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家文化”視角下社會工作倫理本土化探析

2020-06-29 15:37張穎
世界家苑 2020年6期
關鍵詞:家文化文化融合本土化

摘要:社會工作是一門外來的學科,進入中國勢必要有本土化過程。鑒于中國的文化歷史悠久和特殊國情,家文化是中國文化歷史長河中的核心要素和精髓,社會工作倫理本土化定少不了與家文化融合。本文先對社會工作倫理、社會工作倫理本土化以及家文化的概念進行界定和相關性分析,指出融合過程中會面臨的困境,并提出了三個層面的融合路徑,來推動社會工作倫理本土化發展。

關鍵詞:社會工作倫理;本土化;文化融合

1 社會工作倫理和社會工作倫理本土化的界定

1.1 倫理和社會工作倫理

倫理一般是指一系列指導行為的觀念,是從概念角度上對道德現象的哲學思考。它不僅包含著對人與人、人與社會和人與自然之間關系處理中的行為規范,而且也深刻地蘊涵著依照一定原則來規范行為的深刻道理。這種行為規范算是一種不成文的道德規范,而且隨著道德標準的提升而隨之提升。

社會工作倫理作為一套社會工作的行為規范,對社會工作的發展有基礎性的作用,同時能夠規范實務過程中的行為,預防偏差行為的出現。目前,內容最豐富的社會工作專業倫理體系是美國社會工作者協會1999年頒布的《社會工作倫理守則》。

社會工作倫理的具體內容可以概括為對當事人主要包括:對當事人的承諾,幫助當事人解決問題;尊重服務對象的自決權;尊重服務對象知情同意的權利;在自己能力范圍內提供服務;妥善處理工作過程中可能發生的利益沖突;尊重服務對象的隱私權并加以保密;謹慎對待與服務對象的肢體接觸;確保服務中斷后的持續服務;遵循服務終止的原則等。對同事尊重,保密,合作,咨詢,服務的轉介等。處理同事的當事人。社會工作者有責任用全部的專業知識處理同事的當事人。對服務機構社會工作者應該遵守對服務機構作出的承諾專業倫理維持專業的正直;社區服務;發展專業知識對社會促進普遍福利。社會工作者應該促進社會的普遍福利的增長。

1.2 社會工作倫理本土化的界定

本土化,通俗來講就是入鄉隨俗,通過適當改變自己適應一方水土。本土化注重的是變化的過程,社會工作倫理的本土化是西方社會工作專業倫理體系適應我國的變化過程。當然,將國外的社會工作倫理理論進行本土化勢必也要符合本土的價值觀和倫理要求,中國是具有五千年歷史的文明古國,這個本土化的融入的過程勢必是一個紛繁復雜的過程。

1.2.1 社會工作倫理的概念本土化界定

在有關社會工作倫理概念的界定上,我國學者對此也有不同的看法。徐震、李明震認為社會工作倫理是社會工作者對社會工作的職業道德和共同認識,是對案主的道德責任和行為規范。羅肖泉認為社會工作倫理將社會工作者應當遵循的道德規范、社會工作實踐中的倫理問題作為研究對象,從而來評判社會工作者的道德行為。顧東輝認為應該從案主、社會場景、社會工作三個視角,同時以案主為焦點對社會工作的倫理進行界定。顧東輝從多個視角對社會工作倫理進行界定。

1.2.2 社會工作倫理與我國倫理思想融合的本土化界定

我國的優秀的傳統文化與社會工作倫理思想也有相通之處,學者王玨把我國古代倫理道德和社會工作倫理原則結合起來,傳統文化中的和諧、平等、普世惠民的思想和社會工作倫理中的人際和諧、社會公正、增進社會福祉相符合。涂宇明指出儒家傳統思想與社會工作倫理價值觀三大思想基礎的相似之處。大多數學者都是在尋找我國原有的倫理思想與社會工作專業倫理的共同點,并提出相應的看法。社會工作倫理的本土化過程中,不僅僅要找出相通點,更重要的是找出沖突點,來相應的變通,才能方方面面的“本土化”。

2 家文化的基本概念和相關性分析

2.1 家文化的基本內涵

由于中國傳統文化中的家文化的內涵豐富且向外延伸較大,對于家文化的基本概念很多學者有不同的看法。儲小平認為:“中國的家文化是以血緣親情為紐帶的家庭、家族為實體的存在形態,以家庭、家族成員之間的上下尊卑、長幼有序的身份規定為行為規范,以祖先崇拜和家族綿延興旺為人生信仰的一整套家法族規,并把這一套家法族規從理論上深化并泛華到全社會的各個層面,成為華人社會系統中占主導的文化,實質為家的文化?!闭f明家文化是中國優秀傳統文化中的精髓,歷久彌新。學者楊國樞對家文化的理解是:“在中國,家族不但成為人們的社會生活、經濟生活以及文化生活的核心,甚至成為政治生活的主導因素?!睆娬{了家文化是我們由古至今生活中所要遵循的規范,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充斥著家文化。學者戴烽認為:“家文化就是以血緣關系、地緣關系、親緣關系為基礎而形成的以家庭意識為中心的一系列的行為規范、制度設計、觀念和心態,他主要包括家庭(家族)結構、家庭(家族)觀念和家庭(家族)倫理三大要素”強調家文化的涉及層面廣且深度深。我認為學者戴烽對家文化的理解,貼切本文中,所以本文是以“家文化”來指涉一種深層的社會結構。

