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藏品、藝術創作、觀眾的多元互動
——論博物館跨媒體藝術項目的底層邏輯

2020-08-07 06:18朱月四川大學美術館四川成都610207
美術館 2020年4期
關鍵詞:互文

文|朱月(四川大學美術館 四川 成都 610207)

一、博物館跨媒體藝術項目的三個主體

“博物館跨媒體藝術項目”是指博物館與當代藝術合作的展覽、工作坊等形式的活動,是融合不同文化機構知識生產方式、跨學科領域的藝術實踐。項目中藝術家、策展人與美術館與博物館建立合作關系,主動介入博物館及其藏品并進行創作,最終與博物館藏品在展覽中共同呈現。與博物館常規的美術作品展、藝術導覽、分享與品鑒等公教活動不同的是,“博物館跨媒體藝術項目”重在藝術的介入,當代藝術家的創作與博物館及其藏品形成互文,共同創造新的知識體系、敘事結構、連接方式,以此對博物館生態進行重構。

藝術家介入博物館的自主性創作自上個世紀開始就在國外博物館不斷涌現,藝術介入成為突破固有博物館策展模式的方法。直至今天,眾多大學、博物館與文化機構已經將藝術家的介入性創作作為常設項目,以此尋找自身與當代藝術結合的恰當策略。近兩年,國內多家博物館相繼推出與當代藝術家合作的特展,引起了業內和社會公眾的熱烈反響和關注。然而,與國外的博物館藝術項目相比,藝術家與博物館的合作較為基礎,尚處于實踐摸索、試探的初級階段,還沒有尋求到符合自身博物館立意、制度以及深度推進合作的模式。與此同時,國內外關于藝術介入博物館的理論較少,且沒有統一的名稱和定義,它們大多被描述為博物館公共藝術項目(Museum Public Art Programmes)、藝術家介入(artist interventions)、體 制 批 判(institutional critique)等等,被囊括在(但不僅限于)關系美學、新博物館學等的范疇之內。筆者認為博物館藝術項目是去分化的跨媒體藝術項目,項目的意義生成不只在于直接參與的博物館藏品、藝術創作和觀眾三者之間,還存在于參與項目的主體所涉及的其他領域,重要的是產生眾多線索的互文。在介入博物館的跨媒體藝術項目中,任何意義活動和互文的產生需要兩位及兩位以上的主體互相作用,是一個在“五維”中任意兩者作用即產生波及的活動。

②“重簾——古代繪畫、刺繡互文展”暨“借鏡觀形——博物館藝術項目邀請展”展覽海報

(一)博物館藏品

藏品是博物館的核心,藝術家的介入性創作大多也是基于博物館及其藏品的創作,而觀眾進入博物館,無論是出于觀光或學習還是其他目的,皆是因藏品和展覽而去的。在博物館的跨媒體藝術項目中,“藏品”這一主體也包含了其所在的博物館1.“博物館”一詞在這里不僅指歷史博物館、自然博物館、藝術博物館等不同類型的博物館,也代指圖書館、歷史遺跡、動物園、植物園、科技館等文化機構。場域和與其相關的學科領域。博物館是一個異托邦,米歇爾 ·??拢∕ichel Foucault)、道格拉斯 · 克林普(Douglas Crimp)等哲學家、藝評家都對“博物館”的權力話語等話題進行過深入的討論。介入博物館的藝術家也一樣,與慣?!鞍缀凶印敝械膭撟骱驼褂[相比,藝術家對場域的變化及其產生的差異有著極度的敏感,對博物館制度、展覽機制等問題有著強烈的反應。另一方面,博物館藏品相關的學科領域也是藝術家創作的面向,包括各學科中具體的學科目的、知識結構、研究領域、視角和方法等等,例如,藝術家在創作時使用人類學田野調查的方法,采用微觀視角進行創作。

