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天津耶穌誕辰紀念儀式研究

2020-06-29 09:31栗雨植劉燁林一鴻
大眾科學·上旬 2020年8期
關鍵詞:基督本土化

栗雨植 劉燁 林一鴻

摘 要:圣誕節是西方文化最重要的組成部分,也是西方世界最盛大的節日。近年來在東方非基督教國家也出現了越來越熱的“過洋節”現象。本文探討了圣誕節慶祝儀式在中國天津地區的本土化情況,以天津山西路教堂圣誕儀式為參考樣本。天津山西路教堂是目前天津最大的基督教活動場所。本文立足于文獻與田野調查法,對天津圣誕紀念儀式做了初步梳理,以期為進一步基督教文化提供參考。

關鍵詞:基督;圣誕節;本土化

一、圣誕節在中國發展歷程

中國有關耶穌誕生最早的文獻見于明朝天啟五年(公元 1625 年)。在前長安出土的景教碑文上刻有“神天宣慶,室女誕圣于大秦,景宿告祥,波斯觀耀以來貢”。在傳入中國之后的數百年時間里,圣誕節僅僅出現在有宗教信仰的教徒視野內,并沒有在社會上造成大的反響。在晚清至民國時期,受新文化新思潮的影響圣誕節在當時社會上相當流行。新中國時期,然而隨著政策改變宗教復興,作為宗教節日的圣誕節又重回教徒視野。作為傳統宗教節日,只有基督教教徒用傳統的宗教慶祝方式慶祝圣誕。圣誕節期間,教徒集中在教堂內做彌撒,聆聽主教的圣誕祝詞,唱圣歌,有些教堂還會舉行圣體降福等宗教儀式。也有教會舉行的圣誕晚會,其節目主要是音樂崇拜,如唱詩和唱詩班的器樂演奏,還有小品和圣劇。晚會進入尾聲時牧師會宣召,呼吁還未接受福音的人們皈信基督。九十年代中后期,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圣誕開始走進大眾的視野,成為聯絡感情的交際工具。

縱觀圣誕節在中國的本土化歷程可以發現,今天的圣誕節已經不僅僅拘泥于信眾和教會之間,還漸漸走進了大眾視野,從一個宗教行為轉變為經濟和交際工具。

1.天津山西路教堂概述

目前天津市有16個市轄區,有大小教堂幾十個,其中包括基督教、天主教、英國國教等不同的教堂,本文取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基督教山西路教堂開展田野工作。山西路教堂于1872年由衛理公會牧師達吉瑞創辦,原名維斯理教堂。維斯理的堂名則是為了紀念該會的創始人約翰·維斯理。維斯理堂最初借住在紫竹林圣道堂,隨后在海大道買地建造教堂。1903年,衛理公會把舊堂出售,在法租界福煦將軍路(今濱江道)購地3畝多。1913年,建成新堂,建筑面積達2249平方米。當時的維斯理堂是天津最大的基督教堂,也是天津衛理公會的中心教堂。1958年,基督教會實行聯合禮拜,維斯理堂成為四座聯合教堂之一,更名為濱江道教會。后因原維斯理教堂損毀嚴重,1996年4月,在天津市和平區哈密道與山西路交口建成新堂,占地面積為2700平方米,建筑面積達4192平方米,是天津最大的基督教活動場所,也系天津市基督教三自愛國會、基督教務委員會駐地。自此更名為天津基督教山西路教堂。[1]

