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浙江卷 文言文閱讀

2020-12-14 04:04蘇麗芳
中學生閱讀·高中·高考 2020年11期
關鍵詞:斷句虛詞韓愈

蘇麗芳

試題簡評

浙江卷文言文閱讀題,材料是一封書信,選自宋代作家張耒的集子。張耒是北宋中晚期重要的文學家,為“蘇門四學士”之一。他早年生活窮困,顛沛流離,后又屢遭貶謫,長期任地方卑官,對社會現實體察甚深,因而對勞苦百姓關心頗切。他在政治立場上追隨蘇軾,反對王安石變法,但在實踐中主張富國強民,改革弊政,以減輕人民負擔,這與純粹的因循守舊派有著本質區別。文學創作方面,他提倡文理并重:反對奇崛,提倡平易;反對曲晦,提倡詞達;反對雕琢文辭,力主順應天理之自然,直抒胸臆。

在這封給曾鞏的信中,作者表達了對屈原、司馬遷、韓愈、歐陽修等人及其文章的贊賞,認為文如其人。文章以說理為主,善用鋪陳,氣勢很強。

從選材和設題的難易角度看,文本多議論,理解起來稍有難度,但五道題難度均不大。內容理解題,選項中錯誤明顯。翻譯題,沒有生僻字詞。實詞理解題,要根據語境,密切聯系上下文解答。虛詞理解題,關聯教材,需要考生對教材知識牢固掌握,同時具備語法常識,會分析句子結構。斷句題,掌握基本的斷句技巧不難解答。

高考原題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18題。(20分)

上曾子固龍圖【注】書

[宋]張 耒

某嘗以謂君子之文章,不浮于其德。其剛柔緩急之氣,繁簡舒敏之節,一出乎其誠,不隱其所已至,不強其所不知,譬之楚人之必為楚聲,秦人之必衣秦服也。惟其言不浮乎其心,故因其言而求之,則潛德道志,不可隱伏。蓋古之人不知言則無以知人,而世之惑者,徒知夫言與德二者不可以相通,或信其言而疑其行。嗚呼!是徒知其一,而不知夫君子之文章,固出于其德,與夫無其德而有其言者異位也。

某之初為文,最喜讀左氏、《離騷》之書。丘明之文美矣,然其行事不見于后,不可得而考。屈平之仁,不忍私其身,其氣遒,其趣高,故其言反覆曲折,初疑于繁,左顧右挽,中疑其迂,然至誠惻怛于其心,故其言周密而不厭??己跗浣K,而知其仁也憤而非懟也,異而自潔而非私也,彷徨悲嗟,卒無存省之者,故剖志決慮以無自顯,此屈原之忠也。故其文如明珠美玉,麗而可悅也;如秋風夜露,凄忽而感惻也;如神仙煙云,高遠而不可挹也。惟其言以考其事,其有不合者乎?

自三代以來,最喜讀太史公、韓退之之文。司馬遷奇邁慷慨,自其少時,周游天下,交結豪杰。其學長于討論尋繹前世之跡,負氣敢言,以蹈于禍。故其文章疏蕩明白,簡樸而馳騁。惟其平生之志有所郁于中,故其余章末句,時有感激而不泄者。韓愈之文如先王之衣冠,郊廟之鼎俎,至其放逸超卓,不可收攬,則極言語之懷巧,有不足以過之者。嗟乎!退之之于唐,蓋不遇矣。然其犯人主,忤權臣,臨義而忘難,剛毅而信實,而其學又能獨出于道德滅裂之后,纂孔孟之余緒以自立其說,則愈之文章雖欲不如是,蓋不可得也。

自唐以來,更五代之紛紜。宋興,鋤叛而討亡。及仁宗之朝,天下大定,兵戈不試,休養生息,日趨于富盛之域。士大夫之游于其時者,談笑佚樂,無復向者幽憂不平之氣,天下之文章稍稍興起。而廬陵歐陽公始為古文,近揆兩漢,遠追三代,而出于孟軻、韓愈之間,以立一家之言,積習而益高,淬濯而益新。而后四方學者,始恥其舊而惟古之求。而歐陽公于是時,實持其權以開引天下豪杰,而世之號能文章者,其出歐陽之門者居十九焉。而執事實為之冠,其文章論議,與之上下。聞之先達,以謂公之文其興雖后于歐公,屹然歐公之所畏,忘其后來而論及者也。某自初讀書即知讀執事之文既思而思之廣求遠訪以日攬其變嗚呼如公者真極天下之文者歟!