(二)藝術家創作

藝術創作是介入博物館的藝術項目的重要主體,是注入博物館的新鮮血液,能夠打破人為強加于物的界限,改變對視覺文化范疇的質疑,鼓勵觀眾在涉及到合作問題時敢于成為合伙人和協作者。2. Lisa G. Corrin (ed.), Give and Take, London: Serpentine Gallery, Victoria and Albert Museum, 2001, p.11.藝術家的介入能夠在豐富文物意義、現代價值轉化、博物館制度批評等方面對博物館和觀眾產生多重效應。一方面,與博物館中所陳列的藝術品相比,藝術家的創作更多在于介入的主動性、當下性,是針對博物館及其藏品所作的具有對話、反思意義的開放性創作,而非博物館為展示說明某一主題的“物”的呈現;同時在博物館中,“看不懂的當代藝術”會面對相較于美術館更加廣泛的觀展人群,被大眾“檢驗”。另一方面,博物館主動尋求與其他藝術文化機構合作和聯動的展覽,能夠讓高高在上的博物館逐漸敞開。

(三)觀眾

博物館是一個為社會發展服務的、向公眾開放的非營利性常設機構。3.國際博物館協會:“博物館的定義”,https://icom.museum/en/activities/standards-guidelines/museum-definition/.對于博物館來說,觀眾對于博物館對外展示的一切所作出的反應至關重要。在博物館行業至今的三次革命中,博物館與觀眾的關系一直在發生改變,他們為觀眾營造良好的學習和觀展體驗,從致力于提供周到的服務、展品解釋以及設置公共教育部門組織活動,轉變為更為開放的參與式博物館,歡迎觀眾深入地參與博物館的事物,甚至包括展覽的策劃??缑襟w藝術項目不僅能夠在藝術形式本身以及與博物館藏品的互文上吸引觀眾,行為表演、參與式藝術等藝術形式更是將觀眾轉變為創作的一部分。

二、藝術創作與藏品的互動

(一)藝術創作之于藏品

藝術家介入博物館,主要方式是基于博物館的藏品和場域進行創作。藝術家通過對博物館及其藏品的介入,解構了博物館藏品的既有價值,在創作中拓展了藏品的解讀方式,創造性地看待藏品及其知識體系、博物館與美術館的關系、文物的現代語境轉換、認知傳統文化的新視角,在創作中體現思辨與對話的狀態。同時,藝術家也可以搖身變為策展人、藝術指導,參與研究藏品的美學價值。博物館對藝術家的介入有著或多或少的預設,但藝術家極高的主觀能動性讓他們得以在博物館里碰撞出火花,呈現全新的展覽面貌。藝術家的介入性創作與博物館的互動有三個關鍵詞:延異、互文、批判性實踐。

① 介入博物館的跨媒體藝術項目的底層邏輯,筆者繪制

②“集合體:藝術,科學與想象力”(Assembling Bodies Art, Science &Imagination)展覽現場,劍橋人類和考古學博物館 圖片來源:MMA

“延異”(différance)是藝術家的介入性創作對博物館藏品的作用?!把赢悺钡母拍钣煞▏軐W家、解構主義思潮代表人物雅克 · 德里達(Jacques Derrida)創造,他認為“延異”是解構主義理論的基礎,是一種“嬉戲活動”,而非一個“概念”?!把赢悺痹凇笆敝畜w現:被提議的這種組合有復雜的編織結構和交錯結構,這種交錯容許不同的線團、不同的意義或者力量之線從各個方向爆破,猶如它時時準備著將自己和他者綁捆在一起。4. [法]雅克·德里達著,汪民安譯:《延異》,《外國文學》,2000年第01期,第69-84頁。藝術家之于藏品的創作,破解了原有展覽敘事結構、藏品研究體系對藏品的歸類和解讀,是破除既有的藏品知識結構,從藝術家自身的創作模式和對博物館、藏品的感受出發,對藏品的重新理解和再構。無論以新的形式解讀藏品,發掘、賦予藏品新的意義,還是將藏品放在現代語境下重新闡釋,藝術家的創作都是對藏品的本質和意義的延異,創作本身的發酵也是一種延異?!稊⑹逻z跡》(Narrative Remains)5. [法]凱倫 · 英厄姆(Karen Ingham),《敘事遺跡》(Narrative Remains),展覽、電影、出版,2009年。參見Karen Ingham:Narrative Remains,https://www.kareningham.org.uk/narrative-remains/.是凱倫 · 英厄姆(Karen Ingham)與倫敦皇家外科醫學院亨特利博物館(Hunterian Museum)的合作作品,藝術家在博物館中選擇了六個標本,對它們進行第一人稱的虛擬敘述,試圖還原它們被科學客體化之前的狀態。玻璃裝置將藝術家撰寫的文字與藏品并置,以影像復原器官的位置并進行動態展現。藝術家的作品幫助標本訴說著“如果它們能夠說話”時會說什么。作品打破了玻璃罐中標本凝結的、冰冷的封存狀態,讓我們猛然意識到它們曾經也屬于某個人、某個生命體,它們也與捐贈者共同創造了多彩的人生。因此,藝術家的作品延續了藏品的價值,重新賦予了它們鮮活的生命力。

