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大學生心理特點視角下高職院校網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思考

2020-12-06 10:50甄玉連
發明與創新·職業教育 2020年11期
關鍵詞:高校

甄玉連

摘 要:隨著網絡時代的到來,95后的大學生可謂是在網絡中長大。高職院校網絡思政教育已經成為思政工作的重要內容,基于大學生心理特點,網絡思政工作的針對性、方向性更值得我們深思。

關鍵詞:高校;大學生心理特點; 網絡思政教育

一、高職院校大學生網絡思政工作意義

(一)網絡思政工作的產生為高校構建現代化、具有中國特點的教育體系提供有利支撐,使得大學生獲得教育信息更加多樣化,教育形式新穎,為思政工作創新找到突破口。雖然網絡信息的一些負面影響對思政工作也帶來了一些阻力,但更多的是在工作中體現了其新穎性,為思政工作注入新鮮血液,使得教育方式更加現代化、信息化,對大學生的身心發展和和諧社會的構建起到一定的積極作用。

(二)能有效培養當代大學生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有利于高校思政工作的高效開展,有助于端正大學生的學習態度、明確人生理想、促進社會心態健康發展,讓學生能夠更正確地認知和更理性地看待這個世界,提高明辨是非能力,所有這些都是大學生踏入社會的基本技能。

二、當代高職大學生鮮明的心理特點

面對思政教育對象比較鮮明的心理特點,作為思政教育者我們需要思考以下幾點:

(一)大學生的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尚未成熟,在“人人都是麥克風、人人都有發言權”的信息化爆炸時代,網絡對于當代大學生的生活和學習,確實帶來了很大的便利,同時也衍生出來的大量消極和充滿負能量的信息。雖有些主管部門已經陸續出臺一些相關法律法規,但畢竟網絡平臺較大,涉及面較廣,還是很難做到法制化全覆蓋網絡平臺。而當代大學生作為網絡中極具影響力的主力軍,網絡價值還未成熟,容易受不良因素影響,需要有正確、積極的引導。

(二)大學生的情緒體驗強烈,敏感性強,具備沖動性和爆發性,美國心理學家霍爾曾稱青春期為“疾風怒濤期”,大學生的情緒具有強烈性、爆發性和沖動性,表現在對外部刺激反應迅速敏銳。大學生正直精力、體力旺盛的時期,他們熱血方剛,激情四射,會因一點小事兒豪情萬丈,也會因一個微小的社會刺激、熱點而怒發沖冠、言行過激。大學生情緒波動性比較大,容易因對人或事兒的不滿而情緒失控,爆發沖動。

(三)大學生自我意識中突出的從眾心理, 大學生正處在心理迅速成熟但又尚未完全成熟的時期,在復雜多變的社會環境中,因多元化的價值取向和沖擊,大學生容易出現自我意識偏差,如過度的從眾心理。從眾心理人人都有,但過強的從眾心理就會阻礙個人的發展。有過多從眾心理的人往往缺乏主見和獨立意向,常常人云亦云,遇到問題束手無策,導致自主性被阻礙,創造力受到抑制。

(四)大學生的戀愛動機功利化,大部分大學生戀愛不完全是出于愛情,而且為了彌補內心的空虛、孤獨或是出于“隨大流”的從眾心理等,為了排遣生活的單調,或是為了滿足虛榮心。當今大學生在網絡普及的環境下成長,思想開發,敢于嘗試,容易被不良網絡信息所左右,使原本不成熟不穩定的愛情觀受到破壞,從而吃到愛情的苦果,傷害學生的身心。

基于以上幾點,作為高職院校思政工作者,首先,要做到自身素養的提升,思政專業水平的提高,同時也要對學生在網絡信息的選擇和判斷中加強正確引導。如今是信息時代,大學生常因對某事兒或人的不滿,而在網絡中利用QQ、微博、微信等渠道,宣泄不良情緒,從而形成網絡輿論危機,因此,作為思政工作者,我們要及時正確地給予引導,把握正確的輿論導向,為學生提供正確的道路,以免學生被利用,從而對個人和社會帶來危害。

三、思政工作打破傳統,線上線下相結合

在自媒體時代環境下,我們的思政教育工作不能僅依靠傳統教學,教學方式需要調整,在其內容、形式和渠道上都要有突破,如今是網絡時代。大學生生活中離不開網絡,同時對手機中APP依賴程度比較大,他們不再只拘泥于傳統教學獲得知識,更多的網絡信息對他們沖擊量也越來越大,網絡思政教育陣地不再拘泥于課堂,線上也是思政工作的一大陣地。

