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析小學數學學習興趣的培養

2020-07-28 02:31李海霞
科技資訊 2020年16期
關鍵詞:興趣培養小學數學

李海霞

摘? 要:著名科學家愛因斯坦曾說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興趣可以激發孩子們學習的源動力,孕育學習的渴望,滋生學習的動力。小學階段是學習的起步階段,是學習興趣培養的初始階段,只有在小學階段抓好學習興趣的培養,才能培養孩子良好的學習習慣,使孩子產生主動學習的慣性,為孩子初高中階段的學習打下牢固的根基,為孩子的終身學習奠定堅實的基礎。筆者近年來一直從事小學數學教學工作,在這里就小學生數學學習興趣的激發和培養,談一些個人體會,旨在通過互相交流,以達到提高教學效率,提升教學效果的目的。

關鍵詞:小學數學? 興趣? 培養

中圖分類號:G623.5 ?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20)06(a)-0242-02

筆者認為,只有從小學數學教育的特點出發,通過巧設情景,理論聯系實際,豐富學習載體,引入競爭機制,建立平等友愛的師生關系等方面入手,才能有效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使學生心情愉悅、積極主動地去學習,才能高效地培養小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1? 巧設情景,誘發學習興趣

在傳統的課堂教學中,多采用機械填鴨式的教學方法,教師從著手備課開始,就不注重學生學習過程的情感體驗,教師為教學活動的主導,學生處于從屬支配地位,教師指向哪里學生的思維就轉向哪里,整個學習過程枯燥無味,絲毫不能誘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教得頗為吃力,學生學得索然無味,在推行素質教育的今天,在推進新課程改革的大背景下。筆者認為,一堂成功的優質數學課,就應該從巧設教學情景模式,成功誘發學習興趣入手,精準選擇課堂的切入口,成功地進行課堂導入是關鍵所在,是成功誘發學生求知欲望的開始,是課堂情緒有效調節的開始,成功地進行課堂導入,不但能高效發揮教師的引導推動作用,激發學生內在的求知欲望和學習興趣,而且能成功地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使整個教學過程變得輕松快樂,讓學生在愉悅的情緒體驗中學習數學,感受數學之美,享受學習的快樂。例如在北師大版小學數學6年級上冊第一單元“圓的認識”教學時,進行情景設置,課前導入:

師:同學們,對于圓同學們一定是非常熟悉吧?(是)在日常生活中,在哪里可以見到圓形?

生1:水杯口上有圓。生2:硬幣是圓形的。生3:汽車輪胎是圓的。

師:今天老師也給大家展示一組不常見到的圓形。

(一一展示課前搜集到的含有圓形的圖片,如小鳥的眼睛、摩天輪、電磁波、射電望遠鏡等)

師:從以上老師在PPT中展示的圖片,你能找到圓嗎?

生:能找到。

師:生活因為有了圓形,我們的現實世界才變得如此神奇、如此美妙,今天的數學課,就讓老師帶領大家一起認識新的幾何圖形——圓,一起走進圓的世界,探索其中的奧秘好嗎?

生:好。

通過巧設導語,使孩子們對“圓”產生美好的情感和濃厚的興趣,激發他們的求知欲望,使學生對學習內容逐漸產生興趣。

2? 聯系生活實際,提高興趣指數

數學知識來源于生活實際,數學如果離開了現實生活,就會變成空洞的理論。筆者認為,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教師應該積極創造條件,充分發掘日常生活實踐中的數學現象,創設生動活潑科學有趣的生活情景來幫助學生學習數學,鼓勵孩子們用好奇的眼光去發現生活中的數學,并學會用課堂上學到的知識去解決實際問題,使孩子們深刻地感受到:數學知識源于生活,數學知識是一種工具,數學工具廣泛應用于生活實踐、服務于生產實踐。例如,在教學北師大版小學數學一年級下冊“觀察與測量”一課時,要求學生提前準備塑料軟尺、紙、筆,在先估計課桌、講臺、教室白板各有多長多高的基礎上,再讓孩子們用自己的方法進行測量記錄。在初步建立了1cm和1m的表象后,讓孩子們在課堂上講一講生活中與1cm、1m長度有關的物體,如:橡皮的厚度約為1cm,課桌的高約1m等,再讓孩子們“估一估、量一量”存在于自己身邊的事物,如家中的電視機、餐桌,如教室窗戶的寬度、樓梯欄桿的高度,如個人的鉛筆盒、鋼筆的長度等。通過實踐活動,使孩子們不僅高效地掌握了課堂知識,并且參與了生活實踐,從課本中的理論知識到生活中的實際應用,使孩子們明白了數學與生活密不可分,通過與生活實踐的結合,使孩子們的課外知識得到了拓展,學習興趣得到了有效激發,學習效率事半功倍地提高,我們何樂而不為。

