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多元利益主體視角下新高考改革政策的困境及對策研究

2020-09-01 08:49林舒心
關鍵詞:新高考改革對策建議

林舒心

摘 要:新高考改革增加學生的自主選擇性,促進學生綜合全面發展的同時導致了中學正常教學秩序被擾亂、考生趨利性抉擇極端化以及高校人才培養壓力加重等負面效應。本文分析新高考改革出現的困境,針對中學、高校、教育主管部門等相關主體提出了對策及建議。中學應優化教學秩序,正確引導與教育。高校要完善人才選拔與培養體制。教育主管部門需加強科學決策,重視政策調整與優化。

關鍵詞:多元利益主體;新高考改革;現存困境;對策建議

中圖分類號:G6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2596(2020)07-0105-05

一、引言

高考不僅是一場考試,也為人才晉升、社會選拔建立了直達通道。為了增加教育選擇性,科學選拔各類人才以及維護社會公平公正,2014年8月29日召開,由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主持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審議通過了《國務院關于深化考試招生制度改革的實施意見》(以下簡稱《實施意見》),提出了2014年在上海市、浙江省啟動高考綜合改革試點的要求[1]。

新一輪高考改革無論在統一招生考試方面還是在單獨考試招生、三位一體招生方面都實施了巨大改革。浙江高考改革試點貫穿“選擇性教育”理念,貫徹落實育人為本的教育理念,以“一體四面”(以學生為本,知識融通、綜合評價、過程評價和自主選擇)為價值導向,在考試科目、考試機會、分數制度、招生方式、錄取方式等方面均有實質性推進[2]。然而,高考改革作為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從方案施測到實踐成功需要一個與現狀磨合、轉變的探索過程,在這一過程中,產生了一些問題,需要進一步深入地系統分析,尋求合理的應對策略,以助力國家考試招生制度改革的完善與深化。

從現階段來看,浙江作為高考改革的試點地區遇到了一些新的問題。一是新高考改革科目設置的公平性問題,如王新鳳指出新高考科目改革過程中產生了科目選考所造成的“驅趕效應”、綜評的學科偏好帶來的不公、“得語文者得天下”的論斷以及技術科目納入選考的基礎尚不完備等問題[3]。二是新高考進程中學校變革出現困境,如魏小梅等人研究發現新高考進程中學校人才培養觀的轉變受到諸多因素束縛,學校課程制度出現低效現象并且高中學生自主選考存在功利取向[4]。三是新高考改革背景下高校招生與人才培養中存在的困境,如王新鳳等人提出選考科目設置的兩難選擇、生源結構多元化的挑戰、綜合評價招生自主性與公平性的質疑以及冷門專業遭遇生源危機等問題都是新高考改革過程中高校需要注意與解決的[5]。本文基于多元利益主體角度分析新一輪高考改革給各相關利益主體帶來的負面影響,強調多元主體的價值與利益訴求,并結合浙江省新高考改革的實踐與問題,試圖針對不同利益主體,探討應對新高考改革需采取的對策措施,保證其能夠適應新高考改革的實施并推動新高考改革的優化完善。

二、新高考改革的困境

新高考改革通過建立多類型、多元化考試招生制度,擴大高校招生自主權、學生選擇權,保證了高校地位平等,促進高校與中學的銜接,刺激高校辦學的積極性及主動性,推動中學教育現代化轉型,助力學生實現學其所好、考其所長、錄其所愿的全面貫通。但是同時產生了教學管理模式滯后、功利化選科傾向、加重應試負擔、降低人才培養質量等問題爭議。

(一)中學:傳統教學秩序亟待轉變

1.學科教師教學壓力增加

在高考改革初期,由于考試方案、考試安排等因素的不確定性,增加了教師的工作壓力。改革方案中“7選3”的選科模式導致學生產生趨利性抉擇行為,考試科目選擇出現報考人數比例失衡的現象,在部分學科教師出現邊緣化的趨勢時,部分學科教師結構性缺編,教師工作量加大。并且,中學采取投機性考試安排,選擇參加考試有利的時間,采取“分科突擊”的教學方式,導致在一段時間內部分學科教師在備考期間工作高速運轉,在非備考期間無課可上的狀況。教師工作量和工作時間不匹配,造成教師工作強度增加。

2.傳統教學管理模式不再適用

新高考改革將考試從“三年一考”轉變為“一考三年”,在加重學生壓力的同時也對學校教學管理提出新的要求。部分中學出現了“學考選考會戰”的現象,即在一段時間內連續開設考試科目的課程,實行突擊式強化訓練,考一門清一門,學生在高三時集中學習語數外。這種現象導致學校教學安排隨著每次考試的結束而發生經常性變化,增加了學校教學管理難度。并且,多樣化的考試科目組合模式要求中學需要采取“走班制”的教學模式,但是受限于學校硬件設施、師資力量以及學生管理等因素,打破固定班級的教學模式、實行“走班制”的中學出現了低效、低配、無紀律等問題。