首先,我們要在思政教育內容上創新,在網絡時代中,學生面對的教學環境、教學對象和教學資源都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傳統教學的形式,已遠遠不能滿足學生的需求。作為高校思政工作者,我們要緊跟網絡時代的千變萬化,與時俱進,運用網絡平臺,打造具有特色的、鮮活生動的網絡教育,將其植根于思政工作中,有效激發思政課題,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但同時基于學生的人生觀、價值觀尚未成熟的關鍵期,我們思政工作者要保持敏銳性,增加學生與老師的交流與溝通,把握學生的思想動態,正確掌握學生的網絡輿論導向,提高網絡思政教育的實際效益,使其具有現實意義和現代化價值,使得思政教育更加有活力和創造性。

其次,網絡思政教育平臺的打造形式更加新穎化,一般來說, 網絡思政教育較課堂思政教育的內容更加鮮活化,打破了課堂思政和線下思政教育的空間時間限制,能夠隨時隨地的與學生進行溝通,縮短與學生之間的空間距離的同時縮短了與學生之間的心靈距離。通過網絡的溝通,可以有效避免當面溝通的尷尬,學生更愿意透露心聲,同時可以提高學生的專注度和關注度,提高思政教育效率。

再次,網絡思政教育可以增加教育渠道和平臺,網絡思政可以通過QQ、微信、微博等多渠道,加強學生思想動態的關注,及時關注學生所需,更好得為學生服務?;诖髮W生情緒的易爆發和沖動性,思政工作者更要增加對網絡平臺的思政教育關注,減少學生因不良網絡輿論帶來的傷害,同時也預防學生因從眾心理而導致的突發事件發生。

網絡思政教育是思政教育的延伸和創新,是深入學生生活和學習的平臺。同時,構建權威性的網絡思政教育平臺,能夠開闊學生視野,讓學生隨時關注時事政治,對學生產生積極的影響。但對于社會大眾化的信息輿論傳播平臺,可以讓學生感知到鮮活的案例,能夠有效鍛煉學生的思維辨別能力,也是大學生思政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作為思政工作者,我們要增強學生主動性,塑造學生良好的自身網絡素養,明確他們的健康成長核心方向,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

四、加強網絡思政教育的監管機制

大學生受網絡世界不良社會價值取向的影響,容易產生自我意識偏差,過度的從眾心理,容易跟隨不良網絡輿論。大家都知曉,網絡具有很大的開放性,共享性,原本這些特點是為了給更多的受眾提供便捷,同學們也可以通過這樣的平臺增加知識儲備,拓展學生的視野。但也正是因為網絡的開放性,共享性,導致了很多不良信息,不健康的資源對學生的人生觀、價值觀也產生了不小的沖擊。應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監管:

(一)作為政府部門,要加強網絡信息入境的管理力度,對于不健康、負能量信息的發布和流傳也要有一定的控制,同時高校也要做好校園網絡的資源監督管理,鼓勵學生對不健康的信息進行舉報和揭發。

(二)對于思政工作者,學生思想生活學習導師的我們,要加強學生自我約束意識的培養,加強學生道德觀的培養,利用微博、QQ群、微信等網絡平臺,多與學生交流,增進師生感情,及時發現學生的心理變化及思想動態,將安全隱患和對人生觀價值觀沖擊的負面新聞、資源消滅在萌芽中。同時對網絡中的輿論信息進行控制與監督,同時對社會熱點問題加以引導,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念。

(三)充分調動學生干部,重點培養優秀學生,組建新媒體隊伍,培養他們利用網絡媒體平臺隨時關注學生思想動態,培養學生干部的網絡思政教育意識,提高他們的政治敏銳性。同時也通過網絡平臺方式,多跟學生干部培訓交流,根據學生干部反饋的信息,對思政工作方式進行調整,使得思政工作更具針對性。

大學生的心理人格還在逐步完善,作為高職院校輔導員更要引導學生正確規范的網絡行為,培養和引導學生的網絡行為應遵循社會道德規范,遵紀守法,維護安定團結。同時作為高職院校輔導員,思政教育工作的主要隊伍,我們要嚴格要求自己,在加強網絡思政教育專業技能的同時,要結合大學生自身的特點,有針對性地開展網絡思政工作,讓網絡思政工作起到關鍵性作用,為學生的成長成才添磚加瓦。

參考文獻

[1] 孟雅雯.試析高校思政網對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引導與對策[J].人才資源開發,2016(24):24.

[2] 康景琪.新媒體環境視閾下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J]. 現代交際, 2019(2):174-175.

猜你喜歡
高校
大數據時代高校學生知識管理
淺議高校儀器設備信息化管理體系建設
高校安全隱患與安全設施改進研究
提升高校官方微信公眾平臺傳播效果的幾點思考
新常態下高校檔案工作發展研究
中日高校本科生導師制的比較
高校輔導員職業認同提升的策略研究
弘揚雷鋒精神與轉型期高校校園文化教育整合性研究
試論高校黨建工作中的黨史教育
學研產模式下的醫藥英語人才培養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