溯教材的思想淵源。第一,借助政策文件明晰教材內容的時代背景和深層內涵。統編《道德與法治》教材的內容體系和話語表述都鮮明地體現了國家意志,一部分教材語言甚至直接來源于政策文件或國家領導人的重要講話。作為初中思政課教師,應保持高度的政治敏銳性,養成讀文件、看報告的習慣,追溯教材語言的文件出處,明確其提出的時代背景,理解其背后的深層內涵。如《道德與法治》九年級上冊第二課“創新驅動發展”的諸多表述皆出自《國家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綱要》,《綱要》系統性地闡述了創新發展戰略提出的時代背景、階段目標和戰略任務部署等,為教師理解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提供了權威的解讀。第二,利用政策文件的最新論述,及時更新或補充教材內容。由于教材編寫、修訂和審核程序復雜且嚴苛,教材更新換代的速度往往趕不上時代變遷和政策更迭的步伐。如今年“兩會”,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表決通過《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同時原有的單行法和民法總則將被廢止,這是新時代我國法治建設的重大成果。但八上教材第五課“做守法的公民”關于民事違法行為的內容及教材設置的情境沒有及時更新,因此教師有必要將《民法典》的最新規定融入教材,增強教材的時效性。第三,吸納教育文件先進的教育理念和教學方法,轉變讀教材、用教材的方式。黨和國家為推動思政課改革創新頒布了一系列文件指導,如《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綱》對初中生系統化、科學化開展法治教育提供指導,《中小學德育工作指南》為開展學段銜接、整體一貫的德育工作提出指導意見……教師應將政策文件的最新精神理念融入教材解讀、使用的各個環節,貫徹立德樹人的責任使命。

二、思維有深度:以編者視域理教材邏輯

編者是統編《道德與法治》教材的“執筆者”,具體指教材的總主編、各冊主編及相關編寫人員。教師從編者視角審視教材,即借助編者或專家撰寫的教材編寫說明、整體解讀和使用建議的相關文章研讀教材,這些文章是一線教師與教材編者直接對話的窗口。編者視域是引領教師讀通讀透、用好用對教材的助推器,有助于促進教師與編者之間實現“心意相通”。一方面,通過編者視域解讀教材,幫助教師理順教材內容展開和敘述的邏輯思路,進而依據知識發生、發展的邏輯線索創設問題情境和教學活動,從而確定“教”與“學”的路徑,實現對教材的“教學化”超越。另一方面,與編者和專家對話,明晰教材編寫的價值追求和結構體系,可以幫助教師從整體上把握和理解教材內容結構,為后續整合、重構教材相關內容探尋路徑。

編者視域是解讀教材的第二個維度,教師需從編者視域梳理教材的邏輯結構。第一,讀懂教材的內容邏輯,明確教材“講什么”。一般來說,教材內容之間存在著總分、因果、并列和遞進等邏輯關系。從宏觀邏輯上看,八下教材以憲法教育為核心,第一單元總述憲法的作用,是整冊教材的邏輯起點,第二、第三單元分別從公民和國家的角度敘述憲法的作用,與第一單元遙相呼應,三個單元之間呈現“一拖二”的總分關系,第四單元則是整冊教材的邏輯升華,與前三單元是遞進的邏輯關系。又如九上教材的編寫以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主軸設置單元主題,四個單元間呈現并列的邏輯關系。當然也可用同樣的方式從微觀上分析課與課之間、正文的各個段落之間的邏輯,理順整套教材的邏輯關系。第二,讀懂教材的呈現邏輯,明確教材“怎么講”。整套教材在呈現方式上,一是經驗導入,以學生生活經驗為切入點設置情境或活動導入;二是聚焦主題,正文部分深入淺出地陳述觀點;三是揭示矛盾、深入分析,設置“探究與分享”引導學生在探究中生成知識;四是行為引導,在價值澄清的基礎上實現知行轉化;最后以“拓展空間”結束,使教學能夠從課堂延伸到學生更廣闊的生活領域,體現了“基于生活—反思生活—回歸生活”的認知建構路徑。第三,讀懂教材欄目的功能邏輯,明確教材“如何用”。根據教材欄目的功能,可劃分為主要欄目,如運用你的經驗、探究與分享、拓展空間,其余的則為輔助欄目。其中“探究與分享”是教材的主活動板塊,其功能在于讓學生能夠在較復雜的情境中探究問題,生成結論,而“拓展空間”主要考查學生學以致用的能力。當然在教學實踐中,教師可根據教與學的實際,通過“沿用、拓展、改編、整合、創造”等方式,靈活多樣地運用和開發教材相關欄目。

三、落腳有精度:以學情分析展教材活力

學情分析是指教師對影響學生學習各因素的診斷、評估與分析。如果說政策文件是教材解讀的文本依據,那么,學情分析則是教材解讀的現實依據。教材面向的主體受眾是廣大學生,教師只有精準分析學情,教材解讀才能精準落地。一方面,精準分析學情有助于教師確定用教材教學的起點,實現“以學定教”,提高教學的針對性。國家統編教材面向的是起點不一的學生群體,如何使全國通用的教材適用于差異化的學生個體,實現教材的統一性向教學的針對性轉化,是教師解讀教材必須化解的矛盾。另一方面,精準分析學情有助于教師了解教材內容與學生的生活經驗、學習興趣和需求之間的契合點,實現“順學而教”,提升學生的獲得感。教師應將教材內容與初中生生活中喜聞樂見的事物緊密聯系,避免道德與法治課淪為枯燥的政策宣講和意識形態灌輸,以此彰顯教材的活力和生命力。

