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工智能生成物的作品認定

2020-02-25 02:54陳曉亞
福建質量管理 2020年20期
關鍵詞:小冰獨創性著作權法

陳曉亞

(上海海事大學法學院 上海 201306)

人工智能技術迅速發展,在文化、教育、醫學等諸多領域得以廣泛應用,并對現有的法律制度提出了挑戰,具體到著作權法領域,人工智能生成物是否屬于作品,引起了學界的廣泛討論。根據《著作權法實施條例》第2條的規定,是否構成作品應當從四個方面理解:屬于文學、藝術和科學領域;能以有形形式復制;有獨創性;智力成果。人工智能生成物是否滿足上述條件?首先,人工智能生成物的類型可以是文學作品、藝術作品、視聽作品、計算機軟件作品等等,歸屬于文學、藝術和科學領域皆有可能。其次,人工智能生成的直接內容本就是數據信息,在數字化網絡化時代,可復制性毋庸置疑。而對于人工智能生成物的獨創性和智力成果屬性則存在著不同的見解,其中獨創性又是爭議的焦點。因此,要對人工智能生成物的智力成果屬性和獨創性進行闡明。本文對人工智能生成物的智力成果屬性和獨創性作出分析,論證人工智能生成物屬于作品,應當予以著作權法保護。

一、人工智能生成物的智力成果屬性認定

判斷人工智能生成物是否是作品,首先要明確其是否屬于智力成果。智力成果,顧名思義是腦力創造活動的結果。我國著作權法意義上的智力成果,必須來源于人。[1]而人工智能是人工制造的產物,所以,其生成物是否具有智力成果屬性呢?筆者認為,回答是肯定的,理由如下。

首先,人工智能是人腦的外化形式,當然有智力成果屬性。從哲學角度來說,人工智能就是脫離了人的身體結構的人腦,是人腦的外化形式。[2]從科學領域來說,人工智能就是能夠模擬人的思維和學習、推理等能力,內部構造類似人腦的計算機。人工智能產生的目的是為完成特定的、以往需要人力才能勝任的復雜工作,其為模擬人腦而生,是人腦的外化形式,當然具有智力屬性,否則便名不符實。其次,智力成果也不是人類獨有的。動物也有智力,如著名的獼猴“自拍”案,該“自拍”是獼猴的“智力成果”,但因它只是動物偶然的模仿行為,未含有創作意識,且達不到知識產權保護智力成果、促進文化繁榮的目的,所以該“智力成果”不被人類承認。對于人工智能來講,其生成物顯然是有目的性創作的結果,也能達到豐富文化作品的目的。再次,人工智能生物的內容,能為人類理解和評價。[3]62因人工智能本身貫穿著人類的思維,機器語言是由人發明的,算法規則是人設計的,模擬的是人神經網絡,海量的語料庫是人類創作的,輸出的是人類語言符號。人類能夠理解、運用、評價,在形式邏輯上與人類智力成果一致。[4]198

二、人工智能生成物獨創性認定

獨創性是構成作品的核心要素。對于獨創性的含義,在相關法律條文中沒有明確定義,理論界也未形成統一認識。通說認為“獨創性”包括“獨”和“創”兩個方面:“獨”是指獨立創作,源于本人,并非是抄襲、復制、剽竊的;“創”是指作品具有一定程度的智力創造性,即有一定的創作高度。[1]

(一)人工智能生成物符合獨立創作的要求

獨立創作僅僅指作品的表達,而不延及思想層面。具體來說,只要作者不是復制、抄襲他人的表達,僅僅是學習他人創作方法,而后轉化為自己的風格等抽象層面內容,則不是抄襲行為。自古以來,作品的創作并非完全的從無到有,都是在吸收了前人優秀成果的基礎之上進行再輸出的結果。所以,對于那些認為“人工智能生成物是對海量資料分析、整合、再生成的結果,是對先前作品的抄襲、模仿,因為拋開原有資料的人工智能將無法自發性創造任何內容?!盵5]的觀點,本文不以為然。人工智能生成物不是對已有作品的抄襲,人工智能的生成物當然借鑒了他人的在先成果,但并不是對已有表達的直接復制、抄襲。例如,微軟小冰的詩集《陽光失去了玻璃窗》,“‘小冰’的現代詩創作能力是“對1920年以后519位現代詩人的上千首詩反復學習1萬次實現的。當看到一張圖片后,“小冰”會產生靈感,并有感而發進行創作,創作過程幾乎與真實詩人的過程無異?!盵6]其創作是對已存儲海量藝術作品,進行分析、重組和自我訓練學習的結果。即使人類創作也是在已有優秀成果的基礎上進行取舍之后內化為自己的知識,進行再輸出的過程。類比到人工智能,就以其無法“憑空創造”而否認其生成物是獨立創作的,顯然不當。

