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呼后應,往來不絕

2020-12-23 04:39王敏
語文天地·初中版 2020年12期
關鍵詞:紅星斯諾通訊

王敏

不閱讀就學不好語文,對于這一點,統編教材有著明確的強調。從閱讀教學的角度看,每組課文基本是依照教讀、自讀到課外拓展閱讀的方式編排的。因此教材中的名著導讀教學應當與單元教學相呼應,這樣才更利于閱讀教學的深入開展,從而提升學生的閱讀水平與語文素養。筆者認為,至少可以關注學生知識能力、單元活動、人文素養三個方面的呼應。以下將以《紅星照耀中國》與新聞單元為例來分析。

一、與知識能力相呼應

統編教材正面解決了我們語文人的這一大困惑。單元導讀、寫作指導、課后附錄等,書中到處排列著語文知識。語文知識積累與能力訓練應該成為語文閱讀筵席上的“主菜”。

新聞單元所涉及的語文知識,從新聞的角度看有消息、特寫、通訊三大新聞體裁,有新聞的“六要素”,有倒金字塔結構,有新聞的準確性、客觀性,有作者態度的表現形式,有新聞采訪的方法與步驟,等等;從語言表達的角度看有多種表達方式,有多種描寫方法,有議論的方法,有謀篇的布局,等等。

《紅星照耀中國》是紀實作品,從新聞體裁的角度看,基本上是通訊;若從語言表達的角度看,可以說能涵蓋新聞單元的所有內容。

“用事實說話”是新聞的基本原則,在導讀《紅星照耀中國》這本書時,我們首先應引導同學們體會這點。例如為什么書名叫《紅星照耀中國》,斯諾想表達什么?從客觀事實上說,“紅星”是紅軍的標志,各地都有紅軍仿佛是“照耀”中國,然而分明也是斯諾采訪后的預言,也是斯諾想說的最核心的話——共產黨必將解放全中國。又如,文中有許多地方直接引用被采訪者的原話,體會作者為什么要這樣寫,新聞中再現場景的說話,會增強可信度與說服力。更何況這里有許多領袖人物的同期聲,這有助于提高新聞的權威性。再如書中為什么要寫如“蘇維埃社會”“貨幣解剖”等枯燥的內容,這是很典型的事實,這些事實能從更深的層次揭示紅色政權生命力頑強的原因,也更有力地支持了作者的觀點。

從體裁看,《一個共產黨員的由來》與《長征》這兩篇文章都是大篇幅的通訊,前者是人物通訊,后者是事件通訊。這里可以深入認識通訊的特點。我們可以結合圈點批注的閱讀方法,圈畫出令自己感動的細節,以此認識通訊的細節描寫;我們可以結合新聞的“六要素”概括大渡河的故事,以此認識通訊事件的完整性;我們還可以結合表現手法尋找文中最精彩的片段,以此認識通訊的綜合表達……這一切如果利用閱讀課或者課前三分鐘交流,效果應當會更好。

二、與單元活動相呼應

每個單元都會有一些任務活動,這往往是驅動學習的方式。這些活動也體現著教材對語文素養的關注。我們“應充分利用教材的設計,根據活動任務單的安排,精心設計和組織教學活動,重視啟發式、討論式教學”。在新聞單元主要有三個活動:新聞采訪、新聞寫作與講述。

新聞采訪。采訪記錄在書中大量地存在著。我們可以用倒推的方式導讀。例如,我們可以結合《一個共產黨員的由來》這篇文章中的內容,倒推斯諾的采訪提綱。我們可以用情境模擬的方式來導讀,根據書中的內容,模擬斯諾采訪彭德懷時的情境。這里需要同學們根據書中彭德懷的自述,補充斯諾采訪的問題。我們還可以用分組競爭的方式導讀。如將班級同學分成若干個采訪小組,根據書中內容,自選報道題材,分析作者思路,擬推采訪方案。這里也可以穿插模擬采訪情境,最后在全班評選最佳題材,最佳采訪方案,最佳采訪情境。

