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論普魯斯特對作家娜塔麗?薩洛特的影響

2020-09-02 06:47李玉珊
現代交際 2020年13期
關鍵詞:童年普魯斯特影響

摘要:娜塔麗·薩洛特是新小說派的代表作家之一,尤為擅長人物的心理描寫。無論是她本人的作品還是對她的采訪當中,她都曾明確表示深受心理大師普魯斯特的影響。通過閱讀她的自傳體小說《童年》,我們確實感受到普魯斯特創作的影子。因此以《童年》為例,并對比《追憶似水年華》,從回憶方式和時間機制兩個方面來探討普魯斯特對薩洛特創作的影響。

關鍵詞:普魯斯特 薩洛特 童年 影響

中圖分類號:I10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5349(2020)13-0110-02

20世紀50年代,新小說派在法國掀起了一陣浪潮,羅布格里耶的《為了一種新小說》和娜塔麗·薩洛特的《懷疑的時代》作為新小說派的宣言書,更是將這股新浪潮推到了頂端。他們的主張看似是對以往傳統文學的徹底否定,讓當時的一些讀者摸不到頭腦,但實際上他們的出現絕非偶然,早在19世紀末20世紀初,普魯斯特就已宣布傳統小說的終結。那部具有劃時代意義的著作《追憶似水年華》(以下簡稱《追憶》)也成了新小說派創新和創作的豐富養料。娜塔麗·薩洛特曾在一次采訪中明確表示“他們(指普魯斯特、伍爾芙和喬伊斯)對我都有很大的影響,使我發現了我自己”。本文以薩洛特的自傳體小說《童年》為例,試圖在作者筆下尋找普魯斯特創作的影子,并從以下兩個方面:細節引發的碎片化的回憶和獨特的時間機制,闡述薩洛特是如何受到普魯斯特的啟發和影響的。

一、以回憶為主的寫作方式

普魯斯特出生于一個多事之秋,1871年法國經歷了普法戰爭、色當戰役和巴黎公社運動。到了20世紀初,各資本主義國家間不可調和的矛盾更是點燃了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導火索,伴隨著戰爭的火焰,人們的信仰和價值觀徹底毀滅。成長在這樣動蕩的社會環境下,普魯斯特和同時代的青年人一樣不斷思考著西方理性文明將何去何從。最終,瑪德萊娜小蛋糕使他豁然開朗,那種美妙的愉悅感讓他覺得人生苦難無須縈懷、人生短促也只是幻覺[1]1??陀^的、表面的現實并不可靠,主觀的、內在的感受才是“唯一真實”的現實。因此,普魯斯特用了百萬文字寫成七卷本的《追憶似水年華》來回憶過去的點點滴滴,也正是在回憶往事中找到了自我救贖的方式。

而《童年》這部作品是娜塔麗·薩洛特在她83歲高齡時的作品,那么她為何要在這個時候選擇回憶自己的童年呢?二戰后人們看不到未來,精神空虛缺少信念的支撐,這種情況下薩洛特和普魯斯特做出了同樣的選擇,那就是回憶,在失去的時光中認識自我、發現自我、重塑自我。按照她以往的慣例,整部小說由內心獨白或潛對白組成,通過兩個“我”的對話,讓一幕幕童年時的回憶映入讀者腦海?!蹲窇洝泛汀锻辍范际菐в凶詡餍再|的小說,且主要由作者的回憶組成。在具體的回憶方式上,我們可以從以下兩點看出薩洛特在普魯斯特身上受到的啟發。