基督教堂與天主教堂不甚相同,天主教堂高大、威嚴,象征著無盡的權威,建筑式樣也有規律可循。而基督教堂的建筑形式多樣,承載著新教的革新精神。新建山西路教堂的主建筑為圣殿樓,鋼混結構三層。圣殿樓是宗教活動的中心部分,它有大小禮拜堂、圣詩班室、兒童班室等。禮拜堂仍然保留了原維斯理堂的造型,平面為八邊型,周邊外檐亦保留老堂的風格,并在轉角處增建一個造型美觀的鐘樓,樓頂聳立十字架。大禮拜堂設1120個席位,小堂有350個席位,并在小堂配備兩架閉路電視,播放大堂崇拜儀禮,以供小堂的信眾之用。是全國各地教堂中,規模較大,功能、設備較齊全的會堂。辦公樓為磚混結構四層。辦公樓西端樓梯間屋頂建四面型頂亭,與鐘樓協調呼應。大堂門窗與辦公樓上層窗戶均采用圓形拱狀,增添了基督宗教的氣氛。

二、2019己亥年天津山西路教堂圣誕儀式概況與流程梳理

1. 活動時間

自明末,12.25日這天被稱為“外國冬至”。民國以后,逐漸以“圣誕節”之名流行至今。圣誕節從最初信徒的節日逐漸演變成為一個消費符號,這里討論的是作為耶穌誕辰的基督教圣誕節儀式?;浇虝e行報佳音,然后在12月25日慶祝圣誕節。圣誕節又稱耶誕節,譯名為“基督彌撒”,也稱“耶穌圣誕瞻禮”,顧名思義,紀念耶穌的生日。而新約馬太福音和路加福音中對耶穌的生日并沒有明確的記載,因此在公元三世紀前,耶穌的生日都是在不同的日子慶祝的,直至公元354年,羅馬主教指定儒略歷12月25日為耶穌誕生日,后來教會普遍將12月25日定為圣誕節。12月25日這天,不論是否為禮拜天,各教會都會進行崇拜儀式。

2.主要參與者

據田野實地考察情況,采用現場隨機調查的方式,共采訪了30人,其中22個為55歲以上的老年人,均為宗教信仰者。5個為15歲以下的兒童,是宗教信仰的家人,為陪同人群。3個為20歲到30歲的青年,是獵奇人群,僅僅為了感受圣誕節獨特的氣氛。由此可見,來參加儀式的人群大部分對基督教十分了解甚至是此教會的信徒。

儀式過程中用“基督徒”來代指場下有宗教信仰的人群,他們之間也用兄弟姊妹相稱(這點在圣劇和唱詩環節中有所體現)

3.儀式具體流程

整場共分為20個環節。分為靜樂,會眾唱詩,宣召,使徒誦經,讀經,會眾唱詩,祈禱,獻詩,舞蹈,圣劇,證道,祝福,應唱。表演人員有牧師,主領人,會眾,圣詩班,圣劇班,青年團契。節目參與度高,尤其在唱詩和祈禱環節,需要全體人員起立參與。

(1)圣劇

中世紀,教堂音樂從“神秘劇”和“儀式劇”中演變出描寫耶穌誕生的劇本,稱其為“圣劇”那時的圣劇分為“通俗圣劇”和“拉丁圣劇”,中世紀的的“圣劇”由身著教會服飾的圣職人員和隱修院學生在教堂中使用拉丁語表演,劇情簡單,一般只是牧羊人在馬棚邊的交談。13世紀之后,加入了“東方三博士的朝拜”和“牧羊人劇”等主題的戲劇。本調查小組參考山西路教堂的圣劇《猶大的伯利恒》,前文提到,12月25日舉行的耶穌誕辰活動儀式是為了紀念耶穌的誕生,而12月25日是前人推測出來的耶穌的降生日,此圣劇選用新約圣經的馬太福音和路加福音中耶穌誕生的事跡進行編排,從瑪利亞和大衛家族約瑟的訂婚到后來奇跡般地懷孕再到生下耶穌,將耶穌降生的全部過程事無巨細地展現在全體信眾面前?!翱茨?,童貞女要懷孕生子,人要稱他‘以馬內利”,選自《以賽亞書》7章14節,由此開始了圣劇的表演。圣劇展現了耶穌的誕生和圣誕節的由來,場景不斷轉換,人員按照《圣經》記載的順序出場,當天使宣布“今天在伯利恒降生了救主,就是上帝應許的彌賽亞,你們要看見一個嬰兒包著布躺在馬槽里,那就是記號了!”的時候,由天使組成的唱詩班證道《那就是記號了》。圣劇通俗易懂,在還原《圣經》的基礎上,還帶入了天津的本土特色,全程用天津話進行表演,增添了詼諧幽默的效果,而在耶穌降臨后,帶領全體兄弟姊妹禱告,將全場的氣氛帶入高潮。

