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共享員工”的冷思考

2020-12-16 07:56張綺蘭
農村經濟與科技 2020年20期
關鍵詞:經濟環境勞動保護

[摘要]就業是最大的民生。在經濟環境波動的新形勢下, “共享員工”的用工模式發揮了積極作用,也面臨著諸多沖擊與挑戰,在國家大力推進就業民生工程的大背景下,勞動者、企業與政府部門應該正視面臨的機遇和挑戰,切實保護勞動者合法權益,企業與勞動者才會有更好的發展。

[關鍵詞]經濟環境;共享員工;勞動保護

[中圖分類號] F24

[文獻標識碼]A

1 問題的提出

和諧穩定是勞動關系的最佳理想狀態,現實中的勞動關系只能是處于相對的和諧穩定狀態。2020年受經濟環境波動影響,新經濟企業比如新零售、電商等平臺型企業暫時勞動力短缺,而傳統企業比如餐飲企業等暫時勞動力過剩,“共享員工”概念走紅,即新經濟企業與傳統企業達成臨時聘用協議,雇傭因經濟環境波動影響暫時無法上班的餐飲企業員工?!肮蚕韱T工”模式有利于減輕餐飲企業的成本壓力,有利于滿足商超、零售企業的用工需要,有利于解決待崗員工的就業復工問題,能夠實現三方的優勢互補與合作共贏。國家市場監管局副局長孫梅君在3月23日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新聞發布會上標識, “共享員工”模式解決了400多萬餐飲人員的就業困難?!肮蚕韱T工”模式從線上零售業逐步推廣到制造業及物流等行業,涉及的地區也逐漸從一線大城市發展至二、三線中小城市。有不少媒體認為,這是一種新的用工模式。實則,“共享員工”這一模式并不是一個全新的概念,其本質也是一直“打零工”形式的靈活用工、靈活就業。在共享經濟的時代,這種靈活的新型勞動關系早已存在多年,現在因全球經濟環境波動影響再次受到社會和企業的推崇。

但是,從勞動保護的角度“共享員工”中存在的問題也值得警惕。比如,工資結算、應聘準則、安全培訓以及業務能力均面臨更多挑戰,同時監管部門需要更多地關注勞動者的合法權益及待遇保障,對可能出現的侵害勞動者權益現象及時干預糾偏。

“共享員工”模式給勞動者帶來哪些沖擊和挑戰呢?勞動者、企業、政府如何保障勞動者合法權益免受沖擊?這是本文要進行探討的重點。

2 共享員工對勞動者帶來的沖擊和挑戰

(1)工作的風險增大。一是勞動關系的穩定性受到極大影響;二是勞動者的勞動報酬等波動變得更加頻繁和不可預測。在共享經濟模式下,不穩定性正在成為常態, “鐵飯碗”、長期穩定的勞動關系正在消失,勞動者被迫承受這種不可預測風險的后果。

(2)“共享員工”這種模式與傳統用工模式的不同在于,它將工作任務通過各種平臺或臨時協議的形式分配給不特定的勞動者。在經濟環境波動時期這種模式能降低用工成本,受到極大的歡迎,企業和媒體都鼓吹勞動者先保住工作崗位,而員工被共享后很可能面對的勞動價值的降低風險等沒有足夠重視。

(3)“共享員工”的薪資待遇大多數是以工時或計件方式進行結算?!肮蚕韱T工”的工資由借用單位承擔并由原企業發放,按實際工作時間結算報酬,社保關系沒有改變。但是在實際操作中, “共享員工”在薪資福利上與正式員工往往并不平等,薪資福利往往低于正式員工。

(4)現有的職工社會保險保障制度往往不能及時更新調整,與“共享員工”帶來的工作關系上的變化無法配套,政府部門應適時關注和監管,出臺更多的勞動保障政策、社保制度、人力資源服務政策適應新的勞動形態。

