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優化語文課堂提問的幾點嘗試

2020-12-23 04:39陳亞娟
語文天地·初中版 2020年12期
關鍵詞:楊修背影語文課堂

陳亞娟

課堂提問是教學過程中教師與學生之間進行思想、情感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課堂教學過程中的重要組成部分。不論是春秋時期孔子提出的“不憤不啟,不悱不發”,還是古希臘時期蘇格拉底的“產婆術”:諷刺、助產、歸納和定義等步驟,兩者都強調了提問的重要性。然而,在我們現實的課堂教學中,提問的作用并沒有真正地得到發揮,并沒有對提高課堂教學效果帶來推動力。為了更好地激發學生的參與熱情,在現實中提高課堂效率、發揮提問的價值,我們可以嘗試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一、目標明確,數量適宜

課堂教學目標既是教學的出發點,也是教學的歸宿地。它是教學的靈魂,支配著教學的全過程,并規定了教與學的方向??梢?,圍繞教學目標設置問題是必要的。有教師執教《楊修之死》教學目標之一“分析楊修的性格特征,學習刻畫人物的方法?!碧岢隽恕安懿贋槭裁匆獨钚??”這一問題,結果學生都從曹操的角度進行了回答。教師的本意是要分析楊修的個性和為人處世。我認為如果把問題改為“楊修為什么被殺”,這樣也許就很好地避免了學生思考方向的岔路。緊扣教學目標,指向明確的提問才能更好地驅動教學的進程。

一堂45分鐘的語文課,大小問題總共不宜超過10個。最恰當的做法,應當是設置2~3個主問題,從而牽引發散出幾個小問題。問題過多不利于學生深入地進行思考,而且往往會因為時間緊張,學生和教師對問題的處理都會浮于表面,結果造成對問題一知半解。當然,一堂課具體多少個問題不能硬性規定,應該根據實際問題的難易程度與教學的需要決定。如某位教師在執教《背影》一文時,先后設計了這樣幾個問題:“請同學們說一下文中寫了誰的背影?!薄皩懥藥状伪秤??!薄澳阏J為哪次背影最打動你,為什么?”“找出文中其他寫“背影”的句子,體味它們的作用?!边@位教師設置的一連串問題都是圍繞著課題“背影”展開,其實就是一個主問題。這樣的提問設計,由易到難層層遞進,把學生的思維一步步引向新的臺階。

二、耐心等待,提問追問

思維活動需要過程和時間。面對教師提出的問題,學生從接收信息到反饋信息需要一定的時間。流利順暢地回答問題,更是要一定的時間思考并形成邏輯嚴密的表達。留給學生足夠的思考時間,學會等待,學生經過獨立思考,合作交流,對問題的理解和解決才會有自己的見解。即使有時候面對有一定難度的問題,出現了”冷場”,教師也要“冷處理”,繼續讓學生在沉思默想中進行。有不少教師在執教古詩時,常常設置“用自己的語言描繪詩中呈現的畫面?!边@時讓學生口頭直接表達的效果必定沒有讓學生先在紙上寫下,再作交流的效果好。動腦到動筆的過程,有了一定的時間,此過程中學生的思維也在不斷地對問題進行完善。

心理學家羅杰斯的“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思想認為,教師的教學內容和教學思維應該走在學習者的前面,教師只是充當引領者的作用,這樣來培養學生獨立自主完成學習任務。那么在具體的教學中,教師可以課前將學生的疑問進行整理,從中提煉出作為課堂的主要問題。同時站在學生的角度設想學生的疑問會是什么,然后根據教學的實際選擇符合學生閱讀感受的問題,有時需要及時調整提問的順序。當然,讓學生提問的前提是教師要做好提問的指導,給學生一些范例,讓他們明白提問的一般思路,掌握一些具體的提問方法,確保所提的問題是有效的。學生借助已有的知識,重新建構新的知識。

