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配價理論視角的法語動詞被動語態探析

2020-09-02 06:47張蘊潔
現代交際 2020年13期
關鍵詞:被動語態

摘要:被動語態在法語語法學習中是基礎也是重點,國內外對此已有不少研究成果。法國語言學家呂西安·泰尼埃在其專著《結構句法基礎》中提出配價理論并進行詳細闡述。在當前傳統語法被廣泛接受的情況下,試從配價理論角度分析法語動詞被動語態的使用,探究不同“價”的動詞在被動語態使用中的規律和特點,從動詞和其支配的行動元的關系入手,以新視角觀察法語被動語態學習中的重點難點,為法語被動語態的學習和理解提供新思路。

關鍵詞:配價理論 被動語態 行動元

中圖分類號:H31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5349(2020)13-0106-02

傳統語法中根據動詞后是否帶有賓語,可將動詞分為及物動詞和不及物動詞。動詞在具體的句法結構中,要么是及物動詞,要么是不及物動詞。法語動詞的語態分為主動態、被動態兩種。被動態指的是句子的主語是動作的承受者(Grevisse,1980:704),可以用作被動語態的動詞帶有及物性。一般來講,所有直接及物動詞都有被動語態(Grevisse,1980:704)。

目前針對法語被動語態的研究主要是在傳統語法視角從動詞的及物性分類分析,已有許多頗具系統性和條理性的研究,但仍有一定理解上的局限性。因此,本文試從配價理論入手,針對“價”的概念下的動詞分類分析法語被動語態。

一、“價”和被動語態

法國語言學家呂西安·泰尼埃在其依存語法專著《結構句法基礎》中提出動詞配價理論(Valence)。他在書中將動詞比喻成“帶鉤的原子”,原子(動詞)以此吸引與“鉤子”數量相同的電子(行動元)。動詞的配價,即指動詞與行動元搭配的能力?!皟r”的句法意義不容忽視。根據動詞在句子中的句法作用,特斯尼耶爾的配價理論將動詞按照化學中的化合理論中的“價”這一概念,將動詞進行分類為:零價動詞、一價動詞、二價動詞和三價動詞。

被動語態(la diathèse passive)在泰尼埃的理論中被描述為“第一行動元承受由另一行動元發起的動作”。由此可見,法語中能夠產生被動態的動詞必定至少有兩個行動元。在配價理論中,行動元的順序也是固定的。從語義角度看,第一行動元是動作發出者,一般為主語;第二行動元為動作接受者,傳統語法中稱之為直接賓語,會出現在有兩個或三個行動元的句子中;第三行動元是動作的補充,一般不受動作干預影響。

二、配價理論視角的法語被動語態的解讀

1.零價動詞(les verbes avalents)

此類動詞沒有配價的行動元,在傳統語法中,我們稱之為無人稱動詞(les verbes impersonnels),但這種說法并不能很明確地表達“沒有動作發出者和承受者”這一概念。配價理論視角的零價動詞則清晰地表達了自然現象等無行動元過程,如:Il neige./Il pleut.

2.一價動詞(les verbes monovalents)

此類動詞只有一個行動元,傳統意義上的不及物動詞(les verbes intransitifs)也表達的是同樣的概念。如:Pascal tombe./ Pascal dort.

因此,零價動詞和一價動詞因為第二行動元的缺少沒有被動語態。傳統語法中,及物動詞(les verbes transitifs)包括直接及物動詞和間接及物動詞。在動詞的及物性下,配價理論將動詞進一步分為二價動詞和三價動詞。

3.二價動詞(les verbes divalents)

二價動詞具有兩個行動元,分別作為主語和賓語。賓語可以是帶介詞或不帶介詞的名詞,這種區分造成了被動語態的使用差別,并不是所有的二價動詞都有被動語態。

常見的二價動詞配價的兩個行動元為第一行動元和第二行動元,即動作的發出者和接受者。這種動詞的被動意義表達是最基本的方式,形式為“系動詞être +過去分詞”構成被動語態,可由par或de引出施動者。

例1:La papier est inventée par les Chinois.(紙是中國人發明的。)

例2:Ce professeur est respecté de tous les étudiants.這個老師深受學生尊重。

例3:La Joconde a été volée.(《蒙娜麗莎》曾被盜。)還有一些二價動詞,如動詞plaire:

例4:Ce livre me pla?t.(我喜歡這本書。)

例5:*Je suis plu par ce livre.

再如二價動詞profiter:

例6:Nous avons beaucoup profité des expériences dautrui.(我們從他人的經驗中獲益匪淺。)

例7:*Des expériences dautrui sont profitées par nous.

