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女排精神與“曼巴精神”的比較研究

2020-09-01 08:49蔡志鵬王結春
關鍵詞:女排精神時代新人體育精神

蔡志鵬 王結春

摘 要:女排精神是中國國家女子排球隊展示的祖國至上、團結協作、頑強拼搏、永不言敗的精神,“曼巴精神”是美國男子籃球運動員科比·布萊恩特展現出的狂熱、執著、嚴厲、回擊和無懼的精神。女排精神和“曼巴精神”兩者都展現了以人為本、團結互助,公平競爭、互相尊重,英勇無畏、追求卓越的體育精神,區別表現在時代背景、思想基礎、思維方式三個方面,主要是由所處的社會環境所導致的表現形式的差異。高校體育可通過培養體育興趣、豐富教育內容、形成精神體系的方式,運用偉大體育精神涵養時代新人體育精神的養成。

關鍵詞:女排精神;曼巴精神;體育精神;時代新人;培養

中圖分類號:G80-0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2596(2020)07-0063-05

體育精神是一種文化意識形態,是通過體育運動而形成并集中體現出人類的力量、智慧與進取心理等最積極意識的總和,是體育運動的最高級產物[1],同時,體育精神也是人們參與體育的動力源泉,展示了人類的優秀品格和崇高理想[2]。近年來,以中國國家女子排球隊(下簡稱中國女排)為代表的女排精神和以美國職業男子籃球聯賽(NBA)洛杉磯湖人隊的前球星——科比·布萊恩特(Kobe Bryant,下簡稱科比)為代表的“曼巴精神”被人們廣泛認可,是體育精神的代表。研究兩者的內涵、比較兩者存在的差異和共同展現的體育精神,并據此構建體育精神教育實施路徑,無疑對發揮女排精神和“曼巴精神”的時代價值、用優秀體育精神滋養時代新人體育精神的培養塑造具有一定作用。

一、女排精神及“曼巴精神”內涵的解構

(一)女排精神的內涵

對于女排精神的內涵,社會和學界有許多界定,其中習近平總書記在2019年國慶節前期用四個關鍵詞對女排精神進行了高度概括,揭示了女排精神的深刻內涵,即祖國至上精神、團結協作精神、頑強拼搏精神和永不言敗精神。

1.祖國至上精神

祖國至上精神的實質是愛國主義精神。愛國是人們內心深處自然涌現出的深厚而又樸素的情感,是對祖國的真情流露。女排精神來源于中國女排,是在女排隊員們代表祖國長期征戰國際賽事的基礎上形成的,其參加比賽的目的是為國爭光,因此祖國至上的愛國主義精神是女排精神的核心,并引導和伴隨著女排精神形成和發展的每個階段。

2.團結協作精神

團結協作精神是團隊內的每個成員以團隊整體目標為共同目標,并為了實現目標而通力協作、密切配合的精神,它是一個優秀運動員必備的精神品質。團結協作精神一方面強調團隊內的所有成員各司其職,要求主力隊員做好重點突破,同時其他球員也要起到支撐作用;另一方面要求團隊內部密切溝通,具有整體效應。通過比賽中女排隊員流暢的整體打法,可以看出女排運動員之間配合默契,隊內氛圍融洽。朱婷、惠若琪等主力球員在關鍵時刻主動承擔壓力,幫助球隊奪取勝利。

3.頑強拼搏精神

體育上的“頑強拼搏”有兩層基本含義:意志頑強和行為勇敢。意志頑強指具有良好的心理狀態和心理過程;行為勇敢指人的行為勇敢果斷,能快速分析局勢并依據局勢走向做出快速判斷,進行相應處置。頑強的意志能夠促進行為的勇敢,勇敢的行為也可以鍛煉頑強意志的形成,兩者互為促進。有學者認為中華體育精神中的“拼搏精神”就是在中國女排崛起后被正式提出的,女排精神是體育精神中“拼搏精神”的代表。

4.永不言敗的精神

永不言敗是習近平總書記對20世紀90年代后中國女排經歷磨難但仍不放棄拼搏的高度肯定,可以將其理解為面對困境時不畏艱險的犧牲精神和勇于探索的創新精神。體育中的犧牲精神主要指運動員犧牲個人利益成就團隊利益的奉獻精神。在中國女排發展的過程中有很多運動員甘愿放棄參賽資格成為陪練幫助球隊熟悉國外運動員技戰術打法。創新精神指面對困境不斷思考、尋求突破窘境的精神。2013年中國女排重新選聘、組建職業化的管理團隊,大力發掘年輕運動員,引進現代化訓練理念及手段開展日常訓練及競賽,就是中國女排典型的創新案例。