新聞寫作。單元活動中所謂的新聞寫作主要指消息的寫作。但是《紅星照耀中國》中沒有消息,我們不妨借助改寫的方式來認識消息,導讀作品。例如,把《紅軍劇社》這一節改寫成一篇消息《人民抗日劇社在古廟巡演》;把《過大草地》改寫成消息《紅軍突破大草地》等。這里我們可以不拘于書本,適當補充些新聞的要素,引導同學們從書中學習寫作。例如,模擬《消息二則》的寫法,展現消息的倒金字塔結構;如何結合時間、地點、人數及事件發展趨勢等讓敘述準確而精要;如何用時間暗示消息的時效性;如何用適當的描述來表現作者的主觀傾向等。還可以結合課本任務三的內容,引導同學們寫好導語。

講述。講述本是獨立的口語實踐版塊,但是如果與《紅星照耀中國》的導讀整合起來,也許可以更有意思。例如,講述我喜歡的一本書《紅星照耀中國》,分別對同學與師長講,以此來探究如何注意講述的對象和場合。如與復述相結合,講述長征的故事,講述延安的見聞,講述驚險的人生經歷,等等。這里可以分成不同的講述小組,評選最佳的講述者,以此來探究如何讓自己的講述重點突出,條例清晰。

三、與人文素養相呼應

“內容主題”與“語文素養”雙線組元是本套教材的一大特點。雖然在新聞單元并沒有明晰的內容主題,但我們應當有意識地從課文中提煉與內容主題相照應的人文素養元素,以便于學生的汲取與提升。

從《消息二則》中,我們可以體會到以天下為己任的擔當;從《首屆諾貝爾獎頒發》中,我們可以體會到對公正的追求與對人類命運的關注?!啊w天凌空”至少有對卓越的追求;“一著驚海天”分明流露出愛國主義的情懷。

這里我們可以開展主題閱讀,設置五個主題:“以天下為己任——紅軍的故事”“為了公平公正——革命之路”“人類在哪里——共產主義”“卓越源自對自我的超越”“家與國”,引導同學們結合讀書方法指導,自選主題,跳讀全書,交流感受。

當我們開展“以天下為己任——紅軍的故事”的主題閱讀時,就會發現書中有許多這樣的人物故事:毛澤東為了社會改革,燒掉村民借自家財物的憑據;辦《湘江評論》雜志,卻不是為了掙錢;為了探求新的社會模式,冒著生命危險組織“驅張運動”。朱德看透了軍閥之間的混戰,放棄龍云的師長任命;拒絕了孫中山的招納,千里迢迢遠赴巴黎。

《紅星照耀中國》一書中有封建家長的壓迫,毛澤東讀書的愿望被父親壓制著,每天從事繁重的勞動、彭德懷甚至要被家長處死;有地主、師傅的壓迫,這是很多紅小鬼自愿跟著紅軍隊伍的原因;有土豪劣紳的壓迫,徐海東與工友們只是想看看豪紳官僚“足不出戶的老婆到底是什么模樣”,結果贏來民團的一頓暴打;有階級之間的壓迫,湖南饑荒時,衙門不管,富戶不問,造成暴動,最后導致貧苦農民的死傷;正因為階級矛盾的激化,才有了朱德跟隨蔡鍔參加滇軍的革命經歷。因此與現實的生活相比,雖然有死亡,但革命之路分明更令人向往。

“改變學科知識點的碎片化教學,才能真正實現教學設計與素養目標的有效對接?!睂τ趯W生來說,課文中的人文素養,往往表現得單薄了些,以至于難以形成長久的影響。如果名著導讀中加以拓展延伸,這將使讀書促進素養落到實處。

教讀、自讀、拓展閱讀,指明了我們閱讀的方向。對語文來說,這個方法不是寫一筆字,一氣呵成,而應當是一個前呼后應,循環往復,往來不絕的過程。如何把名著導讀導向更深更廣的境界,可以從單元的呼應中找到方法。

作者單位:江蘇省南京東山外國語學校(211103)

猜你喜歡
紅星斯諾通訊
郭紅星:扶危濟困終不悔
《茶葉通訊》簡介
《茶葉通訊》簡介
通訊報道
紅星照耀下的湘鄂贛蘇區
斯諾登獲得俄永久居留權
閃閃的《紅星》
通訊簡史
斯諾登在俄居留延長三年
斯諾登申請延長逗留期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