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護理干預對呼吸內科重癥患者的臨床效果觀察

2020-08-31 13:19溫凱旋
介入醫學雜志(英文) 2020年4期
關鍵詞:重癥患者呼吸內科

溫凱旋

【摘 ?要】目的:對呼吸內科重癥患者實施護理干預措施,并且對其具體效果進行觀察。方法:從重癥患者中選取六十人作為觀察對象,并且以患者的入院時間作為分組的依據,將選取的六十例患者分為兩組,每組三十人。對照組仍舊采取常規的護理措施對患者進行照顧,觀察組除了采取常規的護理措施另外還需要應用護理干預措施。將兩組患者的護理效果以及病情進行對比分析。結果:觀察組患者有19人已經顯現出了良好的臨床效果,有10人臨床效果較好,只有一人沒有效果,總有效率為96.7%。對照組患者中有15人臨床效果已經顯現出來,有9例子臨床效果表現較好,只有6例臨床效果沒有發生改變,總有效率為80%;通過對比可以看出觀察組的有效率要明顯高于對照組的有效率,他們之間的差異性具有統計學意義。在護理期間,觀察組患者的病情并沒有加重,但是對照組卻有5例患者病情加重。結論:對呼吸內科重癥患者的治療過程中采取護理干預措施,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病情,可以用于護理工作當中。

【關鍵詞】護理干預措施;呼吸內科;重癥患者;

患有呼吸系統疾病的患者在病發時不僅精神狀態會受到影響,而且會感到呼吸困難,更嚴重者甚至會出現呼吸衰竭而導致患者死亡,即使患者通過醫療技術手段將疾病治好,但是在日后的生活當中仍有復發的危險,而且在治療的過程當中需要花費大量的時間以及金錢。根據現有的資料表明,對患有呼吸系統疾病的患者采取合適的護理干預措施可以獲得顯著的臨床療效。因此文章建議以病情較重的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并在護理過程中采取有效的護理干預措施,對護理過程中的臨床資料進行研究。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此次研究選取了60病情較重的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所有患者均為自愿參加,并知曉此次研究過程,根據患者的入院時間的不同,將患者分為兩個組進行觀察,每組三十人,分別命名為觀察組與對照組。其中觀察組中有11位男士,19位女士,他們的年齡大多都處于44歲這個階段。其中有15人患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有5人患有支氣管炎,有2人患有支氣管擴張,有6人患有支氣管哮喘,有2人患有肺癌。對照組中,有14位男士16位女士,這個組的年齡跨度比較大,最小的已經19歲,最大的已經有83歲的高齡。其中有17人患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有7人患有慢性支氣管炎,有3人患有支氣管擴張,有2人患有支氣管哮喘,有1人患有肺癌。通過對兩組患者的年齡,性別以及患有的疾病進行比較可以發現,這兩組患者之間的差異并不含有統計學的意義,因此可以將這兩組患者作為研究對象。

1.2方法

對照組患者采用常規基礎護理措施,嚴格遵醫囑護理患者,結合患者病情調整護理措施。觀察組在常規基礎護理措施基礎上聯合應用護理干預措施,具體內容如下。

1.2.1觀察病情動態

24 h內連續觀察患者血壓、心率及脈搏等各項體征變化,特別是要重點監測呼吸頻率、呼吸深度與節律,為快速診斷病情提供參考;觀察患者是否存在咳嗽、咳痰及咯血現象,觀察咳痰及痰液的性質;記錄哮喘患者是否同時伴有并發癥,是否存在誘發因素,后半夜要重點加強尋呼,以防止出現夜間發作;患者出現發紺等現象,應及時給予吸氧處理,并做好血氣檢測、心電監測,結合患者檢測指標、呼吸困難癥狀是否嚴重,及時調節給氧流量。

1.2.2通氣護理

呼吸內科重癥患者應及時清理呼吸道,保證痰液順利排出,以確保呼吸道暢通,平時應定時清潔口腔,以減少發生感染的幾率,無法自主呼吸或者呼吸存在困難的患者,應及時利用呼吸機來輔助其通氣,嚴密關注呼吸機各參數變化,一旦呼吸機出現預警應及時進行處理。

1.2.3藥物治療護理

按照患者一般情況如年齡、體重、病情嚴重與否等控制藥物用量,以達到有效血藥濃度,關注藥物副作用。呼吸內科重癥患者以靜脈注射、霧化吸入為主要用藥方式,因此需要建立兩條靜脈通路以確保用藥安全,一般藥與特效藥應分開輸注,并且在充分了解用藥史、過敏史后通過靜脈給藥,控制給藥速度并關注不良反應。