“互文”是藝術家介入博物館并與之產生的實質關聯?!盎ノ摹崩碚撚煞▏軐W家、精神分析學家茱莉亞 · 克里斯蒂娃(Julia Kristeva)創立,她認為文本由其他文本鑲嵌構成,任何文本是對其他文本的吸收和轉化。6. [法]朱莉婭 · 克里斯蒂娃著,黃蓓譯:《互文性理論對結構主義的繼承與突破》,《當代修辭學》,2013年第05期,第1-11頁。在寫作主體、接受者和外部文本所構成的文本空間中,三者互相對照、產生影響,從而實現意義的生成活動。藝術家介入博物館創作的“延異”就在互文中顯現。一方面,在物理空間上,藝術家的作品與藏品在博物館這一特殊場域中并置展示,打破了博物館原有的展覽建構機制和藏品的敘事策略,藝術的介入提供了新的解讀和闡釋方式,在前文本和文本的對照中制造了更為廣闊的互文空間,制造出探索博物館藏品意義的空間與路徑。另一方面,在博物館藏品和藝術創作的互文空間中,藝術家的介入修復了博物館藏品與觀眾之間的連接紐帶,在拉近博物館與觀者的距離的同時,開辟了觀眾對照解讀藏品和藝術作品的入口,使觀眾發揮能動性,主動參與、學習。2009年3月,動力博物館(Kinetica Museum)7.動力博物館(Kinetica Museum),2004年由藝術家戴安·哈里斯(Dianne Harris,藝術總監、策展人)和托尼·蘭福德(Tony Langford,常務董事)共同創立。該博物館倡導藝術創新,專注探索動力學藝術運動的最前沿,鼓勵藝術家與科學家、工程師合作,致力于跨學科藝術的研究。帶領4位藝術家與人類和考古學博物館(MAA)及劍橋大學合作的展覽“集合體:藝術,科學與想象力”(Assembling Bodies: Art, Science &Imagination)開幕。這是一個跨學科試驗性項目的藝術展覽,匯聚了三方的人類學、生物醫學的館藏以及當代藝術作品,試圖挑戰人們對人體先入為主的觀念,在跨學科、跨媒體的背景下改造認識人體的方式。并置的展示方式便于藏品與藝術作品之間的交互,產生的效應激發了與展覽主體的多感官互動。8.參見Museum of Archaeology and Anthropology:Assembling Bodies,https://maa.cam.ac.uk/assembling-bodies-exhibition/.

“批判性實踐”重塑博物館與外界的聯結?!芭行詫嵺`”由藝術家尼爾 · 卡明斯(Neil Cummings)提出,“批判”是指制度批判,“實踐”是指社會參與的藝術實踐項目9. Janet Marstine: Critical Practice: Artists, Museums, Ethics, London and New York:Routledge Ltd, 2017年,第4頁。,被珍妮特 · 馬斯?。↗anet Marstine)用來表示機構批評與社會實踐的融合,通過藝術家干預實踐的藝術項目以達成博物館等公共機構與公眾的和解?!绑w制批判”是在20世紀60年代末和70年代初藝術家介入博物館的流行趨勢,當時藝術家的批判態度是十分激進的。10.參見Claire Robins, Curious Lessons in the Museum: the Pedagogic Potential of Artists’ Interventions, Farnham: Ashgate Press, 2013年,第62-63頁。但在今天,藝術家介入的態勢緩和,與博物館走向互惠合作關系,藝術家的介入性創作則實現了博物館與外界關系的重塑。首先,藝術家介入博物館進行創作,這一行動重新塑造了博物館生態,介入博物館的跨媒體藝術項目成為博物館策展人樂于實施的展覽策略。其次,從博物館美育的角度上來說,創作與觀者產生的互動打開了博物館公共教育的新路徑和新思維。最后,藝術家的介入性作品能夠實現對博物館制度的批判,促使博物館對自身機制進行反思。

