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論新文科語境下美國社會生態學的自然教育觀

2020-12-23 04:56李亮
神州·下旬刊 2020年11期
關鍵詞:自然

李亮

摘要:隨著西方現代性問題的日益凸顯,傳統文科的基本概念與前提設定開始受到越來越多的質疑和挑戰。新文科在這一背景下應運而生。美國社會生態學的自然教育觀對人與自然關系的新闡釋及其強調“paideia”的教育方法,這與新文科的現實任務不謀而合,同時也為中國推進新文科建設帶來了一定的啟示。因此,考察美國社會生態學研究,成為我們了解并實踐新文科建設工作提供了學習的范型。

關鍵詞:文科語境;人文科學;社會生態學;自然

一、新文科語境的興起

“人文科學”這個詞源于15世紀的意大利,指稱研究“人”的學問,以區別于研究“神”的學問。18世紀時,因為社會變革的壓力(如法國大革命)和國家管理的需要得到大發展,人文社會科學在世俗大學中日漸興起??梢哉f,傳統文科是伴隨著西方現代性的發展過程而逐步誕生和發展的。人文科學的研究對于“人”這一核心問題來說,自文藝復興以降就有一套完整的理解。經過了幾百年的發展后,人類面臨的現代性狀況與傳統文科誕生之時已然不同。新技術的廣泛應用改變了我們的認知工具和認識方法,更改變了我們對自身和對世界的根本看法,相應地是前所未有的價值觀困惑、倫理道德難題。技術的發展帶來種種困惑和難題,使得傳統的人文價值陷入危機。此外,新的社會文化運動與新觀念,也對傳統的人的觀念、人和自然的關系的觀念等造成了巨大沖擊。我們還能按照傳統人文科學的傳統去理解“人”嗎????、阿爾都塞等人都對啟蒙運動以來的現代“人”進行了深刻質疑,對于傳統人文社會科學奠定的那套關于人和社會的知識、信仰和方法,提出了根本性挑戰。

新文科應運而生。新文科首先面臨的使命就是回應新歷史條件下“人”的觀念的變化。在西方主導的現代化過程中,從古希臘普羅泰戈拉開始的“人是萬物的尺度”這一信條就在不斷強化。人是宇宙的中心,人是萬物的主宰,其他動植物以及整個自然界都只是人類實現自身目的的手段或工具??档碌拿浴按笞匀恢械臒o理性者至多具有作為工具或手段用的價值,而人在本性上就是作為目的自身而存在”,在高揚人的主體性把人從神的主宰下解救出來的同時,又將自然踩在了人類腳下?,F在,這種觀點遭到了強烈的質疑。始于海德格爾興于動物倫理學、生態倫理學的質疑,紛紛對極端“人類中心主義”及其后果進行矯正、呼吁應當突破人類中心主義、要求重新解釋傳統人文科學的基本概念。

二、辯證自然主義、重申啟蒙與 Paideia:美國社會生態學的自然教育觀

美國社會生態學理論流派的主張恰恰契合了新學文科提出所倡導的理念及其所踐行的任務。俄裔美國思想家默里·布克金早在1971年就在著作中首次提出“社會生態學”概念,并于1974年在美國佛爾蒙特建立社會生態學研究所(ISE),進行自然教育和社會轉型的理論研究和實踐探索并持續至今,影響甚為深遠。這一理論流派冠名為社會生態學是因為,它主張這樣一個判斷:社會等級制度所造成的社會問題是人類支配生態的根源,因此,人類走出生態困境的出路在于依據生態學原則與方式重新組織社會。為此,社會生態學家們首先提出了以辯證自然主義視角重新審視“人類在自然進化中的位置是什么”的問題。