學情分析是解讀教材的第三個維度,教師需以精準的學情分析展現教材的活力。第一,精準分析學生的身心發展和個性特點,了解學生的生活經驗、知識儲備和認知能力,以此為依據界定教材內容的重點和難點、制訂符合學生實際情況的個性化教學目標。如結合九上教材第三課第二框“參與民主生活”的內容進行學情分析。從生活經驗來看,初中生缺少參與民主生活的直接經驗;從知識儲備看,學生在八下已經學習過保障人民當家作主的經濟、政治制度,但對公民參與民主生活的渠道了解不多。據此,通過找準學生的知識基礎與教材的內容目標之間的差距,將教學落在最近發展區內,才能在課堂上避免教材和教學兩張皮的尷尬境遇,取得更好的教學效果。第二,站在初中生的視角審視和使用教材,分析他們的學習興趣、學習需求和學習動機,找準教材內容與學生興趣需求之間的契合點。如九上教材第三課第一框“生活在新興民主的國家”,學生可能對我國的社會主義民主與西方國家的民主模式有什么區別的問題很感興趣,但教材并沒有談及這個問題。因此,教師可從學生的興趣需求入手,直面學生生活中的疑點難點和認知沖突,找準教學的最佳切入點,通過問題思辨,將我國社會主義民主與西方的民主模式進行對比,彰顯社會主義民主的優越性,在這個過程中幫助學生澄清觀念、拓寬視野、深化認識。第三,根據學生的認知和心理特點,突破教材的編排邏輯,重構和整合教材,靈活變通運用教材。適當地調整和重組是為了協調教材的學科邏輯與學生的心理邏輯不一致的矛盾。如八下教材第八課“維護公平正義”,教師可突破框和目之間的邊界,在授課時將“認識公平”與“堅守公平”、“正義的力量”與“守護正義”組合在一起,使公平和正義各成一條完整的邏輯主線。知識重組后, 打通了教材脈絡,解決了教材相關知識分割、零散的弊端,幫助學生建構更加完整系統的知識體系。

四、理論有厚度:以專業書籍析教材學理

專業書籍是指與初中《道德與法治》教材相關的大學專業課教材和原著。初中道德與法治是一門統整道德、心理、法律、國情的綜合性課程,其教材內容涵蓋心理學、倫理學、法學和政治學等多門學科,具有豐富的學理內涵。由于初中教材篇幅的限制和基于學生接受程度的考慮,正文對學科基本觀點的呈現具有高度凝練性和概括性,而大學教材和相關原著則具備更強的專業性與系統性,對理論知識的闡述更具廣度和深度,是一線教師研讀《道德與法治》教材的重要參考書。再者,學生對道德與法治課的信服來自于教學內容嚴密的邏輯性,教師通過專業書籍深刻理解教材背后所依托的嚴密學科邏輯演繹體系,進一步豐富和延展教學內容,便能以透徹的學理分析回應學生,實現道德與法治課堂政治性和學理性的有機統一。

專業書籍是解讀教材的第四個維度,教師應以專業書籍為思想武器探析《道德與法治》教材的學理內涵,挖掘教材精練語言背后的理論支撐。第一,讀通悟透,科學性地解讀教材文本,把課講“對”。教材中出現的專業術語,教師應翻閱大學相關專業教材深入理解透徹其內涵,遵循科學、嚴謹的原則。如果教師對教材中涉及的專業概念和理論淺嘗輒止、不求甚解,導致的直接后果就是學生聽課猶如霧里看花,對教材也停留在一知半解的狀態。據統計,初中《道德與法治》教材涉及50多部法律法規、6部條例和司法解釋,八下教材作為法治教育專冊,涉及諸多法律術語,教師可借助《法學概論》《憲法學》等教材悟透相關專業術語。第二,尋根溯源,系統性地解讀教材文本,把課講“實”。初中教材以結論性觀點居多,而缺少具體、翔實的學理闡釋,即只講“是什么”,卻不講或少講“為什么”。作為教師,必須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應借助相關原著把握教材知識的來龍去脈,做到知根知底。如教師可借助馬克思《關于費爾巴哈的提綱》《德意志意識形態》等原著深入理解和闡釋八上教材第一課“我與社會”,在講課中做到持之有據。第三,拓展延伸,超越性地解讀教材文本,把課講“深”。葉圣陶先生曾說過,“教材無非是個例子”。由此,教師不應僅僅是教材忠實的執行者,還應成為教材能動的創作者。在對教材有了比較準確的理解基礎上,可從縱深處挖掘教材內容,根據本班實際情況,適當增加和補充教材內容。這樣,教材的解析既有深入解析,又有適度延伸,在立足教材的基礎上實現超越教材,形成意蘊豐富的教學內容體系??偠灾?,教師應通過讀原著、學原文、悟原理筑牢專業理論之基,不斷推動教學常新常學,往深里走,往實里走。

綜上所述,教材是教學的主要依據,教師應綜合運用“四維度”解讀教材——依托政策文件追溯教材淵源,透過編者視域理順教材邏輯,通過學情分析展現教材活力,借助專業書籍探析教材學理,打好教材解讀的“組合拳”。通過系統地研讀,將靜態的教材文本轉化為動態的教學活動,促進學生的道德養成、價值培育與生命成長,引導學生扣好人生的第一??圩?,實現《道德與法治》教材立德樹人的終極價值追求。

猜你喜歡
教材解讀道德與法治
在第二屆小學青年教師語文教學觀摩活動閉幕式上的講話
讀懂教材,提高常態課教學效率
人教版《道德與法治》一年級上冊教材研讀思考
蘇教·中圖版《道德與法治》教材使用策略探微
蘇教·中圖版《道德與法治》小學低年級教材解讀
蘇教版教材“解決問題的策略”新授課解讀
教學反思的四個著眼點
中小學推出《道德與法治》課程
單元教學模式下,如何進行教材的解讀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