(二)人工智能生成物符合創造性要求

有觀點認為人工智能生成內容具有唯一性,創作過程中沒有實施者發揮聰明才智的空間,以此否認人工智能生成物的獨創性。[7]該觀點的理由是,人工智能生成內容的過程是依據特定算法、規則,執行既定程序的結果,無論何人使用該人工智能,都可以以相同原始材料和固定模板生成同樣的內容、獲得唯一的結果。該觀點過于狹隘了,人工智能生成內容并不是運行結果的唯一確定表達。首先,人工智能技術是在不斷發展的,隨著隨機算法的引入,人工智能輸出結果具有蓋然性和不確定性,輸出唯一結果不再是必然特征,該問題可以得到解決。[8]其次,該觀點可能忽視了人工智能的智能程度?,F階段的人工智能不僅僅只是輔助工具。作為輔助工具的人工智能生成的內容是依據操控者的表達,輸入的指令和生成的內容都是具體、明確的,利用Excel生成的數據圖即為此類?,F階段的人工智能能夠獨立生成內容,設計者雖設計了算法規則,但是對輸出的具體內容不能夠明確預判。以上述提及的微軟小冰詩集為例,設計者設計算法規則,建立數據庫,建立輸出模板,對輸出的文章是詩歌有預判,但是對詩歌的具體語言表達并沒有預判,其創作過程不再只是執行指令的過程而是創作的過程。而且,現階段部分人工智能已能夠超過人類的智能水平。隨著“深度學習”的強化以及人工神經網絡技術的發展,人工智能已具備“認知智能”,有理解、推理,思考決策的能力。[9]例如,AlphaGo 擊敗人類頂級棋手為標志的人機對抗(博弈)智能技術的應用,博弈思想也存在與人工智能學習過程中。[9]543可以說“人工智能程序將人類的思想和算法、負責、邏輯方法與接收的信息、數據以特定的形式固定下來,這已經突破了輔助工具的范疇?!盵10]

(三)“思想”和“情感”等人格要素應當淡化

我國的著作權保護體系,將著作權分為著作人身權和著作財產權,將作品視為作者人格和精神的延伸。雖然基于“思想”與“表達”的兩分法原則,著作權法不保護作品的“思想”,只保護思想的“表達”,但是在認定作品時要考量表達中蘊含的思想、情感。作品和作者人格的聯系體現在:公開作品是作者思想、情感的披露;賦予作者修改權和保護作品完整權是為了維護作者思想的統一性。[11]

基于此,有觀點認為人工智能創作過程沒有價值判斷、情感表達的人類創作特征否認其生成物的作品屬性。[8]相同觀點認為,人工智能生成物不是精神和意識的產物,創作過程是對人類邏輯思維的模仿,本質是一種計算。[12]不可否認人工智能本質人類制造的產品,沒有人類的思想情感。但是,隨著信息技術不斷發展,作品類型不斷豐富,若僵化的以體現作者 “思想”、“情感”的標準衡量是否具有獨創性,將會把許多作品排除在著作權保護范圍之外,這與著作權鼓勵創作的目標亦不相符。思想為抽象的內容、主觀的判斷,作品中體現了何種精神、意識根本無從考證。對于作者來說,作品是其思想的外化;而對于公眾來說,作品中蘊含作者的何種思想,不同的讀者有不同的解讀。作品體現的“真正”的思想,只有作者知曉??梢哉f作品中的思想是作者獨享的,對作品中蘊含“思想”要素的考量,只為肯定作者的腦力付出。盡管人工智能生成物中沒有“思想”“情感”,并不影響社會公眾對其進行解讀,從中汲取營養、獲得靈感,對社會、對他人來說并不會產生不利的影響。所以,不能以人工智能生成物無“思想”“情感”的存在來否定其認定為作品的可能。

而且,從表象上看人工智能生成物與人類作品并沒有區別。例如,微軟小冰的首次畫展,微軟小冰的畫展“畫作潛伏在她的人類同學的作品中間,無人發現異樣……小冰畫畫涉及的技術名為“生成式對抗網絡”,不是對已有圖像的復制和拼貼,而是百分之百的原創?!盵13]假設人們不知道該畫作是小冰創造出來的,單從表象來說,沒有人會否認它的作品屬性;但是,若披露了畫作的創作人是小冰,人們對或作的“作品”屬性進行質疑。沒披露時候是作品,披露之后就可能不是作品,是以主觀標準判斷“作品”的屬性,這是不合理的。即,以客觀標準判斷人工智能生成內容是否具有獨創性,只要其具有外在形式上的創造性即符合獨創性要求,內容源于人工智能亦不影響其獲得著作權法的保護。[14]這也與著作權法豐富文化成果的價值目標相符合,對于人工智能生成物,淡化其中的“思想”“情感”色彩,聚焦作品的客觀屬性,注重人工智能生成物帶來的社會價值,更能強調著作權法對社會的推動作用。[15]

三、結語

科學技術的每一次進步都會給法律制度帶來挑戰,人工智能生成物的不斷涌現要求著作權法制度對其保護問題作出回應,這就要求我們對人工智能生成物作出定性。本文從作品的構成要件入手,分析人工智能生成物具有智力成果屬性和獨創性,應當屬于我國著作權法意義上的作品。人工智能已連續三年被寫入政府工作報告,人工智能勢必成為社會發展的強大驅動。將人工智能生成物認定為作品予以保護,顯然有利于為我國建設創新型國家奠定重要的基礎。

猜你喜歡
小冰獨創性著作權法
論非獨創性數據庫的鄰接權保護模式
新《著作權法》視域下視聽作品的界定
第六代微軟“小冰”正式發布
第六代微軟小冰正式發布
試論我國作品獨創性的司法認定標準
小冰在“浙江24 小時”干了些什么活
錢江晚報來了“小冰”——一張都市報在“Al+新聞”上的探索和突破
中國小說與史傳文學之間的關系
文學作品的抄襲認定法律問題
論版權轉讓登記的對抗效力——評著作權法修改草案(送審稿)第59條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