女排精神由中國女排長期以來的拼搏與奮斗澆筑而成,它的力量是積極向上的,它的發展是與時俱進的,它的內涵是兼容并包的,它的意義早已超過競技體育本身[3]。初期,女排精神多表現為團結協作、敢打敢拼的體育精神;后來,進一步凝練提升為民族精神和時代精神的集中體現;再后來,又增加了主動擔當、無私奉獻、遵紀守法等社會主流價值觀。結合中國女排在國際賽場上的競賽成績,我們不難發現女排精神的發展完善折射著中國女排競賽成績的起伏和中國排球事業建設的曲折。

(二)“曼巴精神”的內涵

科比綽號“黑曼巴”,即黑曼巴蛇(Dendroaspis polylepis),是一種速度快、毒性強的致命毒蛇,人們將科比對待籃球、對待人生的精神稱之為“曼巴精神”。對于“曼巴精神”的定義,人們都有自己的答案,而科比本人將其定義為,passionate(狂熱)、obsessive(執著)、relentless(嚴厲)、resilient(回擊)和fearless(無懼)。

1.狂熱——對籃球的熱愛

科比在其所著的《曼巴精神:科比自傳》一書中寫到“想要精通某事,必須對他真正上心。想在某個領域出類拔萃,必須為之癡迷?!笨票葟?歲起便開始接觸籃球,小時候的他會一個人研究祖父寄來的NBA比賽錄像,一個人在球場練習到天黑;高中時期他帶領球隊獲得了77勝13負的成績,成為“最具統治力的高中全能球員”;高中畢業時,因為對籃球的熱愛,年僅17歲的他放棄了籃球獎學金和升入大學的機會,選擇以一名高中生球員的身份參加選秀,并最終加入洛杉磯湖人隊開始自己熱愛的職業生涯。

2.執著——對目標的追求

科比對于目標的追求近乎“偏執”,這體現在他對每一場比賽的態度中。他將超越傳奇球星邁克爾·喬丹作為目標,因此在比賽中他不在乎外界“打鐵王”(投籃不中次數最多)的質疑,“固執”地追求更高的得分;2001-02賽季,球隊獲得三連冠后他將第四冠、第五冠作為目標,當隊友都沉浸在勝利的喜悅中時,他堅持每天2000次投籃練習;在生涯末期他仍將追求個人第六冠作為目標,為此他用超乎常人的毅力克服跟腱斷裂、肩袖肌肌腱撕裂等傷病,繼續征戰聯盟。

3.嚴厲——對訓練的刻苦

科比的嚴厲體現在對自己日常訓練的高要求中。初入聯盟的科比就每天堅持進行“很重、很難、練到手臂失去感覺”的力量訓練。它的訓練師回憶,科比的整個職業生涯,無論賽季期還是休賽期,每周一、周二、周四和周五他也都會進行90分鐘的力量訓練,一直如此,從未間斷。還有被人們津津樂道的午夜訓練和科比所堅持的“訓練哲學”都是他對自己嚴格要求的體現。

4.回擊——對困難的斗爭

科比十分重視在球場上與對方球員的博弈,“當別人在面前命中投籃并挑釁我時,我就必須用相同的技術動作在他面前命中下一球,這是我對他的‘復仇”。因此他刻苦地練習各種技術動作,在激烈的球場上以飽滿的斗志參加比賽,爭取最終的勝利。

5.無懼——對勝利的渴望

對于個體而言,對手的實力、現場的氛圍、自身的訓練方式、比賽經驗、身心狀態等都會導致競賽的失利,但危險與機遇同在,因此想要在競爭中獲得勝利,運動員必須擁有對勝利的高度渴望,不懼競爭、不畏對抗??票仍谡劦奖荣愔械倪M攻選擇時說:“無論面對什么樣的防守者,一旦我決定突破上籃,我就不會懼怕對抗和受傷,我會義無反顧,不遺余力地直殺籃下,只有這樣我才能得到分數,帶領球隊獲得勝利?!边@體現了科比對困難的無畏和對勝利的渴望。

二、女排精神及“曼巴精神”的異同點

(一)體育的本質決定它們是體育精神的具化

體育以一種身體教育和社會文化活動的形式存在于人類社會之中,因為其特殊的存在形式,我們將體育中所表現出的精神看做成一種不分民族和國家的、穩定的精神品質。這種精神品質在女排精神和“曼巴精神”中都有所表現。