2.2 家文化的相關性分析

2.2.1 家文化的較強適用性

家文化作為一種意識形態,是無形的,不像教條法典用文字規定其存在形式。相較而言,家文化更處于一種隱形的形態,在特定的場域空間中存在并發揮其作用,家庭成員的言行舉行都能反映出特定的家文化。每個家族的不同,其家族文化也會不同,本文的家文化是更加泛化且具有普適性的家文化,更傾向于宏觀層面的文化意識形態。家文化作為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組成部分,也是代代相傳。因此,家文化也一定能與西方社會工作倫理價值體系相融合,發揮其獨特作用。

2.2.2 對社會工作倫理價值體系中家文化的彌補

學者楊笑思針對東西方的社會文化差異提出這樣一個看法:西方的社會是“個人--社會” 兩元的社會結構,而中國是“個人--家庭--社會”這樣的三元的結構,從社會結構角度不難看出出西方價值體系中缺失了有關家庭的價值體系。家本位的思想貫穿在社會結構中,家庭是媒介,更是個人到社會的一個過渡。西方之所以沒有媒介物的原因是西方有宗教信仰來維持人際關系,在中國是靠血緣親情關系來維持的社會關系。因此,不管從社會結構角度和社會關系角度來看,家文化都可以給予西方的社會工作倫理價值體系內容補充。

2.2.3 家文化中和諧思想與社會工作專業目標相契合

社會工作是以人為本,致力于在社會成員之間建立相互支持的關系,致力于建立一個相互關懷的社會。這不但可以改善人們生活的具體的社會環境,也有利于促進社會和諧。因此,促進社會的和諧發展也是社會工作的專業目標和使命之一。中國傳統文化強調家庭、社會與國家的利益高于個人,有國才有家,有家才有個人存在,因此常常說道家和萬事興,是中國家文化中的和諧思想體現,其最終理想也是實現家國的和諧,這與社會工作專業的使命和目標不謀而合。

3 社會工作倫理在“家文化”結構中的困境

3.1 家族觀念削弱了公民的公共參與意識

林語堂先生在《吾民吾國》中曾提到:“中國人是一個個人主義的民族,他們心系各自的家庭,而不知有社會、民族,只顧防患家族的心理實質為擴大的自私的心理”。自古以來,傳統的家文化根深蒂固,家庭和家族利益是人們做事的原則,使人們更喜歡投身于家族性質的群體互動,不愿意出席公共活動,參與性低。這種“事不關己高高掛起”處事態度是不利于社會工作倫理的本土化和社會工作實務過程開展的。因此,在社會工作倫理價值觀“家文化”過程中,要結合具體背景的文化背景有選擇的本土化。

3.2 阻礙專業倫理觀念融進中國社會文化結構

西方社會是一個“個人——社會”二元的社會模式,而中國是這樣“個人——家庭——社會”的三元的社會模式,家庭式其中的媒介,也是核心所在。王思斌教授指出在中國社會中個人與家庭的關系更傾向于是一種小我與大我的關系,這種個人與家庭的關系實質上是不存在社會工作中的助人關系的;如果說非要強調一種關系,應該小我向大我的求助,即自我的求助。同時,中國的熟人社會的特殊性使互助的關系盡量將陌生人的關系熟人化,然后將熟人關系進一步的血緣化、地緣化和業緣化,當然還是以血緣化、親屬化為主。社會工作實務過程中遇到家庭的問題時往往會優先考慮案主的個人感受和處境,尊重案主的自我選擇,而忽視掉案主背后的“家文化”?!凹椅幕弊鳛椤靶⑽幕钡拇?,“孝文化”是中國社會文化結構中的核心,專業倫理的觀念與家文化有沖突,使其難以融進中國社會文化結構。

3.3 “清官難斷家務事”成為服務過程中的難點

“清官難斷家務事”是在公正的官員也難論斷家庭糾紛中的是非,很多家庭成員也往往弄不清家庭矛盾糾紛的根源所在。社會系統理論的理論視角分析,任何一種組織本身即為一個社會系統,而這社會系統之中又包含許多的小社會系統。家庭便是一個系統,每個個體不可能脫離系統而存在,家庭成員無法脫離家庭而存在,若我們服務對象為家庭成員,我們就得將成員放入整個家庭系統中去考慮。但實際過程中,中國人“家丑不可外揚”的慣習,一些情況會被藏著掖著,沒有充足的“證據”也就使得“清官”也“難斷家務事”了。

