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學生數學學科核心素養提升的策略與方法實踐

2020-07-23 13:25張春華
小學時代·下旬刊 2020年6期
關鍵詞:數學學科數學課堂教學核心素養

張春華

【摘? 要】? 落實立德樹人的教育根本任務,離不開學生的全面發展,更離不開數學學科核心素養的提升。本文從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角度下,論述了“通過創設問題情境提升數學抽象素養、開展問題解決提升邏輯推理素養、推進綜合實踐提升數學建模素養、利用幾何圖形提升直觀想象素養、加強運算基礎提升數學運算素養、運用數據統計提升數據分析素養”等路徑策略,助力學生數學學科核心素養提升。

【關鍵詞】? 數學學科;核心素養;數學課堂教學

數學學科核心素養包括數學抽象、邏輯推理、數學建模、直觀想象、數學運算、數據分析這六個方面。數學學科核心素養的提升貫穿學生學習的始終,因此,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設計也需要教師遵循學生數學學科核心素養形成的規律,采用合適的策略進行實踐,落實“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促進學生在智力因素、非智力因素和價值觀方面得到全面發展和不斷提升。

一、積極創設問題情境,提升學生數學抽象素養

數學抽象是數學的基本思想,是形成理性思維的重要基礎。數學的學習本質上是數學思維的學習,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可以設計適合的問題情境,貼近實際,促進知識與現實的聯系,并讓學生經歷從具體到抽象的課堂活動,使學生能更好地理解數學的相關概念、思想方法和知識體系。

1.創設生活情境問題,助力數量關系抽象

數學是研究數量關系和空間形式的學科,因此教師可以創設生活情境問題,推動學生在數量關系上的抽象素養的提升。如在“方程知識學習”的第一課時,教師可以引入生活中存在的不等量和等量的關系,讓學生抽象出數量與數量之間的關系,引入等量關系的研究,并進一步理解等量關系中存在未知量的表征方法,也就是使用字母代替未知數,在課堂活動中提升數學抽象的學科核心素養。

2.創設實物情境問題,豐富空間形式抽象

教師在數學課堂上提供教學實物、創設問題情境,能夠助力學生利用空間形式,抽象出圖形表征。如在“圓的概念”教學中,教師可以提供生活中圓形的物體,并讓學生在圖形與圖形關系中抽象出圓形的數學概念和特點,找到具體圖形中抽象出的圓的規律和結構。

二、積極開展問題解決,提升學生邏輯推理素養

邏輯推理是指從一些事實和命題出發,依據邏輯規則推出一個命題的思維過程。小學階段一般包括兩類:一類是從特殊到一般的歸納和類比,另一類是從一般到特殊的演繹推理。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可以積極設計問題串,以問題解決的方式推動學生在邏輯推理能力上得到提升。

1.問題串有效設計,提升歸納類比思想

課堂設置有效問題串能助力學生經歷歸納、類比的過程,發展邏輯推理能力。如在“研究三角形的三邊關系”教學中,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在問題解決下探究三種三邊關系,即在兩邊之和大于第三邊、兩邊之和等于第三邊、兩邊之和小于第三邊時是否可以構成三角形,從而發現三角形的三邊關系,并進一步探究四邊形、五邊形、六邊形等多邊形中邊的關系,發展邏輯推理素養。

2.問題串有效驅動,提升演繹推理思想

借助問題串,教師進行課堂的合理驅動,使得學生可以有充分的機會進行數學思考和展示,并形成完整的知識體系結構和數學思想發展結構,實現邏輯推理素養的提升和突破。

三、積極推進綜合實踐,提升學生數學建模素養

數學建模是對現實問題進行數學抽象,用數學語言來描述問題、用數學的方法構建出數學模型來解決問題的過程。教師可以充分利用綜合與實踐活動,在實際的生活情境中引導學生從數學的角度提出問題,并進一步分析問題、構建模型,最后求解和驗證結果,同時也可以提升和優化模型,利用數學來解決實際問題。

1.建立數學應用模型,探尋數學本質規律

在生活情境中,教師應引導學生用數學模型解決實際問題,探尋現實規律。如在間隔排列的綜合實踐活動中,教師可以在提供的生活場景中,讓學生找尋存在的規律,從數學角度來描述規律,如“一個隔一個”“兩個物體”,讓學生形成間隔排列的數學模型,同時利用數學符號或字母等設計符合間隔排列規律的序列,進一步利用間隔排列模型解決首尾猜一猜等實際問題,并找尋模型中蘊含的其他規律。