① 馬克 · 史密斯(Mark Smith)在杰出與非凡項目中創作的聾啞人舞蹈《讓我告訴你一個故事》圖片拍攝:莎拉 · 李(Sarah Lee)

② 馬克 · 史密斯(Mark Smith)在杰出與非凡項目中的創作

(二)藏品之于藝術作品:熟悉且陌生的場域

藝術家介入博物館的藝術項目可以看作是博物館的在地性項目,為博物館提供了豐富文本。四川大學歷史文化學院考古系、文物與博物館教研室的李倩倩教授在談到當代藝術與博物館合作的展覽時,將博物館的作用比作橋梁,博物館本身負載了豐富的文化資源和包容力,不同學科和領域的人經由博物館實體空間而獲得合作機緣。11.源自筆者與李倩倩教授的訪談,2019年4月26日,參見川大美術館:《[川大美術館·訪談]李倩倩:路與橋——博物館展覽中的當代藝術》,https://mp.weixin.qq.com/s/wxuju4MrdwHl3Xa_f8TJog.也就是說,博物館場域既是討論發聲的空間,其自身的屬性、場域、制度也是被討論的對象。

博物館及其藏品能夠提供給藝術家新鮮的文本。博物館藏品、展覽所討論和涉及到的話題有些是藝術家慣常創作主題以外的,這給予藝術家機會去關注到平時不會涉及到的問題,或者是沒有討論到的面向。英國萊斯特大學博物館與美術館研究中心(RCMG)開發的杰出與非凡(Exceptional& Extraordinary)12.杰出與非凡(Exceptional & Extraordinary)是在2015年由英國萊斯特大學博物館與美術館研究中心創設的長期藝術研究項目,該項目匯集了4個藝術家和8個博物館以討論一個大問題:人們面對差異的態度,促使人們意識到對殘疾的偏見給社會帶來的巨大影響。項目中,博物館方在創作前期帶領藝術家參觀了博物館未對外開放的100多件藏品和文件,策展人陪同參觀的同時提供專業知識的介紹和問題解答。對于藝術家來說,這是一個深入了解博物館藏品和博物館調性的特權,預先的參觀為他們的創作提供了豐富的靈感。參與項目的藝術家馬克 · 史密斯(Mark Smith)表示,在參觀中他了解到很多與自身相關的聾啞人的事件和藏品,作為一名聾啞人,他深刻意識到有責任去將它們復述給那些不知道聾啞人歷史和故事的下一代。13.參見Exceptional & Extraordinary:Mark Smith, Deaf Men Dancing and Let us Tell You a Story, https://www.unrulybodies.le.ac.uk/4-extraordinary-artists/2nd-artist/.

由于博物館及其藏品所提供的文本和場域與藝術家慣常的創作對象和視角不同,隨之在博物館的在地性創作也將會有所調整、變化,甚至會在博物館的創作結束后持續發酵,對藝術家自身的創作邏輯構成一定影響。藝術家通過創作,真正能夠在介入后的他者視角下對自身有所反饋,同時,這種影響是雙向的,能夠在持續性的合作中得到更加深入的發展。在四川大學美術館與四川大學博物館、四川博物院的合作展覽中,藝術家王東濤的作品《時間的對視》就是如此。他的作品參與了兩次博物館跨媒體藝術項目,但在持續深入的過程中產生了變化。藝術家原先意在以空間置換的創作手法表現刺繡藏品和現代工藝的轉換,而在與博物館和工坊的專家學者的討論中,藝術家的作品轉而能夠更加深入地探討藏品和實用物的關系,以及博物館的收藏機制等問題。從明確的表達意向到引發人們開放性的解讀,王東濤的作品觀念和創作思維邏輯經由這一次在博物館場域創作的變化而產生轉變。與藝術家之前的創作相比,許多參與博物館跨媒體藝術項目的藝術家都認為,博物館場域拓展了他們的創作對象,讓他們發現之前忽略的事物、關注到從未有意創作的問題。并且,他們也期望能夠在之后的創作中延續在博物館的經驗,解決在博物館場域中遇到的問題。