(二)考生:趨利性抉擇極端化

1.錯科競爭,出現逃離低賦分學科的現象

浙江的新高考選考科目轉變為從7科中選擇3科作為高考科目,共有35組合數(選法),每門選考科目總分和賦分權重都相同。由于不同考試科目的學習難度和競爭對手水平不同,導致學生出現趨利性科目選擇,學生選科并非根據自身興趣,而是在有限教育資源條件下,選擇難度較小和競爭較弱的科目,以實現成績最大化。據調查顯示,2017年高考浙江全省29.13萬考生,選考物理的只有8萬人,物理考生從2016年的62.9%下降至27.5%。物理科目是七門選考科目中難度最大的,且賦分競爭激烈,考生為了避難趨易,往往會出現避免選擇物理學科。因此,即使在報考物理便可填報高達百分之九十幾的專業的條件下,浙江高考改革五年來選考物理的考生比例仍未增加。

2.多次考試,導致考試變博弈

新高考改革中,除語文、數學兩科之外,其他考試科目都有兩次考試機會,取其中分數最高的一次作為最終的成績,多次考試的方式容易引起考試不公平現象的出現。一是在“考高分”“讓別人考不出高分”等思想影響下,由于按成績排名比例折換百分比的賦分制度以及多次考試機會,選考科目的組合和每一次考試科目的選擇都是一場學校與學校之間、老師與老師之間、學生與學生之間的博弈。例如:部分高分的考生繼續參加選考,以壓低其他考生的相對名次而獲得優勢[6]。二是不同考次的賦分難以實現完全等值。由于各次考試的試卷難度、考生水平、分數區分度的變動,同樣的考試分數在不同考試中取得的成績等級可能不一樣。因此,考生為了避開與重點中學的對手參與同次考試,選擇考試科目的考試時間也需要經過反復斟酌,這對考生的品德和競爭意識產生了不良的影響,導致考生出現畸形人格和投機取巧的心理[7]。

(三)高校:人才培養壓力加重

1.選考科目要求設置不合理,中高教育不銜接

新高考改革的重要目標是實現學生和高校之間的雙向選擇,各個高校對選考科目要求設置缺乏專業約束性,部分高校在設置專業選考科目要求后,又說明“考生選考其中一門即可報考”,這樣高校即使設置3個選考科目要求也相當于沒有選科約束。例如多數高校文科類專業在錄取時并沒有科目限制,因而招收了不少偏理科的學生,甚至部分理工科專業也未設置科目要求,導致招收的學生缺乏相應的專業基礎。并且,由于高校傳統教學模式沒有做出相應的調整,忽視對學生專業基礎素養的教育,導致高中知識與大學專業的脫節,多數考生在高校傳統的教學模式下跟不上學習節奏。

2.生源質量與結構差異大

一是在“7選3”模式下,高校生源結構出現多元化,同一專業學生的選考科目組合差異性較大、學科基礎不一,許多學生所錄取專業與其選考科目并不完全切合。例如:某考生選擇政治、歷史、地理作為選考科目,而被某高校的數學系錄取。二是由于學生趨利性行為導致選擇物理學科的生源減少,對高校自然科學領域的學科建設產生負面作用。在普遍重視STEM人才的社會大趨勢下,物理學科的生源降低無疑是不利于高校的競爭力與發展的。部分理工科專業的學生學科素養和專業基礎薄弱,給高校自然科學領域的人才培養、教學管理以及科研成果的取得帶來較大壓力。

四、對策建議

(一)中學:優化教學秩序,正確引導與教育

1.完善走班制度

在自主選科考試的改革背景下,要求中學改變原有的分班體系,以教學班為基本單位授課,但走班制對學校的教學管理與資源配置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第一,中學需要改變以往固定不變的教室、統一規劃的課程、千篇一律的課表的教學模式,開設不同等級、不同時段、不同學科的課程,引導學生按照興趣和能力自主選擇合適的課程進行學習,以“一人一課表”的方式賦予學生最大程度的選擇性以實現自身個性發展。第二,中學應該合理規劃硬件資源,尋求地方政府幫助,獲得充足的政府教育經費支持,提供足夠的教室數量、多媒體設備、圖書等滿足學生對學習空間與教學質量的需求,并且應建立多層次的信息管理系統,實施更為靈活的教學組織形式,對學生選課、教師排課、教學評價等實現信息化管理,保證走班教學科學有序[8]。第三,完善教師隊伍建設,提高教師走班教學能力。新一輪高考改革打破文理分科的結構給中學及其教師帶來巨大壓力,原有的師資結構不再適合新高考改革帶來的需求。中學應在開展教學活動時確保在職教師數量,對教師進行走班教學培訓,增強教師走班教學適應力,并激勵教師與學生交流,主動參與學生管理,提高走班教學質量。

