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西北地區城鄉一體化發展指數研究

2020-09-02 06:47稅亞男
現代交際 2020年13期
關鍵詞:西北地區城鄉一體化協調發展

摘要:城鄉一體化是反映和衡量城市與鄉村發展質量的重要指標,也是新時代城鎮化的最高目標。從經濟、社會、生態三個維度構建指標體系對西北地區城鄉一體化進行考察,發現西北地區近年來城鄉一體化水平穩步提高,各省城鄉一體化發展指數持續增長,省份間發展水平差距明顯;城鄉經濟一體化發展良好,社會一體化水平提升穩定,生態建設有待加強。為進一步促進西北地區城鄉協調發展,應注重地區城鄉經濟、社會、生態協調發展。

關鍵詞:西北地區 城鄉一體化 協調發展

中圖分類號:F29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5349(2020)13-0252-02

城鄉一體化是中國現代社會發展中重大而深刻的變革,隨著生產力的發展、體制改革和政策調整,城鎮和鄉村在人口、技術、資本、資源等方面不斷融合,改變了長期以來的城鄉二元結構,逐步實現了經濟、社會、生態等方面的協調發展。習近平總書記在2013年12月的中央城鎮化工作會議上提出了以人為本、優化布局、生態文明、傳承文化的城鎮化建設原則,為我國新型城鎮化建設指明了前進方向。西部大開發20年來,以陜西、甘肅、青海、寧夏、新疆為主要省份的西北地區在經濟、社會、生態等方面獲得了較大發展,但與全國相比,西北地區總體發展水平滯后、城鄉發展差距大、農村貧困率高的問題仍舊嚴峻。當前推進城鄉一體化發展過程中,對西北地區城鄉一體化發展程度進行客觀評價以查找發展差距是必要且重要的,通過采取有效的措施加快區域城鄉一體化發展進程,從而推動全國整體的城鄉一體化發展。

一、文獻綜述及指標體系的構建

關于城鄉一體化發展程度的評價研究,楊榮南(1997)從城鄉的經濟、人口、空間、生活、生態環境方面的融合程度進行評價[1]。蘇春江(2009)從城鄉經濟社會發展程度、城鄉差異程度兩方面對河南省城鄉一體化發展程度進行評價研究[2]。周江燕(2014)從空間、經濟、社會、生態環境四方面構建指標對中國城鄉一體化水平進行評價研究[3]。對于當前的研究,針對西部地區乃至西北地區的城鄉一體化發展評價的研究成果較少,城鄉一體化發展評價指標構建維度多樣,都包含了促進社會和諧發展、改善民生福祉的核心內容。

基于指標體系的構建原則,從經濟、社會、生態三方面構建包含19個指標的西北地區城鄉一體化發展評價指標體系,并以2010年為基準年,對指標數據采用極值法對三級指標做標準化處理,進而選取均權法確定指標權重,全部19個三級指標得分與指標權重之積得到總指數。具體的,城鄉經濟一體化主要通過城鄉經濟發展水平與居民生活質量衡量城鄉經濟發展的均衡程度,包含人均GDP、城鄉人均固定資產投資之比、城鄉居民人均收入比、第三產業占GDP比重、地方財政城鄉社區事務支出、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六個指標,這一維度下每個指標都被賦予0.05的權重;社會一體化旨在通過每萬人擁有衛生技術人員數城鄉比、互聯網普及率、每十萬人口高等學校平均在校生數、城鄉居民家庭人均消費支出之比、城鄉居民消費水平比、城市化水平、城鄉最低生活保障人數比重七個指標考察城鄉居民在基本公共服務和社會生活資源上享有的均衡程度,每個指標被賦予0.04的權重;生態一體化主要考察西北地區生態環境保護和建設狀況,包含建成區綠化覆蓋率、城市污水日處理能力、人均水資源量、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森林覆蓋率、自然保護區個數六個指標,每個指標被賦予0.05的權重。資料來源于2010—2018年《中國統計年鑒》和各省份統計年鑒等。

二、西北地區城鄉一體化發展指數分析

1.西北地區城鄉一體化整體水平及變化

西北地區城鄉一體化水平持續提高,增幅穩定。2010—2018年間,西北地區發展迅速,地區經濟實力不斷增強,城鄉發展不平衡問題有所改善,居民生活水平穩步提升,同時注重環境保護,有效保證地區經濟效益與生態效益平衡發展。整體來看,在西部發展的優惠政策與西部大開發戰略的支持下,西北地區在城鄉經濟、社會、生態一體化發展方面取得了較好的進展,西北地區整城鄉一體化發展指數從2010年的0.45持續增長至2018年的1.02,且增幅穩定。(見圖1)