③ 四川博物院和四川大學美術館聯合舉辦的“物 · 色——明代女子的生活藝術”展中丁萌、王文波裝置作品《暗部》及展覽現場

當被問到“如何看待介入博物館的創作”或“在博物館中的創作與以往不同的感受”時,許多藝術家不約而同談到:博物館的創作不能脫離博物館語境。對于藝術家來說,介入博物館并圍繞藏品及相關展覽來進行的創作,其價值只有在與博物館的互文中才能成立。脫離創作對象之文本與環境的作品無法成功構建介入性的關聯,當其獨立存在或者置于其他語境中時意義可能會產生變化或者無法達到自足性。另一方面,介入博物館的藝術創作的結果不單單只有作品的呈現,藝術家的創作涉及到跨媒體、造景等展廳空間的營造,甚至參與展覽的構思和整體視覺化、感受的編排工作。所以,藝術家介入博物館的廣度和深度很多時候無法以一件作品來衡量,更不能脫離博物館語境來討論。

三、博物館中藝術創作與觀眾的互動

(一)藝術創作與觀眾的互動

博物館的第三次革命的關鍵詞是“參與”,“參與式博物館”在西方進行得有聲有色。藝術的介入打破了觀眾和博物館的固有關系定位,調整了博物館的公共教育策略,以及觀眾對博物館的參與方式和認知方式。藝術家的創作本就能產生吸引力,參與性的公共藝術實踐讓觀眾身體力行地參與到創作的實施中,例如費利克斯 · 岡薩雷斯 · 托雷斯(Félix González-Torres)的作品《“無題”(羅斯在洛杉磯的肖像)》,觀眾自由拿取糖果所產生的變化是形成這件作品的過程,觀眾的參與幫助完成了這件作品,也是通過這個動作,觀眾的個人體驗與藝術家情感相互連接。介入性藝術創作之所以能夠極大地調度觀眾的主觀能動性和參與積極性,一是感受,二是認識。藝術不可言說的就是“感覺”,作品以其在表現和傳達上感性的、視覺的強大力量感染觀眾,賦予嚴肅的、固化的“物”以共情能力,從而提供一種更為直接的具身情感共通,以體會、理解藏品的意義與價值。另一方面,藝術家的創作也會改變觀眾慣常的思維方式,將人們推出博物館展示和策劃的“套路”,以審視和批判的視角重新思考博物館和藏品,從認知方式上重新建構觀眾的學習與參與的方式,以此拓寬博物館與公眾的關系限度。

① 四川大學博物館與四川大學美術館聯合舉辦的“重簾——古代繪畫、刺繡互文展”暨“借鏡觀形——博物館藝術項目邀請展”中嚴俊雄作品《無名》,攝影、數碼噴繪,2019年

② 四川大學自然博物館與四川大學美術館的破隔性跨媒體藝術實驗項目“視場邊緣”(The Side of the Eye)展覽現場

身處展覽中的觀眾從來不是被動的,他們具有自己的認知標準和邏輯判斷,從另一個角度上講,觀眾是證明藝術家之于博物館創作價值的關鍵要素。博物館作為一個相對傳統、權威的存在,給藝術家的創作同時帶來一定的掣肘和優勢。藝術家在創作時有這樣一個獨特的現象:他們不得不考慮是否符合博物館的“正派”形象?其原因一方面出于對博物館場域特性的考慮,另一方面出于對博物館觀眾群的接受度的考慮。面向公眾開放的博物館的“觀看門檻”較低,具有數量更多、年齡層次更廣的觀眾群體,與美術館委托作品不同,藝術家在博物館中創作時需要考慮到更普遍的觀眾群的心理接受度。然而面對觀眾,一個更重要的問題是:觀眾能看得懂當代藝術嗎?對于藝術家來說,博物館是一個當代藝術自證的平臺。介入性創作都是基于藏品、博物館和展覽主題所作,在互文空間中,觀眾可以在解讀藝術作品和藏品的關系線上自由地游走,并從已知的藏品文本入手,去對照藝術創作上的蛛絲馬跡,了解他們本不太熟悉的當代藝術。讓觀眾真正參與到藝術創作,與藝術創作者近距離接觸的過程,增加了觀眾與當代藝術的接觸面與深度,破除了社會公眾與當代藝術之間固化的隔膜。

