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礎導向:中等職業教育課程改革思路探析

2020-03-12 22:16馬劍英
中學課程輔導·教育科研 2020年36期
關鍵詞:中等職業教育思路課程改革

馬劍英

摘? 要:在中職教育中,課程改革可以改變中職的教育現狀,解決教育問題,讓教育教學的效果獲得提高。在基礎導向下,中職學校要明確正確的課程改革思路,在此基礎上,設計合理的改革教學策略,促使中職教育獲得更大成功,培養更多具備綜合素質的人才。

關鍵詞:思路;課程改革;中等職業教育;基礎導向

中圖分類號:G712? ? 文獻標識碼:A? ? 文章編號:1992-7711(2020)36-177-01

引言:在就業導向的理念影響下,在中職教育中,更多學校對學生職業能力的發展更為關注,但在一定程度上,使其素質教育受到了忽視。在職業教育的發展下,中職教育會存在辦學定位的變化,從全面就業導向的教育,變化為職業基礎型教育,讓學生打好后續高等教育的基礎。

一、對公共基礎課程加強重視

首先,針對公共基礎課,中職要將課時比例適度增加。在現階段,該課程課時往往占總課時約三分之一的比例,但該類課時比無法讓教學需求得到充分滿足。在現階段,要求學生培養各學科的核心素養,該類有限課時,基本無法讓教學目標順利達成。因此,在公共基礎課的實施中,充分課時是一項重要基礎。

其次,中職要對學生學習的反饋提高重視。積累文化素養屬于一類長期過程,中職學生往往存在文化基礎薄弱、文化課興趣偏低等問題,因此,教師的教學熱情會受到影響。在教學時,教師要對學生善于引導,基于其能力水平、認知特點完成教學,重點關注其創造能力、思維能力等的培養。在公共基礎課中,教學要基于難度遞進的原則,對學生階段性的學習反饋加強關注,掌握其學情狀況,確保教學針對性落實。而課程改革也是長期過程,師生雙方的努力重視都不可缺少,教師可以對學生長期的學習反饋做好收集,借此對教學策略做好改進,逐步找到更適應中職教育的授課方式。

二、將課程有效整合高職課程

首先,在中高職內,基于頂層設計對課程目標的開發不足,在中高職內,也存在課程目標的重復狀況。對比中高職所設置的專業目標可知,其中有著區分度小、重復度大的問題。因此,在中高職的課程目標中,要盡量做好能力描述的區分,對中職基礎性、高職具備的專業性充分體現。

其次,在中職中,課程內容應該和高職有著一定區分。在中職內,課程內容要主要關注專業核心的課程內容,對學生關鍵的能力做好培養,并將核心課程對接于高職的專業課程,在其專業課程內做好滲透。而在中高職的課程區分中,只借助難易程度不能達到區分目標,還要能基于知識屬性做好分類,在中職課程內,納入技能性較強、理論性偏低的知識,相反特征的知識再納入高職課程內。

最后,在中職,要對課程內容需要達成的學習水平做好明確。反映教學效果的是學習水平,當學生完成一門課程學習后,應該對個人所學水平清晰了解。在現階段,中職課程重視教學目標,而它往往屬于教學前所預設的一類理想化目標,比如熟悉某類技能或知識等,卻不能對學生在學習后,所達成的水平等級清晰反映。在中高職課程間,兩者之所以沒有明確界限,主要在于對學習水平制定的忽略。當中高職有著同一門課程時,對應的能力要求應當有所差異,在課程間完成學習水平線的劃分,確保中職學生可以參考學習水平的要求完成學習。

三、讓公共課程融通專業課程

在現階段,在中職教育中,對學生知識教育的忽視十分常見。中職生有著薄弱的文化基礎,對文化課程會存在一定的學習抵觸性。中職學校也對專業課的教學更加關注,對學生就業能力、職業能力的提升十分重視。受就業導向所影響,對學校而言,中職學生的職業能力發展更為關鍵。但在經濟社會的發展中,社會需要“完整技術人”,在技能教育時,不能對技能培養單一重視,也要對學生成為社會一員要具備的各類能力充分考慮。為此,在中職中,要嘗試有機融通專業課、公共基礎課,讓學生加強知識學習,提高綜合的職業素質。

在基礎職業教育內,需要引導學生打好專業技術學習的基礎。因此,在中職教育中,要對學生技術基礎的鞏固加強關注,重視學生對技術知識的不斷吸收。在傳統教學的順序內,教師會借助為什么、怎么做的步驟完成教學。而在技術知識教育時,此模式卻不能滿足教學需要。因為學習技術知識,需要學生在情境內嘗試具體任務,所以教學和情境需要互相聯系,中職教師要借助良好情境的創設,引導學生加強興趣,鍛煉及理解技術。而在公共基礎課教學時,也要將其課程內容聯系學生的生活情境,促使其增長實際問題的解決能力。

四、發展性評價促進學生發展

首先,中職要對學生的發展全面性提高關注,關注其借助知識,對實際問題嘗試解決的能力,關注其所建立的責任感、態度等等,確保教育實現促進人全面發展的目標。其次,要對學生的發展全過程提高關注。在職業教育中,人才培養屬于長期型過程,職業人才成為專家,一般會經過長期實踐型的學習。最后,要對學生的發展差異性加強關注,各學生的成長過程存在差異,因此,教師要對其發展潛力充分挖掘,也要對其職業意向加強關注,促使學生更好選擇就業或完成升學。

而在發展性評價時,教師要具備發展型的理念,對學生的發展學習作出指導,關注其核心素養、問題解決意識的培養。學校也要能對教學設施合理提供,因為在發展性評價時,需要對學生個性化加強關注,為其構建評價的檔案袋。因此,需要對教學設施做好完善。

結束語:在基礎導向下,中職的教育目標會出現變化,傳統課程設置不能滿足學生發展、教育教學的目標,需要中職做好課程改革。在課程改革中,中職要把握正確的改革思路,在此基礎上設計合理完善策略,讓中職教育更為科學,培養更專業,具備綜合能力的人才。

參考文獻:

[1]薛微.試論以就業為導向的中等職業教育課程改革[J].新校園(閱讀),2018,000(004):P.30-30.

[2]丁然,曹曄.基于STEAM教育理念的中職課程改革思路探析[J].職教通訊,2018,491(16):30-36.

[3]錢相文.以就業為導向的中等職業教育教學改革理論探索[J].軟件(教育現代化)(電子版),2018,000(010):394.

(作者單位:廣東省清遠市陽山縣職業技術學校,廣東? ?清遠? ?511500)

猜你喜歡
中等職業教育思路課程改革
淺析中職數學課與專業課的銜接
“新常態”下區域中等職業教育發展的三大轉變
將情感教育融入“老年護理學”教學中對中職衛校學生道德價值觀的影響研究
“雙創”形勢下高職財務管理課程改革探索
基于創意的對口單招色彩課程改革突破點研究
校企協同實施高職專業課程改革的實踐研究
我的思路我做主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