布克金指出,早在古希臘世界甚至蘇美爾社會的吉爾加美什時期,人們一度把自然視為“盲目的”、“沉默的”、“野蠻的”、“競爭的”和“吝嗇的”存在。一直到柏拉圖把肉體視為永恒靈魂的重荷,以及笛卡爾嚴格區分理性與機械性物體存在的觀點,這些都是一種把自然嚴重妖魔化的自然觀。辯證自然主義把一切事物都看作是自然的存在,并從生態學的視角指出,自然不只是所有存在著的事物,而且還是一種進化中的發展。自然的進化既包括生物進化也包括社會進化。用西塞羅的術語來說,就是進化包括“第一自然”和“第二自然”兩個領域在內,兩個自然實際上是同一連續系統的兩個方面。雖然人類及社會因為它們的自我意識和自由潛能與第一自然存在著巨大區別,但是,它們歸根到底都是根源于第一自然的,并且它們仍然是整個進化過程的一部分。第一自然的進化使生命形式產生了日益增加的復雜性和主體性。從單細胞有機體的簡單應激性到爬行動物和哺乳動物的神經性行為,意識在進化的積累性過程中得以發展并在人類理智中達到最高點。

人類卓越不凡的思維能力,賦予了人們理解自然發展的過程并按照生態和理性方式組織社會的潛在能力。社會生態學批判了自啟蒙運動以來,人們總是把人類和非人類現象工具化的“手段-目的”形式的工具理性主義,與此同時,社會生態學肯定一種適于理解人類社會和自然進化過程的辯證理性。據此,社會生態學反對生態學否定人類理性,回歸朦朧神秘的深層生態意識,而主張自然教育的目標在于吸收科學尤其是生態科學的教益,把人類社會發展和生物發展、人類共同體和生態共同體重新整合起來,建立一個理性的生態社會。在教育實踐中,美國社會生態學研究所尤其重視對“多樣性”、“創造性”和“自由”三大生態學原則的教學。

同樣值得重視的是,美國社會生態學在自然教育過程中對古希臘教育paideia 教育方法的推崇。paideia 原是指古希臘為了培養自由公民而實行的一種全面的文科教育,它是一種自我承擔的教育,要求公民在實踐參與中學習和成長;它力求人要成為合格的公民,成為實現人性之卓越的人——符合“人性”的人,符合既不同于“動物性”,又不同于“神性”的“人性”的人。因而,自然教育是包含但不限于專業技能的教育,是人得以成其為人的整體教育。在官網上,美國社會生態學研究所提供的“土地使用與有機農業”、“生態與社會行動”、“教育中的生態替代方案”等在線課程,正是體現了一種踐行paideia教育方法的努力。

三、基于中國現實的簡短評論

在西方新文科興起的語境之下,教育部召開的2018年全國教育事業發展基本情況年度發布會上,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副司長范海林講到,“要通過要通過大力發展新工科、新醫科、新農科、新文科,優化學科專業結構,推動形成覆蓋全部學科門類的中國特色、世界水平的一流本科專業集群?!毙挛目频挠懻撆c推進而提上議事日程。新文科建設方面,適應新時代哲學社會科學發展的新要求,推進哲學社會科學與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交叉融合。培養具有新時代中國特色、中國風格、中國氣派的先進文化,培養優秀的社會科學家。通過推動新文科的建設,形成有中國特色的哲學社會科學的學派。就我國開始強調新文科建設這個方面來看,美國的社會生態學的自然教育觀念與實踐,可以為我們發展新文科提供有益的啟發。一方面,西方文藝復興和啟蒙運動后建立的文科,在中國仍需繼續成熟,需要依據自然科學的進展推動和完善西方傳統文科的原則與方法。另一方面,每一個時代的理論思維都是一種歷史的產物,它在不同的時代具有完全不同的形式,具有完全不同的內容(恩格斯語),中國新文科的推進需要以鮮活的國家歷史發展現實作為根基,以構建中國特色的新文科作為基本方向。具體而言,美國社會生態學啟示我們將自然教育置于中國生態文明建設整體目標下,只有培養出對待人類與自然都舉止文明的人,才能實現生態文明。這也正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亟需的新文科。

參考文獻:

[1]喬永平,吳寧子.鎮江生態文明建設協同治理的實踐探索[J].中國林業經濟,2019(05).