(二)藝術創作與觀眾的互動對博物館的積極作用

自1946年國際博物館協會發布對博物館的定義以來,“向公眾開放”“為公共利益”“從事研究、教育、服務大眾”等高頻詞匯體現了博物館從藏品的研究、展陳向社會公眾教育服務的職能轉型。14.國際博物館協會:“博物館的定義”,https://icom.museum/en/activities/standards-guidelines/museum-definition/.大多數博物館通過設置公共教育部來策劃社會教育活動,企圖在博物館空間、展陳方面提供“貼心”服務,致力于拉近與公眾的距離,并推出書畫體驗、講解導覽等活動實施公共教育。然而,一成不變的公教活動難以令參觀者維持長時間的興趣,博物館的展覽機制和展陳設計的信息輸出方式大多如同標語,觀眾的接收始終處于被動狀態。因此,現在博物館的公共教育多少都面臨著形式單一和老生常談的問題。這也是博物館走下高位、尋求合作的起因之一。西北大學布洛克博物館總監、策展人麗莎 · 格拉齊斯 · 科林(Lisa Graziose Corrin)15.麗莎 · 格拉齊斯 · 科林(Lisa Graziose Corrin)現任西北大學布洛克博物館總監,引導該博物館的使命向藝術跨時間、地點、媒介的方向發展,強調全球化和跨學科發展。稱,當代藝術家可以打破人為強加于物體的界限,去影響與視覺文化有關的思維上的問題,并鼓勵游客去迎接挑戰,成為博物館藏品、藝術創作所探討的問題的參與者或合作伙伴。16. Claire Robins, Curious Lessons in the Museum : the Pedagogic Potential of Artists' Interventions, Farnham: Ashgate Press, 2013年,第150頁。在關系美學理論研究中,藝術事件是一種以交互主體性為基質,以“同在”為核心主題的藝術形式,是觀看者和畫作間的“交匯”、意義的集體構筑。17. [法]尼古拉斯 · 伯瑞奧德著,黃建宏譯:《關系美學》,金城出版社,2013年,第7頁。藝術作為一種社會中介,讓現實社會越來越陌生化、他冰冷的人際關系緩和,人們可以在作品前直接討論交流,人與人之間的關系從而被拉近。

與此同時觀眾與博物館之間的關系也同樣被拉近。就像上文所說的,藝術作品從感受和認識兩個方面對觀眾產生影響,介入性創作與博物館、觀眾三者關系的構建也是如此。首先,藝術家藝術語言的形式、媒介,以及藝術創作的思維邏輯和圖像生成都吸引更多的觀眾走進博物館。其次,對于了解博物館藏品的觀眾來說,藝術創作視覺的“美”、無形的感受、觀念是對文物的解讀和闡釋的新視角,刺激文化與想象力的推進。藝術家的介入性創作可以讓觀眾更早或更深入地進行參與,或者以多樣的形式來豐富參與的方式。2019年4月加拿大人權博物館(CAHR)與藝術家凱里 · 紐曼(Carey Newman)聯合發起的公共藝術項目《見證毯子》(The Witness Blanket Project),從受“寄宿學?!庇绊懙?7個社區和1000人手中收集了887個歷史的碎片編織成一個巨大的木制藝術裝置,參與者的故事和物件被放在了一起編織成對寄宿學校的孩子、少數族裔具有保護、和解意義的“毯子”。許多人沒有親身體驗過寄宿學校和相關的經歷,但通過這個項目,他們能夠成為作品的創造者和歷史的見證者。18.參見Canadian Museum for Human Rights :Indigenous Artist and Museum make History with Unique Agreement for Artwork of National Importance,https://humanrights.ca/news/indigenousartist-and-museum-make-history-with-unique-agreement-for-artwork-of-national藝術家介入博物館的創作本身結合了博物館和藏品的不同要素,直接與觀眾架接關系,串聯在博物館的整個關系結構中,引發觀眾思考和討論。