(選自《張耒集》,標點有改動)

【注】曾子固:曾鞏,字子固。龍圖:宋代官職名。

14.對下列句子中加點詞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3分)

A.惟其言不浮乎其心

?。猴@現

B.纂孔孟之余緒以自立其說

纂:繼承

C.兵戈不試

試:使用

D.近揆兩漢,遠追三代

揆:揣度

15.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組是( )(3分)

A.一出乎其誠

飄飄乎如遺世獨立

B.有不足以過之者

此小大之辯也

C.剛毅而信實

勞苦而功高如此

D.日趨于富盛之域

趙嘗五戰于秦

16.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括與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3分)

A.作者在給曾鞏的信中,不僅表現出對屈原文章的喜愛,也顯示出對屈原仁而無私、氣道趣高人格的理解與欣賞。

B.作者用知人論世的方法,評價司馬遷和韓愈因觸犯君主,遭遇災禍,一生理想郁結于心,而文風典雅,如同廟堂禮器。

C.文章以言與德的關系為中心,探討了三代至宋的君子之文,認為語言無論華美、簡樸、迂曲還是疏蕩,都可從文中探得其道德和志向。

D.本文通過對司馬遷、韓愈、歐陽修等人的評價,表達了作者的文學觀點;語言整散結合,鋪陳手法的運用,增添了說理氣勢。

17.用“/”給文中畫波浪線的部分斷句。(3分)

某 自 初 讀 書 即 知 讀

執 事 之 文 既 思 而 思 之

廣 求 遠 訪 以 日 攬 其 變

嗚 呼 如 公 者 真 極 天 下之文者歟

18.把文中畫線的句子譯成現代漢語。(8分)

(1)丘明之文美矣,然其行事不見于后,不可得而考。(4分)

譯文:__________

(2)而后四方學者,始恥其舊而惟古之求。(4分)

譯文:______________

試題精講

14.【解析】本題考查考生理解常見文言實詞在文中的含義的能力。解答這類題,主要是通過上下文來推斷它的含義,同時結合所學知識。

A項中的“浮”,解釋為“顯現”,從語法上似乎也可以說通,但結合后文,從意思上來講就顯得邏輯不通了。這里的“浮”,應解釋為“脫離”。連上后文,整句話的大意是:因為他的語言不脫離他的內心,所以順著他的語言追尋他的內心,他潛藏的道德品質就無法掩藏。

D項中的“揆”,教材中出現過,屈原《離騷》中有“皇覽揆余初度兮,肇錫余以嘉名”,其中的“揆”就是“度量、揣度”的意思。

【參考答案】A

15.【解析】本題考查考生理解常見文言虛詞在文中的意義和用法的能力。解答這類題,首先確定虛詞在句子中的成分,辨別詞性,根據虛詞所處位置來判斷虛詞的意義和用法,然后再結合具體語境來理解句意。

A項中的兩個“乎”,分別為“介詞,于”與“助詞,用于形容詞后”。

B項中的兩個“之”,分別為“代詞,代指韓愈”與“結構助詞,的”。

C項中,兩個“而”都是連詞,表示并列。

D項中的兩個“于”,分別為“介詞,至、到達”與“介詞,與、和”。

【參考答案】C

16.【解析】本題考查考生歸納內容要點、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解題時,需要回讀原文,認真比對選項所述與原文所述意思是否一致。

“評價司馬遷……如同廟堂禮器”錯誤。由原文第三段可知,“因觸犯君主……理想郁結于心”說的只是司馬遷,不包括韓愈;而“文風典雅,如同廟堂禮器”說的只是韓愈,不包括司馬遷。

【參考答案】B

17.【解析】本題考查考生文言斷句的能力。斷句時,可以抓住句子中的謂語動詞,以此分析句子結構,以謂語帶出前面的主語,后面的賓語、補語;若句式工整,有對仗或排比,則可以借此斷句;還可關注句子中虛詞的運用,句首與句尾的虛詞也是斷句的依據。

解答本題,可以先根據文言虛詞來斷句?!凹取睘榫涫滋撛~,其前應斷開;“以”在句中為表目的的連詞,其前應斷開;“嗚呼”前后皆應斷開:“如公者”中的“者”表句中停頓,其后可斷可不斷。