(5)勞動者的基本權益被侵害的風險可能增大?!惫蚕韱T工”模式中的臨時聘用協議中,勞動者與新企業之間究竟是勞動關系還是勞務關系或合作關系,認定標準并不十分明確,將會帶來法律法規的模糊,勞動者的權益被侵害的風險可能增大?,F行的勞動法律法規對于新型勞動關系的約束力顯然不足,對于可能出現的復雜糾紛控制了較弱。

3 共享員工模式下的勞動保護策略

(1)增強勞動者的維權和自我保護意識。勞動者首先要慎重對待工作變動,結合個人能力、家庭情況、工作的可持續性及新崗位風險等;其次,要加強維權和自我保護意識,當自身權益遇到侵害時,通過合法渠道來尋得幫助,要注意收集證據,向勞動行政監察部門檢舉或通過仲裁、起訴等法律手段保護自己的合法權益;第三,要學習現有的國家社會保障政策,盡量確保自己的基本養老保險、基本醫療保險不斷繳,同時可以購買商業保險作為補充;第四,要學習新崗位的安全生產知識,增強安全生產防范意識,提升事故預防和應急處置能力;第五,安排好勞逸結合,保證安全生產,提高勞動效率;第六,勞動者不斷進行個人價值個人能力的提升,打造自己的個人品牌,不斷學習,以適應快速變化的社會,提升個人效能,主動解決問題。

(2)企業要擔負起應有的社會責任。第一,企業應當認識到員工與企業是“命運共同體”,要為勞動者提供平等與理性的對話機制,短期“共享”員工的企業,雙方企業和員工認真協商,以合同形式達成共識,對員工的合理待遇和合法權益應依法予以保障。例如工資結算、應聘準則、安全培訓以及業務能力均需要企業有更詳細、成熟的企業制度安排,需要雙方企業和員工以合同形式達成共識。第二,企業間在簽署合作協議時,一定要將相應的責任歸屬、權利義務約定清楚;輸出企業、輸入企業和員工訂立三方“共享員工”協議,約定勞動關系歸屬、借用期限、勞務報酬、勞動紀律、工傷保險責任承擔等,明確各方權利義務;為了防范員工工傷賠償風險,用人單位應當繼續繳納社會保險,用工需求單位為共享員工購買意外傷害商業保險,比如雇主責任險等等。第三,“共享員工”在新崗位的人身安全等問題雙方企業應達成共識,在“共享員工”模式下,用工單位應當采取有效措施保障共享員工的安全,對“共享員工”的安全承擔雇主責任。第四,把好“共享員工”的準入關,尤其對于跨界的共享員工,更應該做好相關技能培訓和安全培訓,以保證企業服務質量,更好地滿足用戶需要。第五,企業在休息休假方面也應當遵守法律的強制性規定,合理安排勞動者工作時間和工作任務,保障勞動者身心健康,在保障勞動者的休息權利的同時,應支付加班費。面對經濟環境波動的新形勢,不同行業之間互助互救,這正是企業社會責任感的真正體現。

(3)繼續優化社會保障制度體系。第一,如果制度優化遙遙無期,當前面臨的問題與挑戰將日益嚴峻,制度不良的負面影響將會快速顯性化。在傳統經濟模式下,工傷保險、失業保險、醫療保險、養老保險等保障制度都是和穩定勞動關系綁定的,當前社保制度設計要結合當前及今后經濟發展形勢,進一步放寬靈活就業人員的參保條件,要深入對新就業形態人員特征的調研,統籌設計社保制度體系,使社保政策真正做到廣覆蓋、?;?、可持續,保障新就業形態人員群體的社保權益。第二,積極推進個人申報社會保險,進一步放寬靈活就業人員參保條件,落實靈活就業社會保險補貼,給予靈活就業人員更多的便利和優惠,鼓勵并支持靈活就業人員辦理各種參保手續,真正將個人的就業、納稅、社會保障等權利義務結合起來。第三,鼓勵商業保險機構為“共享員工”設計開發新型商業保險險種,并通過數字化模式進行推廣。第四,精準引導市場主體、社會力量、個人及家庭共建社保體系,做到各盡所能、各得其所。第五,可建立一套有別于全日制用工的、符合靈活用工特點的社會保障體制機制,可借鑒商業保險模式,打破區域限制,做到隨時參保、隨時解除、可多用工主體參保、可無雇員個體工商戶參保,解決靈活用工群體的全方位保障問題,而非打補丁式解決問題。

