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多國概況類課程的教學難點與改進方法研究

2020-09-02 06:47馬君東黃琦蔚
現代交際 2020年13期
關鍵詞:教學改革

馬君東 黃琦蔚

摘要:從學校、教師、學生角度去探究高校多國概況類課程普遍存在“教學效果不理想”現象的原因,認為學校對概況類課程的定位不明確、學生對此類課程存在認知上的偏差和科任教師知識背景單一等是主要原因,并提出了一些行之有效的解決方法與建議,如更換課程名稱、整合教師資源、專題備課等。并指出了概況類課程存在教學難點的內因與外因。其中,內因是教師,外因是學校與學生,而內因才是解決教學難點的突破口。

關鍵詞:概況類課程 教學改革 《東盟概況》

中圖分類號:G42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5349(2020)13-0040-02

國別概況類課程是一門全面了解對象國各領域的基礎課程,既包括單個國家概況課程如《英國概況》《美國概況》《越南概況》等,又包括多國概況課程如《英語國家概況》《阿拉伯國家概況》《東盟概況》等。國內的概況類課程研究始于20世紀80年代。此類研究,目前主要包括英語國家、阿拉伯國家、東盟國家,其中以英語國家為主,其他國家研究相對較少,特別是東盟國家概況的研究課題更少。從研究內容來看,主要包括課堂教學方法研究、新理論的運用研究、新技術的使用研究等方面,極少從課程定位、學生認知、教師構成等方面去研究。因此,本文以廣西外國語學院《東盟概況》課程為例,擬從課程定位、學生認知和教師構成方面,對多國概況類課程的教學難點進行研究,并提出改進方法。

一、多國概況類課程教學存在的難點與分析

(一)學校對概況類課程的定位不明確

1.課程名稱引起認知上的偏差

“概況”一詞,字面意思為“大概情況”,即本課程是作為普及的科目,不需要深入學習,只需大概了解即可。存在了這樣的認知,就會造成部分學生學習倦怠,只想通過學習拿到學分即可??迫谓處煘榱藴p少學生的學習難度,會選擇能夠引起學生興趣的內容作為課程的學習內容,對于內容背后所涉及的歷史、文化等復雜的內容則簡單提及或避開,因此,形成了“學生覺得沒必要學、教師覺得學生不想學”的課堂環境。韋美神(2015)在《跨文化視野下<東盟各國概況>課程教學方式改革》中指出這門課存在“教學效果不佳”的無奈:很多學生的答題并不理想,成績普遍不高,有些人甚至在考試結束后,將所學知識忘得一干二凈。筆者認為,出現此類現象,是由于學校對于課程的定位不夠明確,導致學生在認知上出現偏差,因此造成部分學生對于這門課程的重視程度不夠。學生是為了拿到學分而學習,因此學習效果不佳也是情理之中。

2.“可開卷、可閉卷”的考試形式影響學生對課程的重視程度

“概況”在考試形式上可開卷、可閉卷。對于學生來說,期末是開卷還是閉卷,將會影響到其整個學期對此課程的學習態度。

3.課時太短不利于課程的講授

《東盟概況》總共是32節課時,其中包括24節講授課時和8節實踐課時。東盟共有10個國家,平均一個國家的課時為3.2節,2.13個小時,僅相當于一個講座的時間。顯然,在如此短的時間去了解一個國家的方方面面是不現實的。韋美神(2015)也有同感,“學時短而內容多,讓許多學生甚至是授課教師不知所措”。