(2)圣誕頌歌

在圣誕儀式中,圣誕頌歌是紀念儀式中相當重要的部分。西方音樂的發展歷史與基督教教會音樂是息息相關的,基督教中圣劇,舞臺劇,唱詩等禮儀中的音樂也漸漸形成了一種獨特的教堂音樂?;浇滩⒉皇且婚_始就有其自身特用的音樂,而是常常選用猶太教《詩篇》中的唱詞進行宗教儀式,同時又根據《新約圣經》中的“福音書”而創造出許多“福音頌歌”,如《以色列頌》、《尊主頌》等這兩首頌歌作為基督教的感恩頌歌和降臨節頌歌。中世紀教堂音樂以“福音頌歌”和“受難曲”為兩大主題,而后漸漸發展出一種全新的音樂形式,即圣?。ㄇ宄獎。?。中世紀的教堂音樂在其發展中逐漸構成了如下四種形式:1.經文歌,單音無伴奏合唱。2.彌撒曲,是教堂大型禮儀音樂,有多種形式,如“大彌撒曲”、“奉獻彌撒曲”等。3.贊美詩,復調的分解歌曲,無和聲無伴奏。4.合唱贊美詩,即四聲部合唱圣歌?,F今的贊美詩多采用合唱贊美詩,分為高音、中音、次中音、低音曲調。[2]

以本文所調查的天津山西路教堂為例,三個多小時的儀式中,包含三次會眾唱詩,分別是:圣誕佳音歌、以馬內利來臨歌和齊來崇拜歌,以及應唱阿門頌。十五六世紀時,圣誕歌開始蓬勃,但由于清教教義主張嚴肅的生活與簡單的宗教儀式,因此對圣誕歌有諸多的限制,直到十八世紀末才稍放松。當十九世紀后半期,圣誕歌又起了嶄新的變化,有不少名音樂家都參與圣誕歌的編作及修訂,一時圣誕歌如雨后春筍,成為熱潮,據悉有四百多首圣誕頌歌。

本文主要介紹其中最富盛名的第73首《天使初報圣誕佳音》以及應唱《阿門頌》?!短焓钩鯃笫フQ佳音》的英文歌名為「The First Noel」,Noel 是法文,從拉丁文引用而來,其意為“生日”。根據路加福音第二章10-12節記載:那天使對他們說:“不要懼怕!我報給你們大喜的信息,是關乎萬民的;因今天在大衛的城里,為你們生了救主,就是主基督。你們要看見一個嬰孩,包著布,臥在馬槽里,那就是記號了。路加第二章記載的第一個圣誕慶祝的情形,與今天世俗的圣誕慶祝完全不同。這一次破天荒的圣誕慶祝,是在伯利恒的野地里舉行的。四面環繞著的,只有青山綠水,明月浮云,幽馬鳴蟲,和閑花瑞草。當日的環境,何等天真安靜。不像今天世俗慶祝圣誕的豪華布置及奢侈浪費。當年第一個圣誕是在夜間牧羊人按著更次,看守羊群的時候舉行。牧人在黑夜里,忠心耿耿,儆醒看守,與世人在罪惡中金迷紙醉,日夕狂歡,有天淵之別。第一個圣誕慶祝的講道,是由天使擔任,講辭雖短,但其中的意義卻甚深穎。對牧人說「不要懼怕」并報告關乎萬民的「大喜信息」?!耙d基督”——永遠是我們傳講信息的主題和中心。而這首「天使初報圣誕佳音」正是描述主耶穌降生的故事。