1.以人為本、團結互助的體育精神

人本精神是體育精神中最基本的精神,它以人本主義哲學為其思想基礎和理論基礎,它所看重的是人自身的價值[4]。體育本身強調要在培養健康強壯體格的基礎上幫助人形成獨立人格和獨特價值,但同時,人的社會性決定了人始終是社會中的人,總是存在于某一群體之中。體育活動中的人也是如此,運動員在訓練競賽過程中一定存在于某一團隊之中,需要和他人結成命運共同體,協作完成團隊目標,實現共同價值。這就要求團隊中的每個人既要發揮自身的獨特價值也要具備團結互助精神,取長補短,充分發揮個體潛能。

2.公平競爭、互相尊重的體育精神

《體育哲學》一書認為體育的本質就是自由。這意味著人人都享有平等參與體育和取得優異體育成績的權利和機會。一些學者認為體育比賽可以被稱為公平競爭的典范之作,它是對人類最有益的一種競爭方式。當然,自由是指人可以自由的參與競爭而不是無序地進行競爭。競爭的過程中要求競爭參與者遵守規則,有規則意識。同時,也要求競賽規則有權威性,可以“懲罰”一切試圖逾越規則獲取不當利益的行為。保證體育競賽公平有序的實質就是對競爭對手的尊重。

3.英勇無畏、追求卓越的體育精神

體育運動需要擁有英勇無畏精神、不懈追求卓越成績的運動者。不斷攀登運動技術高峰、不斷創造突破極限的優異運動成績是當前競技體育的主要目的。在競賽過程中自己與競爭對手的實力對比無非“我明顯要強”“對手明顯要強”和“兩者實力相當”三種情況?!拔颐黠@要強”要求運動者通過努力和競爭來突破自身的極限,想盡辦法追求“更快、更高、更強”[6],以創造超越自身的優異成績?!皩κ置黠@要強”和“兩者實力相當”要求運動者發揮不服輸、不退卻、不畏難的精神品質,努力尋找機會反擊獲得勝利,哪怕最后沒有獲得勝利,在斗爭的過程中也提高了競爭參與者的身體素質和意志品質,哲學上將此稱為體育英雄主義精神。

(二)社會的背景致使它們表現形式的差異

1.時代背景:改革開放初期的中國和信息時代的美國

女排精神萌芽于建國初期,正式提出于改革開放之后,此時新中國“解放生產力”“趕上時代”“振興中華”的藍圖剛剛鋪開,社會迫切需要一種精神來推動各行各業奮斗拼搏。這種歷史背景下,女排精神被人們上升到了國家精神的高度,為社會發展提供動力源泉,女排精神的內涵也被不斷充盈、具象。

而科比的職業生涯正式開始于1996年,這時的美國依靠不斷向外擴張的資本主義政治背景建立了高度發達的工業文明體系,早已成為世界第一大國,進入了信息技術。其籃球聯賽(NBA)也因為賽事質量、球星效應和國際化程度等成為全球第一籃球聯賽,受到青年人的青睞。這為人們認識科比提供了先決條件。很多球迷將科比所展現出的精神凝練為“曼巴精神”,并作為自己的人生信條烙印在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

2.思想基礎: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和美國文化

女排精神是我國特殊背景下的產物。它的發展從根本上受到中華傳統文化的影響,體現了中華民族謙虛、踏實、自勵、發奮等優良品質,它所呈現的愛國情懷、集體意識、敬業精神、不屈品格等均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具有高度的一致性[7]。不管是在形成初期,還是發展了六十多年后的今天,女排精神都是我國不同階段的社會主流思想的縮影。

“曼巴精神”形成并完善于科比的整個職業生涯,是美國社會文化在籃球運動中的生動體現。眾所周知,美國文化的核心是以基督教為主的宗教文化,它所強調的個人價值,追求的民主自由、實用主義和個人本位等都是受到西方文化運動的影響而形成的。同時,美國作為一個移民國家,其社會環境大多重視思想的多元性和包容性??票日麄€職業生涯中的表現都展示了美國的社會文化。如:比賽中高出手數、關鍵時刻強行出手以及經常使用“炫技式”多種技術動作結合的花哨動作來回擊對方球員等。