西北五省城鄉一體化指數持續增長,省份之間發展差距明顯。從時序演進來看,2010—2018年西北地區城鄉一體化水平穩步向好,各省份得分明顯提升且有持續提升的趨勢。陜西的城鄉一體水平表現最好,其得分由2010年的0.60提升至2018年的1.34,始終保持在西北地區整體水平之上,主要得益于近年來陜西積極轉變發展戰略,注重城鄉協調發展,不斷提升城鄉居民生活質量。少數民族人口眾多的青海、寧夏、新疆三省的城鄉一體化水平相當,評價得分相近且增幅穩定,反映了地方政府較為重視少數民族地區發展,不斷促進民族地區對外開放與交流;積極調整產業結構和就業結構,為城鄉發展增添動力,為城鄉居民提供更多的發展機會。甘肅城鄉一體化水平相對較低但得分增速較快,與西北其他省份差距明顯縮小,反映出甘肅在以經濟建設為重點的同時重視城鄉協調發展,不斷均衡城鄉資源配置,提升城市化水平與城鎮化質量并重。

2.西北地區城鄉一體化分維度比較及變化

西北地區城鄉經濟一體化水平顯著提升,生態維度貢獻率下降明顯。2018年,三個維度中經濟維度得分最高,為0.41,其次為社會維度(0.39),生態維度(0.22)。2010—2018年,經濟維度得分提高最多,提高了0.26,其在總指數中的貢獻率不斷增長,至2018年超過了40%,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城鄉經濟的協調發展與地區城鄉一體化進程密切相關。社會維度得分提升幅度較為明顯,由2010年的0.14提升至2018年的0.39,得分增長了近兩倍,對總指數的貢獻率始終在30%以上,反映了西北地區重視城鄉資源均衡配置,積極提供優質的公共服務水平,不斷促進社會成員的公平發展。2010—2018年,生態維度得分小幅增長,在總指數中的平均貢獻率為26%,且有逐年下跌的趨勢,說明西北地區生態環境建設有待進一步加強,生態平衡是城鄉一體化進程中不可忽視的方面。(見表1)

具體來看,近年來西北地區整體經濟實力不斷增強,政府重視城鄉社區建設,城鄉協調發展程度不斷提高,2010—2018年,西北地區城鄉一體化發展指數由0.15提升至0.41,保持著較為穩定的增幅。該維度下,陜西始終保持較好的發展水平,寧夏、新疆水平居中,甘肅、青海經濟一體化程度相對較低,得分提升速度有相對放緩的趨勢。社會一體化維度下,陜西、青海、寧夏發展水平相近,社會一體化發展相對較好,甘肅、青海得分始終低于西北地區平均得分,應重視城鄉公共服務的資源的均衡配置和公平享有。生態一體化維度下,西北地區整體表現較經濟、社會維度差,2018年得分僅0.22,反映了西北地區生態環境保護和建設的短板,陜西仍保持較好的水平,位居五省第一,甘肅、寧海的城鄉生態一體化建設有待加強。

三、結語

總體來看,西北五省份的城鄉一體化水平由于當地的經濟、社會、生態發展水平的不同而呈現差異,但不可忽視近年來各省城鄉一體化建設的顯著成就,為西北地區乃至全國城鄉一體化建設做出了重要貢獻。研究發現,城鄉經濟一體化水平較大程度地影響地區城鄉協調發展水平,促進公共服務與發展資源均衡配置是提升城鄉一體化發展的重要方面,積極的生態環境建設能夠有力促進城鄉協調發展。為進一步促進西北地區城鄉協調發展,應統籌城鄉發展,在重視城市經濟、人口等硬指標的提升的同時解決好交通擁堵、房價高漲、大氣污染等“城市病”問題,提升城市化水平與城鎮化質量并重;貫徹落實鄉村振興戰略,加強鄉村產業與城鎮產業的建設與支撐,以新型工業化帶動城鎮化,實現工業化、信息化、農業現代化與城鎮化相互促進協調發展;促進城鄉要素平等交換與公共資源均衡配置,統籌城鄉公共產品供給,逐步建立城鄉一體化的社會保障、教育、醫療衛生制度體系,使城鄉居民能夠共享改革發展成果,促進城鄉各方面協調發展;提升資源利用效率、加大環境治理力度以實現經濟社會效益與生態效益相統一。

參考文獻:

[1]楊榮南.關于城鄉一體化的幾個問題[J].城市規劃,1997(5).

[2]蘇春江.河南省城鄉一體化評價指標體系研究[J].農業經濟問題, 2009(7).

[3]周江燕,白永秀.中國城鄉發展一體化水平的時序變化與地區差異分析[J].中國工業經濟,2014(2).

責任編輯:景辰

[作者簡介]稅亞男,西北大學哲學學院在讀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城市社會學,發展社會學。

猜你喜歡
西北地區城鄉一體化協調發展
基于因子分析法的西北地區投資環境評價分析
寒露
西北地區商業模式設計與實施探索
新絲綢之路經濟帶背景下提升西北地區中小企業吸納就業能力研究
人口老齡化與經濟協調發展探究
我國農民工社會政策的演變路徑探析
以協調的發展理念助推新型城鎮化建設研究
以共享發展理念推進城鄉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