應唱《阿們頌》在本次儀式的第19個環節,“阿們”這個詞不僅僅出現在這首頌歌中,也貫穿于整場儀式,每進行完一個環節或是一次禱告,主領人都會帶領信眾們默念“阿們”,因此“阿們”經常會被誤認為是環節或儀式的結束語,自身不代表任何含義。其實,“阿們”的意思十分廣泛,與“阿彌陀佛”相似,是經典的宗教語言,但兩者都代表著一定的意義內涵?!鞍儭眮碓从谙2畞碚Z,譯為“希望這樣”、“會是這樣”、“誠心所愿”……在不同場合下“阿們”的意義有所變化,例如在《舊約》中“阿們”表示贊同和回應。我們歸納了《圣經》中“阿們”在不同場合所表達的意義:1.主耶穌的自稱:如啟3:14(你要寫信給老底嘉教會的使者說,那為阿們的,為誠信真實見證的)2.贊美神:如詩篇106:48(愿眾民都說:“阿們!”)3.在禱告祝福時常用到:(禱告奉耶穌的名,阿們?。?,上文可見,“阿們”即是禱告儀式的結束詞,也是一個誓言,對上帝的認可和信奉。

三、圣誕儀式在天津的本土化

基督教傳入中國已有超過兩百年的歷史,20世紀初,受到“東學西漸”的影響,圣誕節作為基督教文化的重要一環受到中國人的喜愛。在長達兩百多年的時間里,基督教文化在中國歷經起伏,基于中國文化對自身有所更新,耶穌誕辰紀念形式在中國越來越“本土化”。

在對天津市基督教會山西路教堂的圣誕儀式的實地考察中發現儀式與國外教堂的耶穌誕辰儀式不甚相同。有些傳統的儀式因為天津當地的文化背景沒有被選用,如重要的儀式子夜彌撒:在夜間12點時,隨著圣誕鐘聲敲響,教友會齊唱頌歌“耶穌誕生白冷郡城,可親可愛可敬圣嬰……”,教堂還會搭起圣誕馬棚,用來迎圣嬰。為了紀念破曉時天使報佳音給牧羊的人,教堂會舉行黎明彌撒。待到天明之際還要舉行天明彌撒來紀念耶穌的誕生。[3]這一重要的儀式在天津山西路教堂被舍棄了。但同時又在融合了中國民間的藝術成分后誕生了許多新興的圣誕夜節目內容。如前文所提到的在圣誕劇中身處社會底層的角色使用活潑俏皮的天津方言交談,為嚴肅單調的圣誕劇加入了滑稽幽默的笑料元素,受到天津當地人的認同和喜愛。

1.舞蹈

舞蹈《彩虹》是傳統的中國民間舞蹈,表演者是山西路教堂舞蹈組的信教徒,都為女性,身穿藍粉相間的中式舞蹈服裝,舞蹈著重突出身韻、身法和技巧,是中國古典舞的主要特點,這是山西路堂圣誕儀式的創新和本土化之一。

2.音樂劇

音樂劇表演《信仰之路》是由山西路堂的青年團契劇組出演,是一個僅有一年歷史的團隊,由此可以推測音樂劇這種表演形式是山西路教堂的圣誕耶穌慶典儀式中的新節目。音樂劇《信仰之路》與傳統的圣誕劇不同,其中加入了很多中國本土元素,并且著重體現了信教的年輕人在平衡工作、生活和信仰中遇到的矛盾和困難。