2.建立數學活動模型,形成數學建模能力

教師要通過數學主題實踐任務活動,形成活動任務群,引導學生通過學習小組,在解決問題中提升學生的數學建模能力,學會形成數學模型并利用數學模型解決實際問題。如在“條形統計圖的綜合與實踐”活動中,教師可以設計調查活動,讓學生圍繞生活中感興趣的主題,進行統計圖的設計、數據的收集和整理,形成數學建模意識和建模能力的提升。

四、積極利用幾何圖形,提升學生直觀想象素養

直觀想象是指利用幾何直觀、空間想象,感受事物的形態與變化,利用圖形理解和解決數學問題的過程。教師可以充分調動學生的直觀想象的素養,創造契機,讓學生可以運用圖形和空間想象解決數學問題,探究數學知識。

1.加強數學圖形理解,推動直觀想象成長

在進行數學圖形知識的教學中,教師可以創設動手操作、觀察思考、類比探究等豐富的教學環節,為學生直觀想象成長搭建平臺。如“平移和旋轉”一課,教師可以利用“我比劃你來猜”的方式,學生通過觀察操作猜動作,形成對于平移和旋轉的動作的初步印象,并進一步進行分類。

2.利用數形結合思想,助力直觀想象發展

數形結合也是數學中常用的數學思想方法,能有效提升學生的直觀想象能力。如在“利用線段圖解決實際路程問題”的相關學習中,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分析數學問題,進行作圖來研究相遇問題、追及問題,甚至是較為復雜的圓形跑道的相遇和追及問題,在數學結合中發展學生的學科核心素養,使其形成直觀想象的素養。

五、積極加強運算基礎,提升學生數學運算素養

數學運算是指依據運算法則解決數學問題,如理解運算的對象,掌握運算的法則,選擇運算的方向和方法,設計運算的步驟順序,正確求得運算的結果等。教師可以提供充分的運算平臺,為學生提升數學運算的學科核心素養奠基。

1.探究數學運算法則,理解運用基本規律

學生經歷運算法則的探究能提升數學運算素養。如在“加法交換律”一課的教學中,教師可以讓學生通過實際問題發現兩個乘數交換位置的結果存在相等的關系,進一步探究在一般情況下加法交換律的實用性,并提供運算題目讓學生進行運算律的夯實。

2.選擇運算步驟程序,設計具體運算方法

教師可以設計程序性問題,引導學生利用程序圖等方式展示運算步驟程序的選擇和運算方法的呈現。如在利用運算律進行簡便運算的教學中,教師可以讓學生在復習已經學習過的運算律的基礎上,探討簡便計算的方法,并進一步設計合理的運算程序、步驟和方法,進行數學運算素養的提升。

六、積極運用數據統計,提升學生數據分析素養

數據分析是指獲得數據并運用數學的統計方法對數據進行整理和分析,形成結論和發現的過程。教師可以設計主題統計活動,讓學生經歷收集數據、整理數據、發現信息和結論的過程,提升學生的數據分析的數學學科核心素養。

1.組織數學統計活動,經歷分析發現過程

教師可以開展有關數學統計的綜合實踐活動,創設情境任務,讓學生開展數學分析和發現的過程。如在“可能性”的相關章節教學中,教師可以組織班級進行摸球的活動,不同顏色的球摸到的次數用“正”字法統計,引導學生發現可能性與概率之間的關系。

2.利用信息技術模擬,豐富數學統計樣本

同樣,教師還可以利用計算機模擬的優勢,展開大樣本下的不同次數的虛擬拋硬幣,并呈現拋相應次數后的正、反面次數,讓學生通過統計和分析,發現樣本數量越大,硬幣正、反面次數越接近相等,體會數學統計和分析帶來的學科核心素養的提升。

借助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環節的精心設計,教師可以有效促進學生的數學學科核心素養的提升,通過多元路徑方法,助力學生數學思想和技能的提升,讓學生在問題驅動中實現核心素養的提升,在問題解決中實現多元全面的發展,在數學學習中實現數學思維的成長!

猜你喜歡
數學學科數學課堂教學核心素養
如何提升小學生數學學科的核心素養
如何讓農村留守兒童重視數學學科的學習
淺談小學數學問題情境的創設
讓問題設計為數學教學創新綻放精彩
翻轉課堂在高中數學教學中的實踐與研究
數學課堂教學中對學生的激勵性評價淺議
作為“核心素養”的傾聽
“1+1”微群閱讀
向著“人”的方向邁進
核心素養:語文深度課改的靶向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