四、去分化:介入博物館的跨媒體藝術項目的內在邏輯

在“試探——實驗藝術介入博物館”研討會19.由四川大學美術館和四川大學博物館聯合舉辦。上,四川大學支宇教授提出:四川大學美術館發起的“博物館藝術項目”不僅以極大的“延展性”實踐了后現代主義思潮的“去分化”理念,也開啟了對現代性的反思和重建。20.參見四川大學美術館:《會議現場 | 試探——實驗藝術介入博物館》,https://mp.weixin.qq.com/s/kMMwAUHvQNf0Q6tKq_segg在博物館跨媒體藝術項目中,由于不同類型博物館所包含的生物學、生命科學、歷史學、人類學、考古學等眾多學科領域,藝術的介入涉及到藝術與不同學科領域之間可能存在的共性的交流和差異的碰撞。由此,藝術家的創作以及項目本身體現了兩個方面的去分化:第一,以藝術的介入,重建藝術與其他學科領域某些方面的可通約性;二,促進各個學科領域之間的合作——立體而全面地解釋現象、解決問題。

就某一事物的不同維度展開對話,不同學科領域從自己的知識體系、理論范式出發,雙方的碰撞將會出現話語范圍的重合以及思維方式的相似,由此各個領域邊界逐漸模糊和交融,從而出現新興的學術點。當代藝術也是如此,科學知識體系和科學技術的影響蘊含在藝術家的創作思維和圖像生成邏輯之中,藝術家也對諸多學科領域的研究對象和研究方法有很大興趣,將它們作為自己的創作主題和對象,或者將其運用到自己的創作方法中。米蘭布雷拉美術學院考古學教授朱利奧 · 卡萊加里(Giulio Calegari)認為:彼此對話的歷史學、考古學和美術史在豐富人類歷史的同時引導人們了解過去,藝術家接近這些學科汲取創作靈感、直覺和創作沖動,在結合中抓住一種與內心形成的隱秘共鳴,刺激獲得新的靈感,甚至使過去成為一種新的語言。人們沉浸在藝術作品中,可以在掌握過去的真實模樣后對其進行重新想象和模擬構建。與此同時,藝術創作能夠引導大眾走進博物館等文化聚集地并成為行動潮流,引導普及學科知識。并且,在科學家和藝術家的互相學習中,科學家能夠從藝術角度去思考收益,輕松愉快地普及知識;藝術家對科學研究的參與也對自身有益,從而在思想的交匯處,通過或感性或理性的表達,來推動人類文明的真正進步。21.朱利奧 · 卡萊加里(Giulio Calegari):《考古:走進史前人類》,https://m.lart.org/shareCourse.html?courseId=15106487894629.哈佛大學文理學院的中國藝術實驗室(CAMLab:Chinese Art Media Lab)22.CAMLab:《關于CAMLab》,https://mp.weixin.qq.com/s/D6OUIbBNwkjo8RDDkuLhWg集學術與藝術為一體,實驗室的學者、策展人、藝術家從某一中國藝術家的作品出發,根據對該藝術家作品文化脈絡的研究梳理和重新構思,將研究成果以沉浸式體驗虛擬劇等跨媒體的藝術形式展現。學術研究的視覺化呈現可以加強觀眾的直觀認識,而實驗室的參與人員在創作過程中的發現和想法也將再次激活學術研究。

① 凱里 · 紐曼(Carey Newman),《見證毯子》(The Witness Blanket ),裝置,2019年 圖片來源:CMHR

學科領域的劃分是為了避免盲目、重復、混亂研究而形成的體系,有著各自的學科目的、疆域乃至學科規范,對于世界上所出現的現象和面臨的問題,大家從自己的學科路徑出發試圖提出解決方案。而藝術也一樣,以自身的特性、藝術家的視角去回應世界??鐚W科領域交叉的出現是為了用更加立體而全面的方式去解決問題,而藝術家的介入最主要的作用之一也是察覺到其他人沒有發現過的“暗部”,這些“暗部”都處在學科領域視覺邊緣的陰影中,需要以不同于其他學科領域常規的視角去觀察和發掘。李倩倩教授在談到藝術與其他學科領域的交叉時說道:在求索立體的問題時需要有不同知識結構的人參與才能把問題解決好。就像鑿井一樣,井能夠打到多深,這需要更多的人,運用新的打井技術深入地挖掘。與自然科學不同,藝術家要探求的是哲學層面的問題,大多數藝術家具有非常強的社會責任感與敏銳度,他們以創造性的呈現方式去喚起大家的思考,實現社會文化責任。藝術作品并不是科學意義上可驗證的東西,卻一樣撞擊心靈,發人深省,在歷史的長河中歷久彌新。23.源自筆者與李倩倩教授的訪談,2019年4月26日,參見川大美術館:《[川大美術館·訪談]李倩倩:路與橋——博物館展覽中的當代藝術》,https://mp.weixin.qq.com/s/wxuju4MrdwHl3Xa_f8TJog.