1.2.4保持舒適的環境

提供舒適環境可以減少感染的幾率,同時還能為患者帶來舒適的心情,提升患者治療依從性。通風換氣3次/d,室溫控制在20℃左右,同時濕度控制在50%~60%,定期予以調度,禁止使用刺激性消毒劑。

1.3觀察指標及療效判定標準

根據患者恢復情況判定護理效果:①顯效:各項臨床癥狀均消失,各項指標均正常;②有效:各項癥狀均改善,檢測指標趨于平穩狀態;③無效:各項癥狀均未改善甚至惡化??傆行?(顯效+有效)/總例數×100%。比較兩組并發癥發生情況。1.4統計學方法采用SPSS18.0統計學軟件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x-±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兩組患者的護理效果比較觀察組患者顯效19例、有效10例、無效1例,總有效率為96.7%;對照組患者顯效15例、有效9例、無效6例,總有效率為80.0%;觀察組患者總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χ2=4.043,P=0.044<0.05),見圖1。

2.2兩組患者的并發癥發生情況比較護理期間,觀察組無并發癥發生,對照組發生5例(16.7%)感染,觀察組并發癥發生率低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χ2=4.544,P<0.05)。

3討論

呼吸系統疾病在醫學上屬于慢性疾病,因此需要花費大量的時間治療,而且在治療過程當中,病情還有可能加重,患者在治療的過程當中會感到非常痛苦,因此會產生某些負面情緒,例如恐懼心理,焦躁不安,而這些負面情緒的產生對患者病情沒有任何幫助,甚至會影響正常的治療過程。而且,一般患有呼吸系統疾病的患者沒有足夠的體力活動,并且呼吸時經常感到胸悶氣短,在日?;顒又泻苡锌赡軙霈F突發情況。因此護理人員以及病人家屬應當加強照顧力度,醫院方面在護理對策上給予患者一定協助,為了防止病人患上感冒,應當根據氣溫的變化情況適當增減衣物,禁止患者吸煙飲酒,以便改善患者的呼吸功能。重癥患者大多都會伴有咳嗽,胸痛以及咳痰的癥狀,從而導致患者產生恐懼不安的負面心理,為此,護理工作中應結合患者不同需求關注患者態度,關心患者主訴的任何不適并及時處理,以確保護理期間患者情緒穩定,為患者提供合理的心理護理,使患者感到理解、關懷及尊重。本次研究中觀察組患者在對照組患者常規護理基礎上實行綜合護理干預,不僅加強對患者血壓、心率及脈搏等體征的觀察,觀察藥物副作用等,同時還要做好通氣護理措施,保持環境舒適、關注給藥速度等。

4結語

總而言之,對患有重度呼吸系統疾病的患者采取護理干預的措施可以在治療過程中起到很好的臨床效果,不僅可以使病人的身體情況得到改善,同時也可以提升臨床治療效果,而且這種治療方式的安全性也能夠得到保障,其具體的醫療價值非常高,因此為使廣大的患者早日康復,將這種治療方式進行推廣具有十分重要的醫學意義。

參考文獻

[1]康詠萍,吳麗.護理干預對于呼吸內科重癥患者的臨床效果觀察[J].東方食療與保健,2018(1).

[2]胡燕玲.護理干預對呼吸內科重癥患者的臨床效果觀察[J].實用臨床護理學電子雜志,2018,003(004):23.

[3]朱俐.護理干預對呼吸內科重癥患者的臨床效果觀察與分析[J].中國保健營養(下旬刊),2014,24(007):4119-4120.

猜你喜歡
重癥患者呼吸內科
動脈血乳酸動態監測在心臟外科重癥患者圍手術期的臨床應用
呼吸內鏡在呼吸內科診療中的應用探討
呼吸內科護理中重癥患者應急護理干預措施
呼吸內科危重癥哮喘的診斷及治療效果觀察
風險管理在呼吸內科護理管理中的應用效果分析
呼吸內科實施安全護理模式的臨床效果觀察
睡眠護理對呼吸內科患者睡眠及生活質量的影響分析
血糖變異性與重癥患者預后的相關性研究
呼吸內科護理中重癥患者的護理方法及效果觀察
呼吸內科護理中重癥患者的護理效果觀察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