3.思維方式:直覺思維和分析思維

在中國人的思想中,大多認為體育就是強身健體、增強體質,很少把體育與教育掛鉤,導致應試教育背景下部分家長及教師不允許學生過多參與體育運動。中國的競技體育是舉國體制下的競技體育,一切資源由家體育管理機構負責調配,一切工作的出發點都是為了國家利益。中國女排的運動員也是在競技體育舉國體制的背景下從各地方選拔、培養的,最初人們對女排精神的理解僅僅局限于體育相關的精神品質。

美國人思考問題是按照由小到大的程序進行思考,是將事物的對象分解為各個組成部分,或是將它的各種屬性、方面、聯系等區分開來進行思考的分析思維,這一思維方式有利于把握事物的本質[8]。加之受到盧梭的自然教育法觀點等西方教育思想的影響,大部分美國人認為體育即教育,從事體育運動是一個接受教育的過程,社會中的每一個人都應參與體育鍛煉。因此,科比和其他同齡人一樣從小開始參與籃球訓練,將籃球視為生命中的一部分,這為“曼巴精神”的形成打下了很好的基礎。

三、時代新人體育精神培養的路徑構建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就青年工作發表重要論述,并提出“時代新人”的概念,同時總書記也從宏觀到微觀、從思想到行為、從現在到長遠等方面對“時代新人”提出了包括本領、擔當、知識、身體、奉獻、守規等在內的殷切希望。

當前,體育已經成為社會發展的重要推動力量,它所表現出的以人為本、公平公正、互相尊重、英勇無畏、追求卓越、團結協作、開拓創新等體育精神,是“時代新人”所需要具備的[9]。高校教育以立德樹人為根本目標,是做好青年一代思想水平、政治覺悟、文化修養等方面教育的重要陣地。因此加強“時代新人”的體育精神培養,用女排精神、“曼巴精神”等優秀體育精神涵養青年體育精神,引領青年成長,當代高校必須有所作為。

(一)激發興趣,促進學生體育愛好養成

興趣是人認識某種事物或從事某種活動的心理傾向,是推動人充分投入某一活動,并使人在一項活動當中不斷堅持、不斷拼搏、不斷進步,直至達到較高水準的最有效動力。培養學生體育精神的關鍵是培養學生的體育運動興趣。雖說,體育的本質是自由,學生可以在高校學習階段自由地選擇參與某一體育項目,但一些體育項目也在身體柔韌性、力量、協調性等方面給學生設定了較高的參與“門檻”,讓一些學生望而卻步。但真的只有較高的運動水平才能讓參與者在體育運動中獲得快樂嗎?實則不然,如果學生能在參與體育運動時找到自己的興趣點,即使沒有較高的運動水平的學生也能收獲自己的快樂。但目前,很多學生沒有認識到這一點,因此培養體育精神的前提就是需要教育者努力去激發學生參與體育運動的興趣。一方面,要加強體育項目選擇指導。目前我國大部分高校采用學校開課、學生自由選擇某一體育項目參與學習的體育教學模式,但是很多學生在選擇所參與的體育項目前,對該項目的歷史、現狀、規則、益處等知之甚少,參與后易產生認知落差,不利于運動興趣的養成。在選課前教師應該加強對相關體育項目的理論講解,重點向學生宣傳具有優良精神傳統、對學生身心成長有益的體育項目。另一方面,要提升“體育美”的鑒賞能力。因為部分學生對體育運動接觸較少,所以他們往往很難欣賞體育運動中的人體美、運動美和精神美。任課教師可通過指導學生集體觀看比賽錄像,啟發學生讀懂體育運動之美。

(二)博采眾長,豐富體育精神教育內容

體育精神的教育包含了豐富的內容,不可能通過單一的方式,傳授單一的內容就達到培養目標。高校必須博采眾長,不斷豐富體育精神的教育內容。一是要認識到開展體育精神教育的意義,精神是行動的先導,認識是行動的動力。當前高校體育教學存在“重實踐輕理論”“重方法輕精神”的情況,加強體育精神教育,需要高校管理人員充分重視對學生體育精神的培養,科學分配課時比例,增加理論授課。二是要認識到優秀體育精神對體育精神培養的引導作用,女排精神、“曼巴精神”等體育精神是經過時間沉淀和考驗的偉大體育精神,積極宣傳優秀體育精神,有利于發揮榜樣的引導、帶動作用,促進學生更好成長。三是要認識到中華體育精神在育人工作中的重要作用。中華體育精神是中華民族寶貴的精神財富,將它用于學生體育精神的培養中,有利于學生良好精神品質的養成,有利于幫助學生形成正確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四是要認識到西方體育精神相較中華體育精神的獨特之處。相較于中華傳統體育,西方體育運動更加強調人本主義、自我實現和斗爭精神[10],在體育精神培養中要充分發揮西方體育的長處,和中華體育精神進行優勢互補。

