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當前城商行轉型發展的挑戰與應對

2020-12-16 07:56楊林譚博仁
農村經濟與科技 2020年20期
關鍵詞:經濟轉型高質量發展

楊林 譚博仁

[摘要]在我國經濟高質量發展轉型背景下,金融供給側改革、擴大對外開放、利率市場化改革等一系列變化正對銀行尤其是城商行的經營環境造成深刻的影響。面對激烈的市場競爭以及突如其來疫情的影響,城商行迫切需要探索高質量、可持續發展之路。在深入分析城商行所面臨挑戰的基礎上,對其未來轉型發展路徑提出相應建議。

[關鍵詞]經濟轉型;城商行;高質量發展

[中圖分類號] F832.33

[文獻標識碼]A

1 引言

近年來,我國經濟由高速增長階段向高質量發展階段轉換,作為現代經濟的血液,金融的高質量發展與經濟的高質量發展緊密相連。隨著更名轉制、引資重組、轉型發展以及上市等多項改革,我國城商行取得了快速發展,整體實力顯著增強。截止2019年末,134家城商行總資產達到37.27萬億元,占銀行業金融機構總資產的13.19%,已成為服務實體經濟,實現金融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力量。然而,隨著金融高質量發展的推進,金融供給側改革、擴大對外開放、利率市場化不斷深化等一系列變化正對銀行尤其是城商行的經營環境造成深刻影響。面對日益嚴峻復雜的經營形勢與日趨激烈的同業競爭,如何找到適合自身的高質量發展路徑,是城商行迫切需要思考的問題。

2 當前城商行轉型發展面臨的挑戰

2.1 地方經濟依存度高

城商行多由地方政府控股或者企業法人控股,其業務發展與地方經濟密切相關,受地方經濟發展轉型與結構調整影響明顯。尤其是在經濟轉型背景下,區域產業結構調整、去產能、去杠桿的同時,城商行面臨的區域經濟環境與實體經濟需求均在快速轉變,城商行的環境變化適應能力以及風險管控能力面臨嚴峻考驗。

2.2 傳統經營模式承壓

我國城商行數量多但個體規模相對較小,收入結構比較單一,大部分城商行收入主要依靠存貸利差,中間業務收入占比不高。但隨著LPR等利率市場化改革不斷深化,存貸利差逐漸縮小,資金成本較高的城商行必然受到更大沖擊,傳統息差盈利模式難以為繼。而隨著互聯網金融機構興起,部分城商行對新興線上營銷渠道重視不足,大而不強、小亦不優的缺點暴露,被互聯網金融、移動支付等方式蠶食了大量中間業務收入。此外,在包商事件打破同業剛兌信仰后,中小銀行信用開始分層,部分城商行以同業業務作為擴表、融資主要手段的經營模式同樣面臨極大挑戰。

2.3 發展方式仍較粗放

經濟高質量發展轉型背景下,銀行轉型升級離不開精細化管理,但現階段大部分城商行管理發展仍然具有粗放式特點。一方面,部分城商行戰略定力不足,同質化競爭嚴重,特色化、專業化經營不明顯,集約化經營和內涵式發展欠缺,重資產規模、輕質量效益,忽視資產優化配置。另一方面,相對國有大行,城商行精細化管理水平普遍不足,尤其在考核管理、風險管控、人力資源、管理機制以及產品研發、金融科技等方面的不足將在當前外部環境下更加明顯,綜合經營能力和核心競爭力欠缺。

2.4 風險管理面臨挑戰

一方面,金融監管部門相繼出臺多項監管新政,在未建立健全相應風險補償政策的情況下,適應能力較差的城商行將面臨更高的合規成本以及資產質量壓力。另一方面,受“三期疊加”和經濟增速放緩等因素影響,中小企業發展環境明顯收緊,城商行前期快速發展中因信貸管控水平不足所積累的風險正在逐步暴露,資產質量管控面臨較大壓力。此外,從近期發生的銀行業各類風險事件來看,部分城商行內控機制薄弱,風險管理松散,甚至出現治理主體越位、缺位等現象,成為了很多顯性或隱性金融風險的來源。

