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時期高?;鶎狱h建工作的問題及相關探索

2020-12-23 07:16屈寶存
科學導報·學術 2020年48期
關鍵詞:基層團組織高校

屈寶存

摘? 要:?;鶎訄F組織作為高校共青團工作的基礎,與廣大學生團員保持著最直接、最廣泛的聯系,肩負著團結教育青年學生,為國家培養青年建設人才的重任,是高等教育的重要育人基地,因此,在新的時期,如何加強高?;鶎訄F組織的建設是開展團工作需要認真思考的問題。本文對新時期高?;鶎狱h建工作的問題及相關探索進行研究。

關鍵詞:高校;基層團組織;大學生團員

一、高?;鶎訄F組織及大學生團員存在的狀況

1.大學生團員意識淡薄。

團員意識是一個團員對自身團員身份認同,直接表現為團員對團組織和團的事業的歸屬感和認同感。從整個社會看,進入高校中的團員的確是社會青年中的優秀分子,但從高校內部看,因為周圍的同學都是團員,先鋒隊的作用就難以得到體現,團員意識就逐漸淡化了。這對基層團組織的建設有著很大的負面作用。由此造成的基層團組織作用弱化更是不容忽視,團的基層組織必須在出現這些現象的時候有所作為,否則會削弱團組織在基層的影響力。

2.基層團組織的凝聚力弱化。

高校的基層團組織大多是以班級為單位組成的團支部,團支部的干部包括團支部書記和組織委員、宣傳委員等的模式,班級團支部在開展工作的過程中作用明顯下降。在班級中班委成為老師和學生們依靠的主力,而團支部的委員則除了正常的收繳團費外沒有任何“工作”可言。從而造成了班委和團委的工作目標不明確。

3.基層團支部活動被動。

由于學校目前的基層團組織管理主要是由基層團工學結合的人才培養模式遵循了職業院校的辦學規律,是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建設有中國特色的職業教育的需要。其根本動力就是在辦學過程當中,把教學體系、教學內容、教學方法以及評價機制全方位地跟企業結合,使學校在校企合作、工學結合中創新人才培養模式。推行工學結合的教學模式也是深化職業教育教學改革的重要內容、是提高職高專教育質量的重要保證,這種教育模式極大地提高了學生的綜合素質和就業競爭能力。為實現職業教育的培養目標,在社會多方合作的基礎上,以學校和企業兩個操作主體的結合為表現形式,以高技能實踐能力培養為目的,把課堂學習和實踐工作動態的結合起來,提高了學生的職業能力,真正達到了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的目的。

今后我們還將繼續加強工學結合方式、內容和機制的探索與研究,在“以職業能力培養為核心,以就業為導向”的高職高專教育方針指導下,開拓新思路、研究新措施、實施新方法,逐步完善工學結合管理,服務好學生成才和企業選才。委或團總支負責,但對于院系團委除了管理本院系的團工作和院系的學生組織外,很難將工作深入落實到團支部中。并且我校各職能部門的工作許多都是要由學院團委書記來完成,從而導致對基層團支部工作不能夠深入開展。各團支部由于團干部得不到重視從而素質不高,工作積極主動性不足,工作處于被動,結合各支部特點主動地創造性開展的工作少之又少。

4.團支部的組織生活不健全。

我校團員的民主生活會召開較少,甚至不進行民主生活會,有的團支部把民主生活會簡單理解為政治學習,而忽視了團員間的批評和自我批評的教育。以班級為單位的基層團組織很少開展團支部活動,大家甚至開始懷疑以班級為單位的團支部存在的必要性。甚至有一部分的學生認為沒有或者無所謂班級團支部的建立。

5.針對性、實效性的思想教育和團員自身的理論學習缺乏。

我校中的團組織人員配備缺乏,所以對團員的教育只能做到枯燥的理論教育。而現代的大學生團員是新時代的人才,他們成長的社會環境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環境;他們的思想觀念是務實的;他們是網絡一代,信息渠道非常廣泛、靈通。再加之高校政治理論課學時之多,使得大學生團員對團學知識的學習不重視,甚至反感。