3? 創設情景,提升學習動力

在課堂教學中,如果只靠教師的課堂講解,學生只有“聽”和“看”的感官體驗,學生時間不長就會感到疲倦、厭煩、記不住、聽不進去,學習效果自然無法得到有效提升。筆者建議,根據小學生的年齡特點和認知水平,利用孩子好奇心強、愛動手的特點,讓孩子們自己動手量一量、做一做、比一比,既充分調動孩子們的積極性,又培養孩子們的創新意識和動手能力,提升學習動力。例如,在學習北師大版小學數學六年級上冊“軸與對稱圖形”一課時,筆者讓學生在課前準備好圓形、長方形、正方形、幾種三角形、梯形的各種圖片,讓學生試著找出它們的對稱軸,通過實際操作,孩子們發現有些圖形能完全重合,有些圖形沒有對稱軸,無法完全重合,孩子們通過自己動手操作,從“質疑”到探索“解疑”,有力地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降低了教師的勞動強度和工作量,提高了課堂學習的實效性。

4? 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調動學生的積極性

通過近年來的教育教學實踐,筆者發現建立平等、民主、和諧的師生關系,可以有效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良好的師生關系可以促進學生學習興趣的養成,這就要求我們首先要以寬容的心態去對待學生,以母親的情懷去對待學生,孩子們犯了錯誤做了錯事,我們都不能去打罵他們,要耐心地以理服人,使孩子們明白,自己錯在哪里,該如何改正。針對孩子逆反心理較強、經常出現的叛逆行為,我們不能用強力去壓制,要用寬容的態度以德服人,積極引導不當行為,與學生建立起良師益友般的師生關系,使學生感受到來自老師的關愛與溫暖,愿意敞開心扉進行交流,從而對所學課程產生親和感、產生濃厚的學習興趣。

5? 創設教學載體,激發學習熱情

利用小學生喜歡生動、形象教學形式的特點,筆者認為,在小學數學課堂中,教師要創新教學載體,運用多種教學媒體、化靜為動,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熱情。在教學活動中,充分利用各種動畫小視頻、科學小實驗、模型教具等教育資源進行教學,是有效激發學生學習熱情的重要手段。

6? 提倡競爭,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小學生的個人競爭意識較為強烈,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不妨利用這一優勢,在課堂教學時引入競爭機制,在教學中遵循“低起點,突難點,重過程,善引導,多鼓勵”的方針,按照學習興趣小組開展“奪紅旗、開火車”等數學競賽,在相互競爭的過程中,使學生努力克服困難,力爭上游,既培養了學生的團隊合作意識,又激發了數學的學習熱情。

長期的教學實踐證明,只有用賞識的眼光來看待每一位學生,讓學生品味到成功的快樂,感受到進步的喜悅,由此喜歡上數學課、愛上數學,使學生的內在優勢得到有效發揮,使學生的學習熱情高漲,成功地激發起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

參考文獻

[1]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2011年版)[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1:6-13.

[2] 晏長春.小學生數學問題意識的培養[J]湖南教育數學教師版,2009(4):26-27.

[3] 孫東敖.數學教學與培養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J].現代教育,2011(1):43.

猜你喜歡
興趣培養小學數學
高中數學邏輯思維能力的培養
淺析新形勢下航空計量人才培養
智力因素在語文教學中的作用研究
農村學校數學生活化教學探析
培養學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培養學生社會適應能力的策略研究
體驗式學習在數學教學中的應用研究
試論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
培養數學意識發展思維能力的研究
創新人才培養理論研究現狀及未來研究方向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