3 當前城商行轉型發展應把握的優勢

3.1 區域政策優勢

城商行的使命在于服務地方經濟,服務小微企業,服務城鄉居民,區域優勢是城商行的先天優勢。近年來,我國大力實施區域協調發展戰略,長三角城市群、京津冀城市群、粵港澳大灣區、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等區域經濟規劃相繼落地,為城商行跨區域發展提供了新的空間和廣闊的平臺。城商行深耕當地,能有效協調和迅速整合當地政府、國企等平臺資源,在融人區域一體化發展方面具有天然優勢。

3.2 經營轉型效率優勢

相比全國性銀行,城商行往往具有“輕資產”的特點,其經營機制靈活,經營獨立性相對較強,決策鏈相對較短,效率更高,具備對市場需求變化的快速反應和及時調整能力。因此,城商行往往能夠“集中資源辦大事”,可以更快速地優化業務布局、調整產品結構、發掘優勢客戶、不斷進行金融創新和策略調整,更好地滿足地方客戶不斷變化服務需求。

3.3 政策方向契合優勢

作為地方法人銀行,城商行的發展與地方經濟密切相連,天然地更加符合地方經濟發展方向。地方經濟的高質量發展要求銀行加大中小企業支持力度,大力發展消費金融、小微金融、綠色金融以及創新創業等業務,服務廣大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個性化金融需求。這與城商行的定位高度契合,城商行可在消費金融、小微金融、服務三農、精準扶貧、養老金融等深耕領域進一步發力,切實發揮比較優勢。

3.4 人緣地緣優勢

城商行深耕地方,熟悉當地環境,在獲取客戶信息方面具有天然的地緣、人緣優勢,一方面對當地居民了解更深,有助于抓住客戶痛點需求,形成穩定的客源。另一方面,城商行地緣優勢有利于城商行依托當地特色地方文化,走特色化和專業化的經營道路,如杭州銀行文創支行,重慶銀行文旅特色支行等,都是對城商行提升地方影響力和品牌優勢的有益嘗試。

4 當前城商行轉型發展策略

4.1 堅守定位,深耕當地

一方面,堅守“服務地方經濟、服務小微企業、服務城鄉居民”的定位,將自身發展與地方產業政策和發展戰略精確匹配,結合地方經濟、產業特點、股東優勢,圍繞供給側存量重組、增量優化、動能轉換、支持小微、改善民生等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精準發力。同時,具備相應經營管理能力的城商行,可以探索多元化發展和轉型并購,穩步推進綜合化經營、跨區域經營,拓展服務功能和服務區域。另一方面,扎根當地,深耕基層,突出差異化、特色化、專業化經營理念;城商行應依據市場定位,做好戰略分析和行業、客戶細分,要充分發揮機制靈活、決策迅速、市場反應快等特點以及政策紅利、地緣、人緣和服務網絡等比較優勢,把握機會,細分市場,走上特色化和專業化的經營道路,鞏固品牌,提升區域競爭優勢,努力增強服務地方經濟的能力。

4.2 轉變發展方式,加強精細化管理

首先,建立資本節約型發展模式,優化資產配置,重視資產質量和資產結構,擺脫粗放的業務發展模式。以資本效率為導向,提高低資本消耗資產的比例。加強產業鏈金融和個人消費金融產品和服務,探索輕資本、低杠桿、高質量的發展模式。其次,加強精細化管理,提高經營效率和質量。一方面,發揮考核“指揮棒”作用,實現考核管理精細化。建立健全內部資金轉移價定價( FTP)體系和管理會計系統,構建以EVA為核心的績效考核體系,配合管理會計系統將考核評價落實到各業務條線、經營機構、業務產品以及業務經理等各個維度,不斷提高對投入產出水平的測算精度。最后,大力發展消費金融、小微金融、普惠金融等業務,加快向中小企業和零售業務轉型。一方面,結合自身市場定位和政策指引,穩步提升中小企業、零售業務和高凈值客戶在整體信貸業務和有效客戶的占比。開展與第三方的深度合作,跟進營銷,做好客戶細分和客戶深度綜合經營,建立和完善事前、事中和事后維護為一體的系統化營銷服務體系,形成對客戶資源的全覆蓋和深入挖掘,為中小企業和零售客戶提供全方位、綜合化的金融產品和金融服務。