藝術介入激發了學科領域交叉下更多的可能性,藝術基于博物館和藏品的創作及其與創作對象之間的互文關系對彼此及自身產生雙向的影響,這種雙向的影響在跨學科的融合中無限擴大,并在不斷地深入合作和實踐中達到循環。例如英國自然歷史博物館藝術–科學興趣小組(NHM Art-Science interest group, NHM ASIG)24.英國自然歷史博物館藝術-科學興趣小組(NHM Art-Science interest group),2016年由該博物館研究員彼得 · 奧爾森(Peter Olson)博士、昆蟲收藏部的負責人加文 · 布羅德(Gavin Broad)博士、以及與博物館緊密合作的藝術家杰瑪 · 安德森(Gemma Anderson)共同建立。常設兩個月一次的定期研討。在研討中,藝術家可以作為自然博物館的藝術顧問,創作公共藝術項目,他們的創作不僅為科學家和觀眾提供了自然科學研究中物質的表現樣式、觀察角度和理解方式,同時,創作中對自然科學研究中不同媒體的大膽混搭、實驗,探索了科學家研究問題的可行性和解決思路;另一方面,博物館方的課題也使藝術家提高了對相關領域的了解,由此開展自己的藝術創作項目,該項目反饋給博物館,能夠,形成互文和合作的互相促進和循環。NHM ASIG的實踐就極最具參考價值,該小組在長期的深度討論中發現,藝術與科學應該超越“參與”的層次,藝術家的介入能夠不斷提出一些挑釁的想法,挑戰科學的基礎知識體系,突破科學研究中的僵局。共享問題是合作的必要基礎,小組中科學家、藝術家的互動討論基于同一問題,以不同思維模式碰撞、突破雙方的思維極限和固有認知,以此深入探討問題的本質和解決方案。

② 凱里 · 紐曼,《見證毯子》局部,裝置,2019年 圖片來源:CMHR

結語

博物館主動尋求外界合作的初衷在于打破長期以來傳統、保守的展覽敘事結構,探索富有新意的、發掘博物館藏品新價值的可能性,探求博物館工作機制新的發展方向。如今,西方博物館、檔案館、圖書館等公共機構將藏品開放給藝術家探索或者按照自身研究興趣發起項目邀請藝術家合作,已然是一種常見的工作模式,博物館跨媒體藝術項目的展覽策劃方式是頗具效益的。博物館委托或者邀請藝術家進行創作,甚至是常設藝術項目,使藝術家通過與多領域學者的長期研討來發掘創作與策展思路。在這之中,博物館與藝術家合作的開放廣度、討論深度都將影響展覽合作的出發點、展覽思路、布展實施,從而在最終的展覽中顯現。在博物館跨媒體藝術項目中,藏品的物質意義、文化價值、當代藝術的活態、批判性與觀眾的能動性,任何一個主體的多種維度與他者的發散、反應、發酵,乃至三者共同的互動,都能對博物館的“藏品收集研究”“展覽展示”“公共教育”等重要職能和知識生產擔當產生輻射效應,這種效應重疊藝術的現實意義、價值轉換等問題,影響人們理解世界、感知世界、審美的方式。博物館跨媒體藝術項目所產生的效應不止于當下,還將勾連過去,投射未來。

猜你喜歡
互文
兩個夢的爭執
互文視角下中國文化價值觀傳播研究——以《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的英譯為例
互文變奏的和弦:論雅各布森的《我叫夏洛克》
康儒博英譯道教典籍《神仙傳》的互文解讀模式
傳統詩文中的互文
互文
傳統詩文中的互文
語文教學不可忽視互文現義的語言現象
互文與中學語文教學
“征圣”、“宗經”和傳統藝文互文芻議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