首先,回憶以碎片化的形式呈現。普魯斯特的《追憶》所體現出的現代性就在于它淡化了故事情節,讀者無法在書中找到一根明顯的主線,大部分的內容皆是敘述者的回憶,這回憶也并非完整地記敘某一事件,而是呈現出碎片化的特點,缺少連貫性和一致性。在這種情況下,讀者只好緊跟敘述者的腳步,任由他的思緒回到入睡前等待媽媽的吻,回到萊奧妮姑媽家的那塊瑪德萊娜小點心,回到弗朗索瓦茲精心準備的那一桌美味佳肴……這便是普魯斯特寫作的顯著特點,由一件事自由聯想到另一件事,由一個人物引出眾多人物,然后將那些故事片段娓娓道來。他常被認為是第一位意識流小說家,但更準確地說,他采用了一種內心獨白的方式將回憶深處最隱秘的東西講述出來。這些看似毫無關聯的回憶片段像多米諾骨牌一般相連,當回憶觸碰到第一塊骨牌時便出現了不可逆轉的連鎖反應。薩洛特《童年》中的回憶同樣也呈現出這樣的特點,每一段回憶自行從作者的腦海中跳出:“不,你不能這樣做……”這句話的出現直接將作者帶回到五六歲時跟父親在瑞士度假時的場景。而緊接著的場景是“我”在吃飯時堅持要按照媽媽的囑咐,把食物嚼碎,直到成為湯一樣的流質才可以咽下。不同時間、不同場景的回憶接連呈現在讀者眼前。借助回憶,她自由地暢游在童年的時光里,在俄國和法國、父親與母親之間跳躍。

其次,回憶過去的方式都是不由自主的回憶。普魯斯特最先將回憶分為自主的回憶和不由自主的回憶。前者主要借助于智力和推理,而只有后者才能通過當時的感覺與某種記憶之間偶合,使我們的過去存活于我們現在感受到的事物之中[1]2?!蹲窇洝分凶罱浀涞牟挥勺灾骰貞洷闶侨藗兪熘挠梢豢诂數氯R娜小蛋糕所引發的整個貢布雷的記憶。除此之外,比如敘述者走進蓋爾芒特家的院子里,當他踩在高低不平的石子上時,曾經相似的感覺立刻將他投進回憶的漩渦,威尼斯的那段往事清晰地浮現在眼前?!锻辍分虚_篇便是兩個“我”之間的對話,敘述者內心的雙重聲音代表了兩個自己,在這種變形蟲似的對話中,敘述者開始了她不由自主的回憶:

——“是的,我毫無辦法,它在誘惑我,不知為什么……”“好,我不說了……何況,我們知道一旦你被什么念頭縈繞……”

——“是呀,不過這一次,動力是從你那里來的,從剛才起你就在推動我……”

——“我?”

——“是的,你的呵責和警告……你讓它顯現……你把我扔進去…… ”[2]1

從這些對話中我們可以看出敘述者并非是通過理性主動回憶自己的童年,而是在這種揮之不去的想法和誘惑中開始自己的回憶之旅。在文中類似經驗的描寫還比如:“‘我的想法突然光臨,鉆到我身上,完全控制了我,于是我感到……”[2]2這種不受理性控制的不由自主的回憶使敘述者得以探索到內心最隱秘的那塊地方,類似于弗洛伊德所說的隱藏在意識表層的無意識領域。

二、獨特的時間機制

提到普魯斯特,很多人自然地會想到和他有姻親關系的哲學家柏格森。的確,普魯斯特的哲學思想曾受到柏格森提出的直覺主義、“生命沖動”的影響。在時間的認識上,兩人也有相似觀點。柏格森認為,用走鐘來計算的客觀時間對于藝術創作是毫無意義的,唯有用感官來感知的作為強度和變動的“心理時間”才能賦予藝術家無限的創造力[3]1。在這一點上普魯斯特和他是契合的,我們在《追憶》中很難理清一個時間脈絡,甚至還會發現許多日期上的謬誤,人物的年齡也有很大的出入,這正是因為普魯斯特并沒有依靠時鐘來計算時間,客觀的物理時間對他的作品是不起作用的。