(二)科任教師教育背景單一,自身知識儲備不足

這門課程是由同一位教師來完成課程的教學任務,這就要求科任教師必須具備10個不同國家的知識。東盟十國中既有經濟發展靠前的國家,也有經濟落后的國家;既有君主制、君主立憲制國家,也有社會主義國家;既有內陸國,又有島國……國情相差如此之大,教學難度可想而知,因此科任教師常出現“能力不足”的不自信。筆者認為,這種“不自信”源于自身知識結構不完善和知識儲備不足。以筆者為例,筆者的專業是越南語,因此可以勝任《東盟概況》中“越南”一國的教學任務,但是對于其他國家的知識卻掌握不夠,即便進行過相關知識的充電,但受限于資料來源與時間積累,短時間內難以做到“自信”教學。同時,由于國家概況所涉及的內容多且雜,因此在教學過程中常感到“心里沒底”。比如,講解國民經濟時,常遇到“外向型經濟”“順差”“逆差”等專業術語,如果沒有系統學過經濟方面的知識,就很難講清楚該國的經濟發展狀況,學生也是聽得一頭霧水。

(三)教材不能滿足授課需求,增大教師備課的難度

現有的教材在做國別介紹時,基本上是采取簡單陳述、線性羅列一些數據、事件的模式,可讀性較差。另外,還存在著教材短缺、內容偏舊、內容不全等問題,韋美神(2015)認為,“很多書籍都局限于旅游方面,全面介紹東盟國家國情、社會、文化的教材還非常欠缺”。因此,教師在備課時需要查閱更多資料,橫向延伸、縱向挖掘,才能滿足課堂的需求,這無疑增大了教師備課的難度。

二、多國概況類課程教學改進的建議與方法

(一)重新定位概況類課程,改變學生對課程的消極認知

本課程開設的目的是培養學生在掌握東盟國家的歷史、文化、國情等知識的情況下,具備跨文化交際的能力。對于語言類專業的學生而言,語言與文化是分不開的。僅掌握語言是不夠的,文化好比是語言的“靈魂”,只有同時了解和掌握對象國的文化,才能更好地理解和運用語言。對于非語言類專業的學生而言,掌握東盟國家的相關知識,可以更好地服務未來的工作。例如,廣西外國語學院漢語言文學、漢語國際教育、電子商務等專業的學生需要在大學期間學習《東盟概況》課程,漢語言文學專業和漢語國際教育專業的畢業生如果從事對外漢語教學工作,想要提高課堂教學的效果,就必須學會克服因文化差異所帶來的交際障礙;電子商務專業的學生想更好地發展東盟對象國的貿易,則需要了解當地的文化、風俗習慣、禁忌等相關知識。因此,提高學生對概況類課程的重視程度,改變學生對此類課程的消極認知,是很有必要的。筆者認為,可以先從學校層面去強化課程的“地位”,比如,采用更換課程名稱的辦法解決先入為主的“首因效應”,建議把“概況”二字換成“國情”,變成《東盟國情》。其次,科任教師在授課過程中,要強調這個課程的重要性,特別要找到適合學生專業的知識點,以學生為中心,提高學生的關注度。例如,漢語言文學專業的學生對對外漢語教學比較關心,則可以有側重點地講解東盟國家的人口組成、民族成分、對外政策、國民教育等內容;對于電子商務專業的學生,可以側重講解東盟國家資源、社會發展、經濟狀況、國民消費水平等內容??傊?,只有改變學生對課程的消極認知,讓其意識到課程的重要性,提高其對課程的關注度,一定程度上發揮學生學習的自覺性和主動性,才能達到較為理想的教學效果。