然后抓住句子中的謂語動詞(文言句子,常省略主語、賓語,但很少省略謂語)來斷句?!白x書”“讀執事之文”“思之”“攬其變”等都是動賓結構,其后皆應斷開。

【參考答案】某自初讀書/即知讀執事之文/既思而思之/廣求遠訪/以日攬其變/嗚呼/如公者/真極天下之文者歟

18.【解析】本題考查考生文言文翻譯的能力。翻譯時要分析句子成分,找出謂語動詞,判斷主、謂、賓;注意文言表述中經常出現的省略用法;以直譯為主,意譯為輔。

另外,翻譯時要有“得分點”意識,得分點不是難點,不是生僻字詞,而是句中的重點字詞(詞類活用、古今異義等)和特殊句式。

第(1)句中,關鍵詞“行事”是“行為、事跡”的意思?!翱肌本褪恰翱甲C”?!安灰娪诤蟆睘闋钫Z后置結構,翻譯時要調整過來。以上是三個得分點。

第(2)句中,關鍵詞“學者”就是“求學的人”?!皭u”為意動用法,意思是“以……為恥”?!肮胖蟆睘橘e語前置結構,就是“求古”。以上是三個得分點。

【參考答案】(1)左丘明的文章華美,然而他的行為事跡在后世(文獻中)看不到,不能考證。 (2)后來各地求學的人,開始以他們原有的文風為恥辱,只追求古文。

參考譯文

我曾經認為君子的文章,不會脫離他的道德水平。文章中或剛勁或柔和,或舒緩或急切的氣韻,或繁密或簡潔,或舒緩或急促的節奏,都是出于他的真心。文章隱藏不了他已經達到的境界,作者再勉強也寫不出他所不知道的內容,猶如楚地人一定說楚地話,秦地人一定穿秦地的衣服。因為他的語言不脫離他的內心,所以順著他的語言追尋他的內心,他潛藏的道德品質就無法掩藏。古代的人不通過語言就無法了解文章的作者,但世上的糊涂人只知道語言和道德二者不相通,或者相信他的言論卻懷疑他的行為。唉!這是只知道其一,卻不知道君子的文章,本來就是源于他的道德,跟那些沒有道德卻有高水平文章的人是不同的。

我剛開始學寫文章,最喜歡讀左氏的文章、《離騷》之類。左丘明的文章華美,然而他的行為事跡在后世文獻中看不到,不能考證。屈原的仁愛,使得他不愿意偏愛自己,他的文氣遒勁,他的志趣高雅,所以他的語言反復曲折。我最初懷疑他的文章煩瑣復雜,東拉西扯,中間又懷疑他的文章不切事理,但他極其誠懇,內心憂傷,所以他的語言極其周全細密??疾炝饲囊簧?,就知道他仁愛,憤怒而不怨恨,與世俗不合,保持自身的純潔卻不是為了個人的利益,猶豫不決傷心嘆息,最終都沒有人來慰問他,所以屈原剖析志向,拿定主意思考國家的未來,并不是為了顯示自己,這就是屈原的忠誠??!所以他的文章如同明珠美玉,華美而且讓人愉快:如同秋風襲來,夜降露水,凄清遼遠,讓人感傷于心;如同神仙駕臨,煙云籠罩,清高悠遠而不可接近。根據他的文章語言,來考究他的行事,難道有不符合的嗎?

從夏商周三代以來,我最喜歡讀司馬遷、韓愈的文章。司馬遷超群脫俗,充滿正氣,從年輕的時候就開始周游天下,結交才能出眾之人。他在學問方面擅長探討、推求前代的事跡,憑仗意氣,敢說真話,以致遭受禍患。所以他的文章流暢奔放,明白通達,文筆簡單樸素但縱橫自如。他平生的志向積壓在內心,所以他的一些文章和句子,常常流露出感動奮發之情,但又沒有完全表露出來。韓愈的文章如同先王的衣服、帽子,祭祀先祖的宗廟中的禮器。到他豪放不羈、高超卓越而不可收拾的時候,就極盡言語的瑰麗精巧,這不值得當作缺點來指責他。唉!韓愈在唐朝,大概是不被賞識的。但他冒犯皇帝,忤逆權臣,面臨正義忘卻危難,剛強堅毅誠實可信,并且他的才學又能在社會道德敗壞之后卓然獨立,他繼承孔孟流傳后世的觀點來樹立自己的學說,則他的文章即使想不像孔孟的文章那樣,大概也是不可得的了。

從唐代以來,五代更替,紛紜雜亂。大宋興起,鏟除叛逆,聲討亡命之徒。等到仁宗一朝,天下最終安定下來,不使用兵戈,人民生活安定,社會恢復元氣,一天天成為富裕繁盛之邦。在那時游學的士大夫,說說笑笑,悠閑安樂,再也沒有以前那樣的憂傷憤慨的情況,天下的文章逐漸興起。廬陵人歐陽修開始寫古文,揣度距離現在較近的兩漢的文章,遠追夏商周三代的文章,文風出自孟子、韓愈之間,以形成他一家的文風,不斷寫作,水平越發高超,淬煉洗濯,文風越發新穎。后來各地求學的人,開始以他們原有的文風為恥辱,只追求古文。歐陽修在這個時候,利用主持科舉的有利條件,引領天下文壇的風氣,啟發天下的有識之士,而當世號稱擅長寫文章的人,出自歐陽修門下的大概有十分之九。而執事您(曾鞏)實在是這些人中的佼佼者,您的文章議論評價之高,和歐陽修不相上下,知道您文章的有德行有學問的前輩,認為您的文章雖然興起得比歐陽修晚,但在道德方面堅定而不動搖,這是歐陽修所敬服的,讀了您的文章,則忘掉在您之后議論同一件事的文章。我從開始讀書的時候,就知道讀執事您的文章,讀了之后想了又想,廣泛尋求訪問,以便每天都能發現它的變化。唉!像您這樣的,真的是天下文人的典范??!

猜你喜歡
斷句虛詞韓愈
高中文言文教學中如何把握“虛詞于構句達意之作用”
核心句理論在英漢視譯斷句技巧中的應用
妙用標點巧斷句
斷句難不難
虛詞使用五種錯誤例析
文言實詞在斷句時的標志性作用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