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議發揮生態課堂作用以煥發小學數學課堂活力

2020-01-11 01:11陳振明
中國校外教育(中旬) 2020年12期
關鍵詞:生態課堂解決方法小學數學

陳振明

【摘要】發揮小學數學生態課堂的作用,有助于增強小學生的獨立學習的能力和素質,同時為小學生提供獨立思考的空間,讓小學生在自由的氛圍中感受學習的趣味性,有利于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激發學生的學習潛能。把握學生才是課堂的主體同樣也是課堂教學中至關重要的部分,發揮生態課堂的作用更有助于小學生的多元化發展。因此,對生態課堂進行了以下研究。

【關鍵詞】小學數學 生態課堂 解決方法

一、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現狀

1.團隊協作能力不足

高效科學的教學方式能激發小學生對學習的熱愛,在身心愉悅的同時,提升自身的學習能力。但是,現在的情況是,小組合作流于形式,一幫一互收效甚微,甚至沒有切實地落到實處,不僅如此,在一系列的課外實踐中,呈現出五花八門的情況。例如,消極應對,合作變成吵架現場等,這樣即使課堂氣氛較為自由,但是沒有足夠的含金量,這樣會嚴重削弱小學數學的教學效果,長此以往,勢必會對學生的身心造成影響,甚至會造成學生的消極情緒和對數學的觸情緒。

2.缺少對學生在課堂主體地位的重視

根據新課改的內容,學生才是課堂的主體,但是目前的教學對于學生的價值重視程度不夠,尤其是在課題的設計上,存在設計單一,學習模式固化等問題,學生只能在沒有活力的氛圍中學習,這嚴重影響力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3.教學技術與深度沒有平衡

隨著現在科技的發展,現代科技走進了小學課堂,尤其是多媒體的應用某種程度有利于小學課堂的良性發展,然而部分教師過度依賴多媒體,而忽視了對于教學內容的設計,由此學生難以對學習產生興趣,學習效果也不理想,這對學生的發展來說是不利的。

例如,在教學中,PPT并不是一個教師的能力體現,臺下的學生才是最后教學成果。PPT的安排固然重要,但是,本質目的是為了讓學生更加直觀,立體,全面的了解和學習這個知識點的,只有精煉的教學內容和生動有趣的生態課堂有機統一,才能促進學生在熱愛數學課堂的同時,增長數學知識和學習能力。

二、對于小學數學生態課堂解決方法的具體分析

1.樹立正確的生態課堂教學思想,精簡教學模式

小學數學這門學科要求學生有很強的計算能力,邏輯能力和思考能力,因此,在數學教學中,要樹立正確的教學思想,不能唯分數論,長此以往學生的興趣就會下降。由此可見,構建生態課堂需要樹立正確的生態課堂的教學思想,以培養學生能力和素質為前提,精簡教學模式,激發學生從“要我學”到“我要學”的轉變。

例如,課本中有一節“有余數的除法”,教師需要有正確的教學思想,讓學生切身體會到平均分,從而抽象出有余數的除法,更加直觀地感受和理解有余數的除法的意義,這樣的教學思想將會更有效果。教師首先提出問題:假設有17個個核桃,每3個核桃一份,可以分成多少份?學生通過實踐理解17÷3的含義。在此過程中,學生實踐操作,親身參與到分核桃的過程中,并且記錄結果。但是因為剩下的2個核桃不夠分,所以17個核桃,每三個為一份,剩余2個。此時,教師就可以適時的講解余數除法的意義:在平均分的過程中心里,分到最后,剩余的不夠再為一份時,現在,就用有余數的除法來表示。明確了教學思想,并結合思想精簡教學模式,就會提高教學質量,進而促進生態課堂教學的有序發展。

2.著重發展趣味教學

相對而言,數學在所有的學科中最為費神、枯燥的一門,而數學本身的內容遠遠沒有語文課本中的內容有吸引力,當然,數學也有其自身的獨特魅力,但是這取決于教師的教學能力能否調動學生對于學習的興趣。而生動的課堂不僅需要教師生動幽默的語言,而且還要飽滿的情感。再者,對于學生的發言,教師應當予以重視,不僅要贊揚其積極性,鼓勵其發言,也要注意精準點評,達到教學相長的目的。除此之外,教師還應該在教學的過程中,激發學生對學習的熱愛,讓學生愛上學習,勇敢地表達自己的觀點,為學生提供表達觀點自由的環境,同時也是促進他們去思考的最佳選擇。