(三)多維推動,形成體育精神培養體系

體育精神的培養不可能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多個主體聯動,建立科學的培養體系。一是用完善的規章制度保障時代新人體育精神的培養,學校要出臺有關開展體育精神培養的相關規章制度或管理辦法,將體育精神教育融入課程之中,同時要加大對體育精神教育課本、刊物等基礎教材的投入,在宣傳體育歷史、文化等知識的基礎上開展體育精神教育。二是以校園文化發展促進體育精神教育。首先要加強體育場館及其配套設施的設計。其次要開展形式多樣的校園文化活動。再次要發揮校園新媒體的宣傳作用,高質量地報道國家、校園體育賽事,努力營造良好校園體育文化氛圍,發揮環境對人潛移默化的熏陶和啟迪作用。三是以科學的評價體系激勵體育精神的培養,要求體育任課教師重視學生體育精神的教育,對教育過程中“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進行實時評價反饋,獎優懲劣,既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又為教師提供教學方式、內容的改革反饋。

四、結語

通過對女排精神和“曼巴精神”的比較,我們認為體育精神從本質上沒有國家和民族之分,只是所處社會環境的不同而在表現形式上存在一定的差別。加強對女排精神、“曼巴精神”等偉大體育精神的宣傳、教育,有利于培養學生的體育精神,同時也能夠促進學生健全人格的形成。因此需要繼續深化體育精神教育,用優秀體育精神涵養可堪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

——————————

參考文獻:

〔1〕李可興,黃曉麗.高校體育精神的特質與培育[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06,29(09):1196-1197.

〔2〕黃莉.體育精神的文化內涵與價值建構[J].體育科學,2007(06):88-96.

〔3〕薛文婷.認同建構視野下的《人民日報》女排“五連冠”報道分析[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12,35(09):30-33.

〔4〕黃莉.21世紀中國體育的文化走向[J].成都體育學院學報,2008(04):1-6.

〔5〕周西寬.體育基本原理教程[M].北京:人民體育出版社,2004.124.

〔6〕顧拜旦.奧林匹克理想——顧拜旦文選[M].北京:奧林匹克出版社,1983.

〔7〕王軍偉,等.中國女排精神的內涵、價值及文化效力構建[J].體育學刊,2017,24(03):35-39.

〔8〕關世杰.跨文化交流學:提高涉外交流能力的學問[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6.110.

〔9〕于可紅,張俏.論體育精神與大學精神[J].體育學刊,2014,21(03):80-83.

〔10〕胡小明.論中華體育精神的重構[J].武漢體育學院學報,2009,43(03):5-8+95.

(責任編輯 賽漢其其格)

A Comparative Study of Chinese Women's Volleyball Spirit and Mamba Spirit

——On the Sports Spirit Training of the New Generation

CAI Zhi-peng, WANG Jie-chun

(Anhui Normal University, Wuhu 241000, China)

Abstract: The "Chinese women's volleyball spirit" displayed by Chinese National Women's volleyball is the spirit of the supremacy of the motherland, unity and cooperation, tenacious struggle and never say die. The "Mamba spirit" displayed by American men's basketball player Kobe Bryant is the spirit of fanaticism, persistence, harshness, fight back and fearlessness. Through comparison, it is found that both of them show the sports spirit of people-oriented, solidarity and mutual assistance, fair competition, mutual respect, bravery and the pursuit of excellence. Their difference is the difference in the form of expression caused by their environment. College physical education can cultivate new people's sports spirit by cultivating sports interest, enriching education content and forming spiritual system.

Keywords: Chinese Women's Volleyball Spirit; Mamba Spirit; Sports Spirit; New Generation; Training

猜你喜歡
女排精神時代新人體育精神
加油,沖吧,體育精神!
The true sportsmanship 真正的體育精神
只為娛樂,無關輸贏——古人的體育精神
時代新人的成長環境
高等教育要培養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
如何讓十九大精神浸潤學子心平
立德樹人與初中地理課堂的親密接觸
學習“女排精神” 實現偉大民族復興
新生代的“女排精神”
體育精神的發展和重塑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