如在第一卷《去斯萬家那邊》“星期六的午餐”這一片段中,由于仆人弗朗索瓦茲每個周六下午要去集市上采購,因此這一天要提前一小時吃午餐。這一物理時間的調動卻使事情全亂了套。太陽會在天空上多悠蕩一個鐘頭,平日里正在午睡的人卻在外面散步,這一天的白天也比平時長了一個鐘頭。這些變化正是由于物理時間和人們的心理時間產生沖突所造成的。這樣的時間機制對新小說家有著深刻影響,克洛德·托馬塞在他的作品《新小說·新電影》中指出:“正如我們所預料的,新小說家拒絕這樣一種理性化的時間觀,因為它意味著敘述中的時間性漸進和時間的分類,他們將時間與一種客觀的時間性對立起來?!盵4]在薩洛特的《童年》當中,井然有序的時間概念被顛覆,過去、現在和將來仿佛融為一體,成為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由直覺和非理性所控制的心理時間將接收到的印象和感覺放置在一起,于是我們剛跟隨作者來到她的床邊,看到她因爸爸的離去而難過和不安,轉身就又被爸爸從馬車上抱下來和爺爺奶奶見面。

雖然在客觀時間與心理時間的劃分上普魯斯特與柏格森持相同的觀點,但兩人在具體的哲學觀上存在明顯差別。柏格森提出了十分重要的“綿延”觀,這一“綿延”是指時間具有不間斷性,是心理上的延續。而普魯斯特卻認為時間是具有間斷性和不確定性的,處在無窮無盡的變化之中,時間的間斷性引起了空間的間斷性[5]。普魯斯特起初想把他這部回憶巨作的總名稱定為《心靈的間歇》,后由于出版的問題進行了多次改動。從他最初對總書名的構想便可看出他對時間的哲學思考:藝術是時間的主人,當它選擇生命中某個時刻時,這個時刻便成為永恒。但這些時刻并非是延續不斷的,而是相互割裂的,是心靈在不同時空下的休憩?!锻辍芬舱怯梢粋€個缺乏連貫性的回憶片段組成:時而是敘述者在盧森堡公園里和別的孩子一起開心地推小船、滾鐵環、跳繩,時而是和媽媽、柯利亞一起散步說笑,時而又是父親喂“我”吃草莓醬……這也正說明了薩洛特的時間觀和普魯斯特是一致的。

在心理大師普魯斯特獨特的時空觀的啟發下,薩洛特的小說呈現出與《追憶似水年華》相似的時間機制,兩部作品都體現出對時間的思考和把握,是“內心時間”或“心理時間”的文學化身,將直覺和非理性提到一定高度,在文學藝術中找尋永恒。

三、結語

普魯斯特的《追憶似水年華》凝結了他畢生心血,體現了他對文學、藝術和人生的重要思考,極具現代性色彩,在整個人類文學史上都可看作極其豐富而珍貴的文化寶藏。綜觀20世紀法國相繼出現的重要文學流派,如超現實主義、存在主義、荒誕派、新小說等,雖然有各自發展的歷史和特點,但在表現手法上無不帶有普魯斯特這位先驅者的深刻印記[3]2。薩洛特的《童年》中的回憶方式和時間機制都是對普魯斯特的繼承和發展。實際上,普魯斯特對新小說派的影響遠不止這些,另外,超現實主義、荒誕派等20世紀重要文學流派對普魯斯特也有著不同角度的接受,這些問題都值得我們進一步研究和探討。

參考文獻:

[1]馬塞爾·普魯斯特.追尋逝去的時光[M].周克希,譯.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15.

[2]娜塔麗·薩洛特.童年[M].桂裕芳,譯.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2014.

[3]張寅德.普魯斯特小說的時間機制[J].外國文學評論,1989(4):47-53.

[4]克洛德·托馬塞.新小說·新電影[M].李華,譯.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3.

[5]戶思社,孟長勇.法國現當代文學[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5.

責任編輯:劉健

[作者簡介]李玉珊,西安外國語大學西方語言文化學院在讀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法國文學。

猜你喜歡
童年普魯斯特影響
普魯斯特遺作即將出版
跟鷹在一起,也就學會了飛翔
跟鷹在一起,也就學會了飛翔
這是一份不受影響的骨子里直白的表達書
為孩子再造個“童年”,父子聯手打造“少年師爺”
再議回歸快樂童年
美育——讓孩子的童年更絢爛
再造一個“童年”父子聯手打造“少年師爺”
如何搞好期末復習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