當然,教師可以精心設計課后例題,例題的每一部分都結合學生的興趣和老師的要求,在達到有效復習的同時,讓學生在例題中真正感受到數學的魅力,從而獲得學習數學的強大動力。此外,教師在這時候更應該發揮學生引路人的重要作用,引導學生將熱情與數學有機結合,將課堂與現實緊密相連,通過不斷的學習,解決生活中的數學問題,從而真正實現學有所用。

3.發揚學生個性,發揮生態課堂作用

針對小學生自我表達的欲望和對新鮮事物的好奇,在發揮生態課堂的作用的過程中,學生的個性應當受到教師的重視,從學生的角度出發,充分考慮學生的個性特點,激發他們自主學習的欲望。

例如,在學習“垂直與平行”的時候,老師展示幾張圖片給同學們,讓同學們舉手發言,指出那些圖形是垂直的,哪些是平行的,并與大家一起討論這些特點,甚至可以來一場辯論賽,讓同學們在辯論中感知垂直與平行的概念和性質,事實證明,經過具體的實踐活動之后,學生的學習效果是很高的,而且又加深了學生對于垂直與平行理解,除此之外,還可以有效的發揚學生的個性,激發其對學習的熱情。

三、將小學數學生態課堂融入教學的具體措施

1.使課堂更加貼近生活

課堂內容不僅可以在室內進行,也可以在戶外進行。生活中處處都是數學,如在學習“速度與路程”的時候,學生可以實地測量路程和時間,進行速度計算,切身體會速度與路程的關系,了解“路程=速度×時間”這個運算公式的深層含義,并熟練運用。這是傳統課堂是沒有的知識,在實踐中應用,在實踐中了解,學生不僅可以體會生活中的數學,增進師生關系,而且推進了生態課堂融入校園的進程,為課堂教學帶來生機與活力,讓學生在生活中自然而然地領會數學的奧妙,帶動周圍同學的積極性,使數學不再是單調的,乏味的。

2.出題背景符合學生需求

小學數學課本中的小明已經成了課本的???,若是將其改為光頭強,勢必會吸引學生眼球,激發學生的興趣。雖然這看上去有些反傳統,反套路,但出題背景為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增加學生對數學的熱愛無可厚非,關鍵是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與學習能力,學生如果在審題的過程中充滿期望的心情,那么注意力會顯而易見的高度集中,解題速度和準確率勢必會上升一個臺階,這便是生態課堂的優勢所在。

3.合理的獎懲制度

設計一套合理的獎懲制度是激發學生學習熱情的現實關鍵。例如,對于學生,零食無疑是一個大殺器,從這個點入手,學生的熱情自然是成倍增長,教學效果也是有良性發展,雖然會有一定的局限性,且必須建立在合理的基礎上,但合情合理才能讓雙刃劍變成教師手里的法寶。

在獎勵方面當然不是唯成績論,而是在這個生態課堂中回答問題最多,準確率最高的學生。與之相反,在懲罰方面,可以讓他扮演數學動畫中反面角色。當然,這一切安排的根本目的是為了在獎懲的同時無論是誰,都在此過程中體會到數學的魅力,感受到生態課堂的活力,真正地愛上數學。

四、結語

在發揮小學數學生態課堂的重要作用的過程中,教師需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樹立正確的教學思想,發揚學生的個性,尊重學生的個性化發展,讓學生愛上學習,使學生從要我學到我要學的轉變,提高學生對于課堂的認同感,滿足學生對于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多樣化良性發展。

參考文獻:

[1]劉露.高職英語線上生態課堂教學模式研究與構建[J].科技風,2020,(28) :78.

[2]湯明清,劉玉峰.立德樹人背景下中職生態課堂構建研究[J].職教通訊,2020,(09) :123.

[3]禹寶玉.小學數學生態課堂“對話式教學”的實踐與思考[J].科技資訊,2020,(13) :184+186.

猜你喜歡
生態課堂解決方法小學數學
這里的課堂揚起低碳、生態的風帆
小學數學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及其解決方法
教育生態學視閾下的《基礎日語》課堂教學
農村移動網絡覆蓋探討
針對回轉式空氣預熱器漏風問題解決方案的研究
互聯網環境下學生自主學習的過程管理策略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