該音樂劇講述了一個年輕的基督教信仰者小玉的故事。小玉在加入了基督教會以后,工作日和周末常常要求教會參加禮拜和唱詩活動,因此減少了承擔家中事務的時間,家人埋怨她不承擔家中的責任,導致與父親和姐姐的關系不似以往融洽,經常發生口角,父親認為小玉為了并不存在的耶穌基督而忽略了家庭職責,向小玉發問“你的耶穌在哪里?”。因為信仰基督,小玉遵守基督教的教義,在道德方面堅守基督教的道德標準以馬太福音第五、六、七章為例,其中論到天國的圣潔、公義、愛人、施舍、愛仇敵、禁食、禱告、進入光明、毋愛錢財、毋論斷人、真誠無欺、聽道行道等,在此種道德標準的規范下,小玉在工作中嚴詞拒絕老板做假賬的要求,更勸說老板和同事應該真誠待人、誠信做事,卻得到了上司和同事的嘲笑,上司同樣向小玉發問“你的耶穌在哪里?”,“耶穌給你發工資嗎?”等疑問,并且辭退了小玉。小玉丟了工作,本想與男朋友一起去看演唱會,可男朋友卻提出了在外過夜的要求,而基督教教義是絕對反對婚前性行為的,認為婚前性關系單純強調性吸引關系,褻瀆了婚姻的神圣性,違反了神的誡命,放縱情欲是種犯罪行為,性行為只能在夫妻間發生。所以小玉謹遵圣經中的要求,拒絕了男友在外過夜的提議,男友非常憤怒,遂與小玉分手,并再一次提出“你的耶穌在哪里?”的疑問。經歷了家人、同僚和男友的不理解的小玉情緒低落,憂傷的來到了教堂,對教會的兄弟姐妹說出了自己的遭遇和胸中的疑惑。教會眾人挽著手一起為小玉頌歌祈禱,小玉在兄弟姐妹的歌聲中找到了自己虔心皈依的神——耶穌基督。

這個故事可以看到主角小玉因為信仰基督不再做過去做的錯事,找到了正確的道路,一心向善。雖然身邊的人不理解她的行為,甚至對基督提出質疑,但最后小玉在教會兄弟姐妹們的頌歌中求得了真理和內心深處的安寧。

3.沙畫

山西路的圣誕紀念儀式中用沙畫的形式展現了耶穌降臨的過程,用沙畫的方式講述故事是一種新興手段。沙畫是一門獨特的藝術,結合了現代人的審美觀,依托基督教深厚的文化底蘊和文化內涵,具有獨特的表演魅力,達到了獨特的藝術概念和觀賞效果的完美結合,很受大眾歡迎。不僅能讓在場的觀眾充分、清晰的了解基督誕生的這段歷史,還能擁有視覺上的享受。作畫過程提前錄制好,以視頻的形式投影在舞臺上,同時有六名身著白衣,戴著翅膀和花環的教徒扮成天使在舞臺中央歌唱基督教圣歌。

四、結語

耶穌基督對西方文化有巨大的塑造作用,但目前仍缺乏該儀式的本土化研究。圣誕節作為西方文化意義體系的符號而存在,是西方文化的重要傳播媒介,體現了西方社會文化基礎。本文以實地考察為基礎,結合耶穌誕辰儀式的意義內涵和發展歷程,介紹了天津耶穌誕辰紀念儀式,探索了耶穌誕辰儀式在“天津”這一地點的本土化發展歷程。更為重要的是,我們可以在探索西方節日深厚的文化底蘊基礎之上,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從而發展中國傳統文化節日。

參考文獻:

[1]于學蘊,劉琳:《天津老教堂》,天津文藝出版社,2005年。

[2]卓新平:《基督教文化1600問》,東方出版社,2005年。

[3]畢文波:《圣誕節慶文化》,東北師范大學,2012年。

猜你喜歡
基督本土化
基于“主題語境”的高中英語閱讀本土化研究
基督的歷史還原
羅斯拯救記
簡析咆哮營的幸運兒及其對教學的啟迪
立人教育成就教師的本土化發展
“毒樹之果”證據排除規則本土化的必要性分析
泰國神話與印度神話中神祗形象的對比研究
國內少兒音樂教育發展的困境與思考
“AutoForm金屬板料成形仿真軟件”市場在中國的開拓及本土化發展
論三種變形中的巨龍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