由例句4—7可見,二價動詞的行動元可以是第一行動元和第三行動元,第二行動元可以空缺。但在被動形式中,第二行動元的缺少使動詞的及物性意義產生了顛倒,意義上不能成立,因此缺少第二行動元的動詞不能有被動語態,不僅是零價動詞和一價動詞,一部分二價動詞也無被動意義,如:jouir,nuire,profiter,plaire。

因此在配價理論視角,原則上動詞obéir,désobéir,pardonner因第二行動元的缺失,不能使用被動語態。但是學習者在某些情況下,會見到這些動詞類似被動語態的使用。

例8:Vous serez obéi.(您會被服從的。)

例9:*Les parents sont obéis par les enfants.(父母被孩子服從。)

例10:Vous êtes pardonné.(您被原諒了。)

例11:*Pascal est pardonné par Anne.(帕斯卡爾被安娜原諒。)

在這些動詞使用被動語態的時候,因為第二行動元和第三行動元性質不同,不能出現施動者。

4.三價動詞(les verbes trivalents)

此類動詞有三個行動元,分別是第一行動元、第二行動元和第三行動元。第三行動元必須和固定介詞同時出現,不得隨意改變。

例12:Jai demandé des conseils à mon ami.(我向我朋友征求意見。)

例13:Je vous parle de cette affaire.(我跟你談這件事。)

在法語中,三價動詞的被動語態只有一種形式,即在第一行動元和第二行動元之間傳遞主動和被動形式。

例14:Il donne des bonbons aux enfants.

Des bonbons sont donnés par lui aux enfants.

三、需要注意的問題

學習者如果在配價理論的角度看法語被動語態,將“行動元”這個概念帶入被動語態的學習和使用中,他們在面對一些混淆和錯用等問題時將更容易辨別和更正。

1.過去分詞的主動或被動語態辨別:行動元的缺少和省略

過去分詞在被動語態中有標志性作用,并在復合時態中不可缺少。傳統語法視角判斷方法為:當主語行使動作時,一般為主動態;當主語是動作的承受者時,則為被動態。在了解動詞的“價”后,區分復合時態和被動語態中的過去分詞就更便捷。

例15:Il est venu.(他來了。)

例16:Il est admiré.(他很受贊賞。)

動詞venir是一價動詞,因為第二行動元的缺少沒有被動語態,判斷出是主動態下的復合過去時;而動詞admirer是二價動詞,在被動語態的使用中省略了主語,即第一行動元。

2.不同語言被動語態翻譯問題:行動元被動轉換不一致

在法語中三價動詞的被動意義僅在第一行動元和第二行動元之間傳遞,其他語言中還會出現可以在第一行動元和第三行動元之間傳遞的情況,因此同一個語義在不同語言的翻譯就出現了差異。

例:安娜把書給保羅。

兩種法語表達:

①Anne donne le livre à Paul.

②Le livre est donné par Anne à Paul.

三種英文表達:

①Anne gives a book to Paul.

②A book is given by Anne to Paul.

③Paul is given a book by Anne.

3.被動語態與其他表被動意義形式混用錯誤:行動元數量辨別不清

如法語動詞ouvrir是二價動詞,在轉換被動語態時,兩個行動元位置顛倒表達被動意義:

例17:Anne ouvre la porte.(安娜開門。)

例18:La porte est ouverte par Anne.(門被安娜打開。)

在法語中,代詞式動詞也可表達被動意義,動詞的動作反射到主語本身,被看作被動態的一種特殊形式。

例19:Ce livre se vend très bien.

例20:*Ce livre se vend très bien par nous.

例句19中se vendre這類表達被動意義代動詞已經由se代替了第二行動元,即第二行動元是第一行動元本身,表達“書賣得很好”。但會出現在例句20中想要表達“書被我們賣得很好”的意思而直接添加了施動者補語,vendre為二價動詞,但此時卻出現了“ce livre”“se”“nous”三個行動元,因此出現表達錯誤。

四、結語

法語被動語態是法語學習者不能繞開的重點,傳統語法視角對法語被動語態及被動意義的其他表達已經有較為完整的認識。配價語法中再看法語被動語態為法語學習者提供了新視角,并對一些難以理解、使用錯誤的問題給出相應的解釋。各種語言學理論的側重點不同且都存在一定局限性,在當前傳統語法被廣泛接受的同時,從配價理論視角看法語動詞被動語態為法語學習提供了新思路。

參考文獻:

[1]Tesnière,L.Eléments de syntaxe structurale[M].Paris:Klincksieck,1959:238-280.

[2]Grévisse,M.Le bon usage grammaire fran?aise[M].Paris:Duculot,1980:704-705.

[3]楊寧.法語被動意義表達法[J].法語學習,2004(6):43-47.

[4]毛意忠.法語現代語法[M].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2002.

責任編輯:劉健

[作者簡介]張蘊潔,西安外國語大學西方語言文化學院在讀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語言學。

猜你喜歡
被動語態
被動語態復習(The Paasive Voice) 九年級 Unit5—7
被動語態復習要點指南
現在進行時的被動語態
高中英語被動語態考點解讀
高中英語被動語態與有效教學模式
被動語態小結
中考被動語態考點精析
被動語態考點解讀與演練
不用被動語態的幾種情況
勇闖“四關”學被動語態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