4.3 優化營收結構,降低息差收益依賴

首先,增加對中間業務的重視程度,持續加強資源投入和政策傾斜力度,將中間業務作為優化經營結構的重要支柱業務之一。深度滲入互聯網消費場景和當地消費市場,發展現金管理、支付結算類業務。大力發展代理保險、代理國債、代理基金等高收益代理業務,深化拓展同業合作,加強區域內的企業兼并重組及債務融資工具、債權融資計劃發行等投資銀行業務,努力通過渠道整合、聯動營銷等方式拓展交易媒介類、證券市場相關類和融資輔助類的中間業務,打造中間業務品牌,促進城商行協調發展、結構優化。其次,加大資管業務、財富管理、投行業務以及交易銀行業務的創新力度。隨著相關監管法規的落地,銀行凈值型理財產品將迎來快速發展,對資產管理綜合水平較高的城商行而言是一個新的利潤增長點。再次,發揮金融科技在中間業務創新中的作用,通過大數據采集和分析細分客戶需求和客戶群體,并根據客戶風險偏好設計多元化的理財產品,使各類金融產品兼顧針對性和創新性,避免銀行間同質化競爭。最后,在當前疫情沖擊下,城商行要把握逆周期政策調節方向,提早布局,積極加大對公共衛生服務、大健康產業以及“新基建”如5G基站、智慧城市、智能交通等行業的支持力度,擴大相應客群。

4.4 完善全面風險管理機制,增強風險抵御能力

一方面,圍繞國內外監管的最新要求和行業發展趨勢,對風險管理機制和風險管理工具進行改造升級。如將大數據分析技術與風險預警相結合以更早地識別風險,將深度學習技術與客戶數據相結合以更好地評估風險,探索運用新科技、新技術提升風險管理水平,提高風險管理工作的前瞻性、精準性和實效性,進一步提升風險管理的專業化和量化水平。另一方面,強化數據治理與內部控制,讓大數據等金融科技成為轉型的助力器,構建大數據、智能化的風控模型,開展精準營銷和風險“雷達”預警,使業務營銷和風險預警更為精確有效。

4.5 強化區域協同,構建區域內深度融合機制

一方面,可通過建立合作聯盟、合作平臺等方式,將各銀行優勢跨區域銜接,減少跨區域經營風險,突破市場戰略空間狹小的局限性。如積極參與服務“一帶一路”“京津冀協同發展”和“長江經濟帶”、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等區域發展戰略,實現城商行之間的抱團發展、聯合發展,提升綜合競爭力,共同融入區域經濟一體化。另一方面,與金融科技公司深度融合,利用金融科技公司的技術和人才實力,以優勢互補、利益共享為原則開展長期合作。比如可通過聯合研發、聯合發起設立金融科技公司等方式來共同發展,開發應用、分擔風險成本,既為自身持續經營提供科技保障,還可以輸出金融科技產品與服務,同時還能為其他業務融合奠定合作基礎。

面對外部復雜嚴峻的經營環境,城商行需要打破思維定勢,順應未來發展趨勢,抓緊時間窗口,抓住改革契機,盡快轉變經營發展方式,堅守市場定位、強化內生能力、對外協同發展,夯實專業化、特色化、精細化的經營基礎,增強自身競爭能力和可持續發展能力,打好防范化解金融風險攻堅戰,在更好地服務地方經濟社會的同時實現自身的轉型發展。

[參考文獻]

[1]李健,王麗娟,王芳.商業銀行高質量發展評價研究——“陀螺”評價體系的構建與應用[J].金融監管研究,2019 (06).

[2]張靜,王永寧,中小商業銀行高質量發展的核心要素[J].銀行家,2019 (10).

[3]陸岷峰.推動中小銀行高質量發展[J].中國金融,2018 (11).

[4]李明.淺談城市商業銀行的高質量發展策略[J].中國商論,2019 (08).

[作者簡介]楊林(1987-),男,江蘇連云港人,碩士,中級經濟師,研究方向:金融經濟、風險管理。

猜你喜歡
經濟轉型高質量發展
2018:中國會展業“高質量發展”之年
高質量發展背景下遼寧省綠色增長水平提升路徑及對策分析
中國經濟改革“高質量發展”是關鍵詞
開啟新時代民航強國建設新征程
我國經濟怎樣實現“高質量發展”
京津冀社會工作協同背景下再就業策略
經濟轉型背景下企業管理會計的問題及改進建議
中國經濟轉型的結構性特征、風險與效率提升路徑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