[2]喬永平.我國生態文明建設試點的問題與對策研究[J].昆明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6(16).

[3]喬永平.江蘇生態文明建設的經驗做法與困境[J].漢字文化,2019(23).

[4]郭兆紅,劉晶.“江蘇省自然辯證法研究會三十周年暨2015年學術年會”綜述[J].自然辯證法研究,2016(2).

[5]曹夢嬌.淺論環境倫理中的和諧共生[J].神州,2018(32).

[6]宮亞星.周敦頤生態倫理思想的現實回應[J].漢字文化.2019(10).

[7]王金玉.馬克思勞動辯證法的生態學意蘊及其在當代中國的彰顯[J].理論學刊,2019(03).

[8]王金玉.論人類命運共同體思想的方法論特征[J].廣西師范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9,40(02).

[9]王金玉.馬克思財富觀的生態意蘊及其當代意義[J].南京林業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9,19(01).

[10]劉海龍.生態消費文化的幾個基本問題探析[J].生態經濟,2019,35(04).

[11]劉海龍.鄰避沖突的生成與化解:環境正義的視角[J].吉首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8(02).

[12]劉海龍.環境正義:生態文明建設評價的重要維度[J].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研究,2016(05).

[13]牛慶燕.全球化視閾中的生態文明話語權重建[J].科學社會主義,2019(06).

[14]牛慶燕.全球化視域中的生態主義倫理精神[J].倫理學研究,2017(01).

[15]牛慶燕.“形態論”視野下的生態主義倫理世界[J].道德與文明,2017(04).

[16]牛慶燕.生態主義“倫理”—“道德”形態的邏輯進路[J].中州學刊,2016(11).

[17]楊振華.構建人與自然的生命共同體[J].漢字文化,2019(12).

[18]胡華強,馮滟媚.淺析大學生環境處理的思想及其道德對策[J].漢字文化,2019(11).

[19]胡華強,王國聘.思想政治教育生態系統承載力研究[J].東北師大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8(06).

[20]胡華強.淺析大學生環境處理的思想及其道德對策研究[J].漢字文化,2019(11).

[21]宋香麗.網絡輿情視域下生態型政府建設的路徑[J].漢字文化,2019(22).

[22]宋香麗.網絡輿情視域下生態型政府建設的價值取向[J].漢字文化,2019(23).

[23]虞卓.生態審美教育及其帶來的啟示分析[J].美與時代(下),2018(11).

[24]曹順仙,周以杰.習近平綠色發展思想的生態哲學詮釋[J].南京林業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9,19(03).

[25]曹順仙,陳崇天.以“負責任創新”推進生態文明示范區的創新發展[J].南京工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8(17).

[26]曹順仙.深化生態文明研究的理論體系與方法[J].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研究,2016(02).

[27]郭輝.環境倫理學的過去與未來——尤金·哈格洛夫教授訪談錄[J].晉陽學刊,2018(02).

[28]謝蔚暉.環境倫理視域下可持續發展分析[J].漢字文化.2019(12).

[29]謝蔚暉.淺談生態文明建設中的和諧共生觀念[J].漢字文化.2019(08).

[30]謝蔚暉.淺析董仲舒的生態倫理思想及其當代價值[J].戲劇之家,2019(28).

本文系江蘇高校哲學社會科學研究基金項目“生態無政府主義理論研究”(2017SJB0144)、南京林業大學青年創新基金項目“美國生態無政府主義及其批評研究”和南京林業大學教學成果培育二期重點項目“高校思政課立德樹人三位一體育人體系的構建與實施”階段性成果。

猜你喜歡
自然
吟唱自然的歌者——米勒
日本導演河瀨直美電影創作特征淺析
對自然萬物的悲憫情懷
從環境批評視角解讀狄金森詩歌中的自然
在“自然”課堂中探索幼兒教育新途徑
電視民生新聞主持人分寸感的把握
《自然》:中國的生物倫理并不狂野
《自然》關注中國科技雄心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