這一過程應該是學生內在的、自我驅使的學習活動,擺脫對教師的依賴,形成適應自身學習的生成性提問,這樣才是真正有意義的學習。如果能夠形成學生提問——學生回答——師生追問——學生回答……由一個問題出發,進一步開發生成新問題,從而對問題進行深度的探討。這樣,不僅學生的思維得到訓練、學習的積極性必然也會增加,語文課堂的學習氛圍也會更加濃烈。

三、循序漸進,聯系生活

生活就是一本語文書。語文是一門工具性與人文性兼備的學科,學習語文離不開生活,問題的設置也要循序漸進,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如,部編版七年級下冊第六單元茨威格《偉大的悲劇》課后思考探究題:作者說斯科特的南極探險是“偉大的悲劇”。請根據你的理解談一談:“悲”在何處?“偉大”又指什么?悲在何處,相對容易,而偉大之處,就復雜得多,幫助他人作證表現出來的是誠實守信的品質,坦然面對失敗的心境等。如此提問就遵循了由簡到難的過程,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

又如,部編版八年級下冊第一單元《安塞腰鼓》中提問:“耳畔是一聲渺遠的雞啼?!睜I造出一種怎樣的意境,體會結尾的妙處。在處理這個問題的時候,某教師分了三步走:第一步提示:“教室里面真安靜??!連一根針掉下來都能夠聽到?!憋@然此時用一根針的聲音都能聽到來突出教室的安靜。第二步回到問題,這里就是用雞啼之聲來寫整個環境的渺遠寂靜。第三步出示“蟬噪林逾靜,鳥鳴山更幽”來加深印象。聯系生活,學生對問題的理解容易多了,解決的速度也就快了。

四、呈現多樣,靈活評價

在語文課堂教學中,最常見的提問方式是口頭提問,但是口頭提問學生只是聽覺上的感知,而且往往轉瞬即逝。因此,為了調動學生多方面的感官,我們不妨在提問上多一些方式進行呈現。例如,問題通過板書或者課件呈現;還有現在很多學科都在推進的學案,教師可以把問題按照教學的順序安排在學案上,這樣學生反復地咀嚼問題,并可以在學案上寫下思考的結果,也為討論交流、探討提供方便。

課堂上我們經常會發現回答問題的學生音量過低,導致距離較遠的學生難以聽清楚。這時,教師除了鼓勵該生大膽地表述,也可以充當學生的“擴音器”,復述該生的回答要點。另外,當有些學生的回答比較符合教師的想法,此時我們不妨問問其他同學有沒有不同的想法?!叭收咭娙手钦咭娭恰?,也許課堂碰撞的火花就會產生了。我們還可以把多個學生的回答板書在黑板上,然后引導學生進行比較分析,從中選擇出最佳的理解??傊?,不管學生的回答如何,教師一定要給予評價,忌諱不評價就讓其坐下。這樣既不尊重學生的思考成果,還會打擊學生參與課堂的積極性。

《語文課程標準》中指出“注意教學內容的價值取向,也應尊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獨特體驗?!弊鹬貙W生的個性化理解,是語文課堂的特色?!耙磺€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語文閱讀課堂是一個感性的美感的課堂,它沒有數理化嚴密的邏輯,標準的答案。只要學生言之有理,就應該給予肯定。當然,有時候學生的回答與文本的價值取向相差甚遠,我們教師也要作出合理的評判。

語文課堂提問的策略千千萬,關鍵還是所提的問題必須是有效的。有效提問才能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啟發學生的思維、培養學生的參與能力、讓學生聯絡新舊知識、運用知識,從而真正體味到語文學習的樂趣,全面提升語文的素養。

作者單位:江蘇省張家港市護漕港中學(215635)

猜你喜歡
楊修背影語文課堂
兩個背影
背影
背影
高中語文課堂有效提問要做到“四要”
真正的聰明人
楊修解字
“一合酥”續編
讓語文課堂之樹根深葉茂花嫣然
讓快樂走進語文課堂
構建開放的語文課堂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