(二)由多名教師共同完成授課計劃,形成可滿足不同國別授課質量的知識構架

在《“東盟國家文化”課程設計研究》中,在課時量大和科研壓力大的情況下,鄺增乾、梁永池(2014)認為,可以采用“輪流授課”的方式進行,“如果每位教師講授一至兩個國家或地區的內容,那首先可以保證的是授課質量”。借鑒這一思路,我們建議由多名不同專業背景的科任教師共同完成《東盟概況》授課計劃,可以解決知識儲備不夠的問題??梢圆捎弥v座的形式,由相關教育背景的科任教師完成對應國家的授課任務,每個講座時長為2個小時,這樣既可以完成這門課程的教學計劃,又可以滿足不同國別的授課質量。同時,還能夠減少因為長期同個教師不變的教學風格而產生的膩煩、厭學心理,激起同學們學習的興趣,達到較為理想的教學效果。為了節約教師資源,可以根據東盟國家的關聯程度來進行資源整合。比如泰國語與老撾語屬于同一語支,可以互通,且為鄰國,因此由同一位教師完成授課計劃即可。歷史上新加坡曾是馬來西亞的一部分,而印尼語又與馬來語是同一個語系,可以互通;文萊與馬來西亞接壤,使用的是馬來語,因此可以把這四個國家分到一組。越南、緬甸、柬埔寨、菲律賓這幾個國家差距較大,不太適合歸到一組,但也不是完全沒關聯。比如,緬甸、柬埔寨都是以信奉佛教為主的國家,而佛教是越南的第一大宗教,因此也可以將這三個國家分到一組。

(三)以專題形式準備課件,滿足授課需求

在課時非常有限的情況下,應該選擇具有代表性的內容作為授課的內容,而不是全盤式授課。因此可以通過專題的形式來準備課件,把最具有民族文化特色、代表國民經濟的產業、重大歷史事件等作為講解主題即可。也可以結合國家之間的關聯度來進行專題講解,比如泰國、柬埔寨和緬甸都是以信奉佛教為主的國家,那么可以對比這三國佛教的相同點與不同點;越南、老撾同為社會主義國家,思考二者在經濟制度、文化制度方面有什么不同。筆者認為,這樣的授課方式,與常見的只陳述人口數據、貿易金額、資源分布等枯燥的授課方式相比,課堂效果要好。這樣的“專題”授課法不僅能提升教學質量,還能節約教師資源。

(四)考核形式改為論文形式,更適合高校學生學習的特點

高校學生應該跟以前死記硬背的學習方式告別,開放性的學習方式更能激發學生主動學習的積極性,這也非常適用概況類課程的學習,因為這類課程常涉及的人口、經濟、時事等內容都是時刻會變化的,需要用動態、發展的眼光去學習,不可死記硬背。而論文形式的考核方式,可以幫助學生更深刻地理解問題,也是引起學生重視課程學習的手段之一。

三、結語

從科任教師的角度來看,《東盟概況》課程的教學難點可以概況為兩個因素:內因和外因。內因是受自身專業限制,造成知識面窄,知識儲備不夠;外因是學校對課程定位不明確、學生對課程的認知存在偏差等。其中,內因是主要突破點,即教師是解決教學難點的關鍵因素。因此,采取加強自身專業知識的學習、不斷強化課程的重要性、有選擇性的教學計劃等措施是行之有效的途徑之一,對于多國概況類課程具有一定的借鑒意義。

參考文獻:

[1]韋美神.跨文化視野下《東盟各國概況》課程教學方式的改革[J].中國培訓,2015(12):15+17.

[2]朱曉蓓.給語言靈魂:談對外漢語教學中的文化教育[J].甘肅教育,2011(23):71.

[3]鄺增乾,梁永池.“東盟國家文化”課程設計研究[J].河北經貿大學學報(綜合版),2014,14(13):119-121.

責任編輯:趙慧敏

[基金項目]廣西外國語學院2019年校級課題“高校多國概況類課程教學難點與改進方法研究”(2019JG34)。

[作者簡介]馬君東,廣西外國語學院東南亞語言文化學院,行政兼課,研究方向:越南語言文化;黃琦蔚,廣西外國語學院東南亞語言文化學院,行政兼課,研究方向:泰漢語言文化比較。

猜你喜歡
教學改革
完全學分制下選課管理的思考與實踐
金工實習教育對工科院校創客教育影響分析
新形勢下小學語文教學方法研究
譯林版英語教材的人文特點研究
當前農村學校實施“新教育實驗”的研究
構建和改進現代化學校美育工作體系研究
中職學?!吧菊n堂”的調查研究與實踐
高校三維動畫課程教學方法研究
基于人才培養的技工學校德育實效性研究
現代信息技術在高職數學教學改革中的應用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