2.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觀念

新高考改革最大限度地賦予學生自主選擇權,實現其個性化發展的需求,但也導致學生在選科時出現趨利性選擇,中學應加強對學生學習觀念的引導。其一,中學應實現自身教育觀念從“應試”到“育人”的轉變,在教學活動中重視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落實立德樹人的教育目標,探索學生全面發展的育人模式。其二,引導學生樹立科學的選科觀念,正視自己的能力、興趣,關注學生主體意識的培養,避免趨利性選擇行為,確??颇孔灾鬟x擇權的落地。其三,中學應關注并疏導學生的心理負擔,引導學生根據其自身的復習進度與體力精力合理安排學習規劃,采取更為合理的學習模式從而減輕學習負擔,以便適應新高考改革長期性、快速性、高壓性的學習模式。

3.增強普高學校生涯規劃教育

“7選3”考試模式給予學生更多的自主選擇權,也對學生自主選擇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學生需要對自己的未來發展方向有清晰的認識,在確定選考科目時才能避免出現片面的從眾心理或趨利性抉擇。中學需要重視對學生生涯規劃教育。第一,中學應樹立正確的生涯規劃教育理念,認識生涯規劃教育在新高考改革過程中的重要性,重視引導學生尋找自己的興趣、特長和目標,給予針對性的指導。第二,中學應完善生涯規劃教育的內容,重視全息化的系統的管理模式,將生涯規劃教育滲透至高中的各個階段,根據不同時期學生需求給予相應的輔導,提高生涯規劃教育的專業性,并完善成長導師制和生涯咨詢制度,幫助學生科學選擇選考組合,解決在生涯規劃中的困擾。第三,豐富生涯規劃教育的方式。中學可以通過社團活動和選修課等形式構建體驗式、實踐式的輔導模式,使學生能夠在校內形成對未來生涯規劃的初步認識與傾向,并充分調動社會資源,將有關生涯規劃的資源引進校園,以更加多元豐富的方式為學生提供生涯規劃的引導教育。

(二)高校:完善人才選拔與培養體制

1.科學設置選考科目限制

新一輪高考改革的目的之一是為了改變傳統高考模式下高校在人才選拔不利地位,擴大高校對生源的選擇權。因此高校在設置選考科目時應注意一下幾個方面:第一,高校設置專業選考科目限制要符合專業人才培養的目標。在考生來源呈現多樣化的條件下,高校應該轉變只根據統一高考總分排序選拔人才的招生模式,根據各類專業人才培養的目標以及自身辦學特色,對報考生源提出學業準備方面的預期,合理設置選考科目限制,加強高校專業與中學選科的相關性,確保所錄取的學生具備良好的專業基礎,便于高校人才培養[9]。第二,選拔具有競爭力的考生生源。高校在設置選考科目時不僅要符合人才培養目標,還要提高選拔效率[10]。物理學科要求學生具備較強的思維能力,且考生的競爭壓力大,此科取得高分的考生比其他科目高分學生更具競爭力。高??稍谧匀豢茖W領域的專業將物理設為必選科目限制,一方面可以招收具有較強競爭力的人才,另一方面有利于解決趨利性選擇引導下物理學科“遇冷”的問題。

2.創新人才培養模式

新高考改革使高校招收的生源呈現知識結構多樣化的趨勢,高校教學應重視解決學生在學業準備與專業基礎差距等問題,創新人才培養模式。一是完善專業基礎課與通識教育課的設置,重視學生的專業素質培養。高??衫媚秸n等網絡教學平臺,增設先修課、銜接課等讓學生提前學習專業基本知識,并適當提高通識課程與專業基礎課程比例,提高學生基本專業素養與綜合知識水平,幫助學生實現從中學至高校的穩定著陸,為高校培養全方面化的專業性人才奠定基礎。二是完善轉專業等保障制度。高校應完善轉專業方案,構建凸顯學生主體性的教學質量完善保障體制,并探索大類招生與分流培養改革,給予學生更大的選擇空間,減少學生盲目選擇專業的問題,并且確保知識的統一性與整體性,培養具有多元思維的高素質創新人才。

(三)教育主管部門:加強科學決策,重視政策調整與優化

1.調整考試安排

首先,需要調整考試時間的安排。多次考試的高考模式下,靈活的考試時間雖然在一定程度上給予了學生自主選擇權,但也助長了學生的投機性行為,出現了差等生與優等生、低年級學生與高年級學生之間的博弈,導致考試的不公平現象。因此,可將選考時間統一規定在高三進行,一定程度上可以避免學生間選考時間選擇上的博弈。另一方面能夠轉變學生處于長期備考的狀態,保證正常的教學秩序,減輕學生學習上與心理上的負擔。其次,多次考試一定程度消除考試中偶然性因素,但也造成了多次考試難度不同而導致成績不等值的現象,尤其是英語這類以原始分計入高考總成績的科目,應實現每次考試難度相當,可通過探索標準分、對分數進行加權調整等方式,實現不同考次成績都具有等值性、科學性。