4 社會工作倫理與家文化的融合路徑

4.1 社工層面:由“外人”角色轉變為“自己人”角色

社會工作者接案階段是整個社會工作過程的打地基的階段,地基打好后面的工作效果也會變好。與服務對象建立好關系是接案階段的核心,在有著濃重“家文化”氛圍的中國國情下,社會工作者如何與服務對象建立一種良好的合作關系,如何將陌生人關系業緣化。在大多數群眾眼中,社工還是一種工具人或者是外人,群眾有困難社會工作者不是首選,所以,社會工作者自身要有角色的轉變,將自己本身的“外人”角色轉變為“自己人”角色,與服務對象建立一種類親屬化的關系,這樣群眾才會對社會工作者產生信賴感,社會工作本土化的倫理困境才能慢慢解開。

4.2 機構層面:取向轉變為積極主動助人

中國社會“小我”思想觀念根深蒂固,人們總是傾向于在家中解決遇到的困難和問題,人們都有著“有什么事回家好好說”的思想慣性和保持著“各掃門前雪”的心理,不希望別人來插手自家的事情,同時也絕不會別人家的事情。同時,“清官難斷家務事”也成為了社會工作的本土化過程中的倫理困境,家庭成員認為“官”都難以解決的事情,為何交給社工解決。因此,社會工作組織機構應該將原“助人自助”的理念本土化地宣傳為“積極主動助人”,激發機構和社工的主觀能動性,將專業社工的“臉皮”變厚,社工先積極主動后,群眾遇到難題才會首先想到社工。

4.3 社會層面:以“家文化”為基礎的倫理價值體系建構

價值體系是社會工作的核心所在,是在社會工作過程的不斷發展而來,同時也是對社會工作助人事業的信念的集中反映?,F有的社會工作倫理價值體系中缺乏了中國的“家文化”的價值反映。因此,在構建中國本土化的社會工作倫理體系時要以原有的社會工作倫理體系為藍本,還要引入以“家文化”為代表的中國傳統文化中的精髓,同時要結合當代中國的時代特征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內容,才形成一套符合中國特色的并且能解決中國特有的倫理問題的社會工作專業的倫理價值體系。

5 結語

目前,社會工作倫理本土化是取得了一些顯著成果,同時也面臨著一些現實的困境。社會工作倫理本土化是一個過程,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社會工作者們不斷地開拓創新,增添新的時代產物。隨著社會工作在中國的不斷補充和完善和自媒體數字文化時代的到來,社會工作倫理在本土化過程又會出現新的難題,因此只有建立與中國當代經濟、政治、文化向配套的倫理價值體系,才能更好的融合,從而促進中國社會工作事業的發展。

參考文獻:

[1] 范嬌.我國社會工作倫理研究文獻綜述[J].商,2016(12).

[2] 戴詩.儒家傳統思想與社會工作倫理價值的本土化建構[J].社會福利(理論版),2013(10).

[3] 康志超.社會工作倫理本土化思考[J].商,2016(35).

[4] 劉博維.中國家文化與社會工作倫理沖突研究[J].市場論壇,2018(08).

[5] 任雪.中國傳統“家”文化對社會工作價值觀本土化的影響[J].文化學刊,2015(07).

[6] 常立.中國傳統文化與社會工作價值觀本土化的契合及倫理困境[D].西北大學,2013.

[7] 儲小平.中國“家文化”泛化的機制與文化資本[J].學術研究,2003(11).

[8] 張雯雯.中國傳統孝文化對社會工作倫理本土化的作用[J].湖北工程學院學報,2016(04).

[9] 黃耀明.試論中國社會工作本土化的“家文化”情結[J].北京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01).

[10] 王春霞.從傳統文化視角考察中國社會工作的“本土化”[J].徐州師范大學學報,2006(03).

[11] 戴烽.家文化慣習與公共文明參與[C].中國倫理學會、首都精神文明建設委員會辦公室.“迎奧運、講文明、樹新風”——公共文明論壇文集.中國倫理學會、首都精神文明建設委員會辦公室:中國倫理學會,2007.

[12] 林靜.儒家思想與中國社會工作倫理本土化建構[J].改革與開放,2019(03).

[13] 顏安,王福帥.社會工作倫理本土化研究述評[J].社會工作,2018(02).

作者簡介:張穎,女,江蘇南通人,碩士,研究方向:社會工作。

(作者單位:揚州大學)

猜你喜歡
家文化文化融合本土化
基于“主題語境”的高中英語閱讀本土化研究
“家文化”在現代化新型國企公司的探討與實踐
淺析儒釋文化融合對石恪繪畫的影響
知識型新移民文化融合的內容及途徑分析
“家文化”班級建設對學生心理健康的積極影響
基于多元音樂文化背景下的高中音樂教學模式探討
《狼圖騰》與中國的圖騰文化
國內少兒音樂教育發展的困境與思考
法律移植視閾下英、德民事訴訟制度在山東租借地的“本土化”
“AutoForm金屬板料成形仿真軟件”市場在中國的開拓及本土化發展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