(4)重新審視修改現有法律法規。第一,認定”共享員工”的勞動關系地位是對該部分群體勞動保護的第一步。當前我國眾多勞動者的弱勢地位并未發生根本改觀且就業形勢嚴峻,勞動法律要最大限度地規制靈活用工的范圍和程度,不能盲目放松規制。第二,處理好靈活和安全的平衡關系,建立一種平等保護勞動合同主體雙方合法權益的法律框架,最終實現和諧勞動關系的構建。 “共享員工”模式成為常態之后,國家相關法律法規需要進一步完善,從而有效解決和避免復雜關系下的勞動糾紛,做到有法可依。第三,結合我國勞動用工實際,盡快完善各種層次的規范性文件,使新型勞動關系納入法治軌道,切實維護用工單位及勞動者權益。第四,通過法律法規的完善,保障雇傭與解除、薪酬福利、就業安全等,在提高勞動者在社會保障領域的安全系數的同時,注意保護新型經濟模式的發展,做到公平與效率的統一。

(5)“共享員工”模式中,政府首先要指導用工需求方與勞動者協商簽訂協議,對企業合理確定勞動報酬、休息休假、安全保護等基本權益提供指導意見。其次是支持企業適應消費者線上消費需求增加靈活就業崗位,出臺并落實財稅、金融等方面的支持政策,對受經濟環境波動影響堅持不裁員且正常發放工資的企業,享受政府補貼獎勵,支持企業穩定崗位,加大援企穩崗政策力度。第三,做好就業風險防范和輿情監測研判、協調和應急處置,穩定社會預期。第四,鼓勵發動行業協會、人力資源服務機構跨區域、跨行業輸送人力資源,鼓勵人力資源服務機構積極發揮用工信息平臺作用,為各企業提供用工供需信息。第五,實施重點用工企業就業服務專員制度,設立高新技術企業人才服務專員,開展“專精特新”企業進校園、重點用工企業專場招聘等系列活動;第六,建立應急公共法律服務機制,針對勞資關系糾紛設立服務專線,開展應急公共法律服務,開展職業傷害保障服務。政府要多措并舉促進各類群體就業,確保就業大局穩定和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

4 結語

未來的工作模式、工作體制都在不斷變化,唯有規范管理跟進才能有利于保護各方利益以及保護勞動者合法權益,減輕新經濟形勢對勞動者的沖擊和挑戰,從而形成與時俱進的新型和諧勞動關系,進一步促進傳統與創新的融合,探索出一種抵御不確定性沖擊的商業模式。期待”共享員工”模式能夠在規范中不斷前行發展,實現企業、員工“雙贏”,推動“共享員工”模式行穩致遠,成為中國傳統企業與新經濟企業合作、共渡難關的有力見證,在經濟環境波動中為經濟發展注入新的活力。

[參考文獻]

[1]陳鳳琦.共享經濟時代人力資源管理的趨勢[J].市場周刊(理論研究),2016 (10).

[2]黃芮.人力資源服務專題我國人力資源服務業發展中面臨的機遇與挑戰[J].人力資源,2018 (03).

[作者簡介]張綺蘭(1982-),女,廣東梅州人,學士,經濟師,研究方向:人力資源管理、勞動保障、財務管理。

猜你喜歡
經濟環境勞動保護
工會在和諧勞動關系中的作為
互聯網經濟環境下財務會計的問題研究
新疆企業財務管理的宏觀環境研究
淺談宏觀環境對企業戰略制定的影響
激蕩中的終身雇傭制
更年期保護有法可依了
現代會計發展對經濟環境的影響分析
淺談新形勢下如何加強工會勞動保護工作
史海拾貝
感謝蘇聯對我們勞動保護工作的巨大幫助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