2.采用公平科學的等級賦分制度

等級賦分制度是為了協調各個選科組合之間內容與難度的不平衡性,實現不同組合間分數的相對公平,但卻由于學生“趨利性”選擇行為,導致“物理遇冷”“考試博弈”等現象惡化[11]。從考試的公平性、人才選拔的科學性、操作的可行性三個原則出發,改革等級賦分制度可從以下兩個方面入手:一是實現不同批次考試分數等值,以打擊投機性考試行為,使考生每次考試成績都具有可比性。二是按照科目權重改進等級劃定的標準,按照不同學科競爭力的大小對不同學科進行相應的等級劃分與成績賦予,以實現不同科目考試成績的等值。例如,浙江省2017年提出的選考科目保障機制,以保障數量為基數進行等級賦分,就是一次科學大膽的嘗試。然而,等級賦分制度具有一定的機遇性與不確定性,僅靠選考科目保障機制是難以保證所賦予分數的公平性與科學性,需要在教育教學過程中不斷改革完善。

五、小結

高考改革作為一項系統型工程,從方案施測到實踐成功需要一個與現狀磨合、轉變的探索過程。在這一過程中,新高考改革有了顯著的進展,但也產生了一些問題需要進一步的思索,分析,尋求合理的應對策略。新高考改革的實行是一個“試驗——推廣、執行——總結”的過程。研究解決政策制定時不曾考慮到的內容和執行過程中所出現的問題,助力國家考試招生制度改革的完善與深化,能夠為下一輪政策的有效制定提供基礎。

——————————

參考文獻:

〔1〕國發〔2014〕35號.國務院.國務院關于深化考試招生制度改革的實施意見.2014-09-04.

〔2〕邊新燦,蔣麗君,雷煒.論新高考改革的價值取向與兩難抉擇[J].中國高教研究,2017(04):61-65.

〔3〕王新鳳.新高考考試科目設置的公平性問題研究[J].重慶高教研究,2020(01):1-11.

〔4〕魏小梅,李寶慶.新高考進程中學校變革的困境與應對策略:新制度主義的視角[J].教育發展研究,2017,37(22):16-24.

〔5〕王新鳳,鐘秉林.新高考背景下高校招生與人才培養的成效、困境及應對[J].中國高教研究,2019(05):49-53+57.

〔6〕朱國華,吳兆雪.浙江高考改革試點中多元利益主體的價值訴求、趨利性抉擇及完善策略[J].教育探索,2018(05):33-41.

〔7〕禹薇,胡中鋒.新高考之負效應及其應對策略——以浙滬兩地的新高考為例[J].教育理論與實踐,2019,39(29):15-18.

〔8〕李軍靠,丁一鑫,趙丹.新高考下普通高中選課走班教學的困境與跨越[J].中國教育學刊,2018(01):26-30.

〔9〕董秀華,王薇,王歆妙.新高考改革:高校招生面臨的挑戰與變革[J].復旦教育論壇,2018,16(03):43-50

〔10〕于世潔,徐寧漢,楊帆,尹佳.新高考改革下高校選考科目的制定[J].清華大學教育研究,2015,36(02):32-36+63.

〔11〕曹晨.新高考改革政策變化分析及其影響調研[D].南京:南京大學,2019.

(責任編輯 賽漢其其格)

Predicament and Strategy of the New College Entrance Examination Reform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takeholders

——Taking the Reform of Unified College Entrance Examination in Zhejiang Province as an Example

LIN Shu-xin

(Inner Mongolia University, Hohhot 010000, China)

Abstract: Based on the background of the new round of college entrance examination reform in Zhejiang Province, this paper analyze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policy stakeholders such as middle schools,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examinees, etc., the new college entrance examination reform increases the students' independent choice, promotes the comprehensive and all-round development of students, and at the same time leads to the negative effects such as the disruption of the normal teaching order of middle schools, the extreme choice of examinees' interests, and the aggravation of the pressure of talent cultiv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 In order to change the dilemma in the reform of the new college entrance examination,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for the relevant subjects such as middle schools,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nd education authorities. Middle schools should optimize the teaching order, correctly guide and educate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o improve the talent selection and training system, and education authorities should strengthen scientific decision-making and attach importance to policy adjustment and optimization.

Keywords: Stakeholders; New College Entrance Examination Reform; Existing Predicament;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猜你喜歡
新高考改革對策建議
以思促學 課程為王
以思促學 課程為王
職校學生手機使用狀況調查報告
新課改背景下的高中歷史課堂教學模式的創新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