二、加強基層團組織建設的思考

1.加強黨組織對團工作的領導,努力將高?;鶎訄F組織創建成真正意義上的“受重視型”組織。

我校的黨組織覆蓋面很廣,各院系均有自己的黨支部,我們能否做到以“黨員聯系團員青年”等黨組織活動為指導,全面實施團干部聯系院系團員骨干青年和優秀骨干青年基礎上協助黨員聯系團員的“兩項聯系制度”。認真學習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全面貫徹科學發展觀,圍繞黨的中心任務開展工作,把團組織和團員置于黨組織領導之下,工作中要善于向黨組織指示和匯報,與此同時黨組織要切實關心、關注我們的團員隊伍,使得廣大團員在黨組織關心下不斷成長[1]。

2.加強團基層組織建設,努力將高?;鶎訄F組織創建成“凝聚型”組織。

通過活動凝聚人。除了通過制度凝聚人之外,我們還要強調“以人為本”的工作理念,我校開展活動的理念是“有意義”和“有意思”相結合,在此原則下用豐富多彩的活動來凝聚團員,使之愿意參加團組織舉辦的各種活動。

通過思想凝聚人。人的凝聚本質上是思想和認識的統一。當今世界是一個思想變動、文化交融、觀念碰撞的時代。在這種情況下,基層團組織的一個重要任務是積極引導,使其指向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所以,這里的思想凝聚,是指在活動中鼓勵團員表達自己的真實想法,為大家提供溝通交流思想的平臺。在當前歷史條件下,我們要將團組織真正建設成為團員的“精神家園”,使得團員在精神和思想層面對團組織有深厚的歸屬感[2]。

3.深化服務職能,努力將高?;鶎訄F組織創建成“服務型”組織。

將服務定位為高?;鶎訄F組織的一項基本職能。任何組織,只有明白了“做哪些事情是正確的”,才能“把這些事情做正確”。組織對自身職能的建構與認識也體現了這個組織對自身使命和自身存在意義的覺悟。服務是一切社會組織的生命力所在。作為基層團組織,其服務職能要體現在對內和對外兩個維度上。

轉變角色和心態,樹立堅定的服務意識。服務,從根本上來講,是一種心態和姿態。心態,是對內而言?;鶎訄F組織要在核心理念上將服務作為組織的工作價值觀,在各項工作中尋找組織利益和個人利益的最佳契合點。姿態,是對外而言?;鶎訄F組織要在行為方式、工作態度上體現服務意識和服務精神?;鶎訄F組織由于貼近團員個體的緣故,更要認真的轉變角色和心態,才能贏得人心。

拓寬服務渠道,為團員提供多樣化的服務。服務是沒有渠道限制的。提供組織和思想方面的服務是團組織的傳統強項,但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各種其他問題也逐漸變得突出起來,這就要求基層團組織應時而動,擴展服務渠道,凡是團員有需求的地方,就很可能是團組織服務渠道擴展的生長點。在高校,服務團員的學習和科研是一條主要的渠道,同時也要針對不同群體的特點提供個性化的服務,服務他們的學術科研、思想成熟、身心健康、信息需求和課余生活等,都是團組織服務工作的生長點。

綜上所述,雖然新時期高?;鶎訄F工作中存在著諸多問題,但加強基層團組織的建設勢在必行,我們必須在黨的領導下,認真學習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全面貫徹科學發展觀,抓住機遇,迎接挑戰,扎扎實實地將團工作開展全面和深入,充分調動高校中黨的助手和后備軍,發揮共青團基層團組織的良好作用,真正起到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參考文獻

[1]? 孫壽永,丁洛陽,王夢芝,吳圣龍.新時期高?;鶎狱h建工作的問題及相關探索[J].教育現代化,2017,4(29):95-98.

[2]? 紀志耿. 新中國成立以來黨領導農村公益事業發展的歷史進程與基本經驗研究[M].:,201705..

基金項目:本文系遼寧石油化工大學2020年遼寧石油化工大學黨建與思想政治教育研究項目,編號:2020DJ004

猜你喜歡
基層團組織高校
淺談國有企業基層團組織如何帶領勞務派遣制青年職工成為企業生力軍
大學生村官在江蘇農村基層團組織建設中的作用
高校共青團工作的基層團組織建設方法探究
提升高校官方微信公眾平臺傳播效果的幾點思考
中日高校本科生導師制的比較
試論高校黨建工作中的黨史教育
學研產模式下的醫藥英語人才培養研究
高校創新型人才培養制度的建設與思考
高??蒲袆撔聢F隊建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
醫藥類高職高專院?;鶎訄F組織服務大學生創業工作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